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愛行天下


【相信】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相信】

【相信】

在全本新舊約聖經裏,我們可以看見神對世界上的人, 基本上只有一個盼望, 就是盼望他們「相信」耶穌基督。讓我再說一遍: 神對世界上的人, 基本上只有一個盼望, 就是盼望他們「相信」耶穌基督。

有人會誤會以為相信耶穌基督就是參加教會的禮拜, 接受洗禮, 接受餐禮, 或用通俗的話來說: 「入教」。甚至有人會想: 把金錢捐給教會, 就等於相信耶穌基督了。上述這些行動都是善事, 是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應該作的好事。 但 做這些善事的人, 可以仍未相信耶穌基督。究竟怎樣才是「相信」耶穌基督呢 ?

請看約翰福音1章12節:
「凡接待祂的, 就是信祂名的人, 祂就賜他們權柄, 作神的兒女。」 相信就是接待。相信是一雙手, 將神的愛恭敬地接過來; 相信是一雙手, 將耶穌基督恭敬地接過來; 相信就是一雙手, 把拯救的恩典恭敬地接過來. 相信就是接待耶穌基督, 說: 「耶穌基督啊! 求禰進來住在我心中, 求禰赦免我的罪, 帶領我的人生吧! 」 這樣, 我們與神,不是毫無關係, 我們乃是與神合而為一, 永不分離, 是神的兒女了。

請再看約翰福音3章16節:
「神愛世人, 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相信) 祂的, 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神愛我們, 已經為我們作了三件事: 第一, 將耶穌基督賜給我們, 為我們受苦、受死, 死在十字架。第二, 耶穌基督 擔當了我們的罪, 救贖我們, 我們就不至滅亡。第三, 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 證明祂是神的兒子, 將永生賜給我們。 這是何等奇妙的恩典! 但「相信」是得著這奇妙恩典的條件, 因為, 假如我們不接待祂,拒絕這奇妙的恩典, 就是不相信, 我們又怎能享受這一切呢?

請看約翰福音3章18節:
「信祂的人, 不被定罪; 不信的人, 罪已經定了, 因為他不信(相信)神獨生子的名。」我們每一個人, 包括我與你, 生在罪惡的世界中, 長在罪惡的世界中, 死在罪惡的世界中, 我們一生在罪惡的世界, 無法避免罪惡的污染, 最後的結果就是死亡。所以我與你其實在出生時, 就是一個定了罪的人, 等待死刑的執行。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小時, 死亡的刑期愈來愈近。親愛的朋友啊! 盼望你相信耶穌基督, 靠著祂脫離這定罪的「死亡」!

一個美國西部青年, 因飲酒賭博與人爭吵起來, 開槍把朋友打死了, 被判死刑。由於他以前未犯過嚴重的罪案, 父母親就替他上訴, 請求減刑。總督查閱一切, 也覺得應該考慮給這個青年有自新的機會, 於是就帶了特赦書, 穿上牧師的衣服, 前往調查。當他走近監房時, 青年就高聲罵他: 「滾開, 我不需要你, 也不要你的教訓, 太多了! 」 總督說: 「請你先容我講幾句。 」 青年怒聲說: 「你若不立刻跑開, 我 用東西擲你! 」 總督再三請求容許他講話, 報告好消息, 他仍然高聲咒罵。總督沒法, 心中很難過地離開. 走後, 獄卒把真相告訴青年, 青年後悔不已, 立刻寫信認錯, 但總督批覆說: 「太遲了, 你已經失去得著恩典的機會。 」 青年臨刑時所留下的話是: 「我不是因犯罪而死, 乃是因拒絕赦免而死。 」

親愛的朋友, 請相信接受耶穌基督的拯救吧!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略談歷史記載的一些真與假】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略談歷史記載的一些真與假

【略談歷史記載的一些真與假】

在今日盛行網絡資訊的世界中, 常會出現一些假資訊、假新聞, 以至假圖片、假短片, 誤導人們。

虛假謊言, 絕不僅是現代社會的專利。在中西方的歷史記述中, 有虛假失實記載, 亦常有發生。筆者記得小時候讀中國歷史, 就常讀到夏桀與商紂甚為殘暴不仁, 這兩個亡國之君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詞。但筆者近年閱讀多了, 就發現不少史學家對紂王(夏桀的史料太少, 難以追溯) 的功過有了一些新的評價, 例如有人認為紂王當年巡行江, 淮, 齊, 魯各地, 以及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南方, 對長江及淮河等地的開發與發展其實也有頗多貢獻。而後世對他暴虐無道的記載, 有可能是一種特意誇大, 藉以突顯出後來亡商始周之周武王的偉大。

