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 – 離別
【父子情 – 離別】 期盼的一天終於到了,兒子終於入大學了,雖仍未成才但心中卻認為成才在即,為兒子快成才而沾沾自喜。意想不到的是喜中原來有憂,樂中也有淚。 今天一早為兒子打點一切,全家人送他到離開一小時多車程的大學,心情有點像古時送子上京赴考一樣,雖未大鑼大鼓,但也街知巷聞。送別之餐會,長輩之紅包,親友之賀禮,祝賀之說話有點應接不暇。兒子愈吃愈「重」,一方面是身體重,一方面是心情重,因為禮已收便不能有負眾望,必要衣錦還鄉。無人可擔保成敗,但食物既已落肚,禮物亦已收下,只有盡力而為。 在宿舍安頓一切後,在校園內停留了一段時間,嚐了校園中的食物,參觀了兒子上課的地方。我和太太特別留意兒子回家的巴士行程表,與太太研究他若要回家,可以坐哪班車,又可以坐哪班車回校。終於,離別的一刻到了,從宿舍下來,兒子陪我們走到停車的地方,一一擁抱後我們便上車。他出奇地要求我送他到校園的另一邊,十七年來送他到過無數地方,這次又怎會推搪。過去,很少迷路,這次不單迷路,還迷得甘心樂意,心中希望大家能相聚多一刻。終於,到了兒子下車的地方,再一次送別,目睹兒子的背影漸漸拉遠,心中起了一陣酸味,很難受的離別之痛湧上心頭。 記得十多年前第一天送兒子到托兒中心,可愛的兒子,面很圓,純真可愛,把他放下後,心中便有同樣的離別之痛,心中不斷想兒子會如何?習慣嗎?能吃嗎?能睡嗎?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會如何?老師會對他好嗎?我即時成了「問題」父親,明知沒有答案或明知無補於事,但就是禁不住自己的心要問,也禁不住自己的心在痛,目睹小小的背影,離別之痛有增無減。 又記得四年前為了讓兒子進入一間較好的中學,我和太太仿傚孟母三遷,搬至一間中學的校區內,但同時,兒子便進入一個完全陌生之環境。當時十三歲的他,一個人背着背包,雖是兩分鐘的車程,第一天上學我還是送了他一程。還記得他頭也不回便走進學校,自己以為他很瀟灑。當天我和太太也沒有上班,在家中油漆。想不到他中午便一個人走回家,在家中吃由學校帶回的午餐,吃完午餐,時間到了,他要自己走回學校,看着他的背影,很想陪他走,但最後還是讓他自己上路,人影漸遠心漸痛,只有回家專心油漆,待他回家才一訴「相思」之苦。 從大學開車回家前,給兒子發了一個短訊,「 I miss you. 」(記掛著你),他也即時回了我一個短訊「I miss you too.」(我也記掛著你)。 回家路上,一向「多言多語」的我沒有話,只有想,想起十多年前送兒子到托兒中心,四年前送兒子到中學,想著想著,離別的痛引出了離別的淚。當時車外正下着雨,真應景,一小時多的車程很累,是懷念兒子的心很累,一回到家中,馬上再傳上一個短訊給兒子:「We’re home, miss you.」(已到家,記掛着你),他也很快回了一個短訊「I still miss you.」(仍記掛著你)。自己再也忍不住,走進洗手間哭了一場,真的是淚流滿面。走進臥房,見太太在休息,對他說了一句「捨不得兒子」後邊抱着她又哭了一場。離別真的很痛,痛是在痛,但自己也高興自己痛,因為痛表示有情,有些人或許比我瀟灑一點,但離別之痛只是表示父子有情。 相信這種痛不會持續不停,但掛念的心會持久不變,人離別之痛在於離別之前,人若在離別前沒有愛,離別時又何來痛,愛得深便會痛得切。痛在表面上是人要避免的,但因愛而有的痛卻是人應追求的。人要做一種因愛而痛的人,不要做不愛又不痛的人。愛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基本需要。 我會天天期待兒子回家的一天,離別時愈痛,重聚時愈樂。離別之痛是基於離別前的相處,也會影響離別後的重聚。《聖經》中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127篇3節)。我感謝神賜我使我心會痛的兒子,使我明白也體會愛。願世上父母能痛愛兒女,珍惜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以致日後他們不需要我們的時候仍會珍惜我們。「兒子,我們仍掛念你,等你回家!」 反思 珍惜眼前人, 不是為了日後有離別之傷痛, 而是為了有美好的回憶。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視 : TV1685 三五成群 福音結盟
三十五年來,恩雨之聲走過曠野爬過高山,沐浴陽光也被雨水滋潤,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不變的是身旁一直陪伴著許許多多同心同行的朋友。在這樣一個歡慶感恩的時刻,我們也特別邀請到關心妍姐妹和高銘謙牧師一起來分享。
