sobem.org Admin
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 近来最触动我的新闻,不是东京奥运种种消息(当然,香港小小地方能取得几个奖项,实在令人振奋),而是一些原本少有新冠个案的地方突然爆发了疫情,而爆发时才惊觉没有预备好足够疫苗,连床位及很多相关的医疗设备也很短缺。我真的不明白,为何年多的时间了,竟没有为「如果出现疫情」而有所准备,以为「少有新冠个案」之好景必然继续,结果,真的爆发疫情,而又惊觉预备不足。一切,大概也跟「大安旨意」心态有关,这词(亦作「大安主义」、「大安主意」)应是广东哩语,指人对一件事过份放心,有着一种毫无根据的安全感。 在新冠疫情下,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一定不会下雨」?谁敢担保?未雨绸缪(这词是有下一句的,你记得吗?),实是应有态度。注射疫苗、藉运动及健康饮食来加强自身的免疫能力、戴口罩及勤洗手,仍是少不了的防范于未然。打了疫苗就以为有了「金钢不坏之身」,放松了防范,当然也是一种不应有之「大安旨意」态度。「当作自己没有打过疫苗」般作种种防范,才是应有态度。 当然,物极必反,我们在防范之余也不能太紧张,长期的紧张、过份的小心或隔离自己,如同长期大力拉扯著的弹簧或弹弓,也必对身心精神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医学界也预期「后疫情年代」要处理的事,其中一项大概就是人的心灵或精神耗损。凡事放轻松一点,你会活得长久一些,Relax, and live longer。如何活得轻松而又小心防范可怕病毒,就是一种生活艺术及智慧了。 圣经没有对末世事件作仔细的预言,也不是要我们极为关注末世局势究竟会是如何,但很清楚要信徒对明天作「未雨绸缪」。耶稣所说的十个童女的比喻(太廿五1-13)就是最佳说明,比喻中有五个预备好灯油的童女,另五个是「大安旨意」、没有预备好灯油的童女,结果后者被摒诸于门外。对于末世,上帝非是要我们「知道」细节,而是要我们「预备」。「你当预备迎见你的神」(摩四12)。 当然,耶稣也有提醒信徒,不要「大安旨意」自己一定可以安享天堂之福,有些信徒会有「以为自己得救,却其实不是」的情况。总之,面对末世,我们要儆醒,要留意属灵生命中有否「灯油」、有否美好见证及事奉等等。总之,是尽量避免「空着双手返回天家」。 更不要忘记使徒彼得的话,「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实是至理名言。 文: 禤浩荣牧师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疫情下,希望感

【逆风而行】第八回:疫情下,希望感

【[逆风而行]第八回:疫情下,希望感】 这个疫情可以说是一个世纪危难。除了这个疫情,世界各地同时也经历大小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危机。在重重危机下,我们容易失去了希望感,觉得仿佛没将来,没希望。我甚至听过不少信徒都对信仰,对上帝失去信心。 基督教思想不是带给我们希望吗?否则,主耶稣基督为何道成肉身,到世间? 第一,我一直对希望 hope 有错误的观念。我们觉得希望应该是实在的,不实在就不是希望。大家可能忘了一节重要的圣经经文。希伯来书11: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这里提到信心。这信心是对未见之事的信心,而不是已确定的事的信心。 所以,人会将hope跟 plan混淆。Plan 是有计划,有计算的。Hope是人不能计算的,而是仰望上帝。 第二,我们的盼望要指向什么?歌罗西书1:3-5「我们感谢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常常为你们祷告,因听见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向众信徒的爱心,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这盼望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听见的。」 我们知道世事不是可以控制的。因此,我们更要向天上的盼望,就是神掌权的地方,而不是有多少,不是什么结果,不是现实,是属天的。 第三,心态。我们倾向心急。心急是一种文化。另一种心态是我们不想改变,怕改变。我们想维持。可是,面对未知的将来不是要抓住以往的一切,而是仰望神会如何改变世界,改变人,为的是成就祂的心意。将世界和人的更新。 第四,因此面对未知,在过程中人要面对的挣扎、痛苦和担心,要找出当中的意义(meaning),就是对你的意义,为了如何锻练你,想你看到什么,如你自己的缺欠,或看见别人的需要。 这里看到信、望和爱。三者是三位一体的。三者是要操练的。在未知的日子,就是操练我们盼望感的时候。所以,不是有没有盼望,而是有多少,要操练多一点。 文:伍咏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疗师,前突破辅导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疫情下,心灵的隔离