當然, 筆者也不會全然相信這些評價, 一切有待更多史料去作稽考或證實, 不過也不會排除其中的可能性。正如常有人說, 「歷史是由勝利者寫下來的」, 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 勝者用權力去渲染或誇張一些史實的記載, 或奉承者(今日俗稱之擦鞋者)透過揣改一些歷史來討好勝利者、當權者或其開創的國度, 其實是很容易發生的事, 因此難怪「研讀歷史」之範疇本來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辨別、考究史實記載真偽的功夫, 而不能盡信史書之所載。讀歷史, 本來就要讀者自己用智慧可作一些分析與分辨。

但無論如何, 即使紂王確有其一定的政蹟與貢獻, 而非一味的昏庸無道, 但他頗為暴虐的治國方式,他的不聽勸諫及生活奢華, 應是難以推翻的史實。 (當然, 也要註明一句, 近年一些「有心人」想透過一些粗糙「考證」來揣改一些古遠歷史事件或人物功過, 以企圖達至一些政治目的, 是另外一種情況, 不在此細述。)

對比之下, 筆者不得不說聖經記敘之真實可貴。例子眾多, 只舉兩個。「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太一5-6);在這「耶穌家譜」中, 記有「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猶太人何等的尊崇大衛這昔日開國君王, 以至從聖經時代到今天, 大衛之星都是猶太國度的表徵。但大衛王昔日所作的醜事惡事, 仍清楚的記載了下來, 被千古「誦讀」。舉一反三, 我們大概可明白猶太人對史料真實的重視, 一切以事實為依據, 不容揣改。錯事, 永遠都是錯事。

另一事例, 是在耶穌復活的那早晨, 首先知道耶穌已復活的, 是一些婦女, 亦是由她們去把這消息告訴其他門徒(參太廿八1-10) 。以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而言, 猶太婦女「通告消息」之權威性或可信性明顯低於男性。若整件復活事件都是虛構偽造出來的, 聰明一點、稍為了解當時民情民生的「作者」也不會寫到是由婦女傳出消息的。因此, 福音書既記載是一些門徒婦女首先知道耶穌復活, 也由她們把消息傳出去, 只能更證明一切都是事實, 絕非虛構(當然, 這僅是多項證明耶穌確然復活之證據的其中一項) 。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年終回看】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年終回看

【年終回看】

年近歲晚,通常我會做兩件事:聖誕節前的默想、及回看今年發生的重大事情。對我來說:回看可檢討自己在主裡的信心。過去一年震撼我心的有很多,其中最深刻的包括:
1. 2022年 2月 24日至今仍未結束的俄烏戰爭。各方都有傷亡,同時引發世界性的不安、供應危機、及經濟的恐慌,要到何時才結束?
2. 2019冠狀病毒病死亡數字到2022年3月7日竟然超過600萬人。而在4月13日新冠狀病毒病例超過5億人。疫病不斷變種及蔓延,對人的禍害要延伸到幾時?
3. 2022年 9月 8日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與世長辭,主懷安息,結束她在位超過七十年的忠心服事。英國要即時迎接新的君主。
4. 2022年是「恩雨之聲」35週年,自年初至年終都有不同的慶典及籌款活動,「恩雨之聲」持守著成為福音夥伴的異象,繼續堅持為主作工。
回看帶給我不安、憂慮、恐懼、不捨、感恩等複雜的情緒。

今天的不安及失去,會有「如果…那麼會..?」等否定現實的意念擁現。在看不見曙光之際,甚至於在生命的極限中,可能看不到現今情況的過去,甚麼時候神才全然得勝?在絕望和灰心中不能看透的事物;就好像一幅刺繡,若果只看底面的話,肯定是一片零亂,雜亂無章,沒有可能明白刺繡的圖畫;不過,當翻過來看正面的時候,才能觀賞刺繡美麗的圖像。

路加福音 24:25-26 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然後進入他的榮耀嗎?」這經文是記載耶穌死後復活當日,與兩位門徒在往以馬忤斯路上同行。他們因為所認識的耶穌被捉拿、受審、釘死及復活,臉帶愁容。就像現今,周圍境況帶動不安的情緒,看不見神在我們中間,神藉著人不能預料的人和事,證明祂的同在。

