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 : TV1682 移民,走或留
麦永祥与太太投资移民来到蒙特利尔,因身份、语言及女儿升学问题,感到沮丧。林伟杰因调职移民,太太放弃原来工作,家庭收入减半,也要 离开亲爱家人,对移民决定产生怀疑。两个家庭会走或留呢?
麦永祥与太太投资移民来到蒙特利尔,因身份、语言及女儿升学问题,感到沮丧。林伟杰因调职移民,太太放弃原来工作,家庭收入减半,也要 离开亲爱家人,对移民决定产生怀疑。两个家庭会走或留呢?
【也谈谈核武与末世威胁】 俄乌战争仍然持续,依未见尽头,很多乌克兰城市仍被战火摧残著。世人除了期盼此战争尽早结束之余,也担心此战争会引发核战或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战。 无论是核战或第三次世界大战,虽未至于一定把全世界毁掉,但人类会大规模死亡,却是必然的事,包括参与战争的诸国军人及平民。我与你大概都不会明白,为何人的权力贪婪可以如此无止境的?进行敌对双方都会有重大伤亡的战争或核战,对彼此(特别是首先发动核战的国家及其元首)有何长远益处?其实,即使没有引发核战或世界大战,俄乌战争发展迄今就已不会对任何国家产生任何长远益处,只有长远后遗症、长远经济衰退、只有很多很多人失去生命与未来。所得,永远弥补不了所失的。What for? 无奈,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历史。读历史,往往就充斥着种种荒谬与不理智。昔日秦始皇花了很多心血精力、牺牲了很多人命,打败了六国,统一中国,但成功过后不过十年间,他就与世长辞,猝死在巡察路途上,年仅五十,他一生都为权力、为Number One 而战,但到头来真正能够享有安舒与无上权力的日子却极少。他期望中的万世基业,二皇、三皇、四皇都没有真正出现,他死后不到三年国家就灭亡了。What for? 更讽刺的是魏蜀吴的三国争雄 你争我夺你死我亡的漫长战争岁月终于过去了,到头来三国都没有得到中国,三国都失败了,得国的是晋。What for? 人人都只是这世界的过客,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暂时拥有而已,一切都仅是一现的昙花,何必争?何必战?年纪已不少,何不自己好好安享晚年,而换来满手的血腥与万世臭名?自己的子子孙孙,自己的国民,也不会因你的野心而真正得到甚么好处。但人类却总是被权力贪婪操控行为思想,而致不顾一切。历史,为何总是不断地循环著? 我们自己呢?今日你我也有否做着类似事情,为短暂的名利名车名屋或虚无飘渺的银行数字而花上无尽心机才智,却少有真正好好的享受生活及上帝的精心创造,或为有真正永恒意义的事而尽上当尽的本份与责任?例如说,是上帝给每个信徒的传福音使命,「未领一人来归耶稣,岂可空手回天府」。 另外,也得一提。有信徒认为圣经所说的末世灾难或尽头是因核战或世界大战而有的,我个人不接受这解释。神造万物,有日也有夜,有生也有死,有开始也有结束。即是说,世界有尽头,非因人类犯罪而起,而是神的设计。再说,世界尽头指的是整个宇宙穹苍、所有有形质的星体物质,都会在大响声中废去,一切有新的开始,是新天新地的开始,人类核武再厉害一万一亿倍,都不会带来如此效果。一切,只能出于神的能力。这就是说,我个人不会把「末世尽头」跟「核战」或「人类罪行」联想起来。其实,上帝创造一个燃烧的太阳(且终有一日会烧尽)来作为地球的能量源头,就已清楚显示在他原初设计中,物质世界不会永存。永存的,是新天新地。 生命有尽头,世界有尽头,所以我们要善用生命(特别是生命中的种种投资),善用今天。 文: 禤浩荣牧师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当人愿意跟随耶稣时,就是将生命交给上主领航;马钟沛芝也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女儿又为人母的她,将分享她如何诱导儿女成长及照顾母亲的经历,来庆贺今年母亲节之余,也见证主的导引。此外,中华文化系列【一脉相承】,是次分享 “祭祖与孝道(3) ”。
