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 : TV1617 坚定与顺服
杨国航与官丽丹在葡萄牙的波尔图开车行,经历创业艰难,苦干之下终于建立了口碑。他俩结婚后却等了七年才怀孕。没多久车行被政府调查,可能要面对巨额罚款,他们如何走出一次又一次的焦虑呢?
杨国航与官丽丹在葡萄牙的波尔图开车行,经历创业艰难,苦干之下终于建立了口碑。他俩结婚后却等了七年才怀孕。没多久车行被政府调查,可能要面对巨额罚款,他们如何走出一次又一次的焦虑呢?
【暗室】 扰攘全人类的病毒不知何时了,没想到过去的一年竟然大部分时间留在家,对许多人而言的确是一个极大的适应和挑战。长期在家中总要做一些事打发时间,否则容易闹情绪或甚至引起抑郁。 面对如此境况真无奈,想起暗室之后的蔡苏娟女士(1890-1984),41岁时患上大病,几乎丧命,病愈后双眼对光线极度敏感,从此要躲在密不透光的房间生活,受到许多限制。她关在幽暗的斗室竟然长达53年,这段悠长的岁月散发著平安和喜乐,没有因恶疾而叫她停顿下来。她「以病床为讲台,以暗室为工场」,多年来探访她的人络绎不绝,都被她的信仰和见证所感动和鼓励,有许多人在暗室里决志信主。 她在「暗室珍藏」说:「依着人的本性,我绝对不愿意染上恶疾,被拘禁在暗室之中,在床上躺了五十多年。但是,难道我能怀疑神的安排吗?」 「主在我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教导我-借着所接触的人,借着所有来暗室的访客。我一生的遭遇,都是一连串的功课,是天上的教师特别为我预备的。能够成为祂的学生,真是何等荣幸!」 蔡苏娟的信心和积极的心态是每一天与主同行所结出的果实。上帝的作为是何等奇妙,祂使那软弱的勉励刚强的,患病的祝福健康的。「疾病可以剥夺体力,甚至逼近死亡,但是不能限制一个人的生命态度。」这就是她一生的写照。 在疫情仍然未止息期间,也许蔡苏娟女士的见证会带来一些启迪! 文:王霭达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无比的福气】 因疫情关系教会每周祈祷会都在网上进行,参加的人数比以前实体聚会多好几倍。一向没有参加的我从不缺席,原因是我不用晚上开车,只需安在家中便可参与,同时又渴望在网上与弟兄姊妹见面,可以彼此问候近况。 在分组祷告前牧师会准备一首诗歌及一些经文与大家分享,然后就列出代祷事项,有为教会的,使我们了解教会的最新动向及需要、有为个别会众的,使我们知道弟兄姊妹的情形,给予关心、有为社区的,使我们体察它的需要给予帮忙,当然也包括赞美、感恩的祷告。马太褔音18:19‐20「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大家深信祷告的功效及主的承诺,故此也同心合意的为不同的事情祷告,尤其当祷告蒙主回应,更大大加强我们的信心,兴旺祈祷的事工,让神的名得荣耀。 为甚么要祷告?应如何祷告?祷告的态度?这些问题有许多牧者透过讲道或文章亦给予不同的答案及宝贵意见。对我来说祷告是向神倾心吐意,用诚恳、坦白、谦虚、不用修饰的言词说出心底话,是我生活的一部份,就像呼吸一样那么自然和需要。其实未祷告前神已知道我祷告的内容,而借着祷告使我与祂亲近,建立一个亲密的关系,让我更加明白祂的心意。我的祷告不受时间、地点、形式限制,除早上及睡觉前祷告外,其他时间是按感动,例如当我在窗外看见双彩虹时,我祷告,感谢神让我遇到这奇景、当我开车赶赴约会,交通灯由红转绿,我也会祷告、在疫情期间每天更有无数的祷告,因为实在有很多话跟神说,遇到开心、苦闷、恐惧、愤怒、不安、烦燥、困倦也祷告,祂进入我的心内给我安慰、宁静、喜乐和鼓励。虽然我不完全明白祷告的奥祕,但在这几十年间人生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浪,借着祷告神都让我安然跨过,问题已解决的,我衷心感谢,还未解决的,我继续每天祷告。谁说神不听祷告,就我所经历的,大小事情祂也垂听。 帖撒罗尼迦前书5:16‐18「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祷告是实践信念最好的工具。就让我们借着祷告与神沟通,从祂那里得训示、指引,明白祂在我们生命中的旨意,并从中支取力量平安喜乐过每天,享受祂所赐的福气。 文:Sally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中国农村出生的陈小丽,为了过更好的生活与丈夫移居到葡萄牙。她从小跟随父母上教会,但还是没有建立与神的关系。直到二十多岁时一次奇妙经历,神成为她生命上的明灯,指引她人生的方向。
