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行天下

儆醒祈求

【求世界和平】 在這疫境期間,相信我們最多做的事,除了洗手外,就是祈禱。筆者的牧者提醒我們除了單為疫症止息祈禱外,更應開始為以下普世性的事項祈禱,在此與大家分享: 1. 為聯合國的目標:消滅極端貧窮、實現普及教育、促進性別平等、降低兒童死亡、改善產婦保健、合力對抗頑疾、環境的可持續、全球合作發展、正義治理制度,及基督教的身心靈之平安等十項的期盼代禱。 2. 為華人信徒能有勇氣和智慧去面對今天的公共議題祈禱,如:環保、人權、貧富、正義、難民、族裔、公權等爭議。 3. 為生態公義事宜祈禱,如:意識形態的批判與抗爭、大地資源的分配及剝削、人是地球的管理和祭司、現代社會經濟消費模式等。 你願意將這些事項列入你的禱告中嗎?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愛鄰舍

【如何去愛我的神?】 第92屆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已接近尾聲。 ‘得益’ 於全球疫情爆發,培靈研經大會可於網上播放,全球華人也可同步參與,共享培靈盛宴。晚堂由郭文池牧師主講,講道以教會為主題,以經文作基礎,從不同角度剖析「教會是什麼?」其中一個提問「基督徒今天如何看教會?」令筆者思緒飄遠。筆者身處北美,雖然地域、政治的差異對教會所帶來的問題不同,但同樣也面對不少衝擊:婚姻制度改變、毒品概念被混淆、道德底線含糊等等;教會在屬靈的教導上開始舉步維艱,基督徒如何自處? 對筆者而言,基督徒的責任是要見證基督,讓神得榮耀! 不久前,恩雨一位生命關顧員Karen興奮地告訴筆者一件最近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她有左右兩家鄰舍,大家雖然不甚熟悉,但在過去四、五年間,每次收取垃圾後,Karen都會幫他們將垃圾桶推回兩家的門前,五年來風雨不改。鄰舍雖然沒有任何表示,卻看在眼裏。她的行動終於在第三年得到回應;右邊的鄰舍也開始主動幫她將垃圾桶推回。大家因此漸漸熟絡,兩年前Karen更帶了女戶主信主,Karen為此激動了很久。 十天前又一件令Karen激動的事情發生了。她家門前一棵樹突然倒塌,還好沒有傷人,祗堵塞了車房,阻止汽車不能駛出,不太年輕的丈夫要將樹鋸斷才可出入。左邊的鄰舍從窗外看見他吃力鋸樹的情景,便快步走出屋外與他一同協力把樹鋸成片狀移走。現在三家都成為好朋友,彼此守望相助,相信左邊那位鄰居信主時日也是可期。Karen的好行為終於得到完滿的結局。她說對鄰舍的付出,動力出於對神的愛。 套用高銘謙博士解讀申命記所說:上帝甚願基督徒用愛去榮耀祂!愛是行動而不衹是感受,愛是一種意志。行動是指遵守神的律例典章、堅守神的道;正如申10:12說:「以色列阿,現在耶和華你 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 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 神,遵行祂的道 、愛祂 、盡心盡性事奉祂。」這便說明神為何命令人要愛祂;愛祂,就是以行動去實行神的命令。耶穌也教導人愛上帝,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去愛祂(路10:27)。意思是要基督徒全人投入去愛神。那麽,去愛神便不局限於頭腦的認知,而是用行動如Karen 一樣遵行神的命令—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人接待你們, 就是接待我。 接待我, 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無論何人……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 我實在告訴你們, 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10:40-42) 作為重生的基督徒,請把握機會,在主耶穌再來之先,盡心、盡性、盡意、盡力以行動去愛我們的神。教會由基督徒組成,若每個基督徒都遵守神的命令去愛人,當再有人問你「如何看教會?」相信評價會較正面,不再是:「教會很複雜的!」;而是「信耶穌很好,請去我的教會。」太理想化嗎?請不要先否定,而是先投入盡上你的份,然後看神如何成就大事!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學會知足

