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 TV1712 也要感謝 (HD粵語)
1993年從香港移居溫哥華 經營餅店的鄭素茵, 經歷過喪子之痛,自己又患上癌症。縱然面對逆境,她完全倚靠神給她的力量 去面對,也能夠不斷感謝神的恩典。
1993年從香港移居溫哥華 經營餅店的鄭素茵, 經歷過喪子之痛,自己又患上癌症。縱然面對逆境,她完全倚靠神給她的力量 去面對,也能夠不斷感謝神的恩典。
【姊妹情:虧欠】 我有三位姊姊一位妹妹,由於我小時候很少和他們一起玩,與他們的關係比較疏離。我十七歲那一年已移民外國,自此便很少見面,關係更疏。因為三姐的女兒出嫁,二姐、妹妹與我便相約回港參加婚宴,幾個家庭又相約到中國和澳門遊玩。在這短短兩個星期內,我突然體會到,我不單有這四位姊妹,我有的且是四位非常親的姊妹。特別是這一年,她們對我的關心與幫助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那年七月我太太入院,我二姐與妹妹不斷安慰我,叫我不要太擔心,鼓勵我說太太總會好轉的;八月份,我兒子準備入大學,她們知道兒子喜歡喇叭,又需要電腦,便買了一支很好的喇叭,也送了一部很好的電腦給他,令我感激不盡;九月份,我的工作出現了問題,正在煩惱的時候,二姐與妹妹肯定地告訴我,無論情況如何,她們也會支持我;十月時,我準備與太太回港,大姊告訴我,可以住她的家,她自己搬到兒子家中住,把她的地方讓給我們,對此我覺得很不好意思,但她卻毫不在意,似乎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香港時,一有機會,我便與她們一起吃早餐。每次早餐,我也從她們口中得知多一點往事。我感到自己好像一個失散了的兄弟,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中一般。 她們的一生也有高低起伏,有危有安。大姊與三姊曾先後有不同的癌症,經歷過死亡的邊緣;她們為家庭付出許多代價,度過數不盡的艱難日子。聽他們述說時,我好生奇怪,在她們最困難的時候,我在哪裡?但是,當今年我經歷各種困境時,面對不同的需要時,他們都一一出現在我的身邊,扶持我、幫助我。今次三姊嫁女,我很高興能與她們分享這份喜悅,但我卻錯過了與她們共度他們的艱難時刻。我感到欣慰的是,至少我仍能分享到她們的喜悅,這也是值得感恩的。 和三姊見面時,她對我和太太出席這次婚宴多次表示「不好意思」,但我心中卻覺得自己來得實在太遲了。當我太太申請中國簽証出了問題時,她們四姊妹全體出動,在一天內便替我太太辦妥簽証。她們緊張的程度,真的好像是她們自己簽証出了問題一般。在港時的一個主日,我在一間教會講道,她們四姊妹都來了,且整齊地坐在前排,聚精會神聽我講道。那一刻,我突然再次感受到,她們是我的姊妹,是我的親姊妹。 一次在大家閒談時,其中一人提到我們多久沒有這樣聚在一起了,有人說三十多年吧!又有人問到我們何時可以再這樣聚在一起,有人說,希望不會太久吧!真的,大姊、二姊、三姊、妹妹、希望不久大家又可以再聚。 經過這次重聚,我特別體會到保羅所說的:「愛要常以為虧欠」(《羅馬書》13章8節),自己真的覺得很虧欠,錯過了太多的有難同當的機會,徒受了太多有福同享的時刻。在這難忘的兩星期,給我一生中留下了一份很深的情,一份很深的姊妹情。以前常聽的一句話:「做兄弟的,有今生,沒來世。」《希伯來書》9章27節中指出:「人人都有一死」,表示人人只有一生。「作為我的姊妹,也是有今生,沒來世。」姊妹們,很高興在我人生中有你們作我的姊妹!願意天下間的兄弟姊妹們也能互相珍惜,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反思~ 能為別人高興,能替別人分憂, 是一種福份,不能如此, 會是一種遺憾。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2022年只剩下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完結。時間彈指而過,光陰容易溜走,回望過去,2022年著實是極不容易的一年。 在疫情、時局及經濟不穩的因素籠罩之下,恩雨之聲經歷了不少困難和挑戰。然而,恩典總比困難多,感恩有天父的保守…
三十多年來曾為主在恩雨電台作見證的嘉賓有如天上的雲彩,給予我們鼓勵及肯定。是次回顧分享的嘉賓有胡章釗先生及張清先生,他們都是在不同的境遇裡經歷了上主。王婉美女士(阮眉),將在新環節裡分享她所創作的福音粵曲。
【讓我們一起探索上帝的話】 聖經告訴我們神話語的重要性和好處。如詩篇119:105「袮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馬太福音4:4「…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提摩太後書3: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神亦透過祂的話語與我們交流,讓我們明白祂的屬性、心意和教導,好使我們走在正確的人生路上,不因世俗的誘惑而迷失方向。你有沒有閱讀聖經的習慣?你有沒有定期參加查經班與一群人定時學習聖經話語,並彼此關顧,彼此代禱? 十多年前經教會一位姊妹的介紹參加了讀經班 (Bible Study Fellowship),當年是實體上課,費用全免。每星期聚會一次,課程長達八個月,由九月份至翌年五月份結束,每學年都詳細深入閱讀一卷聖經。