神是掌權的神,就算是無言無語,神在世的大能確實無可推諉,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從「恩雨之聲」35週年「回看」,事工適時地不斷轉型及擴展,見證神的恩典浩瀚。在最艱難的時候神有適切供應,呼召不同人選在不同時段參予和堅持。神更藉著事工廣傳,將福音及愛帶到世界不同角落。

十二月重要的節日「聖誕節」,記念神愛子耶穌降世為人,順服父神的旨意,甚至於死,就是要拯救世人從罪得釋放,人只要相信基督代替他付上罪的刑罰,便可以脫離罪的綑綁,相信神是公義、有愛、有憐憫、必持守應許,神時刻同在同行。耶穌是最初的開始也是末後的終結,祂會再回到世界作王,祂是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求神幫助信徒有信心地活每一天,忠心地祈禱、讀經,勝過一切的慾念。雖然活在不可預期的實況、恐懼、絕望中,因袮同在的應許,在任何光境中靜心觀看,極可能在不同角度都可看見袮。哈利路亞!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不離不棄】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不離不棄

【不離不棄】

最近 看了一齣真人真事的福音電影首映禮“愛Plan B”,故事震撼感人。一對夫婦在夏威夷一次旅行中,妻子突然遭到過濾細菌入侵腦部,導致四份一的左腦受損,情況危殆,醫生束手無策,病情稍為穩定後,便帶病飛回加拿大治療。在漫長的十多年中,康復之路長遠又艱辛;妻子腦細胞受嚴重損害,影響她的認知、記憶、說話和活動能力。但神提醒丈夫40多年前在婚禮的承諾:「是福、是禍、生死與共,疾病相扶,直到見耶穌的面。」他便義無反顧的照顧妻子的起居生活,對她不離不棄。電影放映完,他們夫婦還親身上台述說神的大愛,令人感動不已。

在他們的經歷中,有一首歌曲幫助他們很大,“You Raise Me Up” ,帶給他們鼓勵,鼓舞着他們在愛中繼續前進。

「當我失落的時候,噢,我的靈魂,感到多麽的疲倦;當有困難時,我的心背負著重擔,然後,我會在寂靜中等待,直到你的到來…。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頂端;讓我能走過狂暴怒海;當我靠在你的肩上,我是堅強的;你鼓舞了我…讓我能超越自己…。」是的,當我失落、疲倦難受時,只有主耶穌的愛,讓我們可以跨過高山,走過幽谷。

還清晰記得另一個發生在我們教會的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很多年前,一對青年準備結婚作婚前檢查時,發現未婚妻患了末期血癌,他們不但要將婚禮取消,還要面對治療和死亡的恐懼,和雙方家人無形的壓力和分手的可能性…。感謝神給弟兄對未婚妻不離不棄的愛,讓病者找到了合適的骨髓移植,最後他們結了婚,在教會中忠心事奉主。

主耶穌在世上的父母,約瑟和馬利亞,也曾經歷這種矛盾的心情:「…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太1:18-19) ,在兩難之間,約瑟對馬利亞不離不棄,得神的啓示,將妻子娶過來,完成了救贖大計。

“禰的愛總是不離不棄” 是一首我很喜歡的歌曲,每次心情不佳,聽到這首歌,都令我心情舒暢,心得安慰,感覺如釋重負,知道不論天旋地轉,滄海桑田,都不能叫我和主的愛隔絕。

「沒有一個憂患,耶穌不能擔當,沒有一個痛苦,耶穌不能背負,我要向高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你而來,滿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你名的人。你的愛總是不離不棄,憐憫如江河湧流,在我敵人面前擺設筵席,使我的福杯滿溢,你的愛總是不離不棄,時刻將我環繞,你必永遠記念與我所立的約,使我領受豐盛的恩典。」

夫妻的愛,就好像上帝和教會(信主的人) 的關係,我們這些罪人,常常得罪神,傷了主耶穌的心,但我們的神卻是一位守約施慈愛的神,沒有一個憂患他不願意擔當,沒有一個重擔他不願意背負,衪的愛總是不離不棄,衪愛你就愛你到底。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從愛出發、 結出繽紛燦爛的果子】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從愛出發、 結出繽紛燦爛的果子

【從愛出發、 結出繽紛燦爛的果子】

我相信每個人的人生歷程,都接觸過不少愛的故事。就如早期的香港, 街坊鄰里有說有笑, 彼此聯繫。在我年青時到英國升學,遇上善良的房東, 她對留學生體恤關顧,幫助我適應新的生活。初移民到加拿大 ,冬天的車不能開動 ,路上遇到有心人伸出援手。我相信人和人之間,互相幫忙過生活,就是表達愛最真實的一面 !

