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一场三个人的婚礼

一场三个人的婚礼

【一场三个人的婚礼】 朋友告诉我一场感人的婚礼,听后很有感动,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这是一个特别的婚礼(主角是有三个人)。主礼牧师问站在他前面新娘的妹妹说:「你愿意这位大哥哥(新郎)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吗?」新娘的妹妹开心地回答:「愿意。」 牧师再问 :「你会永远关心这位大哥哥,和他一起去钓鱼,分享那些无聊的笑话吗?」新娘的妹妹又开心地回答:「是的。」 然后,牧师向新郎也发出同样的问题,新郎的回答也是确实和肯定的。 牧师随后在众人面前宣布:「你们是永远的好朋友。你们可以彼此送上拥抱了。」 接下来,站在主礼牧师前的女主角,换上了一位穿着婚纱的女士,她当然就是新娘啦。新娘和新郎在牧师的带领下,在上帝和所有来宾的见证中,分别宣读了神圣的婚约誓言,并彼此承诺: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与疾病,一生都爱护和珍惜对方,从今时直到永远。牧师便奉主耶稣基督的名为他们祝福,宣布他俩在人在神前结为夫妻。 原来新娘的妹妹患有唐氏综合症,她和姐姐自少一起相伴成长,感情深厚;姐姐愿意一辈子照顾妹妹。新郎对新娘一见钟情,深爱着对方;并且爱屋及乌,对这位有缺陷的妹妹也很照顾,常当起做大哥哥的责任。新郎对新娘真诚深爱,盼望与她结为夫妇,一生一世照顾她,于是决心与她分享和分担人生一切喜与忧。他不单承诺一辈子照顾她,也愿意同时照顾她的妹妹。新郎的求婚方式很特别,他不仅握著新娘的手,同时也向新娘的妹妹发出「一个」问题:「你愿意我一生一世照顾你吗?」妹妹开心答应了这位未来姐夫。 这场特别的「婚礼」就是这样牵涉了三个人。 对于很多夫妻来说,不要说照顾智障的亲人,就连与配偶家人住在一起都极之困难。所以这个新郎的行为特别让我感动。爱屋及乌,你做得到吗?爱屋及乌代表着对配偶极高的爱。在选择伴侣时,不要盲目地只顾及爱情,也要看看对方如何看待你的家人。 作者:简朱素英(亲子教育资源中心创办人)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复活的奥秘

圣经中十大奥祕之(四) – 复活的奥秘

【圣经中十大奥祕之(四) – 复活的奥秘】 圣经记载主耶稣从死里复活, 成为复活的[初熟]果子 (林前15:20), 意思就是说, 祂先复活,将来属祂的人也要复活 (15:22-23),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奥秘 ! 1. 基督复活的预言 [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诗16:10;徒2:27)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伯19:25) 2. 基督复活的预表 a. 初熟节 – (利23:10) 这一章记载以色列人的七个节期, 预表神救恩计画的七个步骤 : (1) 逾越节 : 基督受死 (2) 除酵节 : 基督除罪 (3) 初熟节 : 基督复活 (4) 五旬节 : 圣灵降临 (5) 吹角节 : 基督再来 (6) 赎罪日 : 以色列人全家得救 (7) 住棚节 : 新天新地 b. [亚伯拉罕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 (以撒) ] (来11:19) c. 赎罪的 [活鸟] (利14:1-7) – 那只被杀的鸟预表主的死 , 活鸟预表主复活 d. 亚伦的发芽之杖( 民17:8, 来9:4) – 这杖有三方面的意义 : (1) 表示证据 (民17:5,7) – 发芽之杖证明摩西与亚伦是神所拣选的, 照样基督的复活证明祂是神所预备的救主 (2) 表示能力 – [因从死里复活] 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罗1:4) (3) 引导 – 摩西赖此杖引导以色列人过旷野。开花之杖预表复活之主引领其民 3. 信徒复活的预言 [睡在尘埃中的, 必有多人复醒, 其中有得永生的, 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但12:2)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疫情下,仍有神蹟

