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善良的活寶貝
【一對善良的活寶貝】 兒時上主日學,聽過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 描述一個撒馬利亞人,在路上遇到一個受傷的途人, 被強盜劫後丟在路邊 ,沒人停下來幫助他。可是撒馬利亞人 上前為他包紮、又留下些錢給旅店 來照應他 。當時我想為何 這個撒馬利亞人與眾不同,不遺餘力地去幫助別人呢 ? 好感恩 ! 神在我成長路上,安排不少天使, 教我學習 認識良善的本性。我認識一對活寶貝, 他們真摯善良 ,為身邊的人帶來不少昐望 。記得有一次我身在外地, 突然接到管理處來電,懷疑我屋內有漏水情況, 要立即解決。 我不知所措, 立刻向這對寶貝求助。 他們二話不說 ,放低自己忙碌的 工作,趕到我家中 。數小時後,將問題解決, 我真的如釋重負 ! 我知道他們平日 ,亦熱心為老人維修家居 , 幫助鄰居 ,甚至為有需要的年青人提供支援。一顆善良的心,散發出無限的親和力。 真誠的態度 ,更備受尊重信賴 。加上他們熱情活潑的性格, 令人珍惜和牽掛在心中 ! 我相信這對活寶貝,靈活地從神的話語, 將自己善良的心,為別人轉化成 希望的力量。 為善必須是由內心出發,因為主說,「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太12:35)。 保羅說,「但願我們主耶穌基督…在一切善行善言上 堅固你們。」(帖後2:16~17) ! 善心出自真理基礎, 便是又真又活。 唯有透過 認識主耶穌的愛,方可轉化人心 ! 基督期望我們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從內心做起。能所作的,便應盡力去做,行出基督活潑的教導。 文:東尼叔叔(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聖經中的音樂療法(一)
【聖經中的音樂療法 (一)】 基督教是音樂的宗教,聖經中充滿很多音樂的經文,特別在「詩篇」書卷中,隱藏不少的音樂治療方法。 在音樂治療法裡,大致分成五種方法: 1. 樂器彈奏、表達七情(Instrumental Playing) 2. 身體動作、抒發感情(Body Movement) 3. 引吭高歌、身心康健(Singing & Vocal Expression) 4. 聆聽音樂、洗滌心靈(Music Listening) 5. 創作樂曲、訴說衷情(Composing) 我只選擇了詩篇33篇、47篇、149篇和150篇來演示這些不同演繹的方法。 1. 樂器彈奏、表達七情 所謂「七情」,即喜、怒、哀、樂、悲、恐、驚。我們可以透過彈奏不同的樂器,表達內心最純真的的感情。在這幾篇詩篇中提到的樂器有:竪琴(harp) 、鼓瑟 「包括十絃瑟」(lyre)、擊鼓(tambourine)、號角(trumpet) 、絲絃樂器(strings) 、簫(flute) 、大響大鈸(cymbals) 、高聲的鈸(loud clanging cymbals, gong) 等。 這八種樂器,代表四種演奏方法:「吹、彈、拉、打」,雖然音質不同,卻有異曲同工的治療果效。 彈琴、鼓瑟都是絲絃樂器,是「彈」「拉」的樂器,是用手來彈奏的旋律樂器(melodic instruments)。絲絃樂器的音質優美,當彈奏者心情憂悶焦急、恐懼緊張時,若自彈自奏,可以令自己全身鬆弛,心情舒暢;彈琴自娛,可以收「自療」的效果。再者,用手彈琴,使手指靈活和大小筋肌運作,令手指在琴鍵上「此起彼落」、「揮灑自如」,有強身健體之效! 號角和簫是屬於旋律樂器,是用口「吹奏」的樂器。號角或喇叭發出的聲音,與絲絃樂器的音質不同;號角有節奏雄壯的聲音,對一個心情憂鬱,做事不起勁的人,聽到會精神為之一振,令人振奮。簫吹奏出來的柔和旋律,也會使一個情緒波動,心情受紛擾的人安靜下來。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每人對音感敏銳性都不同,效果會不一樣。 