【逆风而行】第七回:疫情下,心灵的隔离

【[逆风而行]第七回:疫情下,心灵的隔离】 在疫情时期,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字眼,就是「隔离」(quarantine)。隔离这个字给人一个很负面的感觉,觉得要与人分离,与世隔绝,甚至似坐监的感觉。 不过,我们尝试想想,隔离的原意是什么?隔离原意是害你吗?隔离原意是对你好吗?是保护你自己吗? 错了。隔离的原意不是保护你,而是保护他人,不被有确诊的人感染。隔离,原来是为了他人。 在疫情这种特别的危难日子,会更容易展现人生,当然当中有很美丽的人性,也有自私的人性。 在香港曾经有一个确诊人士被送到医院接受治愈,可是他突然逃走,警察花了好几天才把他寻回。后来发觉,他逃走的原因是他很害怕打针。很多人对这个病人非常生气,不是因为他确诊,而是因为他一旦走到市区人群地方,会将疫情漫延。大家感到他很自私。 疫情漫延全球,不但引起恐慌,更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在疫情早期,听到不少新闻,西方国家的人会对其他种族特别歧视,不认同其他人的行为和防疫方式。例如西方人初期对戴口罩非常抗拒,觉得这是「你们的」方法,我们的文化不用配戴口罩,甚至有国家嘲笑他国戴口罩或抢物资的愚蠢。为什么在疫情期间,人会变得敌我分明,河水井水呢? 我们一向生活在安舒的环境里,对危险无需诸多警戒。今日,当一种无型的肺炎疫情漫延时,我们的防卫机制似乎自动开启,还原我们的原始性警戒心。例如,我们比平日更怀疑陌生人,不想同桌食饭,不想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坐近;有些国家会歧视和忽视外劳;有些国家更想驱逐外国人。这些行为表面上为了自保,但他们都选择了一种相对表面层次的警觉,没能深入探讨病毒缘委,作出更有效的预防。 其实这是人与人心灵间的真正「距离」。人与人失去了支援和关爱,这才是最恐怖;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歧视和偏见可能比病毒更毒,更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福祉。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请一些幼儿,可能大概是两岁左右,看一个布偶话剧,话剧故事有一个心地不好的动物布偶及一个心地好的。之后,他们把两个布偶放在幼儿面前,幼儿往往会选择有好心地的动物布偶。这实验想说明人可能天生有同理心或同情心。 对,上帝其实早已赐下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这也是创造主的属性。我们有时会失却这份同理心,可能是: • 忙碌,没空间 (生活,也可以是心灵) • 安全感影响 (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够) 在美国明尼苏达洲在一个气车外卖店,帮人付钱,让下一位可免费外卖。之后,这变成一个风气。人与人就这散发著关爱。小小的力量可以成为大的力量。 文:伍咏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疗师, 前突破辅导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不一样的人生路

不一样的人生路

【不一样的人生路】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令人闻之色变,其中不少人痊愈后,仍留下长期后遗症,英国国家歌剧院就推出「ENO唱歌练习呼吸法」,由音乐与医疗专家共同合作,帮助痊愈者治疗呼吸困难与焦虑等症状。这些练习,让你缓慢呼吸,让自己的呼吸变得规律,让自己的脑袋有机会同步跟上。这项计画试行6周,共有12名参与者,参与民众表示不仅呼吸困难与焦虑症状改善了,自己的身心状况也都有正面影响。 一名英国女郎,自幼患有肺疾,医生曾警告其父母她可能只活到9岁;自从她学唱了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 中的流行歌曲精选后,她的肺容量由20%达到88%的肺活量,免除了双肺移植的手术。现在她正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歌手。专家都一致认为,唱歌真的可以改善肺的呼吸功能。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参加诗班学习合唱有助于儿童的自信,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怕羞和畏怯;医生们同意唱诗可以加强肺活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有抵抗病菌能力;教育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让儿童学习正当的音乐和演唱,对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重大影向。 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侗族人很爱唱歌,他们有一句流行语:「饭养身,歌养心」,他们相信唱歌可以改变人心灵的素质。 曾经看过一本坊间小书,道说唱歌好处多,不但可以燃烧脂肪,帮助减肥,若加上载歌载舞的效果,所减掉的脂肪相当可观,是爱美女士的佳音。很多歌手在开演唱会之际都会体重骤降,皆因在开show期间日夜勤练歌艺之故,消耗大量体能,对那些想减肥但又不喜欢运动的人来说,实在是一大喜讯。此外,如果你有慢性便祕的烦恼,不妨多唱歌,据说可以舒缓导致便秘的压力,使支配大肠蠕动的自律神经活跃、况且,唱歌时利用腹式呼吸法锻炼腹肌,亦可以刺激大肠的蠕动。 音乐治疗师对患有哮喘病的儿童,或有呼吸困难的老人,在疗程中都带领他们作深呼吸,引吭高歌,使他们的肺部容量扩大!因唱歌可以促进一种感觉良好的荷尔蒙的产生,有益于身体健康。若有病人情绪低落,将所有的忧郁、苦恼、痛苦压在心里太久要爆发时,很多治疗师都会鼓励他尽情歌唱,手舞足蹈,喜欢唱歌的人,都散发正能量,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是一种心理健康。常常欢笑、常常歌唱,常常感恩,很多心理病都会自然消失。喜欢唱歌特别参加唱歌班对身体很有益处,医疗研究唱歌可以调治胃部疾病、增强免疫功能,记忆力,可以抗衰老,改变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面貌。音乐和歌唱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 Ruby Chan,音乐治疗师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买了也不会用的东西