可是,愛並非一朝一夕就懂得,也不是信主之後就會的 。那麽是怎樣才擁有愛的特質 ? 其實,聖經有不少提醒 ,教我們不斷學習。

首先,基督的仁愛是充滿力量、寬容和應許的,並非靠個人努力可培養出來。當人 透過禱告和實踐,愛可鍛鍊成我們生命的一部份,從內而外,成為力量 ! 人願意以基督為榜樣 ,便踏出愛的第一步。

另外,我們可靠聖靈行事 (加5:25)。在忙碌的日子中,多安靜下來,反思神在我們的生命中,想作一些甚麼的事情 ? 以前的日子,我完全沒有想過,以文字事奉的恩賜。 自從移民到加拿大後,多了一些 安靜的時間,多反思和研讀聖經。啟發了專注力和思考, 逐漸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透過寫作的空間,更可增進 與人溝通的話題,生活加添不少樂趣 !

聖經又說,「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 (歌3:14) 。加拉太書中,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 忍耐、 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 。九粒果子最重要從“愛”開始,這些果子彼此連結,相輔相成 ,建立更多美好的品格,榮神益人 ! 有一些人,結出的果子是特別顯著的。就如甜美的笑容、和平的感染力、 溫柔的氣質、積極助人的態度等。

轉眼間,2022年已踏入尾聲。 大家都不妨回顧過去,迎接未來新一年。反思今年讓你感到快樂和有意義的事情,亦可為明年創造一些動力。並在待人處事上,多從愛心出發、一起成長。讓更美好的品格, 發揮得繽紛燦爛呀 !

文: 東尼叔叔 (特約自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悔改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悔改

【悔改】

[悔改] 不是一個大家愛聽的題目,主要原因是我們未明白聖經中[悔改]的意義。

悔改不是說: 殺人放火、偷盜拐騙、嫖賭飲吹;如果你有犯這些罪,當然要悔改; 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犯這些罪。悔改也不是說你必須痛哭流涕,呼天搶地的。在悔改時,有些人情緒很激動,也有些人情緒沒有激動。

悔改是什麼呢?是我們從前不理睬神、不尊重祂、不敬愛祂、甚至詆譭祂、譏誚祂、揑造各樣理由去攻擊祂。現在我不再背向神,而是轉過來面向神,誠懇地對祂說﹕ 「對不起,我以前無知,我錯了。得罪禰,請原諒我,赦免我﹗」
你願意悔改歸向神嗎?

一個鄉下人進城買了一雙新鞋,捨不得穿,就用鞋帶把鞋掛在腰間,趕搭火車回家。 火車一停,人人爭上車,擁擠不堪;鄉下人被人一擠,一雙新鞋擠落,跌在火車軌上,鄉下人趕爬下去冒險拾鞋。那知火車開動,一隻腳壓在火車輪下輾斷了;現在, 他有一雙鞋,卻只剩下一隻腳。 我則寧可有兩隻腳一隻鞋,也不願有一雙鞋一隻腳了。 凡事必須衡量輕重,運用理智和意志作決定。若是只憑直覺反應,隨便處理人生重要的生死大事,以致滅亡,就十分可惜了﹗

保羅在古代希臘的雅典城,對當時知識分子講了一篇道,其中一句很重要的話, 記載在使徒行傳17章30節﹕「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人在年紀幼小時,缺乏推理的能力,只憑眼見,自然會說﹕「沒有神。」但你和我長大了,有了推理能力,就知道有神了。畫家不在畫裏面,但看見美麗的圖畫,就知道有繪畫的人;建築師不在建築物裏,但看見高樓大廈,就知道有建築師;設計家不在自動手錶裏面,但看見準確的自動手錶,就知道有設計家。這美麗的宇宙,如同最美麗的名畫。這宇宙比最偉大的高樓大廈更偉大,這宇宙運行,有規有矩,分秒不差,比最準確的自動手更準確。在宇宙裏,我們看不見創造的主宰,但我們確知宇宙必定有一位創造的主宰。