【明天會如何?你知道嗎?】 相信你一直都認同下面的說話: 「沒有人可以預知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沒有人可以預知自己有否能力解決將來的事。」 不過,今天你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你知道病毒依然未能解決,確診與死亡率仍然存在;各行各業復甦緩慢,失業人數繼續高企。總之,前景仍未明朗。那麼,作為今天的人應以何種心態去面對呢? 魏悌香牧師在他所編著的《心靈驛站》裡面有一個小故事: 旅客問船上的一個服務生:「明天天氣報告如何?」 滿臉笑容的服務生回答:「會是我喜歡的天氣。」 旅客:「你怎麼會知道是你喜歡的天氣?」 服務生:「我發現環境不是經常能如我意,所以,我便學習歡喜地去面對我所遇到的一切。因此,明天天氣一定是我喜歡的。」 這是一個非常短而且平淡的故事 。魏牧師通常都對每一個故事配合一段主題經文。今次他引用的是:「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 經文裡的「知足」正正是解決一切困境的竅門。這「知足」並非只是人在順境和擁有時的表現,而是在逆境和貧缺時的心態。因為人生路並非平坦順暢,而是曲折崎嶇,尤其在人的面前是很多「不知數」。所以,能夠知足才是人生在世獲得平安喜樂的武器!天氣如何,沒有人可以預知。那位睿智的服務生所說「我便學習歡喜地去面對我所遇到的一切。」而經上的「知足」是在「任何境況」都是一樣! 不過,要擁有這個「知足」並不容易,幸好經文的作者保羅提供人獲取的秘訣,他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那就是說人不能光靠自己,而是要倚靠神的幫助。 明天的疫情如何?你今天知道嗎?那麼,你會如何面對? 文:楊景釗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邁向完全

【趨短避長】 「趨短避長」不是一句成語(雖類同「趨吉避凶」此成語),筆者只是借用此非成語的四字來表達一種現代人的普遍情況。也不知是幾時開始了,大概是人們生活愈來愈忙碌之後吧,我們已有意無意間避免去閱讀悠長的書籍或文章。我們只選擇去看報章的副刊短文散文,或微信臉書等等網絡上的簡短訊息或文字分享。即使是看書籍,也大多是結集式的散文書,由多人的文章編纂而成,又或者是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結集而成,文章之間大多沒有甚麼連貫性。 總之,用一本書去講述一個故事,例如小說或傳記,或者用一本書去講解一個道理或見解,這類書籍是現代人閱讀得愈來愈少的。但按筆者的主觀理解,這些書才算是真真正正的「一本書」,而非報章或雜誌式的散文集。當然,我不是說只有這類「真正的書」才值得看,我也常看結集式的書,無論是同一作者,抑或是多個作者的。 現代人漸少閱讀書籍,當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的一個原因,卻可能是因為在坊間「真正的書」日漸消失,肯花時間去看「真正的書」的人,也愈來愈少。而書的魅力,書的塑造人性之神奇力量,卻很多時「只」來自「真正的書」,特別是分析人生哲理或古今歷史現象的。真要講論深入一點的做人道理,豈是短文片語或短短副刊散文或網絡文字所能講得明白詳盡? 上帝用說話(Words)創造世界,說有就有,命立就立。上帝亦以文字(Words)藉聖經聖言向我們作啟示。文字,也似乎真的常常帶有一點點的奇妙力量,一種能淨練人心、提升人格操守的「創造功能」;好的基督教文獻著作,就更像聖經般,能令信徒更明白神,更經歷神。 摩西、以利亞、施洗約翰、使徒保羅、以至耶穌基督,都有過曠野獨處的經歷,這些經歷無疑都對他們日後的事奉有很大影響,預備了他們去承擔面前的使命。世紀疫情迄今仍未過去,這樣的日子又不知還有多久。我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規限,甚至還可能感受到一種曠野獨處般的蒼涼。在多了點獨處時間之際,你我不妨挑戰一下自己,在享受短文片語之外,也試試拿起本有點重量(最好也有份量)的書、一些「真正的書」來看看。暫離「短」與「淺」與「散」,邁向「長」與「深」與「專」(而這些都有可能令你在雨過天晴之日可以承擔多一些的上帝使命)。 這是一個書籍日漸被邊緣化、被忽略甚至被摒棄的時代,這是大勢及潮流所趨,避無可避。要更經歷和更豐潤你我的人生與信仰,大概你我就非要奮勇向這個大勢及潮流逆向而上不可。共勉之。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避難所

