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感恩處處

感恩處處

【感恩處處】 人對上帝一切的賜予是由衷的感恩,對父母養育之恩是一生難忘的感恩。此外,亦有人在困苦期間得到他人幫助深深感恩。看來,感恩似乎只有在濃情厚愛的氛圍下才能孕育出來的無價寶!真的嗎? 在人生漫長的旅程中,難道還有可足感恩的事情會出現在人前嗎? 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的圈子裡面,有些人想創業,做老闆,祈望賺大錢。可是,發現想 “全賺”是不可能的事。招聘員工是唯一的選擇。這樣看來,僱主與僱員之間不只是勞資的關係,而是唇齒相依。所以,如果雙方合作無間,業務蒸蒸日上的話,僱主與僱員應該是互相感恩才是! 此外,職場上由於有不同的工作崗位,自然有上司與下屬的關係產生。為了完成各項任務,相互之間不應是明爭暗鬥反而是合作無間。如此看來,上司與下屬之間亦應是互相感恩。 誠然,社會與商業環境從來都是不斷在變,所以其中帶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不會長久不變。但,無論如何,社會是如此寬闊,居然有緣相敘一地而且建立起工作關係,難道不是一個值得珍惜的一種感恩模式嗎? 你跟我一樣,在人生路上不會太長。可是,每一個人在社會裡工作又佔了人生相當長的日子。看來,人與人之間應懂得及珍惜共敘的時日,互相感恩。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感恩其實最重要的是帶給人和諧共處。看看今天的世界, “和諧”不是我們最渴求的東西嗎? 不過,千萬記住感恩是條件性的,那就是 “真誠”。無論何種關係,只有不存在 “利害”的計算, “恩”才會出現, “感恩”才能形成。 朋友,今天我存著感恩的心寫這篇文章。看到的人希望都能以感恩的心對你的同事、上司和朋友。讓大家同在恩海之中! 文:楊景釗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凡事都有神的美意

凡事都有神的美意

【凡事都有神的美意】 2021年的來臨,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令世人充滿希望,而我們夫婦二人在去年經歷過神奇妙的拯救後,對祂懷著前所未有的信心。盼望以下的經歷給你一些啓發、鼓勵和共鳴,在新的一年,無論你處於什麼景況也緊緊倚靠著上帝過每一天,對前景充滿信心和盼望。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除了出外買菜外,大部份時間也躲在家裡。每當雙腿踏出屋外,警覺性便立即提高,一定配帶口罩及即用即棄手套、在超市一定與人保持相當距離。許多時因要避免人群,我們會選擇耆老時間購物,早上七時前已在超市門外等候。購物完畢馬上用消毒液清潔雙手,回到家裡又全身清洗,然後將每件雜貨用消毒劑或清潔液處理。縱然如此,我們同時感染新冠肺炎。也許我的身體比較健康或病毒數量比較少,我的症狀輕微,只是有點咳嗽和疲倦,但外子就截然不同,因他患有糖尿病、又屬三高人士,是長期病患者。病毒侵襲他身體不同部位,首先是腎臟,身體兩邊腰部極度痛楚;然後腦部,他的手不能受控,搖晃得十分利害,拿半杯水的能力也沒有,把水全部散在地上;跟著他喪失嗅覺;接著病毒攻擊他的消化系統,令他完全不能進食及不敢進食,以免吐出來,連喝一口水也會馬上吐;又腹瀉。幸好他的呼吸沒出現太大問題,只是有點咳嗽,可能因他長期使用睡眠窒息症呼吸機緣故。 在加拿大安省荷頓區處理新冠肺炎患者的政策是若非病情嚴重便需在家裡隔離休息,公共衛生部門及家庭醫生會與患者聯絡,問候情況,但徜若發覺呼吸困難、胸口持續繃緊或有壓迫感、意識混亂或神智不清,便可召救護車送醫接受治療。眼看外子的情況,我當然擔心、恐懼,怕他熬不過來。在徬惶無助之際,第一時間是向神禱告,也請教會弟兄姊妹代禱,我深信神聽禱告。最奇妙的是每次我禱告,有清楚而強烈的聲音對我說:”孩子,不用怕,他會挨過這一關。你也疲累了,就由我照顧他吧!” 頓時我的心平靜起來,沒有那麼擔心和恐懼,因為我不是孤軍作戰,實實在在感覺到神與我們同在。幸好外子病情漸漸好轉,不用送院治療,事實上如果情況容許,留在家中總比留在醫院好,因24小時也有我照顧。大概十天後我們已完全康復。 長期處於平靜、無風無浪的退休生活,一旦染病便手足無措、失去方寸,體會到人的軟弱無能,許多事情不是在自己掌握之中;許多事情也不能控制,倚靠那掌管萬事的耶和華神才是唯一的出路。新冠肺炎沒有擊倒我,反而令我屬靈生命的成長跨進一大步,我對神的慈愛、大能、信實全無懷疑,這種百份百的確信是以前沒有的,對未來走主的路充滿信心。感謝神賜我這份經歷、這份寶貴的禮物,我得到的多過失去的,祂要我在磨練中成長,這事的背後有祂的美意,所以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以喜樂的心面對環境,以平安的心應對處境,以盼望的心面對失望,以積極的心戰勝沮喪,因為凡事都有神的美意,我要讚美、感謝祂。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聰明或愚拙