【母子情-喂养】 每逢我(笔者)的生日,想起的不是生日蛋糕,也不是生日礼物,而是我的母亲 – 陆瑞英女士。出外领会时,间中有人会好奇地问我从哪里来,有时候我会调皮地告诉他们我是从我母亲那里来的!是的,母亲怀胎十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我母亲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也没有什么社会的经验,她,有的也是最宝贵的便是母爱。 母爱的表现可以有很多方面,我母亲有的其中一种表现便是「喂养」的爱。从小到大,自己最难忘的便是母亲的厨艺。一家八口口住在四百多呎的房子,厨房之「大」可想而知,但除了平日三餐外,过年过节,母亲总可以在「小厨」中发挥他「大厨」的功力。他不单可以把饭桌的桌面摆得满满,也可以把一家七个人喂得饱饱。为何一家七个人呢?因为她总是在厨房与饭厅间跑来跑去,加菜添饭,一家七个人无论如何叫她,她总不肯坐下,有点不到黄河心不死,务要见到我们吃到不能动弹才心满意足。 十七岁我便移民加拿大,每次长途电话中母亲总会问一句:「吃得饱吗?」或「有吃的没有?」1976年回港时,我不经意地对母亲说了一句「我喜欢喝可乐,喜欢吃鸡腿。」自此之后的每一天,没有一餐没有可乐与鸡腿,有时暗示甚至明示母亲要「适可而止」,但他总是「欲罢不能」。母亲很简单,他只想投「儿」所好,要儿子开心,望儿子满足。天下母亲不都是应该如此吗? *母亲很简单,她只想投「儿」所好,要儿子开心,望儿子满足。 终于母亲在1988年移民到加拿大。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她的儿子要成家立室,由于父亲也早已退休,于是便决定移民。来加之后,有一段较短的时间一起住,之后便搬至同一座大厦,他与父亲在七楼,我和太太在十一楼。母亲虽移民加拿大,但她在香港时的本色与母亲的天性一点也没有改。每次到她家,他总会第一时间从雪柜中拿出𩠌菜,若没有,也会马上煮一碟小菜要我吃。若我一不小心称赞某一道菜,那一年便会常吃常有,绵绵不绝。有时候要出门,一开门会发现有盒食物放在门口,心中有数,又是住在七楼的母亲的所作所为。母亲既是如此,作为儿子的也要加以配合,每次到母亲家必会留肚,以便满足母亲的一番心意;每次出门必要低头,以免一脚踏在母亲的心血美点上。 来加拿大以后,母亲那一句「吃得饱吗?」或「有吃的没有?」仍然常常挂在嘴边。我的调皮本色也没有改,我会在他面前转一圈说,「一个170多磅的大邮筒,你说有吃的没有?」我母亲看完一遍后(事实上是我转了一圈)便会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又拿出一点食物要我吃,真是「死性不改」。 随着年纪大了,母亲不再煮太多,而是会拿零食或水果甚至饮料作为代替,无论如何,总要有点东西给我入口。母亲便是母亲,一生为母,终生为母。母亲如今住在老人大厦(父亲住在旁边的老人院),有时候陪她喝喝茶,她已很心满意足。一次与母亲出外吃饭,听见她的一番伟论,至今仍回味无穷,这篇伟论我称之为「陆瑞英女士晚年治身格言」: 有人接送不要走路, 有人代劳不要动手, 喜欢吃的要多吃点, 结帐之前要走快点。 我为何如此调皮,相信是由于我母亲的遗传所致。母亲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只求儿女生活安定,吃得饱,穿得暖,对儿女也没有什么要求,没有期望什么回报,这是母爱,是伟大的母爱。 在[箴言]31章10-31节中,轮到才德的妇人,其中15节中提到: 「未到黎明她就起来,把食物分给家中的人。」这就是我的母亲 – 陆瑞英女士,在我眼中她是一位才德妇人,最重要的是她是我母亲! 母亲,谢谢您,把我喂得肥肥白白! *在我眼中她是一位才德妇人,最重要的是她是我母亲! 作为父母者,我们所作的,所没有作的,儿女都会记在心中。