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漫談紫色…..

漫談紫色…..

【漫談紫色…..】 不知從哪時開始了,在香港九龍區有一個地鐵站(現稱港鐵站)成為了很觸動香港人以至普世華人神怪的一個地方。這已是一個很敏感的港鐵站名。既然敏感,當然不宜在此去談它了。 這裡只是要說,該個港鐵站內的牆壁,是紫色的。我已久未到過該站,或許已轉了顏色,不過一年前左右,它仍是紫色的。 用紫色,大概因為這港鐵站名,帶有皇室色彩,特別是英國皇室。英國皇室愛用紫色,是眾所周知的事。其實,不單英國如此,自古至今,紫色,或很接近紫色的藍色,都跟皇室及尊貴脫不了關係。對於為何如此,沒有歷史定論。但一般估計,是因為在古代,紫色或藍色都是很難提煉出來的顏色。在自然界萬物中,能提煉出紅黃白黑綠色顏色染料的物質多得很。但紫或藍卻很少,你能數得出的紫色或藍色食物有多少? 當然,有是有的,不過不多,如藍莓便是。但即使有,能否從中提煉出染料,又是另一個問題。藍莓的藍是很難提煉用於染料的,特別是可染在布疋或衣服上的染料。因為少有,難提煉,於是在物以罕為貴的原則下,紫色藍色就漸漸成為皇室或尊貴的專有顏色。其中,當然包括中國在內。你大概知道明清帝都北京有個紫禁城吧。 當然,也有史家不大贊成以上解釋,而認為原因只是紫色或藍色本身就有著一種難言的尊貴氣質,因此為皇室貴族所愛用。 古代近東,紫色或藍色染料更難找,但常居迦南西北海岸、善於航海及通商的腓利基人卻能從一種貝殼中提煉出紫色染料來,成為這地的著名特產。一些考古學家甚至相信「迦南」(Canaan)這字本身就源自該種特別貝殼。後來,整個地中海沿海諸國之皇室貴族都愛用上紫色或藍色作染料。使徒行傳十六章十四節提到使徒保羅在腓立比遇到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的人,素來敬拜神」,後來她及她家人都受洗信主。一般聖經學者都相信,她成為後來初成立之腓立比教會的重要奠基者。她賣的不是普通布,而是紫色布疋,我們可以推算,她是個頗有錢的商人,經營貴重布疋。而且她本是推雅推喇的人,卻來到腓立比作經營。從小亞細亞來到馬其頓,由亞洲遠道來到歐洲作經營,可見她本領與膽色不凡,這種人對推動初期教會工作,必有一番作為。 一個有錢財而又肯為主作事奉的人,可以在神家成就不少美事。所以不要輕易把錢財視為萬惡,重要的,是如何作財「主」,而不是作財「奴」。話題推得遠了,回說「紫色」。耶穌被追拿及被審訊之夜,他被戴上荊棘冠冕,被穿上紫色外袍,因為人們要以此來嘲諷這位「猶太人的君王」。當然,冠冕與紫袍,都象徵著王者。你聽過「紫色的袍」這首歌嗎? 牆壁,是紫色的。對我個人而言,有著一種很奇異的感覺。 人間可能有苦難,人間可能會發生一些我們無法全然了解的事情,但作為信徒,我們應相信,在苦難中,神與人同在,受苦之基督與人一同承受苦楚。 無論世事世情如何,我們當要確信,基督是王者,他掌管明天。他才是真正的至高君王。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 : 李瀚斌 (謙卑是福)

年少時好動跳皮的李瀚斌,接納了老師的建議學習音樂來陶冶性情,想不到今天成了一所美國學院的音樂總監。從學業到工作,他學懂了謙卑倚靠上主來走充滿挑戰的路途,這是他不變的座右銘。節目裡尚有環節「聖經中的比喻」,由朱志輝牧師分享「天國的價值」。

疫苗成效知多少?

疫苗成效知多少?

【疫苗成效知多少?】 2022年08月26日新聞宣告多倫多爆發腦膜炎, 3人受感染1人死亡,年齡介乎20至30歲,值得注意是:患者在沒有提供兒童疫苗接種的國家出世 。因此多倫多公共衛生局鼓勵20至36歲成年人,應盡快接種腦膜炎球菌病疫苗(若果過去未有接種)。 世界不斷被污染,細菌繼續滋生,多年來不同地區有不同流行的傳染病。因此,胎兒出生以後,便要開始在依據出生地區的免疫計劃,接種疫苗;例如下呼吸道感染、結核、麻疹、百日咳、破傷風、腦膜炎及…等,保障兒童對傳染病有全面保護,可以健康成長。 傳染病傳播途徑可以從空氣、母體、身體接觸、食物、及血液傳染。傳染病傳播速度快,患者確診以後,自然需要適切治療,同時有關方面如疫病委員會要鑑別病菌的來源或誘因,進行抑制病毒漫延及提昇群體的免疫力。疫苗是由少量死亡或弱化的細菌製成,提昇接種者的免疫系統,保護身體不因為病菌入侵成病。 近來我的家庭醫生,除了堅持要我準時做體檢,還再三勸導要分期接種新冠疫苗、蛇(帶狀皰疹)針、肺炎針、破傷風針、感冒針…等。使我感到好像返老還童,像未入學的兒童要接種那麼多疲苗。今天的長者,有些疫苗需要在一定期限後,重新接種更新的疫苗,確保身體不受疫病侵襲。 疫苗與體檢都是個人健康防衛措施,保護身體不再受昔日流行病感染,體檢是檢視個別身體狀況,如果有任何異常發現,醫生盼能病從淺中醫,務求使人可以活得精彩。人以為有完備計策能掌控人生,可是聖經雅各書4章14節說:「其實明天怎樣,你們並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本來是過眼雲煙,轉瞬之間就消逝了。」 就算人計劃如何完善,人生的不確定性和短暫性是不容忽視,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可能轉瞬即逝。 「你們倒不如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各書4章15節 疫苗與體檢對身體健康是正確的,但不能確保人生無痛無疾。從神的角度看:人類因為罪的原故與神隔絕,惟有認識神才明白如何回復與神的關係,清楚憑人意去掌握就未必可行。人生充滿不能估計的事情 ;要做可以做的防衛,同時接受人的有限及沒有甚麼可誇,在世上人的計劃必須在神的允許才可進行。神是那位賜永恆生命的主宰,無論處境如何,不要問「為什麼」或在這問題上困擾,因為在世的生命人不能掌握。先要學習認識敬畏神、後認識自己更多。只要信靠指引人的神。箴言3章5節:「你要一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只有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箴言1:7)。願神給人知識可以在世上有限的時段活得更精彩,阿們!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樂歌詠志獻天父