【逆风而行】第三回:疫情下,仍有神蹟

【[逆风而行]第三回:疫情下,仍有神蹟】 疫情困扰了我们一年多的时间,全球的确诊已达七千二百万的人士(截至撰写时),的确是非常庞大的数字。我们天天留意新闻报导,已经感到一点疲倦,有像抗疫疲劳。不是我们已不紧张,而是渐渐有点绝望。有信徒会问,神为何不工作;不出手;不动指头,让人痊愈;不用神蹟。 不是神蹟呢? 「从没想过会变成一个紧密接触者,要家居隔离。」一位受导者无奈地说。在这十四日他足不出户,失去自由 。他质疑那位接触他的确诊者为何带着病征也不防范,连累他人。同时他经历前所未有的十四天独处思考人生:「如果我今天死去,会有遗憾吗?」他从未尝过死亡滋味如此接近,今天要重新思想生命的孰轻孰重、优次与珍惜,好像预备自己的遗书。当死亡近时,会带给我们很多反思,反省自己一生,反省自己当下与神的关系。这十四日过后,他没有事,没确诊。他对我说这经验,是好像在阴间的经验,死里逃生。我们一直活在忙碌当中,我们没时间去反思。 「已经做足防疫,我还要受这疾病,难道一生都要被恶运包围?」一位受导者在视像中痛恨地说。一天他的伴侣确诊新冠肺炎,自己也开始担心起来,于是立即到医院做测试。自测试一刻开始,这九小时等待结果是人生从未试过的痛苦煎熬。他固然害怕确诊,更痛恨这病毒害人不浅,质问谁之过。这份感受刚巧扣上他的人生脚本,怒责上天对他的人生不公平。最终他无奈确诊,被关在隔离病房,失去近距离接触家人。幸好他遇上一位乐观的确诊同房,并肩面对,因而发现自己在相比之下,原来是一个很焦虑的人。同时,他收到家人朋友传来不绝的问候和关爱,所以并不孤单。这经历令他明白生命未必一味厄困,有失有得,苦尽可甘来。 什么是苦难?什么是神蹟? 神蹟不一定要天崩地裂,也不一定分开红海。有次耶稣跟门徒在海上,遇上风浪。一般人认为神蹟在祂平静风浪时开始,其实神蹟却在祂睡觉时已经开始。因为神蹟是主耶稣的同在,祂的同在会带来的真正的平安。只是当时门徒未发现。 很多人却以为神蹟是要求神要完成自己想成就的事 。其实,祂的同在已经是神蹟的开端。 很久以前有部电影叫「衰鬼上帝」(Bruce Almighty)。当中有一幕,有人问一个穷困又单亲的黑人母亲什么是神蹟,她说她可以一天打三份工去养活一家人,已经是神蹟。神蹟原来可以这么平凡。 我们作为信徒,现时可能在生活、经济、信仰遇上种种挑战,但可否想过,神蹟已陪随着我们,因为主耶稣正是那以马内利,与人同在的主? 文:伍咏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疗师, 前突破辅导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律己严