聰明或愚拙

【聰明或愚拙】 2020年即將完結, 大家又會怎樣去迎接2021年呢? 筆者最近在好幾個場合聽到關於聖經十個童女的比喻,想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比喻 來迎接明年! 有人說:機會,是留給有預備的人!童女的比喻更讓我們看見天國是給 – 那預備好了的人! 當門徒在馬太福音24章問耶穌說 : 你來臨和世代的終結有什麼預兆呢?耶穌就在 25章以十個童女的比喻來回答有關祂的來臨和世代的終結。聰明的童女與愚拙的童女就告訴門徒當怎樣預備自己,迎接主耶穌的再臨! [ 蘇州過後無艇搭],當天國的門關上,可以怎樣?那不單止是望門輕嘆,更是在黑暗中哀哭切齒。因為錯過了這一班車,還可以等下一班車;但錯過了天國,耶穌的再臨,是不可能返轉頭,因為沒有第三次降臨的!因此,我們是聰明的童女,抑或是愚拙的? 起初聰明的和愚拙的,都是拿著燈,然後出去,迎接新郎。其中的分別是聰明的多作了一手的預備,帶了格外的油,愚拙的卻沒有。為什麼要多作一手的準備?或者從相反角度問,為什麼不作多一點的準備?是認為無需要?或是覺得麻煩? 等候期間,聰明的和愚拙的都一樣地打盹,睡著了,二者並沒有分別。最後,新郎終於到了,她們一起醒過來。只是到了這時刻,愚拙的童女才認真地正視和處理沒有帶油,「燈要滅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沒有多作一手的準備?是因為好忙碌?等待期間,為何不去買油?因為疲累、打盹、睡覺?機會,就是這樣白白地溜走了,更甚的是連天國的門,都錯過了!當天國的門關上後,她們還以為呼求,就可以再打開,太遲了! 機會不等人!錯過了主的再臨, 天國的筵席, 更不會有下一次的機會, 因此事常警醒, 作好預備, 是主耶穌給我們的勉勵。然而, 人真的可以時常警醒, 不鬆懈嗎? 馬太福音26章,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 吩咐彼得, 約翰和雅各一同警醒, 他們卻睡著了。憑人的力量, 是不可時常警醒, 不鬆懈, 但感謝主寶貴的應許,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凡事都能作」( 腓4:13)。 我們都是在等候主再臨, 無論聰明或愚拙, 都一樣會打盹, 睡覺, 然而聰明的童女提醒我們, 盡力多作預備, 迎接主再臨, 不要臨急才去找油!而且聰明的童女不能將她的油, 借給愚拙的童女, 因為這些油是代表著我們自己與神的關係, 我們個人與神的關係, 是借不到回來的!在此希望大家及早與這道成肉身的耶穌, 建立關係, 不要錯過機會!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參考 [靜思恩言] 香港崇真會)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不一樣的聖誕節

不一樣的聖誕節

【不一樣的聖誕節】 2020年的聖誕節真是不一樣的聖誕節,因著限制聚會命令,不單令我購禮物的意慾銳減,並且被蒙上了抽離的孤獨感,我失去了往日迎接節日的喜樂。因為新冠狀病毒疫情,世界很多地方被迫執行嚴格的限制聚會命令,原本很熱鬧十二月的節日氣氛,變成史無前例的冷清。從另一角度看,有被看重為互相餽贈禮物的聖誕節,眾人所注重以禮物相交的橫向關係,今年的確因為彼此保持社交距離而疏遠,唯一不變的是:我們與主耶穌縱向關係不被處境所影響。 聖經馬太及路加福音詳細記載:嬰孩主耶穌出生的故事、以及拯救世人的使命,相信大家對這記載不會陌生。今天我與大家一起去探討這記載裏面的小人物,不被看重的角色「牧羊人」。當嬰孩耶穌在非常簡陋的地方出世,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裏。天使向在伯利恆城野外的牧羊人,宣告耶穌降生的大喜信息,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 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 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他們急忙去查看,果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 神的旨意非人所能測度,祂帶領愛子在一個極簡陋的環境降世為人,又揀選藉一群位於當時社會低賤階層的人物,將這大喜信息傳開。 假若我是當時的牧羊人,見到這情境,第一反應是乍驚乍喜,想去看過究竟,當牧羊人將所聞所見傳開時,很自然要面對自己的身份危機:我是誰?我只是弱勢社群,我所講的說話有誰會相信呢?事實勝於雄辯,他們因為見主耶穌而重新尋獲自己在 神前的身份, 神將他們從自卑心境中拯救,主耶穌是軟弱者的 神;因為他們的工作及身處社群中的階層,不能真正界定他們的身份。 在今年聖誕節, 大家會否像第一個聖誕的牧羊人,同樣面對身份的危機?缺乏彼此實體相交,會否問同樣的問題:「我是誰?」「誰與我同心同行?」不論今年如何渡聖誕節,主耶穌的降生是鐵一般的事實,已經接受主耶穌成為救主及與主相交的信徒,可以在期間記念主的降生,我們是被 神揀選作祂的兒女,祂應許與每一位兒女同在同行,太一23「…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以弗所書一6b「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裏白白賜給我們的。」聖誕節實現了神的同在。聖誕節提醒我們不可被處境及身體狀況所影響,我們在 神裏面的身份不會改變,隨時可以向神傾心吐意地盡訴心中情懷,尊貴作為 神兒女的身份,繼續地上的生活。 神不會將一切事情的為什麼告訴我們,我們不要退避,勇敢面對現今,不需要問為什麼,倒要學習在奧秘中看到 神的恩典。林前六19「 你們豈不知道你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 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面的。而且你們不是屬自己的人,」因此我們要積極地生活,學習在這期間重視個人的自主性,相信 神是我們時刻的倚靠,有平安在心中,日常生活要有規律的節奏,盡可能要有充足睡眠及定時運動,冀望能在身、心、靈都活得健康,這可以說:你已送了一份無形的禮物給你的所愛,被聖靈充滿你心,有平安的生活形態,就像「牧羊人」一樣將主耶穌拯救的信息傳開。 聖誕節的主角是主耶穌,也是我們信仰的核心, 我們要帶著從神領受的使命,積極地過今天,才可以盡心、盡性、盡力去愛 神,讓 神介入我們與他人的日常對話,只要將盼望堅定在主耶穌裡,彼此建立,肯定在神國不變的身份,將神恩彰顯,榮耀神!以馬內利!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與神和解

