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 : TV1636 擁抱
才二十歲陳偉泉就離開原居地香港去到巴西闖天下。他創業、結婚、生意越做越大。可惜好景不常,他二十年努力的成果頓成泡影。面對逆境,夫妻關係緊張;前路如何,他怎樣走下去呢?
才二十歲陳偉泉就離開原居地香港去到巴西闖天下。他創業、結婚、生意越做越大。可惜好景不常,他二十年努力的成果頓成泡影。面對逆境,夫妻關係緊張;前路如何,他怎樣走下去呢?
恩雨不斷滋潤心靈,主恩亦不斷臨到恩雨,新任總幹事郭展能傳道在這期通訊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奇妙的故事…
【不是理所當然 】 普世疫情漸露曙光, 一些國家或地區已逐漸解禁, 不過加拿大好些衛生官員都強調, 解禁是一小步一小步進行的, 民眾不能期望一下子的回復正常. 以常戴口罩、避免握手為例, 大概就會執行很長的日子。如果有人問你, 在以往疫情嚴峻期間, 你最大的感受是甚麼?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近似的感受, 也因此以下的分享你大概也聽過不少, 不過既是我最大的感受, 也即管稍為跟你分享一下。 我最大的感受, 是更深感受到, 很多事物不是理所當然的。 原來, 我們活了這麼多年「不用戴口罩出街或購物」的日子, 不是必然的。 原來, 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一下空氣(即使不是很新鮮的空氣), 是那麼美好痛快的一回事。 原來, 我們跟朋友自由相聚、聚餐、開生日會, 不是理所當然的。 原來, 我們可以自由地跟弟兄姊妹一起在禮拜堂內唱歌敬拜, 不是理所當然的。 (下刪一萬字) 於是, 疫情過去(或說, 疫情稍為過後), 我們會更為珍惜這些一切。 例如說, 更珍惜可以一起敬拜的機會。更重要的, 是我們當知道, 就算沒有這次大疫情爆發, 在世上好些地方, 人們因污染原因或衛生原因, 也要整天戴著口罩(包括一些醫生醫護人員); 在世上好些地方, 人們也因種種因素而不能自由敬拜上帝或讀聖經的。 我們一般不會有類似經歷, 但今次因世紀疫症大流行, 全人類都大部份要被迫有這類緊張地禁這樣禁那樣的經歷(全人類一齊去經歷同一件事, 同一屋簷下面對同一災禍, 也是人們絕少有的體驗), 於是也「被迫」去經歷這種「不是理所當然」的感受. 是苦事, 卻也是一種值得曾經擁有過的感受, 就好像我聽過一個信徒的分享, 他到非洲落後地方作短期傳教, 兒子因有時間就也跟著了去. 兒子本來在飲食方面很挑剔, 這樣不吃, 那樣不吃. 回來之後, 他說, 「兒子現在甚麼都吃」, 因為年青人經歷了一段「甚麼都沒有得吃、或甚麼都難以入口」的艱苦日子。 曾經失去, 我們才懂得珍惜. 永遠擁有, 我們就會容易對擁有的(無論是人是物)視而不見, 覺得一切理所當然。 有人會認為, 我們在經過一段失去「自由敬拜」的日子後, 在一切或部份回復正常之後, 我們會對此更為珍惜. 也有人擔心, 信徒慣了「不上教堂去敬拜」的日子之後, 就會「停止聚會慣了」, 縱使回復正常, 也懶得花精神時間再上教堂去, 就像好些人慣了WFH( Work from Home)之後, 就「愛上」了這種工作模式。 你認為哪種情況居多? 但願, 是前者居多。 先知耶利米在亡家亡國的極度傷痛中, 仍可因在清晨見到太陽再次升起 (而自己又仍有生命氣息去見到朝陽), 就感恩讚美, 因為, 一切本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 值得珍惜, 值得讚美。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創造下的豐富】 北半球的 八哥鳥 (European starlings), 是非常聰明的鳥類。 每年秋季和冬季,都會從寒冷的東歐國家,飛到以色列過冬。 成千上萬的八哥鳥集結群飛, 變幻莫測 ,形成很壯麗的奇觀。一會兒排成一線、一會兒盤旋群飛。不少科學家研究鳥兒的飛行形態,發現牠們的動作一 致,亦可成團保暖、又在空中展示獨特的美姿 ! 我相信,上帝創造地上的走獸、空中的飛鳥和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是甚好的 (創1:31) ! 感謝上帝,多倫多的環境甚是優美,踏入春夏,在步行小徑悠然走動,鳥語花香,述說着上帝奇妙的作為 ! 生機遍遍,藍天白雲,我默默讚頌造物主的榮美。 在美麗的創造中,上帝在最後一天,照着祂的形像,創造了人類 (創1:31),完成了祂的傑作 ! 今天我們在祂美麗的創造中,人們成為一個羣體,又可以怎樣回應祂的創造呢 ? 回想剛搬進所住的鎮屋,便收到一位鄰居的邀請,到她家中茶聚。 