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得着智慧

你有多少剩余价值?

【你有多少剩余价值?】 人类虽仍处于新冠疫情威胁下,不过多种疫苗的面世也带来希望与憧憬。但由于疫苗供应不足,于是几乎所有国家或地区都在疫苗分配上有先后之分,有些群体可优先接种。一般而言,是前线医务人员及老弱者优先。听说曾有人对后者有优先权有微言,他们的理据是老人家「所余岁月无几」,不及年轻者「来日方长」、「生命资产较丰厚」,权衡之下,就应「投资」在更值得「投资」的地方。当然,一般政府仍有更重要的一个考虑,就是年轻者纵然受感染,也因年轻力壮而易于痊愈,老人确诊就会危险得多。很多确诊数字都来自老人或护康院舍,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大多政府都仍以老弱为优先。   不过,这些考虑其实亦带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人的「价值」是否可以用「剩余年岁」来作衡量?有时,是可以,也是应该的。一个作父母的人会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拯救自己的儿女。背后原因,除了因为爱与亲情之外,也是生命资产比较的考虑,我「至多还有三四十年」,他或她「还有六七八十年」,权衡之下,当然就会「投资」在更值得「投资」的地方。   但有时,却是难以单看年岁或健康疾病的。一个三十来岁已拥有雄厚资财的人,决定早早退休好好享受人生岁月,「叹其世界」,这样的人纵仍有数十年寿命,「生命资值」其实不多。一个因癌症早逝的人,仍可以在生命终结之前,发奋图强、不向强大病魔低头而用他或她有限的剩余岁月完成很多很多成就,或见证。就以霍金为例,你认为大多数人如何评价这个严重残障的人?   生命,至终不在乎长短,而在乎意义。当然,意义的层面可以很广,有人立志要尝尽天下美食佳肴,有人立志要拥有多个物业,这对他或她而言,就是意义,就是「不枉此生」。不过,对基督徒而言,意义的层面大概就要狭窄得多,因为只有能「荣神益人」的人生,才算为有意义,不荣神也不益人的事或事物,你做得更多,拥有得更多,都是徒然,都是空空的来,空空的走,走后一切烟消云散,不留任何痕迹。   你多大年纪?你有多少剩余价值?如果你年纪已不轻,自觉「剩余价值」不多,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错了。一切,仍在乎你如何度过你的每一天。 文: 禤浩荣牧师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幸福婚姻

分享幸福婚姻十个观点的领悟

【分享幸福婚姻十个观点的领悟】 专家对幸福婚姻的观点,你认同和愿意引以为鉴吗? 今天很想与大家分享我对 Dr. Gottman 所说的「十个幸福婚姻观点」的领悟: 1. 幸福的婚姻能提高你的免疫能力和延长寿命,不幸的婚姻让你得病的机率提高35%,而且平均缩短4年寿命。 2. 一段不幸婚姻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夫妇两个人,孩子也会同样遭殃。孩子成绩会变差,容易逃学、抑郁,不受人喜欢,有暴力倾向等不良行为。为人父母务要警惕。 3. 夫妇学会更好地交流。无论你从哪里获取改进婚姻质量的秘诀,每位专家都会认同,这是幸福婚姻关键。 4. 避免长期处于冲突状态,因为它会毁掉你的婚姻。 5. 性别差异虽然也会导致婚姻出现问题,但这并非是最主要的原因。 6. 幸福的婚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彼此喜欢、一起为伴的基础上。这种尊重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而且不只是在信誓旦旦、甜言蜜语之际,而是显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 7. 幸福婚姻是夫妻双方对人生有共同的追求和理解。他们会支持彼此的希望和志向,以及为共同的生活建立目标。夫妻之间若只是「相敬如宾」地和睦相处,很难造就一个幸福的婚姻。 8. 大多数夫妻的争执都是不能解决的,因为许多分歧都源于基本的生活方式、性格以及价值观的差异;所以要他们自己学习如何去处理而不是去解决。不少夫妻花了一年又一年的时间,试图去改变彼此的想法,但是婚姻专家说那是不可能发生的。 9. 男人天生比女人更倾向于逃避婚姻中的冲突,专家也说男人较容易采取防御或冷战去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甚至会采取挑衅或轻蔑态度而让太太噤声,所以要注意不要陷在这种状况中。 10. 婚姻中的出轨,只是不幸(或失败)婚姻的征兆。若夫妻关系良好,情爱兼具,并愿意为婚姻负责,忠于自己的承诺,这个危机是可以躲避的。 以上这十个幸福婚姻的观点,请你在这十个观点里思考一下,有哪些你会认同呢?有哪些正反映你现今的处境?有哪些是你经历过?知道了这十个要点,你会避免当中负面的结局,或以正面积极的行动面对你的婚姻?除了避免婚姻的危机,也可缔造幸福婚姻的园地。夫妇们一起努力耕耘这个园地,成为你们下一代的楷模吧! 作者:简朱素英(亲子教育资源中心创办人)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感谢

