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行天下
生活見證

生活見證

【生活見證】 人是群體的動物,群居聚在一起,彼此接觸交流,互相依靠,互相影響。我喜歡透過生活見證,將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散發開去,希望彼此鼓勵,用生命影響生命。其中一個生活見證是有關教會一位忠心事奉的姊妹。她今年大概七十多歲,身體不算健康,因早年患了腦瘤,用助行架幫助走路已好幾年。她熱心事奉不受年老體弱、身體機能衰退影響。回想起她與丈夫自教會80年末成立開始默默服待,一面要上班,一面事奉真不容易。隨著歲月的增長,教會遂漸擴展,設有粵語堂、國語堂及英語堂,會眾人數亦漸漸增多。姊妹在育嬰/幼兒部事奉,幫助一些有需要的父母在主日崇拜時段為他們看顧年幼的子女,使他們能專心參與崇拜。育嬰房內十分注重衛生,每星期她把床單被鋪帶回家清洗;玩具、圖書、用品也定期消毒,加上嚴格有效的登記系統,從來沒有出亂子。同時她又負責廚房總務,所牽涉的事情更加多,瑣碎繁複,凡涉及膳食的聚會均由她策劃統籌,由幾十人的小型餐會至幾百人的大型聚會。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們夫婦二人從沒間斷地逢星期一返教會清理廚房,確保星期日不同堂會的會眾用過的廚具清理好及放回原處;又清理煮食爐頭,他們從不告訴別人,這是我偶然間發現。她不求人的讚賞,忠心作主的工,無私奉獻的行為凝聚一股力量,深深影響教會許多弟兄姊妹,大家都以她為榜樣,為教會盡心事奉。深信這位姊妹得到神的祝福和賞賜。馬太福音25:21「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另一個生活見證是有關外子大衛熱心助人的例子。幾年前在感恩節牧師家裡聚餐,認識一位露宿者米高,他晚上在荒廢的空地搭起簡陋的帳篷睡覺,日間在快餐店或圖書館打發時間。我們居住的地方雖然天氣和暖,但在12月至3月期間偶然有幾晚溫度降至攝氏10度以下。遇到寒冷日子大衛就邀請米高來我們細小的居所留宿,早上亦為他預備一頓豐富早餐。因大家經常見面,成為好朋友。在一次傾談中知道他乎合政府的資助,大衛成功替他申請,現時他有固定收入,生活也大大改善。另一位獨居漢現時是大衛服待的對象,他多年前中風,家裡養了兩隻貓、四隻狗,經濟拮据。由於他對聖經的瞭解不多,亦沒有返教會的習慣,為了鼓勵他多接觸教會,擴闊生活圈子,我們每星期也接送他參加主日崇拜及星期三晚的查經班。除此之外,大衛更開車送他去超市購物、看醫生(往返需時3小時)、理髮、看獸醫…等等。除了實際的幫忙,大衛還與他深入傾談有關他心裡的鬱悶、他的內心世界及日後生活的計劃。作為妻子,我當然盡力配合和支持丈夫的行動,但有些時候覺得對方的要求實在過分,過了底線,將外子當作隨傳隨到免費的uber司機。縱然如此,大衛完全不介意,盡心盡力幫助這位新朋友。這件事令我看見自己在服待上的軟弱、愛心及同理心不足。箴言3:27「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聖經鼓勵我們服待他人,為上帝作工,留下美好見證。在這紛亂的世界,疫情和戰爭還未平息,人與人之間更應互助互愛,發揮基督”愛”的精神。幫助無分大小,重要的、不重要的,只要懷著一顆愛心和憐憫心,用行動去作神”愛”的大使。約翰壹書 3:18―19「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生活見證