【珍惜生命 • 不要放棄】 最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有關香港精神病康復的貧困獨居老人如何掙扎過活。訪問過案中57歲的細玲患有抑鬱症及焦慮症近50年,一直要服食精神科藥物,近年身體還有其他慢性疾病,所以每天服食十多種藥物,有鎮靜劑、糖尿、血壓、膽固醇藥…等等。她每天生活如常,還去幫助與她有同樣情況的朋友。另一位62歲的卓明,20多年前因工作及家庭壓力,開始有精神及情緒問題,身體同時出現各種痛症,四位她疼愛的人一年內相繼離世,那種傷痛及打擊令她身心受損無法說話,整天要卧在牀上。捱了一段日子,憑著堅強的意志力,她扶著傢俬慢慢下牀。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她必須尋求幫助,於是走到社區四處求助。縱使有白內障、皮膚炎及膝關節退化,她始終沒有放棄寶貴的生命,好好保護自己、充實自己,積極生活。她說要站起來,尊嚴活,平安去。 當人踫到巨大困難,覺得無法解決,走到人生絕路,想一死了之,怎麼辦?舊約聖經也有一位先知求死的故事。列王紀上19章記載先知以利亞得知亞哈王妻子耶洗別要殺他,便立即逃命,從以色列北國逃到猶大南國的邊界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裡,自己繼續往前走。此時他感到孤單、無助、懼怕、沮喪、羞愧、絕望,不想活下去。他躺在一棵羅騰樹下求死,說:”耶和華啊,罷了!求袮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縱然以利亞放棄自己,但神不放棄他,神給他供應、安慰和預備。首先神派天使給以利亞水和食物使他有足夠氣力繼續往前走。當他走到何烈山,神以烈風、山崩、地震等等,讓他經歷及感受到大自然強大的威力,令他想起這些無窮的威力只有耶和華神才擁有,既然有一位滿有大能的上帝在身邊,這樣強大的後盾,他還懼怕甚麼。接著耶和華預備以利沙為他的接班人,這真是一個很大的安慰和鼓勵,原來他不是孤軍作戰。耶和華還告訴以利亞,說:”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列王紀上19:18)以利亞聽到更感振奮,原來以色列還有幾千人忠於耶和華,拒絕拜巴力,頓時在絕望的他看見希望。他重新出發,再次回到自己的崗位,執行先知職務。 人生豈會無風浪,當遇到困難、逆境,不要老是想著那些令自己害怕、困擾,未能解決的事,以致失去活下去的勇氣。記著,解決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從先知以利亞求死的故事我們看到昔在、今在、永在的耶和華神如何安慰扶持他,同樣今天祂也會幫助我們。只要我們尋求祂,用聖經的話語找尋安慰和鼓勵、並且藉著禱告向祂傾訴我們的難處、又要專心仰望、倚靠祂,神必然幫助我們解決人生困局。”我要論到耶和華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神,是我所倚靠的。”(詩篇91:2)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神的道 – 辨明人心