大礼

【大礼】 今年的农历新年我收到两份很大的礼物。 第一份是经过特别申请终于可以在大年初一开始入到护老院探望妈妈。 妈妈住的院舍曾是疫情下的重灾区,染病的离世的个案很多。一年后再有机会进入,走到妈妈的楼层经过许多空置房间,就有种人面全非的感觉。昔日房门外熟悉的名字已被除下,熟识的脸孔只可以在记忆中寻索,可以想像过去的一年,无论在这里工作过的,生活过的都是何等困难⋯⋯叫人无不感慨! 去年底妈妈都曾经染病,一直冇办法入内探访,心里就是担心挂虑。虽然妈妈在我心中从来都是一个强者,不会贪生怕死,况且清楚知道死后有永生的盼望,假若时候到了,她会安然接受,虽然身处困境病患痛苦,却愿意为爱她的人努力生活下去 ⋯ 今天终于能够相聚,劫后余生心情兴奋激动,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生离死别从来都不是我们可以预计,怀着悲喜的心情与妈妈共聚更加显得珍贵难得! 另一份是一位长者朋友亲自画给妈妈的人像油画。七十多岁的长者朋友自幼喜欢画画,却从来没受过什么正规艺术培养。大半生为生活为家人摆上一切,自己的艺术兴趣早已搁置一旁,多年前退休竟然重拾昔日的兴趣天份。朋友重来无跟妈妈见过面,只凭一张相片就画出如此细致维肖维妙的人像油画。 我万分感谢不单是他的心意,更加感谢他给我的鼓励;原来才华与机会是与年龄无关的,只要记着心底里的理想,才华总有一天展现光芒! 客座随笔:黄丽明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受死 • 复活 • 升天

受死 • 复活 • 升天

【受死 • 复活 • 升天】 疫情期间没有出外用膳,喜欢烹饪的我尝试煑不同的菜式,很有挑战性,但在厨房发生小意外的次数也增多。记得有一次不小心割伤手指,因伤口颇深流很多血,十分痛,需个多星期才复原。这件事给我很大的感触和启发,联想到昔日主耶稣受兵丁的鞭打至皮开肉烂,又用荆棘编成的冠冕戴在祂头上,最后用长长的钉把祂钉在十架上至死,那种极度痛楚非笔墨所能形容。怪不得祂在受难前,与门徒吃完逾越节晚餐去客西马尼园祷告时,问天父可否将苦杯拿走,免去将要受的痛苦! 路加福音22:44记载「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根据医学的研究,当人在极度痛苦受压迫时,人体内汗腺的毛细微血管会破裂,形成血与水交融的状态,而流出血汗来。想想主耶稣知道祂将要面临极可怕的酷刑,肉体上受当时罗马最残忍的刑罚,被钉在十字架上折磨至死;心灵上要背负世人的罪孽,是那样沉重,实在令祂透不过气来。感谢主,因祂的顺服,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使我们的罪得赦免,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完成父神拯救世人的救赎计划。约翰褔音19:30「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主耶稣的死不是将神的计划划上句号。祂死后第三日复活彰显了神的大能,借着战胜死亡得复活给世人有永生的盼望,基督徒相信死后也会像祂得以复活,享受永生。怪不得信徒不惧怕死亡,称安息礼为生命的礼赞 Celebration of Life,庆祝虽然短暂、有限的肉体生命离开世界,但他们永远、无限的属灵生命进入另一个美好的国度,如启示录所说那里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 21:4) 复活后四十天,耶稣在众使徒面前升天,升天前给使徒两项重要的嘱咐:第一,要去,使万民作祂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第二,将祂所吩咐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太褔音28:19-20) 因着使徒不怕困难,有甘愿牺牲的精神,藉圣灵的引导,为主作见证,将他们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的天国信息传扬开去,致令这褔音流传至今。作为基督徒,我们要继续将褔音广传,直到地极,完成主所托付的大使命。 文: Sally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疫情下,Be Patient