聚會開始大家齊集一起用詩歌敬拜上帝,然後分成大概8至10人小組,除了討論功課外還彼此代禱,之後大家又聚集一起聽首席導師在臺上講解問題的答案及如何將聖經真理應用在生活上。散會之先各人會獲派發一份講義及每日聖經學習功課作為下次聚會討論。此外小組組長會個別聯絡組員,看看在功課上有什麼困難及關顧組員的近況,看看有什麼事情需要放在小組代禱事項上。這個讀經班的模式,不單讓學員在頭腦上認識聖經,同時也關顧每個人心靈上的需要。 這個世界性的讀經班是由美國奧黛麗﹒韋瑟爾﹒約翰遜女士(Audrey Wetherell Johnson) 創辦,最初只有五位女士參加。由1980年開始她為課程編寫講義,設計「每日聖經學習」的問題,帶領整個事工不斷發展成長。她本著一個使命,是讓神的話語遍及全球,祂的子民能深入研讀聖經,並藉著主基督和祂的教會將神的真理發揚開去。今天參加讀經班的人數已多達40萬人,遍佈六大洲,共120多個國家;分有男士班、女士班、青少年班、兒童班及初信班,聚會形式有本地社區實體課、網課及BSF的WordGo應用程式等。特別在網課方面提供16種不同語言,包括英語、粵語、普通話、西班牙語…等等。無論你身處那個國家,說那種語言,也能依個人的選擇找到一個合適的小組,每星期與來自世界各地主內朋友一起研讀聖經。 聖經是一個寶藏,要用時間、用心去發掘,裡面充滿了畢生受用的寶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上帝話語的奧妙吧!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齊晟恩成長於滿地可,生活平順,個性溫和,因為學業上的挫折,曾經迷失自己。黃德雅生活在溫哥華,從小心思敏感,飽受情緒折騰,一路跌跌撞撞尋找生命意義。試問他們如何看清未來方向呢?
【永生】 人生多憂患,生、老、病、死,受各種痛苦纏繞,即使有順利的時候,享受榮華富貴,但是轉眼之間,又成為虛空。哥林多後書5章2節確實把人的盼望清楚地寫出來﹕[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心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古代遊牧民族到處飄流,只是搭一個帳棚作臨時遮蔽風雨之用,沒有一間房屋可以住得舒舒服服,長長久久。人生如同遊牧民族,到處飄流支搭帳棚作臨時遮蔽風雨之所,唯有找到一個永恆的歸宿,好像堅固的房屋,才能舒舒服服, 長長久久居住。 人生樂少苦多,充滿嘆息。當走到人生盡頭,要離開這世界的時候,你有一個永恆的歸宿嗎? 啟示錄14章13節說﹕[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你要寫下,從今以後,在主裏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 確實是這樣,一個信靠耶穌基督的人,有了永恆的歸宿,就是永生,死亡不再是禍患,死亡乃是神所賜的道路,引進永生。 我的父親虔誠信主,自大學時期開始一生跟隨基督。70歲以後身體仍然健康, 有一天他覺得頭有點昏,送入醫院住了三天,忽然進入昏迷狀態,再沉沉地大睡三天,就在睡中安然去世﹗信耶穌的人實在有福。我的岳父在五十多歲才信主,70多歲患了肺癌,我們都擔心他會很痛;但後來一切都平安過去了。 一日下午他從昏睡中醒過來,吩咐後事,安慰家人說﹕[我先到天上,等候你們。不必掛慮,不必難過﹗] 再過一天就平安去世。我認識一位基督徒,患病躺在床上,將要離開世界了,兒女都在旁邊,忽然這位老兄慢慢地舉起雙手,舉目望天說﹕[感謝耶穌﹗感謝耶穌﹗] 雙手放下,就平安離開世界了。 正如聖經的啟示錄說﹕[在主裏面而死的人有福了。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 為什麼信耶穌的人能夠滿有信心、歡歡喜喜、平平安安、通過死亡,進入永生呢?是因為聖經裏有明確可靠的應許。約翰一書5章12到13節說﹕[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 這段經文說得非常清楚﹕[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人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 這不是在死後才能證實,而是在現在就可以證實的。所以這段經文繼續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 所以基督徒是現在就可以知道自己有永生的。既然今世就知道自己有永生,面臨死亡就不會懼怕,反而能夠歡歡喜喜、平平安安的通過死亡, 進入永生了﹗ 今天你信靠接待神的兒子,今天你就有永生。前面是順是逆,是福是禍,對我們都無關重要。因為到處漂流的人生總有結束的一天。將來能夠有天上的房屋住得舒舒服服、長長久久,就夠了﹗就夠了﹗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是次曾路得談到她生命的體會;從懷孕、抑鬱症到癌病,她深刻感到生命是由不得自己,但卻有愛她的主共行。今天她更用上這獨特的領受來創作歌曲,珍惜上主給她的機會來服侍人更是榮耀上主!「與年幼子女談性」專輯,續分享最後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