生活見證

【 生活見證 】 人是群體的動物,群居聚在一起,彼此接觸交流,互相依靠,互相影響。我喜歡透過生活見證,將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散發開去,希望彼此鼓勵,用生命影響生命。其中一個生活見證是有關教會一位忠心事奉的姊妹。她今年大概七十多歲,身體不算健康,因早年患了腦瘤,用助行架幫助走路已好幾年。她熱心事奉不受年老體弱、身體機能衰退影響。回想起她與丈夫自教會80年末成立開始默默服待,一面要上班,一面事奉真不容易。隨著歲月的增長,教會遂漸擴展,設有粵語堂、國語堂及英語堂,會眾人數亦漸漸增多。姊妹在育嬰/幼兒部事奉,幫助一些有需要的父母在主日崇拜時段為他們看顧年幼的子女,使他們能專心參與崇拜。育嬰房內十分注重衛生,每星期她把床單被鋪帶回家清洗;玩具、圖書、用品也定期消毒,加上嚴格有效的登記系統,從來沒有出亂子。同時她又負責廚房總務,所牽涉的事情更加多,瑣碎繁複,凡涉及膳食的聚會均由她策劃統籌,由幾十人的小型餐會至幾百人的大型聚會。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們夫婦二人從沒間斷地逢星期一返教會清理廚房,確保星期日不同堂會的會眾用過的廚具清理好及放回原處;又清理煮食爐頭,他們從不告訴別人,這是我偶然間發現。她不求人的讚賞,忠心作主的工,無私奉獻的行為凝聚一股力量,深深影響教會許多弟兄姊妹,大家都以她為榜樣,為教會盡心事奉。深信這位姊妹得到神的祝福和賞賜。馬太福音25:21「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另一個生活見證是有關外子大衛熱心助人的例子。幾年前在感恩節牧師家裡聚餐,認識一位露宿者米高,他晚上在荒廢的空地搭起簡陋的帳篷睡覺,日間在快餐店或圖書館打發時間。我們居住的地方雖然天氣和暖,但在12月至3月期間偶然有幾晚溫度降至攝氏10度以下。遇到寒冷日子大衛就邀請米高來我們細小的居所留宿,早上亦為他預備一頓豐富早餐。因大家經常見面,成為好朋友。在一次傾談中知道他乎合政府的資助,大衛成功替他申請,現時他有固定收入,生活也大大改善。另一位獨居漢現時是大衛服待的對象,他多年前中風,家裡養了兩隻貓、四隻狗,經濟拮据。由於他對聖經的瞭解不多,亦沒有返教會的習慣,為了鼓勵他多接觸教會,擴闊生活圈子,我們每星期也接送他參加主日崇拜及星期三晚的查經班。除此之外,大衛更開車送他去超市購物、看醫生(往返需時3小時)、理髮、看獸醫…等等。除了實際的幫忙,大衛還與他深入傾談有關他心裡的鬱悶、他的內心世界及日後生活的計劃。作為妻子,我當然盡力配合和支持丈夫的行動,但有些時候覺得對方的要求實在過分,過了底線,將外子當作隨傳隨到免費的uber司機。縱然如此,大衛完全不介意,盡心盡力幫助這位新朋友。這件事令我看見自己在服待上的軟弱、愛心及同理心不足。箴言3:27「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聖經鼓勵我們服待他人,為上帝作工,留下美好見證。在這紛亂的世界,疫情和戰爭還未平息,人與人之間更應互助互愛,發揮基督”愛”的精神。幫助無分大小,重要的、不重要的,只要懷著一顆愛心和憐憫心,用行動去作神”愛”的大使。約翰壹書 3:18―19「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復活的基督

復活的基督

【復活的基督】 聖經裏記載基督的受死,也記載基督的復活。 基督受死,叫我們的罪得赦免;基督復活,將永恆的生命帶給我們! 這就是赦罪的福音和生命的福音。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3 這樣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基督復活,不是精神不死,不是浩氣長存,也不是一個詩意的象徵。 基督復活,乃是一件歷史事實,聖經裏四本福音書中都有記載。 雖然四本福音書的重點不同,但內容彼此吻合,清楚說明當時的情景。 1. 基督在禮拜天的清晨復活,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 2. 然後又向幾個婦女顯現 3. 再後向門徒彼得顯現 4. 當日下午在以馬午斯路上向兩個門徒顯現,激發他們的熱心 5. 晚上在耶路撒冷向十個門徒顯現,差遣他們作見證 6. 過了一個禮拜,又在禮拜天晚上顯現,特別加強多馬的信心 7. 基督肉身的弟弟雅各,也因看見復活的主,接受了復活這事實 8. 再過一些時候,在加利利的提比利亞海邊,向七個門徒顯現 9. 在加利利一座山,向五百多個門徒顯現, 吩咐大使命,要他們到普天下去傳福音 10. 在耶路撒冷對面橄欖山上,向120個門徒顯現,在眾人目送下被接升天 門徒本來十分軟弱、懼怕。但當基督復活後,十次向門徒顯現,他們就完全改變了。 不再軟弱,不再懼怕,勇敢地在嚴酷迫害之下,傳揚基督復活的福音。 在使徒行傳3:15 就是門徒典型的見證:「 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神卻叫祂從死裏復活,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詳細查考全本使徒行傳和普通歷史記載,都可以清楚看見。 當時門徒甘心受監禁, 甘心受死刑,仍然大聲疾呼見證基督復活, 是因為基督復活本來是一個事實。 正如一首詩歌說 : [我奉一位復活主,祂今在世活著; 我知道祂確活著,不管人怎麼說。 我見祂手施憐憫,我闐祂安慰聲, 每次當我需求祂, 總必答應。 你問我怎知主活著,因祂活在我心﹗] 聖經希伯來書13:8說 :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古往今來,全世界的基督徒不只在理性上接受復活的基督,也經驗了復活的基督,祂與我們同在,直到永遠! 你也願意接受祂嗎 ?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復活的基督