【逆风而行】第一回:疫情下,Be Patient

【[逆风而行] 第一回:疫情下,Be Patient】 这一年,我们都活在新冠肺炎的阴霾之下,人人自危。这病情和病毒无型无声无味,也没病征,加上暂时未知病毒疫苗的完全可靠性,我们的确会失去一份「控制感」。当人失去掌握,容易变得焦虑。人的焦虑是不能控制和掌握未来。 我想起一个英文字:patient。Patient 这个字的拉丁文字根与苦难(suffering)有关。没有人想做病人(patient),不过,patient这个字也可解作「忍耐」或「耐性」。原来我们不但失去生活日常,更失去了一份耐性。耐性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内心对苦难的不安,是抵挡和医治心病的方法之一。 我在2019年曾患上严重耳鸣,损害听觉,影响廿四小时的生活。当时我很慌张,因为很多专家和医生都对我说「没得医」。这个晴天霹雳如同判了我绝症和死刑,令我心情跌至谷底,心乱如麻。医生叫我跟病共存,可是,我觉得没可能,不想跟这恶疾共存。在疫情下,很多人说不如试着接受一种新常态。可是,没有人很想跟这种「常态」共存,反而更觉烦躁和焦虑。 当时我想到身体的病还不及心灵的病,我开始关心自己的情绪状态,提醒自己要冷静,冷静便需要忍耐,否则只会方寸大乱。我决心要由一个病人(patient)转化成为会忍耐(patience)的人。当时,我知道要相信「时间」和「空间」,更要多祈祷、默想、听道和亲近神。目标是要聆听神想对我说什么。 我默想起一件事,神要我知道,这个耳鸣并非全是耳朵问题,反而是发觉活在忙忙碌碌中,甚至 burnout,忽略了聆听自己和上帝。 原来病和苦难是要叫我们停下;如今天很多城市要封闭(lock down),就是要我们停下来。停下来做什么? 首先,是聆听(listen),跟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家中与家人对话。认识自己,认识家人更多。例如留意自己在困难或情绪低落时,会有何反应?会依靠自己,还是上帝多一点呢?这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和跟上帝关系的开端。 第二,是等候(wait)。我们有时会质问上帝:祢几时会出手相救?几时止息疫情?其实等候这个字跟「信心」很有关系。如果你知道将来,掌握一切,就不用信心了吧,也不算是「真的」等候。凭信心,知道上帝有祂时间,有祂心意,有祂作事的方法,才是带有信心的等候。 现段阶我们虽有很多困惑,愿大家都学习和体会这个字:patient。 文:伍咏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疗师,前突破辅导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多伦多基督徒华人亲子会免费网上亲子讲座

题目: 当青少年子女反叛时 When teenage children become rebellious 当青少年子女反叛时,作为父母,我们如何面对教养上的冲击?究竟在管教形态上,父母需要作出什么改变? 时间:4月14日(星期三) 10:00am-12:00pm (粤语) 4月15日(星期四) 8:00pm-10:00pm (粤语) 4月21日(星期三) 10:00am-12:00pm (国语) 4月22日(星期四) 8:00pm-10:00pm (国语) 网上查询及登记: www.tccpa.org 电话 : 647-977-7586

中信多伦多中心

网上唱歌班 – 欢乐颂唱家班 (粤、国语) 日期:4月8日至6月10日 (逢星期四,共十课) 时间:下午2:00-4:00 网上儿童春令营 – 升呢闪燿小先锋 (英语) 日期:4月12日至4月16日 时间:上午10:00-中午12:00 为低收入的长者提供报税服务 (必须电话预约) 日期:现在至4月27日 (逢星期二) 时间:上午10:00-下午1:00 地点:中信中心 (东方广场三楼 3107 室) 4438 Sheppard Ave. E., Scarborough, M1S 5V9 查询及报名 : 416-291-3202 电邮 :toronto@ccmcanada.org

App 下载区

SOBEM App 下载区 Icon

社交媒体

访问我们的 Facebook 页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访问我们的 YouTube 页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发电邮给我们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