原來屋主邀請了 附近約五個家庭 ,一起試試她最愛做的檸檬撻和雜莓芝士蛋糕,亦讓小朋友和大人一起湊熱鬧,互相認識 ! 自此,這班鄰居都起了一些親切的別號,例如常做俄羅斯菜的祖母、 養著五隻小貓的女孩和愛跑馬拉松的小子等。 意想不到一張邀請卡 及一份真誠,便改變了一排鎮屋的鄰里關係,其後這個群體發生許多美善的事情, 帶來不少歡樂、温暖和幫助 ! 很偶然地,我得知這位鄰居是一位基督徒 ,她自然流露的真摯和熱誠,吸引着其他人更想認識基督的美善。即使她曾遇上一位鄰居,為她添了些麻煩,但始終沒有放棄令群體互動的好機會。 今天我們未必能夠如八哥鳥般, 成群飛舞, 畫出天空中壯麗的奇觀 。可是若人們願意在自己的群組 (如家庭、工作或社區中),多付出合神心意的心思意念,必令更多人津津樂道。即使是車水杯薪,卻為大地添上豐富的色彩 ! 文:東尼叔叔(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疫情帶來的隔閡,卻沒有阻擋我們在網絡上相聚。雖然面對困難和限制,但是恩雨之聲不斷調整事工方式,堅守福音傳媒平台;路途上更有許多同路人風雨相伴,彼此鼓勵。
【歌唱好處多】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令人聞之色變,其中不少人痊癒後,仍留下長期後遺症,英國國家歌劇院就推出「ENO唱歌練習呼吸法」,由音樂與醫療專家共同合作,幫助痊癒者治療呼吸困難與焦慮等症狀。這些練習,讓你緩慢呼吸,讓自己的呼吸變得規律,讓自己的腦袋有機會同步跟上。這項計畫試行6周,共有12名參與者,參與民眾表示不僅呼吸困難與焦慮症狀改善了,自己的身心狀況也都有正面影響。 一名英國女郎,自幼患有肺疾,醫生曾警告其父母她可能只活到9歲;自從她學唱了音樂劇「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 中的流行歌曲精選後,她的肺容量由20%達到88%的肺活量,免除了雙肺移植的手術。現在她正想成為一名專業的歌手。專家都一致認為,唱歌真的可以改善肺的呼吸功能。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參加詩班學習合唱有助於兒童的自信,可以幫助他們克服怕羞和畏怯;醫生們同意唱詩可以加強肺活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身體有抵抗病菌能力;教育家和社會學家都認為讓兒童學習正當的音樂和演唱,對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重大影嚮。 中國少數民族中的侗族人很愛唱歌,他們有一句流行語:「飯養身,歌養心」,他們相信唱歌可以改變人心靈的素質。 曾經看過一本坊間小書,道說唱歌好處多,不但可以燃燒脂肪,幫助減肥,若加上載歌載舞的效果,所減掉的脂肪相當可觀,是愛美女士的佳音。很多歌手在開演唱會之際都會體重驟降,皆因在開show期間日夜勤練歌藝之故,消耗大量體能,對那些想減肥但又不喜歡運動的人來說,實在是一大喜訊。此外,如果你有慢性便祕的煩惱,不妨多唱歌,據說可以舒緩導致便秘的壓力,使支配大腸蠕動的自律神經活躍、况且,唱歌時利用腹式呼吸法鍛鍊腹肌,亦可以刺激大腸的蠕動。 音樂治療師對患有哮喘病的兒童,或有呼吸困難的老人,在療程中都帶領他們作深呼吸,引吭高歌,使他們的肺部容量擴大!因唱歌可以促進一種感覺良好的荷爾蒙的產生,有益於身體健康。若有病人情緒低落,將所有的憂鬱、苦惱、痛苦壓在心裏太久要爆發時,很多治療師都會鼓勵他盡情歌唱,手舞足蹈,喜歡唱歌的人,都散發正能量,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是一種心理健康。常常歡笑、常常歌唱,常常感恩,很多心理病都會自然消失。喜歡唱歌特别參加唱歌班對身體很有益處,醫療研究唱歌可以調治胃部疾病、增強免疫功能,記憶力,可以抗衰老,改變一個人的心境和精神面貌。音樂和歌唱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文: Ruby Chan,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終身伴侶的選擇】 今期繼續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關於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 有一天,男孩與女孩牽手逛街,經過一家金飾店。女孩一眼便看中放在玻璃櫃裡的心形金項鏈。她在想:我白晳的皮膚襯托著這條金項鏈,一定會很好看。男孩望著女孩依依不捨的眼光,他看在心裏,便拉著女孩的手走了。 幾個月後,剛好是女孩的生日。