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神的慈爱

神的慈爱

【神的慈爱】 圣经从开始直到结束都不断记载神的慈爱。神是爱的源头、神是爱的开始、神是爱的高峰、神是爱的终极﹗圣经说: 「神就是爱」 (约一4:8) 要认识神,必须认识神的慈爱。一个人若不知道神的慈爱,就是不认识神了﹗ 在圣经中,耶稣基督论到神的慈爱有一句最简明、但最深刻的话记载在马太福音5:45 「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你是好人吗?神赐给你美丽的阳光;你是坏人吗?神也同样赐给你美丽的阳光;你是义人吗?可以令受滋润的雨露;你是不义的人吗?也可以同样领受滋润的雨露。神的慈爱是博施济众,人人有份的。不分性别和种族、不分智愚善恶,都同样可以得到神的慈爱、神的阳光,神的雨露﹗ 当然,神也是公义的,「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罗2:6),又说: 「神必不以有罪为无罪」( 出34:7)。但是,在报应仍未到来,刑罚仍未来到时,神的慈爱没有改变;照样丰盛的、温和的,把阳光、雨露、一切好处、一切恩典,降给各式各样的人。为什么呢? 因为彼得后书3:9说: 「神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神爱好人,但也爱坏人,神盼望人人悔改。神爱义人,也爱不义人,神盼望人人悔改。 神爱我们这一切的人,甚至差遣耶稣基督为我们死,且死在十字架。代我们清还罪债,把神的慈爱完完备备的表明出来。神的慈爱,把最刚硬的心破碎溶化了;神的慈爱,叫最顽梗的人回头,生命改变。当耶稣的门徒约翰深深了解自己、也了解神的慈爱时,他就在约翰一书4:10写下﹕「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有一个少女受人诱惑,背弃母亲、离开家庭,在外面任意妄为。她的母亲由于挂念她,十分渴望她悔改,就在大街小巷贴了许多告示,上面有母亲自己的照片,只写了一句话﹕「我仍然爱你﹗」 有一晚这少女从舞厅出来,看见告示,心里很受感动 : 「我以为母亲恨我、讨厌我,原来她仍然爱我。好,让我回家看看吧﹗」 于是她立刻乘车回家, 发觉大门没有上锁,于是轻轻上到楼上自己房间;发现房门也没有关上,进到房间,一切好像从前一样,床单仍像从前那么洁白,新鲜的花插在瓶里。此时,她想起母亲,不禁流泪﹗母亲亦听见声响过来看看,少女不好意思答讪说: 「门没关好呢﹗」 母亲紧紧抱着她的女儿说: 「 亲爱的啊﹗你回来了多好。从你离开那日,门从未关好,更从来未上锁,为的是等待你回来﹗」神的慈爱也是这样,等待我们悔改回家,回到天父的怀抱中﹗ 文: 麦希真牧师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父子情 - 离别