復活的基督

【復活的基督】 聖經裏記載基督的受死,也記載基督的復活。 基督受死,叫我們的罪得赦免;基督復活,將永恆的生命帶給我們! 這就是赦罪的福音和生命的福音。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3 這樣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基督復活,不是精神不死,不是浩氣長存,也不是一個詩意的象徵。 基督復活,乃是一件歷史事實,聖經裏四本福音書中都有記載。 雖然四本福音書的重點不同,但內容彼此吻合,清楚說明當時的情景。 1. 基督在禮拜天的清晨復活,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 2. 然後又向幾個婦女顯現 3. 再後向門徒彼得顯現 4. 當日下午在以馬午斯路上向兩個門徒顯現,激發他們的熱心 5. 晚上在耶路撒冷向十個門徒顯現,差遣他們作見證 6. 過了一個禮拜,又在禮拜天晚上顯現,特別加強多馬的信心 7. 基督肉身的弟弟雅各,也因看見復活的主,接受了復活這事實 8. 再過一些時候,在加利利的提比利亞海邊,向七個門徒顯現 9. 在加利利一座山,向五百多個門徒顯現, 吩咐大使命,要他們到普天下去傳福音 10. 在耶路撒冷對面橄欖山上,向120個門徒顯現,在眾人目送下被接升天 門徒本來十分軟弱、懼怕。但當基督復活後,十次向門徒顯現,他們就完全改變了。 不再軟弱,不再懼怕,勇敢地在嚴酷迫害之下,傳揚基督復活的福音。 在使徒行傳3:15 就是門徒典型的見證:「 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神卻叫祂從死裏復活,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詳細查考全本使徒行傳和普通歷史記載,都可以清楚看見。 當時門徒甘心受監禁, 甘心受死刑,仍然大聲疾呼見證基督復活, 是因為基督復活本來是一個事實。 正如一首詩歌說 : [我奉一位復活主,祂今在世活著; 我知道祂確活著,不管人怎麼說。 我見祂手施憐憫,我闐祂安慰聲, 每次當我需求祂, 總必答應。 你問我怎知主活著,因祂活在我心﹗] 聖經希伯來書13:8說 :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古往今來,全世界的基督徒不只在理性上接受復活的基督,也經驗了復活的基督,祂與我們同在,直到永遠! 你也願意接受祂嗎 ?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靜觀與默觀