用口吹奏樂器或唱歌,可以使肺部擴張,肺的容量增加;患氣喘病的兒童,若學習吹小喇叭,也可以改進他們的呼吸機能。 第三類是「打」的樂器,是用手敲打的敲擊樂器(percussion instruments)。它們不能發出抑揚頓挫的旋律,只能發出有快慢或工整的節奏(rhythm),如搖鼓、鈸、鑼等。這些樂器,只能和其他樂器一同配合,作適時的伴奏,使樂章變得更完美無瑕;特別是鈸和鑼的龐然巨響,不但將樂章帶入高潮,還可以令人繞樑三日,回味無窮。 若沒有搖鼓、鈸和鑼的加入,交響樂曲不會那麼精彩,若這些樂器聲在不適當的時候發出,便會破壞整首樂章的完美。所以隊工精神很重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必須相輔相成。對一些反叛、不尊重教導的人,與別人合作演奏是一種幫助行為改變的治療目標。 敲打樂器有時也可以作為獨立的治療樂器使用。很多憤怒青年,充滿怒氣、無處發洩,他們用槍殺、打人、破壞公物,甚至自虐來發洩心頭之忿。音樂治療師和這些憤怒青年溝通時,會鼓勵他們用鑼或鼓(死物)作為發洩工具,將他們的怒氣、精力盡情發揮在樂器上,這樣就不會傷害他人和自己,對他們身心靈的健康,都有幫助;用「擊鼓鳴冤」這四字詞語來形容他們的治療目標的確是淋漓盡致。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台 : 李健達 (生命的雕啄)
年青時是反叛、不大懂世情的李健達,今天回望自己的過去時,都不斷感謝那位對他不離不棄的上主!在事業上成功過,也曾被排擠過,原來是生命的琢磨,使他知道生命不在自己的手。節目中,李健達更送上一首自己的新歌《雨過天晴》,給眾人在疫境中送上祝福。
批評
【婚姻中的「四大殺手」(一)】 享譽世界的「婚姻權威」約翰‧高曼指出,批評、鄙視、辯護和冷戰是婚姻的「四大殺手」,當我們闖入了婚姻的心臟地帶,不但使夫妻彼此受傷害,更可能對婚姻有致命的破壞力,威力不可小覷。 一、批評 生活中,夫妻因為一些小事而批評對方的事是常會發生的,有時甚至會將對方偶然的疏忽行為上升到人格層面,進行人身攻擊。 例如,丈夫沒有依照你的的囑咐把碗碟洗好。你對他說:「我早上吩咐你把碗洗好,你還沒有完成,我很生氣。」這是以事論事。若你說:「真討厭,讓你做的事,沒有一次是爽快完成的。像你這麽懶的人,還真是稀世珍寶,懶豬托世。我真是瞎了眼睛,嫁給你真倒霉!」這是典型的批評,不是針對具體事件,而是上升到向對方的人格攻擊。 批評在婚姻中無處不在,但是,批評往往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會破壞彼此的親密關係。面對批評,被指責的一方通常會以否認、逃避或是反擊等方式去回應,無助於解決事情的。人身攻擊總是擊中對方的要害,將親愛的人傷得體無完膚,長此以往,親密關係盡失,影響婚姻。 二、鄙視 批評讓人產生怨恨情緒,而日積月累的怨恨又會孕育出鄙視的心態。鄙視是憤怒與厭惡的組合。一旦婚姻關係中出現鄙視,就意味著夫妻平等對話的機制已經失衡。擁有強烈優越感的一方看不起對方,在溝通中不斷地貶損對方,連最基本的尊重和關愛都失卻了。 婚姻專家強調,任何形式的鄙視都會毒害婚姻。夫妻關係中若出現鄙視狀況,被貶低的一方容易產生無價值感,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容易摒棄現有的婚姻關係,轉向外界尋求價值感。就是我們常見的出軌行為。第三者無論是外貌、經濟地位,還是文化水平、社會能力等各方面可能都不如原配,那爲什麽配偶還會戀上這女子呢?其原因極有可能是出軌者在原家庭中缺失價值感,希望通過出軌獲得尊重和價值感。 這次先與大家分享「批評與鄙視」這兩項,下次再分享另外兩項影響婚姻成敗的破壞重點。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視 : TV1682 移民,走或留
麥永祥與太太投資移民來到蒙特利爾,因身份、語言及女兒升學問題,感到沮喪。林偉傑因調職移民,太太放棄原來工作,家庭收入減半,也要 離開親愛家人,對移民決定產生懷疑。兩個家庭會走或留呢?