父子情 – 离别

【父子情 – 离别】 期盼的一天终于到了,儿子终于入大学了,虽仍未成才但心中却认为成才在即,为儿子快成才而沾沾自喜。意想不到的是喜中原来有忧,乐中也有泪。 今天一早为儿子打点一切,全家人送他到离开一小时多车程的大学,心情有点像古时送子上京赴考一样,虽未大锣大鼓,但也街知巷闻。送别之餐会,长辈之红包,亲友之贺礼,祝贺之说话有点应接不暇。儿子愈吃愈「重」,一方面是身体重,一方面是心情重,因为礼已收便不能有负众望,必要衣锦还乡。无人可担保成败,但食物既已落肚,礼物亦已收下,只有尽力而为。 在宿舍安顿一切后,在校园内停留了一段时间,尝了校园中的食物,参观了儿子上课的地方。我和太太特别留意儿子回家的巴士行程表,与太太研究他若要回家,可以坐哪班车,又可以坐哪班车回校。终于,离别的一刻到了,从宿舍下来,儿子陪我们走到停车的地方,一一拥抱后我们便上车。他出奇地要求我送他到校园的另一边,十七年来送他到过无数地方,这次又怎会推搪。过去,很少迷路,这次不单迷路,还迷得甘心乐意,心中希望大家能相聚多一刻。终于,到了儿子下车的地方,再一次送别,目睹儿子的背影渐渐拉远,心中起了一阵酸味,很难受的离别之痛涌上心头。 记得十多年前第一天送儿子到托儿中心,可爱的儿子,面很圆,纯真可爱,把他放下后,心中便有同样的离别之痛,心中不断想儿子会如何?习惯吗?能吃吗?能睡吗?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会如何?老师会对他好吗?我即时成了「问题」父亲,明知没有答案或明知无补于事,但就是禁不住自己的心要问,也禁不住自己的心在痛,目睹小小的背影,离别之痛有增无减。 又记得四年前为了让儿子进入一间较好的中学,我和太太仿傚孟母三迁,搬至一间中学的校区内,但同时,儿子便进入一个完全陌生之环境。当时十三岁的他,一个人背着背包,虽是两分钟的车程,第一天上学我还是送了他一程。还记得他头也不回便走进学校,自己以为他很潇洒。当天我和太太也没有上班,在家中油漆。想不到他中午便一个人走回家,在家中吃由学校带回的午餐,吃完午餐,时间到了,他要自己走回学校,看着他的背影,很想陪他走,但最后还是让他自己上路,人影渐远心渐痛,只有回家专心油漆,待他回家才一诉「相思」之苦。 从大学开车回家前,给儿子发了一个短讯,「 I miss you. 」(记挂着你),他也即时回了我一个短讯「I miss you too.」(我也记挂着你)。 回家路上,一向「多言多语」的我没有话,只有想,想起十多年前送儿子到托儿中心,四年前送儿子到中学,想着想着,离别的痛引出了离别的泪。当时车外正下着雨,真应景,一小时多的车程很累,是怀念儿子的心很累,一回到家中,马上再传上一个短讯给儿子:「We’re home, miss you.」(已到家,记挂着你),他也很快回了一个短讯「I still miss you.」(仍记挂着你)。自己再也忍不住,走进洗手间哭了一场,真的是泪流满面。走进卧房,见太太在休息,对他说了一句「舍不得儿子」后边抱着她又哭了一场。离别真的很痛,痛是在痛,但自己也高兴自己痛,因为痛表示有情,有些人或许比我潇洒一点,但离别之痛只是表示父子有情。 相信这种痛不会持续不停,但挂念的心会持久不变,人离别之痛在于离别之前,人若在离别前没有爱,离别时又何来痛,爱得深便会痛得切。痛在表面上是人要避免的,但因爱而有的痛却是人应追求的。人要做一种因爱而痛的人,不要做不爱又不痛的人。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基本需要。 我会天天期待儿子回家的一天,离别时愈痛,重聚时愈乐。离别之痛是基于离别前的相处,也会影响离别后的重聚。《圣经》中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篇127篇3节)。我感谢神赐我使我心会痛的儿子,使我明白也体会爱。愿世上父母能痛爱儿女,珍惜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以致日后他们不需要我们的时候仍会珍惜我们。「儿子,我们仍挂念你,等你回家!」 反思 珍惜眼前人, 不是为了日后有离别之伤痛, 而是为了有美好的回忆。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笔留情」] 。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父亲

父亲

【父亲】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六月份庆祝父亲节的日子。虽然父亲已过世十多年,但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仍然萦绕在脑海中,心里十分想念他。父亲为人忠厚,工作勤奋尽责,任劳任怨,对家庭百分百付出,对子女疼爱,辛劳大半生就是为了提供最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给我们。他对我更是特别宠爱,小时父亲完全不许我做家务,由妈妈和两个弟弟负责,他说女子未嫁时做家务,结婚后又要做家务,那么她一辈子也忙碌做家务,这太辛苦了。此外他给予很大的自由度让我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职业、配偶,用关心来表示支持,从不囉唆。在我心中他是最完美,最伟大的父亲,是我所欣赏及敬佩的。 另外一位父亲,就是我的天父上帝。在旧约创世记第一章描述祂创天造地的过程,大地、大地上的万物,包括各样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动物、群山、溪流…等等都是祂创造的,还有大地之运转,所有星辰和行星有秩序地按其既定方式运行,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暇,准确无误,全因祂心思细腻,专心打造一个最好的环境给我们居住,当中显现出祂的大能和对我们深厚的爱,就像一个父亲预备各样最好的东西来迎接快要出生的孩子一样。天父造人毫不苛且,是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创世记1:27「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神是完美的,祂有公义、仁爱、喜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等等,所以人也有祂美善的特质。此外神更给人尊贵的地位,让我们治理祂创造的万物。创世记1:28「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可惜后来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了罪,失了神赋予人本来美善的本性,祂的荣美和荣耀再不能在人身上显明出来。神是公义的、圣洁的,祂不能将有罪看作无罪,但祂爱世人,不愿抛弃我们这些罪人,那么怎样才可以与祂修补关系?祂作了很大的牺牲,将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差到世上来。住在世人当中的主基督,不单教导世人真理,要我们好好学习,并以身作则将天父爱的形像活出来,要我们效法祂的榜样,并且传递开去。祂「爱」的真理感化了世人,使我们渐渐改变,脱去罪性,回复最初神创造人美善的本性。最后主耶稣还为我们舍命,无辜被钉在十字架,以宝血来洗净世人的罪,完成天父的救赎计划,使我们可与父神和好。约翰褔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我们的天父上帝,袮是全能至高无上的创造主;袮的爱是创始成终,无条件的;袮是宇宙最伟大的父亲。 文: Sally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载区

SOBEM App 下载区 Icon

社交媒体

访问我们的 Facebook 页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访问我们的 YouTube 页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发电邮给我们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