靜觀與默觀

【靜觀與默觀】 今年受苦節、復活節剛過去了,我在受苦節前「預苦期」中的靈修默想時,祈求聖靈引領在聖經上學習,意外地在網上參加了多個講座及課程,在屬靈導師引領下,與其他參與者在神前安靜反思神的愛。有檢視、安靜、聆聽自己的內心,重操「靜觀」 (Mindfulness) 的練習,繼而進深至「默觀 」(contemplation)。 何謂「靜觀」及「默觀 」?嘗試從個人領受方面去闡釋。據近年醫學研究,「靜觀」是減少壓力及情緒治療的良方,個人首先用深呼吸在「當下」安靜,放開心中所有思慮或雜念,保持清靜的心境去注意「當下」的自己,察覺自己的思想、情緒,不加批判,善待一下自己,仁慈地接受「當下」的自己。心靈有多點的空間,擴展思維去看目前首要處理的事,不再固步自封,接受另有可行的方案。在預苦期,我以靜觀開始靈修,提昇心靈空間後,然後重複播放、或者開聲緩慢地讀選擇的經文三次,接續專心默想經文,不再定睛在「當下」的一切,從經文的字裡行間,將目光轉到創造天地萬物的神、超越的神及神聖本質;以弗所書 4:6「神只有一位,就是萬有的父。他超越萬有,貫徹萬有,並且在萬有之中。」神是貫徹歷史及未來,也是主權的神。靈修中看到神的本質深化信徒對神的尊崇、敬畏,這便是「默觀 」。然後再進一步以經文及領受重點祈禱,與全知、全在、全能的神相交,從神的角度去看「當下」的一切,相信祂行在我們時代的前端。 受活節記念主耶穌為救贖世人,以至屈辱地死在十字架上,若然身處當時,目睹主耶穌的死,真不知如何承受這惡號?活在今天,我們知道主耶穌勝過死亡的權勢,三天復活,為信徒開了又新又活的路,信徒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就有永生的確據!在數十年的信仰道路,當我遇上驚濤駭浪,對神的倚靠都會有搖動的時刻,觸犯諸多憂慮的罪。在「預苦期」的學習以賽亞書40:31 「但那些仰望耶和華的人,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像鷹一樣展翅上騰;他們奔跑,也不困倦,他們行走,也不疲乏。」 聖靈引領我淺嘗如鷹展翅上騰的感受。在哈巴谷書3:17-18 「17 無花果樹縱不發芽,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無所出,田裡無收成,圈內的羊被剪除,棚裡也沒有牛,18 我卻要因耶和華歡喜,以救我的神為樂。」 聖靈提醒縱然今天聽聞駭人的消息,一切不在掌握之中,只要謙卑在神前,感受從神而來的能力,從疲憊的心境振作起來,與神連繫才是最蒙福。 在「預苦期」經歷基督,自問今天羨慕的是甚麼?要在神為我設定的「當下」,謙卑信靠仰望主,不論如何糟糕,不憑自己的意去改變現況,只要多一點清心,焦慮就會少一點,嘗試以積極的心態安於「當下」,盡忠於主給個別獨特的召命,見證神的恩典,榮神益人!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耶和華看內心

心聲

【心聲】 有一個木匠在工作室刨木的時候,不慎把手錶遺失在滿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邊埋怨自己倒霉,一邊撥動地上的木屑也找不到手錶,他的太太也幫忙他,找了很久也找不到,無奈地他們只好回家去。過了不久,木匠的兒子拿着手錶回來了,木匠很高興,問孩子是怎樣找到的。小孩說:「我只是靜靜的坐在木屑上,一會兒便聽到 “滴答!滴答!”的聲音,就知道手錶在那裡了。」 安靜是人最難學的功課。 有一個印第安人在紐約鬧市中心和他的朋友行走,忽然停下來,輕聲地問他的朋友有否聽到對面街有一隻蟋蟀的叫聲?他朋友困惑的問他:「在鬧市中,人來人往,車水馬輪,地面下又有地鐵轟轟之聲,再加上人聲、車聲,你怎會聽到蟋蟀聲音呢?」印第安人二話不說,帶他朋友走到下一條街,在一座大廈前的一棵樹上找到那隻蟋蟀,捉了給他看。他朋友很驚奇他有隻顺風耳。 這印第安人還做了一個試驗,他從袋中取了些硬幣,有一角錢,一仙,五仙和二毛半的,然後擲在地上。突然間整條街的行人都住了脚步,回頭望著這印第安人…。 人有選擇性的聽覺,渴望聽到的聲音,不論多微小也聽得到,若不是你所渴望聽到的,無論聲音有多大,還是聽不到。 路加福音21章1至4節描述的窮寡婦,在故事中沒有發過一聲,但「耶穌對銀庫坐着,抬頭觀看」,當寡婦經過時,衪不但聽到兩個小錢掉進錢庫的微小聲音,更重要的是聽到那窮寡婦內心的聲音—她把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表盡她愛神的心,因她知道神是配得她不顧性命的愛。想像那窮寡婦走到聖殿旁邊,看着那些大富大貴的財主,拿起銀子拋到庫裡,為要讓眾人看見;待他們走後,她才靜悄悄的,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將兩個小錢投入庫裡便快快走了。但主看在眼內,聽到她內心的聲音,在眾人面前稱讚她。主的稱讚是無價寶,不是銀子能買得到的,她用了兩個小錢,卻換來了神的愛,主的稱讚,信徒的尊敬,和萬世的記念。 三個故事都說明「心靜」的重要。小孩懂得安靜等候,便聽到失落手錶的聲音;印第安人懂得心裡安静,不理會其它的雜音,便找到他想聽到的聲音;窮寡婦不理會別人的眼光,只聽從心裡的聲音,去表達和報答她對主的愛。主耶穌是察看人心的神,衪只是稱讚那默默無名的窮寡婦的微小舉動和心意。 在今天這個噪音充斥的世代裡,每個人都為自己物質享受而生活,很少有人肯安靜下來聽聽別人求助的聲音,我們是否只一味要求神聽從我們的心意,而沒有安靜下來用心聽聽神的聲音和衪對我們的旨意? 「你們要安靜,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10當代譯本)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謙卑不是一個餡餅

