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而行】第二回:疫情下的得與失
【[逆風而行] 第二回:疫情下的得與失】
肺炎疫情肆虐下,我們過著「非常時期」的日子,生活失了常態,真希望找回一點「日常感」,就是一份習慣、熟識和可控制的感覺,否則我們會失去方向、目標和存在感。在疫下,我們看見很多「失去」,例如失去了生命;日常生活改變;難跟親人朋友見面而疏離;失去工作和收入;失去一些想做的活動,甚至影響舉辦重要節慶或奧運會等。
以下是我最近遇見過的「失去」例子。
「我每天只想抱頭大睡,不願做任何事。」一位碩士生在電話中對我說。 他呆望堆積如山的功課,提不起半點勁。他發現生活失去了一個框架,如同失去了焦點和方向。眼見死線一日一日接近,內心的焦慮就愈來愈大,動力反而愈來愈少。動力哪裡來? 往日他有同學同行,但今日與人的隔絕,令他完全失去支持和動力。
「我彷彿失去了整個學年,無法討回。」一位中學生沮喪地說。大部分同學都無心向學,逃避網上課程和功課。他卻心想失去了一整年學習,儼如耗了一年的青春。他最害怕別人問「你做過什麼?」 因他完全想不到一件有意義的事,活著變得沒意義,失去一份存在感。
「孩子為了打機廢寢忘餐,怎辦?」我在網上接觸的家長感到極之不憤。當家長上班,孩子也通宵達旦地打機。有些家庭更變成困獸鬥。原有的家庭矛盾一觸即發,誤解沒解,分歧仍在。這時候很多家庭失去了實際和心靈的空間,大家渴望走出去透透氣,過過冷河,方能回氣面對家庭張力。
我們可能並非遇上重大失去,但也逃不過大大小小的失去。
心理學家 David Kessler 提出一種失去叫「預期的痛失」(anticipatory grief)。Anticipatory 的意思是對前面的預期和預料。人感到肺炎病毒無法揣測和控制,對性命和生活失去「控制權」,彷彿感染一種集體性「心理病毒」。這病毒使人焦慮,甚至變種成為爭競、歧視、失控和瘋狂。
面對失去,我們可以如何?我們要反思「失去」的同時,要重新檢視生命中誰重誰輕,就是重新排列生命中的優次。我們總覺得最理想是 – 什麼都不要失去,但這並非現實。
不如重新學懂優次,什麼對自己真正重要呢?成績、成就、金錢、財富、衣物?還是關係、成就感、尊嚴、跟神的關係?我們要反省,究竟有什麼可以輕易被奪去?又有什麼卻不是?我們要保留什麼,珍惜什麼?
經過這個重新排列生命中的優次,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關係和目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我們以為「失去」之時,卻可能是新的機會去得著更豐盛、更重要的東西。
文:伍詠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療師, 前突破輔導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