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船艙裡的風暴

【船艙裡的風暴】 「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麼?」(可四40)耶穌面對突然而來的風暴,反應與一般人大相逕庭。如果祂今天置身於香港接二連三的風暴裡,會有甚麼話跟我們說? 那次耶穌和門徒遇到風暴時,正困在海中心的一艘小船上。當時波濤洶湧,逃生無門,險象環生。馬可福音的作者描述這次經歷時,指出三處很不尋常的地方,值得我們留意。 首先,作者用了頗長的篇幅交代起程的經過(四35~36)。原來這次亡命的旅程出自耶穌的主意,是祂主動叫門徒離開安全的岸邊,和祂一同經歷風暴。 其實風暴本身並非邪惡。聖經喜歡把風暴與上帝扣在一起。上帝顯現時有昏黑、密雲、烈風大作、崩山碎石。縱使我們不明白箇中因由,但上帝誠然在風暴背後,也在風暴當中。 風暴代表完全失控的局面。人置身其中全無招架的能力,充分表現受造物的脆弱和限制(creatureliness)。今天人滿以為世界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金融風暴之前,很多香港人以為只要肯搏殺、心夠狠,錢財必能到手。風暴叫我們醒覺到,原來榮華富貴一日間就可以失去。風暴亦叫人意識到避難所的可貴。平日安然無恙,上帝可有可無,風暴卻叫人知道原來自己真的需要上帝。祂才是唯一可靠的保障。 這事件另一特別的地方,是風暴來臨的時候,門徒驚惶失措,耶穌卻竟然仍能在船尾睡覺(四37~40)。更奇怪的是:耶穌似乎沒有打算起來平靜風浪。不然的話,祂為何要等門徒叫醒祂,累他們虛驚一場?醒來後又沒有感激門徒把祂叫醒,反而指出他們的膽怯。耶穌的表現在在說明根本不需要叫醒祂,也不需要平靜風暴。祂平靜風浪,不過為了證明一件事:耶穌勝過風暴,不像門徒被風暴勝過。 原來真正的風暴是內在的,不在外面的環境,不在股市樓市、政治經濟。真正的風暴是在船艙裡,是門徒的「膽怯」、「沒有信心」。信心不是肯定上帝必會除去外在的風暴,而是自己不致被風暴壓倒。真正的信心可以與風暴共存,正如耶穌可以在風浪中熟睡一樣。 如何有這樣的信心呢?究竟耶穌怎樣平靜門徒內心的風暴? 故事的結尾,也是最令人驚訝的一點,是門徒在風暴「大大的平靜」之後,竟然「大大的懼怕」(四41),比先前的懼怕還甚,原因是門徒看見一位比風暴更可畏的主。原來要勝過風暴,需要經歷一個比它更大的風暴。看見一位超越風暴的主,才有超越風暴的信心。被耶穌壓倒,才不會被風暴壓倒。 因此,平靜的關鍵在於誰是我們真正畏懼的對象。我們若怕上帝,就甚麼也不用害怕。當我們把上帝縮小,我們的判斷力便有所偏差,周圍的事物相對地變大,成為威脅自己的風暴。把上帝的真相還原,風暴就變得微不足道。 你所遇到的風暴,不一定是經濟,可以是健康、家庭、人際關係等,但真正的風暴其實在你心裡。誰真正[話事]? 你真正的[靠山]是什麼? 文章選自:[翻閱40年]楊錫鏘醫生院訊文章回顧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應當仰望神

【應當仰望神 】 在新常態生活模式下,留在家裡也可以是一種享受。就】是不用開車也能參加私人或教會的聚會及網上不同的視頻課程等等。其中一個視頻課程有關處理情緒,十分實用,藉學習如何認識、接納和管理情緒來提升情緒智能。情緒本身不是問題,我們因外在或內在環境因素而產生快樂、恐懼、驚訝、憤怒、悲傷和討厭都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最重要是我們如何去處理它,而處理的基礎是以平靜安穩的心境去面對。 當我們遇到困難、情緒或關係的困擾,可以從聖經找問題的起因及解決方法;人生的波浪中可親和可靠的依附對象是神,祂以愛、接納、看顧和帶領讓我們面對人生的起伏。而家中最近發生的事,正好給我機會去應用所學到的。 外子一向負責洗衣的家務,我清楚記得早一天晚上他把廚房兩條毛巾,一白一紅洗淨放在枱上。第二天清早起來只看見白色的,那麼紅色那條在那裡?找了一陣子也找不到,便放棄了;跟著打開冰箱準備弄早點,誰不知紅色毛巾就出現眼前-在冰箱最上層。我想起來了,那天晚上我就用它清潔冰箱內的麵包碎!我將此事告訴外子,他的反應是其實很久前他已留意到我的很多糊塗事。我們四目交投,捧腹大笑。過了大概一星期,在家中看電視,但發覺電視遙控不翼而飛,在慣常擺放的位置找不到,很清楚還記得幾分鐘前還拿在手裡。此時外子在廚房呼喚我,原來他打開冰箱拿東西時發現了那電視遙控,他問電視遙控也需冷藏?我們互相對望,笑到透不到氣,不過在我的笑聲中帶著―點點憂慮。事實上自己也感覺這幾年力不從心,發生許多烏龍事。 過後細想,許多事我都不想發生,但卻是我不能阻止或控制的。人年紀漸老,身體機能衰退是逃不過的,唯有自己事事小心,注意起居飲食,求神給我健康的心態去面對。詩篇42:5給我好的提示。”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 部份內容取材自黃達瑩醫生「處理情緒」課程手册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從巧合到警惕