謙卑不是一個餡餅

【謙卑不是一個餡餅】 據英國BBC報導,中世期英國流行獵鹿活動,獵回來的肉是以社會地位分配。最好的分給貴族食用,內臟就留給僕人做餡餅。逐漸內臟批變成 ”Eating Humble pie” (食用謙卑的餡餅) 。當時的humble pie,是帶有丢臉或羞愧的意思。 可是聖經教導我們,謙卑不是貶低自己、被人濫用或感到吃虧的。而是一種正面的態度, 知道自己有學習的地方,跟從上帝的带領,得到更美好的祝福 ! 主耶穌基督是最好的典範,祂本是至高者,從寶座降在馬槽,十架上捨命成就救恩。祂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祂來的意思 (約5:30)。 我相信,謙卑是跟從主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態度 ! 記得剛在教會事奉時,幫手財務工作,以為職埸經驗豐富,固執自我。遇到合作上的問題,堅持己見,最後與同工不歡而散。接任我事奉的姊妹,謙遜溫柔、遇到困難先以禱告交託。身邊的同工,亦樂意協助她。她以誠懇的心跟從上帝帶領,滿有喜樂 ! 神用不同的方法教人學習謙卑。自始以後,每當遇到沒法完成的事情,我嘗試用信心禱告,更是輕鬆穩妥。當人走上謙卑的笫一步,會察覺到神奇妙的作為,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 文:東尼叔叔(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凡事都有定期