【不一樣的口罩】 今早清晨七時前,天氣晴朗、有風,獨自在住所大廈的公園漫步,空氣非常清新,感受重新得力的美好。遠處見一位女士迎面而來,她看見我的時候,立即戴上手上拿著的口罩;由於我改變行走的方向,她便將口罩除下來。口罩又戴又除,或者不遮蓋鼻和口,這樣戴口罩有什麼用處呢?戴口罩是一項重要的抗疫措施,自7月7日開始,多倫多公共衛生局,令民眾在所有室內公共空間必須戴口罩。只有兩歲以下的兒童及有健康狀況不適合戴口罩的人,才可以豁免。 傳媒在疫情開始到現在,宣傳有關口罩的類別、用途、佩戴及用後處理的方法。佩戴前要先洗手、盡量不要觸碰到口罩內部,戴上後向下拉,包好下頜,口罩也要貼緊面部才能發揮過濾的功能。由於防疫及過濾功能的需要,口罩除了需要正確地佩戴,除下時不能夠觸及口罩的內面及外面,應用耳繩除或戴,也不可以常常除下又戴上。 一般來說,用完即棄的口罩,如果沒有明顯的污漬或者變形,可以佩戴超過四小時,但是如果出現了污漬、變形、損壞、有異味的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我個人出外時選擇是用布口罩加過濾紙或者廚房抹手紙,每次用耳繩除下的時候,立即將使用過的過濾紙或廚房抹紙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布口罩就用消毒藥水浸泡清洗。當然有特別需要時便要帶正式的藥用口罩。 口罩的主要用途是過濾,不同等級的口罩可以過濾沙塵、花粉、口沫、污染空氣的粒狀物、細菌…等等。保障佩戴者及接觸群體的安全,減低交叉感染的可能。如何穿戴口罩傳遞的信息,就是佩戴者對口罩的認知以及為人為己的態度。言行舉動是由心而生,2020上半年,全球都在新冠病毒影響下,經歷恐慌、經濟蕭條及社交隔離等措施,雖然隔離令開始逐步放鬆,有誰知下半年有什麼變動?在全球化信息泛濫的年代,我的心靈也需要佩戴起口罩,過濾進入我心靈的信息,如何在充滿生命挑戰的時候,可以有盼望及平安在心中。 希伯來書4:12「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可以說神的道作了保護我心靈不一樣的口罩,辨明當前我心靈的情緒指數、謙卑順服、忍耐堅持、如何誇越現況的籬笆且看到神的超越及更美,成為今天的倚靠和盼望,可以安靜自處,也可互相關心幫助,同舟共濟地面對今天,成為今天生命信息的傳遞者。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認識耶穌

【耶穌與關係】 疫症期間, 人與人的關係, 變得複雜又緊張. 被困在家, 與家人關係, 可以時好時壞, 而出外, 因為要保持距離, 人與人之間又好像變得避忌, 猜疑和冷漠! 筆者的牧者, 在這段期間, 提醒我們耶穌在地上與人一層一層的關係,很有幫助, 在此與大家分享: 1. 神聖關係 (主與天父,1對1):我們應該祈求與神有親密的內在關係,以致我們能找到自己的身份和目標。 2. 透明關係 (主與核心,1對3):祈禱我們能有具深度及轉化生命的知心友,而配偶可以是理想的成員。 3. 親密關係 (主與使徒,1對12):求神賜下靈友小組給我們,而組內應有開放、提醒、真理、代禱、支持、守望等的特徵。 4. 社交關係 (主與門徒,1對70):為我們應有的教會生活代禱,以致它能成為一齊敬拜、祈禱、團契、事奉、耍樂、學習的群體。 5. 公共關係 (主與群眾,1對5000):願我們的工作及生活、親戚和朋友、社區的參與、悠閒及嗜好等, 能保持有良好的公共關係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恩典足夠

【走在前面的牧者】 科技日新月異,機械人Spot 已變身成牧羊犬在紐西蘭牧埸工作,驅趕羊群。可是一望無際的草場,綿羊悠閒地吃草,後面緊隨着一隻機械犬,看起來有點不太和諧呀!畢竟Spot是人工彷製犬,沒有真正的情感,豈能與綿羊有效溝通呢?牧羊人就不同,他熟悉自己的羊群! 詩篇二十三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當中的大衛也曾是牧羊人,深知牧羊人的職份,亦親嘗到耶和華的牧養!在以色列,牧羊人是走在前面,帶着羊群四處尋覓草地。曠野一片的小草地,很快便吃完,然後再去尋找。耶和華看顧大衛,供養他一生所需!遇上崎嶇攔阻,更預備筵席恩膏。大衛的一生,藉着耶和華的帶領,內心滋潤滿足、福杯滿溢! 今天,我們又可以怎樣體會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呢? 先想想,疫情中的我們是處於甚麼狀態呢?疫情初期,人心惶恐。然而,人開始接受不能掌控的事情,轉眼仰望神!藉着禱告渴求,彼此顧念,意識到每人應盡力盡責。心意更生,傳揚盼望 。現今,大部份國家疫情反反覆覆,但頗算有改善的跡象! 2020前半年的日子,神一步一步在前面引領!人藏在神的翅膀下,免受病毒侵害,神使人安靜。看似窮途末路,神賜下曙光,讓人重新出發。 疫情中,「我」最感恩的是有一位好牧者!好牧者是特別親近體貼,又真又活,我在生活不同層面中,得到復原加力,體驗祂的信實! 無論今日我們的心靈狀態是如何,盼望主的杖及主的竿 ,都成為我們最大的幫助。帶領「我們一起」到青草地、溪水旁,重拾盼望,共渡時艱!阿們! 文:東尼叔叔(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出於神