【豁达】 以下是一个幽默故事集里的小故事: 有一个人只有三根长头发。一天,他光顾一家著名的发型屋。 发型师:请问你想要设计什么发型呢? 顾客:嗯…我没有什么意见,你拿主意好了。 发型师:那我为你编辫子好了。 在编辫子的过程中不小心掉了一根头发! 发型师:噢!先生,少了一根头发怎办呢? 顾客:哦,不要紧。那就改为梳中分的发型好了。 在过程中,又掉了一根头发。 发型师:又少了一根,怎么好呢? 顾客笑笑口说:那算了,就让我披头散发吧! 这是一个异常夸张的故事,那位主角只有三根头发,对他来说应是十分珍贵,但他却没有因祇剩一根而大发雷霆,仍然可以谈笑风生, 可算是一个豁达的人了。 豁达,是指一个人胸襟广阔,轻看得失。尤其对失去的无论是金钱、外貌甚至声誉都不在乎。这种洒脱的人生观实在令人赞赏! 略加分析,其实豁达的人同时拥有高素质的品格 : 1. 不骄不躁、不亢不卑 2. 不以强势压人 3. 不排斥异见、包容量大 4. 欣赏别人的长处,不吝啬表扬 5. 前路虽然一片迷雾,却不轻易被「未知」所操控,沉着面对,处变不惊 6. 勇于面对挑战,迎难而上 7. 常抱乐观态度,那怕荆棘满途…….. 写着写着,联想起圣经中的九个属灵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拉太书5:22b-23a。相较之下,若拥有以上品德内涵,那就不是豁达那么简单了。诚然,如此高素质的品格,绝不是平庸的你我可以完美演译,因为在人生路上总有遇上沮丧,恼怒,令人失控的时候。那么谁可以呢?答案呼之若出,唯有主耶稣啊!一个完全的人才能整全地展现完美品德的风采。如此美好的高尚品格,相信每一个爱主的人都想拥有。虽然不能像主的完美,但若能效法一二,也得益无比。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追赶主的步伐,以欢快的心体验属灵果子为我们在人生路上闯出一条怎样的康庄大道! 文:杨景钊,Prisca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你穿着旧衣还是新衣?】 保罗喜欢采用各样的比喻,来帮助我们明白甚么是真正的基督徒人生。他在以弗所书四章22节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脱去你的旧人,穿上基督给你的新人。」没有人可以同时穿上旧人和新人,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中,不可能既保存旧人固有的坏习惯,又同时想拥有新人的好品格。保罗特别在经文中列出了好几方面的表现: 第一、在言语方面:(25及29节) 我们的说话谈吐,可见证基督活在我们的生命之中,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都同样重要,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信徒必须努力学习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态度去做适当的事;信徒固然要常讲诚实话, 但同时要留意的是,每说一句话都是出于爱心(29节)。 第二, 在脾气方面:(26节) 「生气却不要犯罪。」你可能会说:「我虽然很容易生气,但也很容易消气。」你可能是这样,但被你生气的对象呢?他是否像你一样?或者他会一直耿耿于怀?一个容易发脾气的基督徒,又怎能为基督作见证呢?当然,在某些情况,你需要用强硬的语气、以强硬的措辞来表达你的想法,可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更须慎言。 第三,在心灵方面:(32节) 今天人所面对非一般的压力,随时会被击跨,但物极必反,去到不能承受的地步,可使人变得麻木;但基督却希望信徒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第30节告诉我们,基督希望我们敏感于神的提醒:第32节则教导我们要以恩慈相待和彼此饶恕。这当然不是易事,但请谨记以弗所书三章20至21节的应许,只要我们愿意,神必有能力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祂的工作。 你身上是还穿着旧人,抑或已换上新人呢? 牢记:如果连身为弟兄姊妹的信徒我们都不能饶恕,我们还能够饶恕谁呢? 摘自卢蔼敦牧师著《天天天言》 文: 加拿大生命关顾事工成员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刘小珍一直在葡萄牙的偏僻小镇开店做生意,烦闷又不赚钱;她变得越来越多抱怨,脾气暴躁令夫妻关系紧张,甚至健康亮起红灯。在一团糟的境况下,小珍的生活会有转机吗?