與神和解

【與神和解】 我有一位仍未信主的朋友,他不抗拒參與一些教會小組聚會或查經,不過對福音始終仍不怎樣熱衷。自新冠疫情之後,他對福音更為排斥,認為如果真的有上帝、有耶穌,為何上帝會不理會人間疾苦與世界不公平不公義? 其實,同一境況,不同角度會看出不同的理解。正是因為人間有疾苦,世界有不公平不公義,所以二千多前上帝才會降臨塵世、誕生馬槽、最後以無罪之身捨身十架來成就救恩,叫人在屬靈層面得著永生盼望,仍能以永恆角度回看或回應世上苦罪懸謎的問題。 我心想,究竟有多少基督徒也會有類似的疑問﹕如果上帝慈愛,上帝眷顧世間苦情,為何又會容許如此災劫、如此天災人禍肆虐於世上? 聖經中的約伯記要討論的,或多或少跟以上疑問有關。約伯開始面對種種災劫時他坦然接受,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他心裡仍有平安,有信靠。但後來當苦楚愈深,他開始怨艾,開始質疑,結果他心中開始不平安,開始苦澀;我約伯是個義人,為何苦難偏偏找上我家門來?上帝為何你容讓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 約伯幾位朋友對他多方安慰,其中也難免有所責備,認為他對上帝缺乏真正的信心。其中一句是﹕ 「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伯廿二21) 很多基督徒,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喜歡這經文,亦喜歡用這經文來傳福音,想讓未信主朋友知道認識上帝所會帶來的平安與福氣。不過,若我們參看原文及上下文,就會發現原意是「與神和好」(make peace with God)。當然, 一個不信主的人接受救恩,由不認識神至認識神,也是一種「與神和好」,不過這卻不是經文原來的意思,叫一個已經十分敬虔的約伯去「認識神」,也不似是原意所在。 經文的真正意義,是「與神和解」。Living Bible (TLB) 譯作「不要再跟上帝爭辯了! 與他協調和睦,你就會有心中的平安﹗你肯承認你是錯的,他的福氣就會環繞你。」(Quit quarreling with God! Agree with him and you will have peace at last! His favor will surround you if you will only admit that you were wrong) , 大概是其中一種較符合原意的譯法。 我也要坦誠告訴你,作為牧者,在過去的日子我一樣有掙扎;為甚麼會有如此世情?我也一樣有怨艾,因此我其實也經歷著一種要與神和解的過程。 亞伯拉罕稱為信心之父,是因為他不知、也沒有看見。他死的時候只擁有希伯崙小小一個山洞,只有一個兒子(指正統的兒子);但神卻說他會擁有應許之地、會有多如繁星的子孫, 他卻可以存著信心而死,這就是信心。 但以理三友因忠貞於上帝而被扔進烈火窯中,他們深信上帝必定拯救,「即或不然」(但三18),他們也一樣會忠貞於上帝至死不渝。這就是信心,超然於理性與理解的信心。 很快到聖誕了, 這大概是一個讓我們百感交集的聖誕。平安夜? 普世歡騰? 若你真有不平安,與神和解吧﹗用信心之眼去超越現況與環境,去見著那另一境況、另一境界、得著一份世事世人所不能奪去的平安與信靠。另外,真的不要忘記如上文所提﹕耶穌來,本來就是因為世上充滿黑暗罪惡,充滿不公平、不公義, 光華何時射?是在萬暗中。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 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哈巴谷書3:17-19).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