买了也不会用的东西

【买了也不会用的东西】 有甚么东西是人弄出来而是要给人「打破」的? 有甚么东西是你看到但不会买,就算买了也不会用,就算用了你也不会知道的?答案有可能多过一个,但这问题的一般答案,写在下面。你先来猜猜。 至于关于「打破」的问题,答案(也可能有其他合理答案)是 ‘纪录’。 最近加拿大西岸有几天热浪,达摄氏四十多度,真的是热浪,热得难以想像,甚么纪录也打破了,而且延绵几天之久。据知美国好些地方也有类似情况。那几天,温哥华几乎所有风扇或冷气机售卖的商舖物品都被抢光(我指是售光,但确有「抢」的气氛),大概这是极少出现过的情景。 我家没有冷气,仅有的是一部小冷气机供一个珊瑚鱼缸使用,因为珊瑚很怕热。我太太常笑我,人也没有冷气机用,你养的鱼有。当然,该小冷气机也只是偶然天气太热我才会使用, 一家大小几口靠的是几部电风扇「挨」过上述的几天厉害热浪。也有些家庭成员嚷着要买冷气机,以免热浪重临。气象学家也这么警告,这次罕有的热浪袭击,只是一个开始,It is just a beginning⋯⋯ 那时,会更热,延绵更长日子⋯⋯ 当然,地球日益暖化,不用甚么气象学家警告也知道将来的日子会如何。只有一些固执地自以为是的家伙,才会否认或不肯不敢去承认这个明显的世界性改变、世界性危机。 究竟我家会否真的会购买「供人类使用」的冷气机,尚在未知之数。不过肯定的是,就算买了,也会尽量不用。几乎所有冷气机都利己不利人,把冷风向内吹,把阵阵热风向外面世界轻轻飘送。我家若真的买了,也是待不时之需。 写此稿时,听到的是邻舍的大冷气机声音,该冷气机对着我的书房。天气稍热,那冷气机就会差不多长期开着。另外,写此稿时,另一邻舍正有人在舖置后园的人工草皮,这样日后就不用花心机时间去打理草地。我不知那邻舍知道不知道,人工草皮会增加房屋周围、以至地球的温度,当然是增加很少很少很少,但甚么都加起,是另一回事。 对不起,我每隔一些时间,总会想写一些跟保护环境有关的文字,一方面这是我很关心的课题,另方面这也是一个应有更多人关注却其实没有太多人关注的课题,包括很多理应履行上帝「管理大地」使命的信徒。三方面,这真的是个急在眉睫、人人需要面对的危机。 若你置身北美,又曾经历上次一役,可能你也在构思要不要买冷气机的问题(虽然我今日上网看看,所有店舖都几乎仍然无货供应)。我自己也可能会买,所以当然不会对你的构思有任何意见。只是想提出小小意见:可以不买就不买。买了,可以不开就不开。开了,不用开得很冷就不用开得那么冷,够凉快就可以。当然,可以关掉了,就把它关掉。On behalf of the Mother Earth, thank you。代表地球先生(不是错译,是所谓「男女平等」的「政治正确」式译法),多谢你。 最后,关于上述那「买了不用,用了也不知」的问题,我还是不说答案好了。 总之,总有一天,你会买的,或你的家人替你买。总之,你总有一天,会躺在其中。 文: 禤浩荣牧师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出路