你以前或者不認識祂,背叛祂。現在肯悔改,你就可以回轉歸向祂說﹕[我得罪了禰,請原諒我﹗] 這樣的悔改是必須的。

路加福音13章4至5節記載耶穌說﹕「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麼?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我們想我們會比別人好,他們偷盜、姦淫、吸毒;所以他們應要滅亡﹗有時看見別人受苦,或死得很慘,心裏也會想﹕這人可能暗中做了什麼壞事吧?其實,耶穌說﹕「我們若不悔改,也要如此滅亡﹗」世界上每一個人, 外表情況雖有不同,但內心深處都是一樣的,都是離棄神的罪人。彼得在使徒行傳3章19節懇切呼喊說﹕「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凡事必須衡量輕重,若只憑直覺反應,隨便處理人生重要大事,弄巧反拙,以致滅亡,就十分可惜。應當運用理智和意志作決定, 立志悔改,轉向天父,便能得救,那安舒的日子,就必重神那裏來到﹗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婚禮上父母之言](二)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婚禮上父母之言](二)

[婚禮上父母之言](二)

上次分享了兩篇短短的「父母之言」,這次再分享一篇較長的「父母之言」。這次分享的一篇也是令我很有共鳴,因爲我有兩名女兒,所以特別對這篇對女兒講的「父母之言」特別留意。

「 親愛的女兒,在這大喜的日子裡,或許此刻你正憧憬著婚姻的美好,憧憬著童話般的幸福,憧憬著萬千寵愛的甜蜜,憧憬著情投意合的默契。但爸爸卻要給你澆盆冷水。婚後的生活或許不像你想像中那麼甜美,或許可能與你期許的樣子南轅北轍,甚至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望你能夠早作準備,從容面對婚姻生活。」

結婚了,意味著單身的日子結束了,意味著父母蔭庇的生活終結了,意味著要面對新的家庭生活了。你將完成從天真少女到女人的蛻變。在新的家庭,你將面對種種以前未曾設想的問題,面對違背自己意願的妥協,你是否能夠從容淡定?

親愛的女兒,結婚以後,你將真正面對油鹽柴米醬醋茶的繁瑣,你將真正面對酸甜苦麻辣的洗禮,你將真正面對非血緣親密關系的考驗,你將真正面對統籌規劃生活的擔當,而這些,是每個女人必須面對的人生修煉。

幸福的婚姻一定是對方不願意離開你,而不是你離不開對方。記住,自己能動手的,盡量不要麻煩別人,因為你屬於你自己,不屬於任何人。你的喜怒哀樂不要受別人控制,情緒你自己把握,不要成為別人情緒的奴隸,自己掌握快樂的權限。

幸福的婚姻就是要 學會欣賞你的配偶,不要總去吹毛求疵,或許你的挑剔,就會成為你們家庭戰火的導火線。不要期待對方事事依著你,除了在父親面前,世上再無公主,既然不是公主,那就不要苛求別人對你事事遷就。你要記住,你嫁的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不完美的地方。既然選擇了牽手,即使是狂風暴雨,也當攜手前行。還有降低對他的期望,記住婚姻不是去依賴對方,更不是去索取對方,他不欠你什麼……」

不曉得大家看過之後,有什麽感想?是否引發你也考慮在孩子的婚宴上,認真和愉悅地説出一番正面、有建設性的心底話呢?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姊妹情:虧欠】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姊妹情 : 虧欠

【姊妹情:虧欠】

我有三位姊姊一位妹妹,由於我小時候很少和他們一起玩,與他們的關係比較疏離。我十七歲那一年已移民外國,自此便很少見面,關係更疏。因為三姐的女兒出嫁,二姐、妹妹與我便相約回港參加婚宴,幾個家庭又相約到中國和澳門遊玩。在這短短兩個星期內,我突然體會到,我不單有這四位姊妹,我有的且是四位非常親的姊妹。特別是這一年,她們對我的關心與幫助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那年七月我太太入院,我二姐與妹妹不斷安慰我,叫我不要太擔心,鼓勵我說太太總會好轉的;八月份,我兒子準備入大學,她們知道兒子喜歡喇叭,又需要電腦,便買了一支很好的喇叭,也送了一部很好的電腦給他,令我感激不盡;九月份,我的工作出現了問題,正在煩惱的時候,二姐與妹妹肯定地告訴我,無論情況如何,她們也會支持我;十月時,我準備與太太回港,大姊告訴我,可以住她的家,她自己搬到兒子家中住,把她的地方讓給我們,對此我覺得很不好意思,但她卻毫不在意,似乎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香港時,一有機會,我便與她們一起吃早餐。每次早餐,我也從她們口中得知多一點往事。我感到自己好像一個失散了的兄弟,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中一般。