也談談核武與末世威脅
【也談談核武與末世威脅】 俄烏戰爭仍然持續,依未見盡頭,很多烏克蘭城市仍被戰火摧殘著。世人除了期盼此戰爭儘早結束之餘,也擔心此戰爭會引發核戰或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戰。 無論是核戰或第三次世界大戰,雖未至於一定把全世界毀掉,但人類會大規模死亡,卻是必然的事,包括參與戰爭的諸國軍人及平民。我與你大概都不會明白,為何人的權力貪婪可以如此無止境的?進行敵對雙方都會有重大傷亡的戰爭或核戰,對彼此(特別是首先發動核戰的國家及其元首)有何長遠益處?其實,即使沒有引發核戰或世界大戰,俄烏戰爭發展迄今就已不會對任何國家產生任何長遠益處,只有長遠後遺症、長遠經濟衰退、只有很多很多人失去生命與未來。所得,永遠彌補不了所失的。What for? 無奈,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歷史。讀歷史,往往就充斥著種種荒謬與不理智。昔日秦始皇花了很多心血精力、犧牲了很多人命,打敗了六國,統一中國,但成功過後不過十年間,他就與世長辭,猝死在巡察路途上,年僅五十,他一生都為權力、為Number One 而戰,但到頭來真正能夠享有安舒與無上權力的日子卻極少。他期望中的萬世基業,二皇、三皇、四皇都沒有真正出現,他死後不到三年國家就滅亡了。What for? 更諷刺的是魏蜀吳的三國爭雄 你爭我奪你死我亡的漫長戰爭歲月終於過去了,到頭來三國都沒有得到中國,三國都失敗了,得國的是晉。What for? 人人都只是這世界的過客,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暫時擁有而已,一切都僅是一現的曇花,何必爭?何必戰?年紀已不少,何不自己好好安享晚年,而換來滿手的血腥與萬世臭名?自己的子子孫孫,自己的國民,也不會因你的野心而真正得到甚麼好處。但人類卻總是被權力貪婪操控行為思想,而致不顧一切。歷史,為何總是不斷地循環著? 我們自己呢?今日你我也有否做著類似事情,為短暫的名利名車名屋或虛無飄渺的銀行數字而花上無盡心機才智,卻少有真正好好的享受生活及上帝的精心創造,或為有真正永恆意義的事而盡上當盡的本份與責任?例如說,是上帝給每個信徒的傳福音使命,「未領一人來歸耶穌,豈可空手回天府」。 另外,也得一提。有信徒認為聖經所說的末世災難或盡頭是因核戰或世界大戰而有的,我個人不接受這解釋。神造萬物,有日也有夜,有生也有死,有開始也有結束。即是說,世界有盡頭,非因人類犯罪而起,而是神的設計。再說,世界盡頭指的是整個宇宙穹蒼、所有有形質的星體物質,都會在大響聲中廢去,一切有新的開始,是新天新地的開始,人類核武再厲害一萬一億倍,都不會帶來如此效果。一切,只能出於神的能力。這就是說,我個人不會把「末世盡頭」跟「核戰」或「人類罪行」聯想起來。其實,上帝創造一個燃燒的太陽(且終有一日會燒盡)來作為地球的能量源頭,就已清楚顯示在他原初設計中,物質世界不會永存。永存的,是新天新地。 生命有盡頭,世界有盡頭,所以我們要善用生命(特別是生命中的種種投資),善用今天。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台 : 馬鍾沛芝 (神的意念奇妙)
當人願意跟隨耶穌時,就是將生命交給上主領航;馬鍾沛芝也是其中的一位。作為女兒又為人母的她,將分享她如何誘導兒女成長及照顧母親的經歷,來慶賀今年母親節之餘,也見證主的導引。此外,中華文化系列【一脈相承】,是次分享 “祭祖與孝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