父親
【父親】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六月份慶祝父親節的日子。雖然父親已過世十多年,但他生前的點點滴滴仍然縈繞在腦海中,心裡十分想念他。父親為人忠厚,工作勤奮盡責,任勞任怨,對家庭百分百付出,對子女疼愛,辛勞大半生就是為了提供最好的生活及學習環境給我們。他對我更是特別寵愛,小時父親完全不許我做家務,由媽媽和兩個弟弟負責,他說女子未嫁時做家務,結婚後又要做家務,那麼她一輩子也忙碌做家務,這太辛苦了。此外他給予很大的自由度讓我選擇自己喜愛的學科、職業、配偶,用關心來表示支持,從不囉唆。在我心中他是最完美,最偉大的父親,是我所欣賞及敬佩的。 另外一位父親,就是我的天父上帝。在舊約創世記第一章描述祂創天造地的過程,大地、大地上的萬物,包括各樣的植物、種類繁多的動物、群山、溪流…等等都是祂創造的,還有大地之運轉,所有星辰和行星有秩序地按其既定方式運行,一切一切都是那麼完美無暇,準確無誤,全因祂心思細膩,專心打造一個最好的環境給我們居住,當中顯現出祂的大能和對我們深厚的愛,就像一個父親預備各樣最好的東西來迎接快要出生的孩子一樣。天父造人毫不苛且,是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創世記1: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神是完美的,祂有公義、仁愛、喜樂、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等等,所以人也有祂美善的特質。此外神更給人尊貴的地位,讓我們治理祂創造的萬物。創世記1:28「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可惜後來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犯了罪,失了神賦予人本來美善的本性,祂的榮美和榮耀再不能在人身上顯明出來。神是公義的、聖潔的,祂不能將有罪看作無罪,但祂愛世人,不願拋棄我們這些罪人,那麼怎樣才可以與祂修補關係?祂作了很大的犧牲,將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差到世上來。住在世人當中的主基督,不單教導世人真理,要我們好好學習,並以身作則將天父愛的形像活出來,要我們效法祂的榜樣,並且傳遞開去。祂「愛」的真理感化了世人,使我們漸漸改變,脫去罪性,回復最初神創造人美善的本性。最後主耶穌還為我們捨命,無辜被釘在十字架,以寶血來洗淨世人的罪,完成天父的救贖計劃,使我們可與父神和好。約翰褔音3:1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我們的天父上帝,袮是全能至高無上的創造主;袮的愛是創始成終,無條件的;袮是宇宙最偉大的父親。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台 : 恩雨之聲三十五週年感恩特輯
感謝上主引領恩雨之聲走過三十五個年頭!是次熱鬧的感恩會,將有參與製作的同工細說深情、受訪嘉賓之感言、還有牧者和朋友們的支持與鼓勵等。每個片段都見證著神福音的大能,串連一眾來鼓動起基督福音熾熱的傳遞!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 「恩雨之聲」三十五年來,事工發展有辛酸困難、資源缺乏的時刻,可是艱難困苦不會持久;靠神的恩典供應,經歷多番的蛻變,與變幻萬千的世界並進,見證拍攝的足跡已經打破地域界限。「恩雨之聲」現今已成為全球華人的福音網絡,向神發出全然的讚美!2022年4月30日有「恩雨35週年網上感恩慶典」,因為網絡超越地域限制,可以在網上召集各方同路人一同參與。 今年「恩雨」的主題是「三五成群、福音結盟」。「恩雨」堅守作為福音媒體的異象。當晚慶典節目很豐富,兩小時多的節目網絡流程順暢,沒有冷場,全是神的恩典。除了當晚即時在網播放,影片仍在網上,有心人可以隨時重看或轉發。 高銘謙牧師當晚勉勵信息「死而復活的福音」,引用使徒行傳17:1-9,主點是:陳明福音、及接受福音。巧合在晚會前的主日,在我們教會崇拜中,高銘謙牧師用傳道書分享「享福與活在當下」的信息,不期然將兩次信息連繫起來,有感而發。 有誰在生命路歷程中,在不同的處境或者信心道路上,沒有經歷苦澀、路障、或不同形式的捆綁?時代不斷轉變,同時帶來現存的衝擊,昔日所有的成就、功績、健康、關係,今天未必可以維持,眼前所有可能轉眼即逝。