愿意我们都尽为父母的本分,作该作的,也不要作不该作的,让儿女可以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以致我们为父为母的,日后可以引以为荣。 有父母者,也不要忘记父母的恩情; 纵然父母无所求,儿女也不单要纪念昔日养育之恩,且要有记挂父母之情,有恩有情,才是合情合理。 反思 有儿女的,要尽父母养育之责; 为子女者,要尽孝顺父母之道。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笔留情」] 。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神的挽回】 当以利亚落在灵性低潮的时候,他逃避,在罗腾树下求死,又瑟缩在山洞里。他为神大发热心,却因看不见果效而泄气灰心,他放弃工作,控诉以色列的百姓。神却忍耐和宽容地对待这一位心灵受伤的仆人,神供应他肉身的需要,让他有足够休息和自省的机会。神亲自向以利亚显现,为要医治和挽回他,又叫他继续完成祂的心意。 「耶和华说:你出来站在山上,在我面前。」(王上19:11)神医治以利亚的方法是吩咐他离开黑暗而就近光。神叫以利亚从黑暗的山洞里出来,站在山上,侍立在祂面前。因神有无比的荣耀,祂的威严和圣洁实在太厉害了。当祂临到山上,所过之处,烈风大作,崩山碎石,地动山摇,且有火焰。以利亚不敢离开山洞站在山上,因他不能以血肉败坏之躯面对荣耀的神。当这一切过后,神用微小声音问以利亚,他才敢出来,但只能站在山洞口,用外衣蒙上脸,因为怕见神。虽然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以利亚是否感到自己的污秽和败坏,但从他行动上可见他惧怕直接面对神。 同样,若不是神将祂荣耀的威严限制,人绝对不可能就近祂,神却常用温柔的慈声对我们说:「快来就光!」约翰勉励我们说:「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约一 1:5-6)我们若要从灵性低潮中出来,就必须有决心离开黑暗的光景,面对神医治的恩光。 「耶和华对他说,你回去。」(王上19:15)昔日神在这山上(何烈山)吩咐和鼓励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进入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所赐的应许之地。今日在同一个山上,神面对背约犯罪的以色列,没有因以利亚的控诉而被激动,仍然显出祂是守约施慈爱和忍耐的神。(忍耐英文译作长久受苦 long suffering)神吩咐以利亚回去,继续工作,完成祂在背约世代中的心意,以行动向不顺服的以色列和奔逃的以利亚彰显忍耐。面对事奉上的挫败和孤单,雅各提醒我们:「忍耐也当成功。」保罗劝勉我们:「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希伯来书作者劝勉我们:「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主耶稣鼓励我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神吩咐以利亚膏立哈薛、耶户和以利沙,这显示神使用不同的人去完成祂的心意,不单是以利亚一人。神又对他说:「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 19:18)这表明神在极背道的时刻,仍然为自己保存著一些忠心的见証人,这是「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11:5)他们虽然没有在迦密山上现身,为以利亚打气,支持他对拒巴力的先知,他们却分别自己,默然等候神的工作。事奉上的孤单感很容易变为孤芳自赏,自怜之余就会对别人苛刻批评,仿佛像以利亚从山洞里观天自叹一样。神向以利亚披露这秘密,借此鼓励和挽回他,叫他知道在神恩典保守下,还有许多人为神忠心站立。 文: 杜嘉明牧师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多次带领宣教队伍到南美洲秘鲁国家的梁佩珠牧师,因着她的一份热诚使命却跨越了身体的限制,与众人经历了主奇妙的祝福 !他们不单服侍当地的侨胞,更向住偏远山区当地民众宣讲主救恩,让恩泽传异邦。中华文化系列【一脉相承】,是次分享 “祭祖与孝道(2) ”。