生日宴上,男孩拿出生日禮物送給女孩。這禮物正是女孩心儀的心形金項鏈。女孩非常開心,摟著男孩親了一下。誰知男孩小聲對她說:「但這條項鏈是銅製的。」於是女孩把項鏈脫下,放到口袋裡,一直至宴會結束,女孩再也沒有多看這男孩一眼。 過了不久,另一名男孩闖進這女孩的生活。新男友對她說:「除了錢, 我甚麼都沒有。」他把閃閃發光的金飾戴在女孩身上,也俘虜了這女孩貪慕虛榮的心。新男友對女孩千依百順。女孩則暗暗慶幸自己作了正確的抉擇。對女孩來說,那一段日子確實過得很幸福,她沉醉於金銀當下。 好景不常,正當女孩陷入愛的癡纏時,她發現男友已另交了新女友,並與他失去聯絡。當她生活拮据,房東追討她交房租時,她只好把男友送給自己所有的金飾拿去典當。在當鋪櫃檯前,老闆看了她一眼問道:「小姐,你拿著這麼多鍍金的首飾做甚麼?」女孩呆住說:「鍍金?這不是真金嗎?」老闆再查看一下這些首飾,拿起被掩蓋在最下面的一條項鏈,說:「這一條是真金的,可能還能值幾個錢。」女孩看了一下,這條項鏈不正是當年與自己青梅竹馬的男朋友送的「假」金項鏈嗎?老闆拿起心形項鏈問:「小姐,你打算押當多少錢?」女孩突然一把奪過項鏈,轉身便跑。後悔,有時候還可以來得及,有時候則於事無補了。 父母們關注我們下一代選擇對象時,記得勸諭他們千萬不要只是看「真金」而忽略了「真心」。選擇配偶不只是選浪漫懂情趣的對象,也要注意日後相伴過日子的對象,他/她是否做事有條理、有計劃、有進取心、有愛心和同理心。基督徒還要有一個條件要注意和務必遵守,就是「你們信和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哥林多後書6章14)如果選擇終身伴侶只是看「金」,你就一定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如果想避免離婚,最好的辦法是在選擇的時候就做好功課。我們為了考大學要準備12年,為了結婚,很多人準備不到12個月,所以我們對待擇偶的隨便很多時候直接導致了日後婚姻的不幸。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在農村長大的李東略一心想去巴西做生意賺錢。後來經濟下滑面臨債務危機。在困局中,他領悟賺錢不是他想追求的人生目標,更明白遇到困難也不用擔憂,因為神給他的恩典是足夠的。
【[逆風而行]第五回:疫情下,合作合一】 你相信嗎?人在疫情時,我們的行為會受疫情影響。 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的Mark Schaller 心理學教授做過兩個實驗。第一個:他問一班學生是否願意更改學校裡的評分制度,叫他們放一個硬幣入一個寫上「同意」或「不同意」的透明瓶子裡投票。結果是,那些對疾病很敏感的學生會傾向跟隨其他人的意願,特別留意瓶子內硬幣的多寡,投向比較多硬幣的瓶子裡。那些對疾病相對不敏感的人,不會這樣做。 第二個實驗是這樣:他詢問了一班實驗參加者有關心目中喜歡的人物。一班較擔心患病的實驗參加者竟然會選擇比較保守或傳統的人物,而拒絕太多創意和藝術感的人物。這說明那些人寧願隨波逐流,也不想與別不同,寧願穩穩陣陣,也不想標奇立異。相反,那些不敏感疾病的學生,會相對是有創意,願意改變。 我想到,當人在如此巨大危機下,人會變得更分化。世界上,人在價值觀、政見、種族、方法上,都很分化。 你們聽過在電腦界有東西叫演算法嗎?演算法大意是電腦會就著我們在網絡上的行為和習慣,去推算我們的喜好,之後商人會銷售和宣傳相關的東西。當他們得我們更多資料,就更掌握我們的喜好。因此在社交平台上,我們愈來愈容易看見跟我們政見和喜好的人和事。不過,我們的生命變得愈被動,是電腦和程式就我們應該看什麼,讀什麼。 第二,當我們開始看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一直擁抱的事,我們就變得愈是極端,愈不能聽到另類的聲音,另類的意見,我們的世界愈是狹隘。 信徒們都想過一個字叫「合一」。我們都知道合一不是一致,而是可以和而不同。合一的重點不是「一」(一致),而是「合」,即是融合。 合一,是我們學習站在別人的位置去思考,了解別人的感受。這裡,我們有兩方面去努力: 1.我們要學習站在別人的位置去思考,明白別人感受。例如思想:對方為何會這樣想,為何會這樣做,背後有什麼初衷呢? 2.我們要帶著 benefit of doubt。不要太快假設他人「一定會是這樣」、「他就是這種人」、「他一定會對件事有這反應」等。不要讓自己變得固執。 分化,不會成就大事;只有合作和合一,才能雙贏,面對危難。 文:伍詠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療師, 前突破輔導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