出路

【出路】 七月初我观看一部曾获奥斯卡影帝奖项的电影《被困在时间里的父亲》(The Father),描述一位年长的父亲,随着时间面对无可避免的生命衰退,外在环境或个人心态都有数不尽的失控。两天后,我出席一个关于青年一代的讲座,尝试了解他们现今所面对的处境,由于疫情导致人际关系疏离、社会各方面的动荡,就算他们很努力读书或拼命工作,现实与理想仍然有很大落差,加上人际关系、经济、就业、个人形象等危机。不论来自基督化或非基督化家庭,有部份青年人对未来失去信心及动力,以致无心向学或工作,自暴自弃,形成新出现的「躺平主义」心态。因为相信没有人懂他们,自感不被关注,倒不如切断人性在社交上渴望连结的需求,加剧自己与周遭环境的分裂,将自己困于孤独的一角,无欲无求,不求上进,自觉贫穷,心灰意冷;甚至有些人在网络上寻找虚拟的安舒区域,或者更糟糕至沉溺瘾癖来换取短暂的舒畅。以上信息唤醒我今天生活的张力,我要珍惜今天所有的,更要破茧而出,以积极心态面对必然的退化,在无要求回报下作工,向下一代展示生命的可贵。 环顾全球,七月是下半年的开始,月内有不同国际群体建功立业的记念日,今年有不同的因素影响,以致一些庆典要采取不一样的记念方式。不可抹煞是前人的辛苦打拼,我们才可有今天的效益。从另角度看,社会及经济的运作,检讨、修补、改善,都是必要的进程。每个家都是社会基本的单位,需要人人一起积极面对任何挑战,纵然思想有异,不要图谋排除异己,倒要以爱心接纳异己,在前者对后者伸出援手,相辅相成,一起创造更好的明天。这是完美的盼望,人性上各人有自己的意见,如何在不可能下实践?怎能够与他人一起前进呢? 圣经说:「我们爱,因为 神先爱我们。」(约翰一书 4:19)「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书 13:4),真爱不是只有外在的行动,真理的关爱包括「外在」及「内在」,最重要是有忠诚和坚持。生活充满数不尽的挑战,实在是打不完的仗,可是因着 神的爱改变我们的心,可以随时向 神祈祷求助,甚至为他人代求,除去充斥心里只有「自我」或者「失去平衡」的思维,才可以腾出空间让我们休养生息,安静思想今天的生活形态,重新得力,面对现实的限制,作出合宜的抉择。 使徒保罗叮嘱所爱的门生提摩太: 「你要为信仰打那美好的仗;要持守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已经在许多见证人面前作了那美好的见证。」(提摩太前书 6:12) 要在信仰上及爱的行动上打美好的仗,毫不简单,要被圣灵浇灌,有 神作润滑剂,在人耗尽所能的时候见证 神的介入。最要紧是持守认定:信徒先被 神所呼召,在信心道上持守相信 神的实在,在 神选定的岗位上尽忠,靠着圣灵努力传道,将自己在 神里面得到丰厚的慈爱,传给缺乏 神慈爱的群体;在灵里敬虔度日,被 神的恩典倾注,安静深思领受 神的话语,在所处岗位上打美好的仗。 感谢 神!今年七月是我们教会宗派的联合宣教月,除了首两天有讲座分享外,今年特别有四堂录影的主日中、英文信息,提供给加拿大东岸至西岸约四百多间教会,藉教会互联网按时发放信息;换言之宣教的信息可以传到加拿大境外,使教会成为宣教中心。感谢 神!因新冠病情带动全球网络发展,能够实践「散聚宣教」(Diaspora),有机会将福音信息传到远方,有机会唤醒「躺平一族」。信息呼唤众人要有胆量面对人生,自醒自重,有积极人生观,作有胆量的信徒,有敏锐触觉感受圣灵,基于圣经传耶稣基督的福音信息,放胆将福音向人宣讲。因着网络的结连,让 神作我们中间的润滑剂,可建立在主里彼此相爱、关怀、服侍的机会。实践「外在」及「内在」两方爱的行动。 总括而言,只有基于真理的爱,被 神的灵充满,没有私意的付出和关心,可以带来盼望及生命动力,利己利人,以马内利! 文:胡孔雪仪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载区

SOBEM App 下载区 Icon

社交媒体

访问我们的 Facebook 页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访问我们的 YouTube 页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发电邮给我们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