【生活见证】 人是群体的动物,群居聚在一起,彼此接触交流,互相依靠,互相影响。我喜欢透过生活见证,将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散发开去,希望彼此鼓励,用生命影响生命。其中一个生活见证是有关教会一位忠心事奉的姊妹。她今年大概七十多岁,身体不算健康,因早年患了脑瘤,用助行架帮助走路已好几年。她热心事奉不受年老体弱、身体机能衰退影响。回想起她与丈夫自教会80年末成立开始默默服待,一面要上班,一面事奉真不容易。随着岁月的增长,教会遂渐扩展,设有粤语堂、国语堂及英语堂,会众人数亦渐渐增多。姊妹在育婴/幼儿部事奉,帮助一些有需要的父母在主日崇拜时段为他们看顾年幼的子女,使他们能专心参与崇拜。育婴房内十分注重卫生,每星期她把床单被铺带回家清洗;玩具、图书、用品也定期消毒,加上严格有效的登记系统,从来没有出乱子。同时她又负责厨房总务,所牵涉的事情更加多,琐碎繁复,凡涉及膳食的聚会均由她策划统筹,由几十人的小型餐会至几百人的大型聚会。最令我敬佩的是他们夫妇二人从没间断地逢星期一返教会清理厨房,确保星期日不同堂会的会众用过的厨具清理好及放回原处;又清理煮食炉头,他们从不告诉别人,这是我偶然间发现。她不求人的赞赏,忠心作主的工,无私奉献的行为凝聚一股力量,深深影响教会许多弟兄姊妹,大家都以她为榜样,为教会尽心事奉。深信这位姊妹得到神的祝福和赏赐。马太福音25:21「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另一个生活见证是有关外子大卫热心助人的例子。几年前在感恩节牧师家里聚餐,认识一位露宿者米高,他晚上在荒废的空地搭起简陋的帐篷睡觉,日间在快餐店或图书馆打发时间。我们居住的地方虽然天气和暖,但在12月至3月期间偶然有几晚温度降至摄氏10度以下。遇到寒冷日子大卫就邀请米高来我们细小的居所留宿,早上亦为他预备一顿丰富早餐。因大家经常见面,成为好朋友。在一次倾谈中知道他乎合政府的资助,大卫成功替他申请,现时他有固定收入,生活也大大改善。另一位独居汉现时是大卫服待的对象,他多年前中风,家里养了两只猫、四只狗,经济拮据。由于他对圣经的了解不多,亦没有返教会的习惯,为了鼓励他多接触教会,扩阔生活圈子,我们每星期也接送他参加主日崇拜及星期三晚的查经班。除此之外,大卫更开车送他去超市购物、看医生(往返需时3小时)、理发、看兽医…等等。除了实际的帮忙,大卫还与他深入倾谈有关他心里的郁闷、他的内心世界及日后生活的计划。作为妻子,我当然尽力配合和支持丈夫的行动,但有些时候觉得对方的要求实在过分,过了底线,将外子当作随传随到免费的uber司机。纵然如此,大卫完全不介意,尽心尽力帮助这位新朋友。这件事令我看见自己在服待上的软弱、爱心及同理心不足。箴言3:27「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圣经鼓励我们服待他人,为上帝作工,留下美好见证。在这纷乱的世界,疫情和战争还未平息,人与人之间更应互助互爱,发挥基督”爱”的精神。帮助无分大小,重要的、不重要的,只要怀着一颗爱心和怜悯心,用行动去作神”爱”的大使。约翰壹书 3:18―19「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从此,就知道我们是属真理的,并且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稳。」 文: Sally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