【從巧合到警惕】 在《天賜糧源》裡面有一篇「數一數找的錢」: 美國納什維爾有一間教會邀請一位基督徙商人到教會證道。他選的經文是「不可偷盜」,他以堅定不移的態度去傳講那個信息。第二天早晨,他自己的汽車壞了所以乘公車去上班。他將一張一元的鈔票給司機;接了找贖後,邊走邊數所找的錢。 在到達座位之前,他發覺多找了一角。他最初的想法是公車公司不會發覺的。然而,內心深處他知道要退還。於是,他回頭走到司機處並說:「先生,你找多了錢。」出乎意料之外,司機對他說:「我是故意對你這樣做的,而且,在鏡子我一直留意你在數錢。因為昨天聽你證道,如果你留下這個小錢,那麼你所說的一切我都不信了!」 以上是一個「偶發」加上巧合的事件: • 兩個人在星期日教會崇拜中,一個是台上的講者,而另一個是台下的聽眾。 • 翌日,在公車上,一個是司機而另一個是乘客。 • 由於車票是一角錢而乘客只有一元,因找贖雙方便有了接觸。 • 星期日講道的主題是「不過偷盜」,於是引起司機藉找贖機會試探講者的“誠實”是否言行一致。 這並非刻意安排,純屬巧合的一故事,可卻帶給基督徒一個警惕。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行為、態度、禮儀、金錢…等都會與他人有所接觸。而人的操守便會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來。在有些人的眼中基督徒屬於一個特定群體,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所以會對基督徒有所要求,例如故事中的 “誠實”。 或者,有人覺得做基督徒似乎有點被監視的意味。可是,如果一個基督徒一直都是以遵行聖經的教導這個信念而行,那麼,我們會活在一個揮灑自如、亳無約束的境況。 事實上今次故事中的乘客(講者)所表現的誠實態度正好對司機(聽眾)發出了一個對上帝尋索的邀請! 文:楊景釗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人生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 多年前華理克牧師(Rev. Rick Warren)接受訪談,對於「人生的目的」發表一段精闢的見解,輯錄網上以下華理克牧師當年的部份談話,也是他的見證: 有人問我(華牧師),人生的目的是甚麼? 我答道:簡單的說,人生是為永恆作預備。我們被造,原本就不是要長生不老;上帝乃是要我們與祂同住在天堂。有一天我的心臟會停止跳動,那是我身體完結的時候,但卻不是「我」的終點。 我在地上可能活到60至100歲,但在永恆裡卻將待上億萬年。此生只是一場暖身活動和綵排,將來我們在永恆裡所要作的,上帝要我們在地上先練習練習。 我們是被上帝所造,也是為祂而造的;除非你弄清楚這點,否則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問題:你若非正在一個問題中,就是剛從一個問題裡出來,再不就是正要進入另一個問題。 人生為何如此?那是因為上帝關注你的性格,超過你的安逸;祂希望讓你的生活聖潔,超過讓你的生活快樂。我們在地上的生活,可以是相當快樂的,但那並非生活的目的。生活的目的是讓性格成長,變得更像基督。 2003年是我一生中最棒的一年,同時也是最艱難的一年,因我太太凱伊罹患了癌症。從前我總以為,人生就像許多高山和低谷:你會經過一段幽暗的時刻,然後到達山峰,如此周而復始。但現在我不再這麼認為了。與其說人生是許多高山和低谷,倒不如說它像鐵路的兩條鐵軌,就如好事和壞事總是同時並存在你的生活中。 不論你的生活中有多少美好的事,總會存在一些不好的事,是需要你去克服的。反之,不管你遭遇多少壞事,總還有一些好事是你可以感謝上帝的,你必須學習處理人生中的好事和壞事。 你可以專注在你的目標上,或者專注在你的煩惱上:如果你專注在自己的煩惱上,你將成為自我中心,心裡充滿「我的煩惱」、「我的問題」、「我的痛苦」。但擺脫痛苦的最簡單方法之一,就是將焦點從自己身上轉向上帝和別人。 雖然有數十萬人為凱伊代禱,我們很快發現:上帝不打算透過超自然的方式醫治她,或讓她感到輕鬆一點。這療程對她而言非常艱難,但上帝卻使她的性格堅強,並交給她一個助人的職務,賜給她一項見證,使她更親近上帝,也更親近人。如今凱伊已痊癒,並充滿活力地服事上帝。 我們須要問自己:我要為何而活?錢財?名聲?我要被甚麼所驅策?壓力?罪惡感?苦毒?物質主義?還是要受上帝在我身上的目的所驅策? 當我早晨起來,我坐在床邊說:上帝啊!如果今天我一事無成,我還是要更認識祢,更愛祢。 上帝把我放在這地上,不是只要我做完一張待辦清單。祂關注我所是,超過我所做。這就是為何我們被稱為「人類」 (human beings),而非「人工」(human doings)。 快樂時刻,讚美上帝。 困難時刻,尋求上帝。 安靜時刻,敬拜上帝。 痛苦時刻,信任上帝。 任何時刻,感謝上帝。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