樂歌詠志獻天父

【樂歌詠志獻天父】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爲業的地方去···」(來11:8a) 在教會有一場午間音樂會,一群新近從香港到來(登陸時間幾星期到一年之內)的年輕人主辦了一個迷你音樂會。他們選唱了幾首不同形式的歌曲,如「The Show」 ,「Ciao」,「路徑」,「世界與你無關」,「迷羊」,「信心的等待」等。 「山,究竟有多高,海又有多深多闊,我百呎房間中寄望,能有一扇窗 能看到幾片白雲;天空,究竟有多寬,大地,又有多遼闊,渺小的我,如塵埃到處飄,飄到何方?」 「人生好像一個迷宮,愛好像一個謎語…我站在路口,不知何從。」 「世界與你無關,拋開標籤可脫繭,重拾快樂像蝴蝶喜歡花瓣,世界與你無關,願你學會舒坦,能在折翼裡進化。與你個人無關,手牽手一起壯膽,同在赤地浪遊也倍覺短暫,世界與你無關,讓我為你分擔,其實你並不孤單。」 「迷途破碎當中 主叫喚我,迷羊祢也應許尋找,縱使失信軟弱,我主必不撇下,人在曠野 迷路了,忘掉祢是牧人;人在曠野 頑逆撒野,神伸手牽我走;我是祢羊 祢必不使我缺乏,憂傷必得安慰 今我靈魂甦醒,我是祢羊 死蔭幽谷也跟著,祢的杖,祢的竿必領我,前路方向。」字裏行間雖然流露出離鄉別井的游子的徬徨與無奈,但同時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盼望。因爲他們深信,這盼望是從天父而來的。 欣賞著這群年輕人聲情並茂的歌聲和優美的樂器演奏,心裏流淌著感恩和喜樂的淚水,默默地爲他們能快速適應北美的新生活和找到前路的方向而向神祈求。跟著有一位姐妹分享《出埃及記》14章13-14節:「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從經文中,她有三點體會和啓迪,是「不要怕、要站穩、要看耶和華的拯救」。姐妹的勸勉不論對新移民,或老華僑,都是極有力的鼓舞和提醒。音樂會在「信心的等待」這首詩歌後結束:「人生就像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到,何必計較那得失終老,在這幽谷之中我宣告,不必怕因有你同在,別人笑我爲甚麽等待,因我知道盼望因你而來,耶穌捉緊我雙手,有你的恩典我便足够,讓我可清心見你面使我必得見光,耶穌捉緊我雙手,仰望那財寶在天上,愛慕神的抱著平安,感謝你爲我所編寫的一切。」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恩慈的味道

恩慈的味道

【恩慈的味道】 小時候跟母親回鄉探親,行程一點也不輕鬆。母親用麻繩袋和擔挑大包小包、長途跋涉、大汗淋漓才返到鄉間。當時,我真的不喜歡 回鄉之旅,太辛苦了。可是見到姨媽, 緊握我雙手說 “妳母親帶回來的東西,是一輩子最珍貴的味道 ! ” 我才明白, 當時中國農村真的很窮困, 母親是希望親手為家人,及時送上一些必需品 ! 她是超级母親,除了照顧一家九口外,還呵護鄉間親人的貧乏。 成長路上,母親在我生命中,留下 許多美麗的回憶。兒時,孩子們調皮反叛,她從不放任溺愛,反而敏銳地糾正過來。長大後,每當我遇上工作不如意,她耐心聆聽、活潑開解。她做的冬瓜粒湯和鹽煎雞翼, 令我放下不少煩憂。即使移民到多倫多,我仍愛回港探望母親 ! 感謝天父,在我的成長路,賜下一位超级母親, 讓我嘗到上一輩恩慈的味道 。信主後,我經歷上帝的恩慈。祂的恩典何其多、祂的慈愛 何其美 !人生不同的轉捩點,上帝帶我走過許多崎嶇路,我醒察人的不足有限,真的沒有甚麼可自誇 。我亦親身看到,不信的家人和朋友,奇妙信主的經過和改變。神的大能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在神沒有難成的事」!(路1:37節) 聖經的說話,每天激勵我,祂的說話不會落空,神的恩慈天天不改變 ! 所以,我們要為神的愛感恩,亦以恩慈待人,以至配得 稱為神的兒女。 文: 東尼叔叔 (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