【针无两头利,有得总有失 】 如果给你有选择, 你宁可生活在几百年前, 抑或生活在现代? 当然, 前设是两者都是太平没有战乱饥荒的生活环境。 你可能想也不想就会说, 当然生活在现代. 科技进步啊, 医疗进步啊,有车有飞机有超市有自来水有电脑有互联网. 真的, 我有时也很难想像我们这代人没有了这些, 特别是没有了电脑及互联网, 我们可以怎样生存下去? 更不用说没有了水电供应或洗手间冲水设备了…… 想想也觉得可怕… 不过, 从另一个角度看, 几百年前基本上是没有空气或幅射污染、地球暖化、环境变质问题的. 那时我们大概会有更清新的空气, 更广大的生活空间, 甚至更多的空闲时间. 很多现代人实在是太忙太忙了, 很多人也太大压力了. 当然, 以前的人也是有点忙的, 大多数人都没有车子要靠双脚走路或骑着驴子慢慢地走. 没有自来水而要远远打水去等等, 不然古人也不会有类似「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句子。 再抛抛书包,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或「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新冠疫情已是久久不褪却了, 很多以往的Normal似已一去不返,大家要适应所谓的新常规,New Normal, 连很多人已沿用多年的Facebook, WhatsApp 社交媒体或平台最近又因一些涉及私隠忧虑的问题而弄得人心惶惶, 很多人且要弃之不用而被迫「搬屋」, 再觅新途, 包括Signal, MeWe等一些新选择. 科技进步日益千里, 带来方便, 但科技急速变幻也带来很多的不稳定或苦恼, 是以前几千年来人类所没有的. 以前人类从未如此经历这么多的变幻莫测, 或要常常面对「过时」、「追不上时代」的困惑。 难怪有人说, 世事万变, 只有一件事不变,就是「变」。 世间永远充满著各种「变」, 中国古籍《易经》论的, 也离不开一个变字. 易者, 变也, 不恒久也. 所谓变易, 变易。 知否世事常变, 变幻原是永恒. 你听过这两句? 噢, 我大概猜到你的年岁了…… 我想说的, 是两件事。 一. 针无两头利, 有得总有失, 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 其实各有利弊( 至少古代人不用担心几个人分别按几个掣纽, 就可以把大半个世界废掉, 瞬间把亿亿万万人消失) 。 二. 就算我们很向往以前, 喜欢「想当年」, 也不可能回到过去, 不过, 稍为减少对科技的依赖, 不要日日做「网中人」(你又听过…?), 也是好事. 愈过份追求、愈沉溺一些随时会变, 会「过时」的东西, 你就会愈发没有安全感, 或更深奥一点的说法, 是更没有了「安身立命」的感觉. 当然, 对我们基督徒来说, 世事万变, 惟主不变, 我们更多向往属灵事物, 多花时间聆听上帝声音, 就必然令我们有更多平安稳妥的感觉。 静静告诉你, 我是用电脑打这篇稿的, 平日也会上网看新闻或找资料,…
环境有顺逆,关爱不缺席﹗流露温暖的爱心,感动万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