現在多倫多的天氣開始回暖,是櫻花盛放的時期,花農整年勞心勞力,要等待天氣轉化才能夠到達每年一次開花,花期只有約十天,便開始凋謝,花瓣隨風飛揚飄落地上,成為廢物。因此,這兩星期,筆者曾三次到附近公園觀看櫻花,見證含苞待放的花蕾、盛放的花朵、及開始遍地花瓣的情景。當我看見花兒凋謝的時候,感慨地說:「美景不會常在,珍惜當下所有,享受瞬間的燦爛美。」 今天各人在世上的遭遇,最大不了是失去身邊的一切,不論困難的日子有多久,最長只會是今生的歲月。基督教的福音是:耶穌基督為救贖因罪與神隔絕的人類,必須受害,第三天從死裏復活,為人解開罪的捆綁,給人永恆的應許和盼望。 約翰福音 6:47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 接受福音便是接受主耶穌的救贖,得著永恆的應許。接受福音成為信徒後,對主耶穌的信心經歷蛻變,可見在基督的引領,因為超越現況的應許帶來的肯定。 傳道書 5:20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日子,因為神使他的心充滿喜樂。」 在主裡的同路人,不用多思念自己一生日子的成敗得失,不要比較,倒要活在當下,珍惜今天與神與人的關係,善用當下所有資源,因為神使信徒的心充滿喜樂。信徒要常檢視自己:「今天為什麼而活?」,帶著使命展望明天。眾信徒因著所受過的苦難,更可以與受苦者同行,伸出援手將寶貴的福音與人分嘗,憑信踏上生命關顧的行列。用當下的生命去見證及榮耀全知、全在、全能的三一真神!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迷失
【迷失】 今天,青年人被稱為[迷失的一代]﹗ 近代社會轉變太快了:電腦、資訊、傳播、交通、經濟等都發展得很快。太空探險、科技發明、社會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的轉變也很大。處身萬變世代的青年一代對人生的意義,對人生的價值,未能掌握!新的思想好呢?還是舊的思想好呢?新的不好呢?還是舊的不好呢?他們常常無所適從! 其實,成年人 又何嘗不也是 [迷失的一代 ] 呢? 對許多事物,如:學問、金錢、房產、婚姻、地位、名譽等等,總是想盡辦法獲取,滿以為獲得後,人生就滿足了。是的,剛剛獲得時,一定會得意洋洋。但過了一些日子,又會覺得不過如是,有時甚至覺得是個累贅! 只是不願意說出來,不敢說出來,也不好意思說出來而己,於是自欺欺人,裝腔作勢過日子。 在路加福音19:10, 耶穌基督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馬太福音18:12-14 耶穌基督又說:「一個人若有100隻羊,一隻羊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99隻,往山裡去找那迷路的羊麼?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99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 天上的父固然愛護安在羊欄的基督徒,但祂更關心每一個迷失的人。祂尋找你,尋找我, 每一個迷失的人,要我們歸回。靈魂、身體都得祂的保護和牧養。 一對父子同在軍隊中任職,參加一次慘烈的戰役。戰火剛停,值日軍官便對父親說:恐怕你的兒子已經死了,因為點名的時候沒有你兒子的回應。」於是父親立刻冒險再踏上戰場,把一個一個死人翻過來詳細察看。天黑了,他還不肯離開,手裏拿著燈籠,仍舊尋找。夜深了,天空忽然掀起一陣狂風,把他的燈籠吹滅,但他仍不願意離開。他繼續前行呼叫他兒子的名字:「 約翰啊, 你父親在呼叫你! 聽見嗎?」在那寂靜的夜裏,所能得到的回答只是風聲。 他繼續呼喊,心情更緊張更迫切,呼叫的聲音也更大。 忽然從遠處傳來一絲微弱的聲音:「 父親呀,我在這裏。」他尋見兒子,立即背起他跑回部隊, 醫治他,看顧他, 直到他恢復健康。 今日, 在人生戰場上,有一位比這父親更慈愛的,正在尋找我們,那就是耶穌基督。祂尋找一切被罪惡打傷,倒在人生曠野,不知歸路,心靈迷失,無法安息的人。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台 : 黃德維與范曉芬 (信與望的考驗)
黃德維 與范曉芬結婚後不久,太太范曉芬便確診患上乳癌。而在準備面對癌症治療的過程時,她又驚訝的再發現自己已懷孕!面對這複雜的現實,是難上加難的考驗。信靠主是兩人沒有虛假的學習與肯定。節目中並有「中華文化」系列「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