物極必反, take a break 吧

物極必反, take a break 吧 你有否聽過類似的故事? 有人年輕時去找算命先生,想知道自己的前途如何,而算命先生說他過不了四十歲,結果呢?他憂愁地走了,最後也在三十多歲時就「走了」。算命先生靈驗?當然不是,而是他太相信命理,結果在惶恐擔心中度日,「我就快死了。。我就快死了。。。」,這樣的心理狀態,不死才怪。心理影響生理,是必然道理。 在過去兩年多的疫情中,我和你總會遇上過一些「極度擔心受感染」的親朋,他們極少出街,亦謝絕應酬或出外飲食,偶爾出街就配備好全副防疫武裝才出行。當然,亦有人會時刻留意著世界及本地疫情消息。縱然今日卑詩省的防疫措施已日漸放鬆,世界整體疫情亦日漸緩和,但有些人仍然處在高度戒備狀態,絕不鬆懈。 客觀而言,這種心理狀態其實長期維持下去,對人的身心靈都會有很大負面影響,結果,很有機會他或她至終非因新冠病毒而倒下,而是被自己長期的心理負擔或自我隔離而倒下。是自己把自己弄跨了。物極必反,是老生常談道理,但犯此錯誤的人仍大有人在。 最近跟一個弟兄傾談,他說他遇到一些抉擇問題,事緣是他一個年老親屬不良於行,要長留家中,曾要他帶她到公園逛逛。他帶了她出去走走,曬曬陽光,看看花草,吸吸新鮮空氣,她很是開心。但她兒子事後知道了就責備他,認為媽媽出外容易著涼,身體出事了怎辦?這弟兄對我說,其實讓老人家吸吸新鮮空氣,可能對她身體更好,不用長留家中,也是好事。他也提出一個很神學性的問題,究竟一個人能長活但不開心好些,抑或是一個人短命一些卻開心度日好些? 無疑,太緊張,太防範,絕不是好事。 雖然世界疫情已放緩,但明顯不是全然鬆綁的日子,為安全起見大概我們仍有頗長一段日子要戴著口罩出外,要保持社交距離,要勤於洗手,但在這些基本功夫之外,讓我們放鬆一點,多點出外走走,恢復多點與人的聯繫往來及社交生活,絕對會對我們的心理生理有所幫助。人,始終是群體生物,長期隔離與疏離,傷身也「傷心」。更何況,無人能知道日後,甚至是很快的日後,會否有另一波更嚴重的病毒變種丙變種丁甚麼甚麼的會出現。現在放鬆一點,也可裝備好自己去面對那不可測不可知的明天。俗語說,「吊頸都要抖抖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如何在鬆與緊之間取得平衡,需要智慧。先知以利亞在羅騰樹下求死(王上十九1-8),求神取他性命。當然,神沒有應允先知的祈求,只是讓他在樹下睡覺,又向他提供水與餅。他睡飽喝飽食飽後,不再求死,且有力氣走了四十天路程到了何烈山。神是神,當然知道先知的問題在乎他精神心理的緊張以至身體上與疲倦,而不是甚麼天大困難,非死不可。朋友,如果你是其中一位緊張大師,那麼我鼓勵你,take a break, 放鬆一點吧。你不肯放鬆,永遠在緊張狀態,永遠在自我隔離,可能至終也就一樣是甚麼路一條。緊有時,鬆有時,大概是最安全最穩妥做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阿們。 (註: 本文僅是筆者的隨意書寫,少少的意見表達,若有人因此而「由緊入鬆」、導致有甚麼身體進步或退步,筆者絕不負責…事先聲明…)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常存感恩之心

常存感恩之心

提升親密關係小妙招:常存感恩之心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存款、提款」的婚姻理論。「存款」,就是經常做一些增進夫妻關係的事情。像感謝、稱許、肯定、欣賞…等。「存款」越多,婚姻關係就越甜蜜、越美滿。我今天與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存款」的做法,就是對配偶時常存感恩之心和熱衷於讚賞。 隨著夫妻相處日子久了,就越容易忽略了應該對配偶常存感恩的心,甚至會習慣性地認為對方為你或家庭一切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不應計較。請你細想,你最近一次稱讚配偶或對他表示感恩是甚麽時候候?那是為了何事?無論如何,不妨從今天起,每天選一兩件事情來感謝或稱讚你的配偶,假以時日,你們婚姻的「存款」便會日益豐厚了。 當配偶幫助處理家事、倒垃圾、剪草鏟雪、維修、照顧家人、採購生活用品等工作時,最好能及時以言語或身體語言,向配偶表達感激或稱讚。如果未能及時表達,也應事後「補償」,切記不要不了了之。聖經說:「孩子們,我們愛人,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動和真誠上表現出來。」(約壹3:18 [新譯本])我們對配偶的感激和稱讚,不要只停留在言語上,還可以用真誠的行動表達謝意。例如:做或買配偶喜歡的食物、製作或購買小禮物作獎勵等。你對配偶的付出給予肯定和感謝,對方一定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便越發有動力為你和家庭付出,又為你們的婚姻關係共同「存款」了。 每當丈夫為我做了一些事,或是打好稿件,收到後我都會電郵回覆「謝謝」或「衷心感謝」。有一次,我回覆電郵時只說「收到」而沒有表達謝意,他立刻回電郵問我:「你收到電郵了嗎?」我馬上醒覺並對他説出稱讚和感謝的話,他便洋洋得意地對我報以笑意。所以,我們不要將自己對配偶的愛意和謝意只藏在心裡,也不要吝嗇對對方的肯定、鼓勵、感激和稱讚。言語或行動雖微小,動力和回饋卻是很大。 其實,如果我們對配偶能常存感恩之心,惱恨自然少很多。各位朋友,請坐言起行,立即行動:能用言語的,就以口表達;能用行動的,就去做出來。只要持之以恆,天天給你們配偶「存款」,那麽你們的婚姻關係必能綻放出美麗的火花。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