她們的一生也有高低起伏,有危有安。大姊與三姊曾先後有不同的癌症,經歷過死亡的邊緣;她們為家庭付出許多代價,度過數不盡的艱難日子。聽他們述說時,我好生奇怪,在她們最困難的時候,我在哪裡?但是,當今年我經歷各種困境時,面對不同的需要時,他們都一一出現在我的身邊,扶持我、幫助我。今次三姊嫁女,我很高興能與她們分享這份喜悅,但我卻錯過了與她們共度他們的艱難時刻。我感到欣慰的是,至少我仍能分享到她們的喜悅,這也是值得感恩的。

和三姊見面時,她對我和太太出席這次婚宴多次表示「不好意思」,但我心中卻覺得自己來得實在太遲了。當我太太申請中國簽証出了問題時,她們四姊妹全體出動,在一天內便替我太太辦妥簽証。她們緊張的程度,真的好像是她們自己簽証出了問題一般。在港時的一個主日,我在一間教會講道,她們四姊妹都來了,且整齊地坐在前排,聚精會神聽我講道。那一刻,我突然再次感受到,她們是我的姊妹,是我的親姊妹。

一次在大家閒談時,其中一人提到我們多久沒有這樣聚在一起了,有人說三十多年吧!又有人問到我們何時可以再這樣聚在一起,有人說,希望不會太久吧!真的,大姊、二姊、三姊、妹妹、希望不久大家又可以再聚。

經過這次重聚,我特別體會到保羅所說的:「愛要常以為虧欠」(《羅馬書》13章8節),自己真的覺得很虧欠,錯過了太多的有難同當的機會,徒受了太多有福同享的時刻。在這難忘的兩星期,給我一生中留下了一份很深的情,一份很深的姊妹情。以前常聽的一句話:「做兄弟的,有今生,沒來世。」《希伯來書》9章27節中指出:「人人都有一死」,表示人人只有一生。「作為我的姊妹,也是有今生,沒來世。」姊妹們,很高興在我人生中有你們作我的姊妹!願意天下間的兄弟姊妹們也能互相珍惜,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反思~
能為別人高興,能替別人分憂,
是一種福份,不能如此,
會是一種遺憾。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讓我們一起探索上帝的話
Posted on /by sobem.org Admin/in 愛行天下

讓我們一起探索上帝的話

【讓我們一起探索上帝的話】

聖經告訴我們神話語的重要性和好處。如詩篇119:105「袮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馬太福音4:4「…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提摩太後書3: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神亦透過祂的話語與我們交流,讓我們明白祂的屬性、心意和教導,好使我們走在正確的人生路上,不因世俗的誘惑而迷失方向。你有沒有閱讀聖經的習慣?你有沒有定期參加查經班與一群人定時學習聖經話語,並彼此關顧,彼此代禱?

十多年前經教會一位姊妹的介紹參加了讀經班 (Bible Study Fellowship),當年是實體上課,費用全免。每星期聚會一次,課程長達八個月,由九月份至翌年五月份結束,每學年都詳細深入閱讀一卷聖經。聚會開始大家齊集一起用詩歌敬拜上帝,然後分成大概8至10人小組,除了討論功課外還彼此代禱,之後大家又聚集一起聽首席導師在臺上講解問題的答案及如何將聖經真理應用在生活上。散會之先各人會獲派發一份講義及每日聖經學習功課作為下次聚會討論。此外小組組長會個別聯絡組員,看看在功課上有什麼困難及關顧組員的近況,看看有什麼事情需要放在小組代禱事項上。這個讀經班的模式,不單讓學員在頭腦上認識聖經,同時也關顧每個人心靈上的需要。

這個世界性的讀經班是由美國奧黛麗﹒韋瑟爾﹒約翰遜女士(Audrey Wetherell Johnson) 創辦,最初只有五位女士參加。由1980年開始她為課程編寫講義,設計「每日聖經學習」的問題,帶領整個事工不斷發展成長。她本著一個使命,是讓神的話語遍及全球,祂的子民能深入研讀聖經,並藉著主基督和祂的教會將神的真理發揚開去。今天參加讀經班的人數已多達40萬人,遍佈六大洲,共120多個國家;分有男士班、女士班、青少年班、兒童班及初信班,聚會形式有本地社區實體課、網課及BSF的WordGo應用程式等。特別在網課方面提供16種不同語言,包括英語、粵語、普通話、西班牙語…等等。無論你身處那個國家,說那種語言,也能依個人的選擇找到一個合適的小組,每星期與來自世界各地主內朋友一起研讀聖經。

聖經是一個寶藏,要用時間、用心去發掘,裡面充滿了畢生受用的寶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上帝話語的奧妙吧!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