【夢中的教會】 各位,想和你們分享我在準備一個講座時,神藉著一個異夢、一段經文給我開了一次培靈會,在此彼此激勵! 我看見在後現代的社會中, 教會活動已經沒有吸引力了。資訊發達, 上網看娛樂節目、 八卦新聞、 打機玩遊戲, 已經花掉信徒很多時間;加上工作忙, 事務多,職業問題,進修問題、家庭問題等等,已經奪去信徒的時間, 哪有時間參加教會活動? 這個時代偏向娛樂觀感的刺激,很多人根本不愛用腦思考,多以感性為重, 基督教偏重於理性思考的教導,似乎已經不合時宜。此外,近來的社會的議題也很多, 同性戀、多性戀、墮胎、和安樂死等廣泛被人接納, 在這個多元主義的社會中,基督教的婚姻觀和 一神觀被認為是霸權主義, 加上正向心理學的流行,新紀元時代的泛神論,鼓吹著人的偉大,認為人定勝天,人也可以做神。例如早前極流行的「與神對話」主張沒有「上天堂」這回事,沒有地獄、沒有審判、沒有因果孽報、沒有「對、錯」,只有「行得通、行不通」,這類的信息大大安慰人的良心。正向心理學又大行其道,人的罪,被看作是病,人要醫治,不要審判也不要刑罰。 我們如何扭轉這些扭曲的價值觀?性泛濫是一直存在的問題, 家庭價值被沖淡, 個人的權利和自由被高舉,帶來很多不負責任的性行為,導致家庭破碎。甚至在教會中也發生離婚、再婚、單親的問題。 我看見西方教會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被邊緣化, 信徒數目日漸遞減,教會變得老化甚至倒閉, 教堂被賣。 華人教會尤其是粵語教會也面對老化的問題,發 展中的國語教會,欠缺足夠的成熟基督徒去抗衡反基督的潮流 文化,教會要做中流砥柱,談何容易。 教會的成年主日學經營得很辛苦, 不要說擴展,就算生存也成了問題。 我在準備在教會中如何推行基督教教育, 碰見了這麼多的問題, 教會的基督教教育看來很絕望,不知如何講下去。 帶著一股失望的心入睡了,晚上卻發了一個異夢。 睡夢中我拖著一個小孩子來到一間支離破碎的教會, 地方骯髒,椅桌東歪西倒。 我不知從那裏來的勇氣, 帶著小孩 一起清潔教會, 收拾殘局。夢中的我說要趕快趕快,因為聚會要開始了, 人要進來了。最後教會清潔了, 在收拾中, 來了一班人, 他們立即投入整理工作, 教會在大眾齊心努力下, 清潔乾淨了,最後教會被建立起來。夢到此完結。 清晨打開聖經,神給我這樣的信息: 我們有這光照耀在心裏,但我們自己不過像易碎的瓦罐,盛載著這非凡的珍寶,清楚地表明我們非凡的能力來自上帝,而不是來自我們自己。 儘管我們被四面八方的磨難壓迫,卻沒有被壓垮, 迷惘卻不致絕望,遭人追迫,卻不被上帝丟棄, 打倒卻不致死亡,在苦難 中我們身上一直帶著耶穌的死,好讓耶穌的生命也彰顯在我們身上。 保羅提醒我,我們只不過是瓦器,但有寶貝放在我們裡面,是因為上帝的莫大的能力。在這邪惡的世代中教會要背起十字架;做一個基督徒是要付上代價的,因為沒有十字架的基督教是不可能的。為基督受苦是一種權利。 在現代傳福音和栽培是很艱難的,但這是主交託我們一定要做的大使命,上帝決不會只給人遠象而不給他達到這遠象的能力,也決不把工作交給人而不給他完成工作的力量。 文: 楊朱麗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