律己严

【律己严】 人在《经典幽默故事》里有一个故事: 丈夫外出弄脏了白外衣,借了朋友一件黑外衣。回到家里,家犬狂吠不止更想扑向他,丈夫很生气正想拿棍子打他。妻子说:「算了吧!别打他。」这条狗真可恶!丈夫生气地说:「居然连我也认不出来。」 「亲爱的,你也没有设身处地为它思想」,妻子说:「假如有天这条白狗跑出去,变成一条黑狗回来,你认得出来吗?」 我们每个人在责问别人的时候,都需要先设身处地想一想,是否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过份了。总要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待人宽;律己严。」委实是处世之道的要诀。拥有此要诀的人总会让人乐于亲近。 与之相反的自然就是:待人严;律己宽了。其实任何人或事如果以非常严格的标准去衡量时,很容易会找到很多别人不是之处!事实上,在现今的社会中,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事情,有些事情因着利益关系,引起了冲突,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便会作出待人严;律己宽的行为,呈现了人性自私的一面;但在社会的另一角落,也有不少人为了社会责任,将自己的利益放于公众利益之后。就以目前疫情严峻之下,前线的医护人员,不计较自己的危险,即使十分疲累,仍坚守他们的责任,拯救每个病人;甚至部份同事已透支病倒,他们也愿意承担别人的工作,去坚守整个医疗系统的运作。 这样看来「待人宽;律己严」是响往善的一种行为,不因外在环境的不利因素违背自己的处事原则,愿意为自己行为负责。一个「律己严」的人总会经常检讨自己的行事为人是否恰当,与人相处肯定受人欢迎。而「待人宽」则表示不会计较别人的过失。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上一定获得「乐与为友」的称赞! 「律己严」可以说是隐性的,因为是一种个人操守;而「待人宽」则是显性的,人人都可以看到。 环顾今日的世界,那处不是充满了不安和困扰,我们何不宽容一点,有句俗语说︰「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就让我们以平常心态,在不违背道德和真理的情况下,包容别人的过失,让自己活得更愉悦舒畅! 文:杨景钊,Prisca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疫情下的得与失

【逆风而行】第二回:疫情下的得与失

【[逆风而行] 第二回:疫情下的得与失】 肺炎疫情肆虐下,我们过著「非常时期」的日子,生活失了常态,真希望找回一点「日常感」,就是一份习惯、熟识和可控制的感觉,否则我们会失去方向、目标和存在感。在疫下,我们看见很多「失去」,例如失去了生命;日常生活改变;难跟亲人朋友见面而疏离;失去工作和收入;失去一些想做的活动,甚至影响举办重要节庆或奥运会等。 以下是我最近遇见过的「失去」例子。 「我每天只想抱头大睡,不愿做任何事。」一位硕士生在电话中对我说。 他呆望堆积如山的功课,提不起半点劲。他发现生活失去了一个框架,如同失去了焦点和方向。眼见死线一日一日接近,内心的焦虑就愈来愈大,动力反而愈来愈少。动力哪里来? 往日他有同学同行,但今日与人的隔绝,令他完全失去支持和动力。 「我仿佛失去了整个学年,无法讨回。」一位中学生沮丧地说。大部分同学都无心向学,逃避网上课程和功课。他却心想失去了一整年学习,俨如耗了一年的青春。他最害怕别人问「你做过什么?」 因他完全想不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活着变得没意义,失去一份存在感。 「孩子为了打机废寝忘餐,怎办?」我在网上接触的家长感到极之不愤。当家长上班,孩子也通宵达旦地打机。有些家庭更变成困兽斗。原有的家庭矛盾一触即发,误解没解,分歧仍在。这时候很多家庭失去了实际和心灵的空间,大家渴望走出去透透气,过过冷河,方能回气面对家庭张力。 我们可能并非遇上重大失去,但也逃不过大大小小的失去。 心理学家 David Kessler 提出一种失去叫「预期的痛失」(anticipatory grief)。Anticipatory 的意思是对前面的预期和预料。人感到肺炎病毒无法揣测和控制,对性命和生活失去「控制权」,仿佛感染一种集体性「心理病毒」。这病毒使人焦虑,甚至变种成为争竞、歧视、失控和疯狂。 面对失去,我们可以如何?我们要反思「失去」的同时,要重新检视生命中谁重谁轻,就是重新排列生命中的优次。我们总觉得最理想是 – 什么都不要失去,但这并非现实。 不如重新学懂优次,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呢?成绩、成就、金钱、财富、衣物?还是关系、成就感、尊严、跟神的关系?我们要反省,究竟有什么可以轻易被夺去?又有什么却不是?我们要保留什么,珍惜什么? 经过这个重新排列生命中的优次,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关系和目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我们以为「失去」之时,却可能是新的机会去得着更丰盛、更重要的东西。 文:伍咏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疗师, 前突破辅导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载区

SOBEM App 下载区 Icon

社交媒体

访问我们的 Facebook 页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访问我们的 YouTube 页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发电邮给我们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