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人生

人生

【人生】 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人生好像浮萍,到處漂泊;人生好像客旅,疲倦孤單;人生好像一場夢,好夢惡夢,都是假的;人生好像一場戲,忠奸角色,上場下場,最後曲終人散,一片零落﹗ 有些話是比較積極的。 魯迅說﹕ 「路是人行出來的,人生是奮鬥,奮鬥,再奮鬥。」 祈克果說: 「絕望是罪,若人是專心在一件事上,是可能的;那麼,他的人生必能達到至善。」 人生,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看看兩位偉大人物的自解﹕ 第一位是摩西。他寫了一 篇詩。就是詩篇90篇,其中第9節說﹕[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 偉大的民族英雄摩西很長壽, 共活了120歲. 他的人生是多姿多彩的. 第一個40年, 住在埃及皇宮. 第二個40年,逃亡到沙漠, 隱居牧羊. 第三個40年, 東山再起, 靠神的幫助, 帶領反覆多變,屢次失敗的希伯來民族, 脫離埃及的奴隸生活, 重獲自由。 摩西回顧自己一生,也觀察了整個希伯來民族的發展, 就清楚了人生的意義: 如果是活在神震怒之下, 就如同一聲嘆息! 另外一位 偉大人物是大衛。 他也寫了一篇詩, 就是世界文學上著名的聖經詩篇23篇 [牧人之詩]: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 你的竿都安慰我。] 大衛的一生令人羨慕, 又令人嘆息。 他本來是一個卑微的看羊青年,善於彈琴,是個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神也與他同在。大衛惹起當時掃羅王的嫉妒, 因而追殺他, 逃到曠野,東藏西躲,有十年之久。大衛堅定地信靠創造的主宰, 最後登上皇位。當他登位以後,又行差踏錯,犯了姦淫,殺人之罪。但他仍然信靠創造的主宰, 忍受罪惡帶來的痛苦, 最終得著赦免, 掙脫了罪的纏繞, 重新做人, 得到完美的結局。 大衛觀察自己一生, 看清楚如果活在神的眷佑下, 人生就如同躺臥在青草地上, 安歇在水邊,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神與我同在。人生是否有意義, 視乎是否有了這位永恆創造主在的同在。人生的起點有神同在, 終點也有神同在, 這樣的人生就有了永恆的意義了。 曾經有人問一位大學生:[你為什麼這樣用功讀書?] 他答:[要畢業.} 那人又問:[畢業以後,又怎樣呢?] 他說: [畢業才可以戴方帽子, 人生得意事, 豈不是金榜題名?] 那人非常囉嗦, 又問:[帶了方帽子, 又怎樣呢 ?] [當然是結婚, 也許有子女, 便教育他們.] [以後又怎樣呢?] [當然老了.] [老了又怎樣呢?] [當然要死!] [死了, 又怎樣呢?] 他愕然不知所對 ! 這個大學生的人生觀, 被問幾個 [又怎樣呢?] 就問得答不出來。可見人生若沒有認識神, 沒有得到永恆的價值, 實在是貧乏, 空虛, 沒有意義。 親愛的朋友, 你的人生究竟如何? 願你的人生, 不是一聲嘆息, 願你的人生有神同在, 享受在青草之地, 靜水之邊, 常在神恩典之中!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 : 曾關嘉儀師母 (一位傳遞福氣的師母)

基督徒是沒有例外的要面對著死亡這生命終結的階段,但卻可帶著肯定的盼望。曾關嘉儀師母在很短的時間內,從知道曾湛光牧師患上癌症到回歸天國都只有兩個多月;沒想到她竟說是上主給她見證主的機會,而今天她是滿有信心地面向明天來祝福他人!「與年幼子女談性」專輯,續分享第四輯。

善用資源

善用資源

【善用資源】 神賜予人智慧,人同時利用祂給予的資源去研發新科技,互聯網的誕生是其中一種。今天互聯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發揮很大作用,縱使足不出戶,亦能從四方八面的資訊得知天下事,此外還能透過它與外界接觸,彼此互動。這種科技若被不正確使用,受害的是全人類:例如經常聽到個人資訊在網上被泄露、網絡犯罪,網絡欺凌、黑客入侵進行勒索,網上騙案…等等。反之若被正確使用,全人類也可享受它帶來的方便和好處:例如可在網上參加不同的課程而大大增加學習機會、購物更方便、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等等。不過我認為最大的好處是利用互聯網傳福音,使更多人認識耶穌基督。以下個案就闡明善用互聯網可拯救人的靈魂。 因新冠疫情教會舉辦的啓發課程要作出調整,(啓發課程是在輕鬆,無拘束的環境下探索生命真義和基督教信仰真理的課程),以往九星期實體的聚會由2020年開始改為在網上進行;以往只能邀請住在加拿大安省教會附近的朋友參加,現在已衝破地域界限,邀請達至世界各地。今年一位住在南半球患有末期肺癌的女士,她原居地是無神論的國家,遠在幾十年前神安排她移民到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定居,雖然身邊的基督徒親戚朋友向她傳福音,但不為所動。直至她患上肺癌,大家都為她送飯送湯、不停的慰問、代禱,並透過住在安省的親戚鼓勵她參加啓發課程。第一次在網上見她臉色是黑的,可能是一連串的電療及化療影響、她不斷咳嗽、臉上沒有笑容。她坦言自己是個醫護人員,信的是科學,工作關係已看慣生死,所以她已有心理準備面對死亡。經過二次聚會,組員的見證分享及不斷為她禱告,奇妙的事發生了。在第三次聚會結束前她願意決志信主,接受主耶穌基督為她的救主。之後在網上看見她的笑容,感受到她心裡有一份平安,奇怪是她臉上散發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光彩。因病情惡化,已未能在網上再與她見面,聽說她已進入臨終安養院。在短短幾星期的相聚,讓我們在她身上經歷神的掌權、祂的美意、安排及慈愛。這位朋友在神志清醒及體力還能支持的情況下參加啓發課程,這絕不是偶然發生的事,是神對她的呼召、憐憫及很多人為她代禱的結果,神也許沒有醫治她的肉體,但神已醫治她的心靈,讓她找到永生的盼望。 所以不要輕看神給予我們豐富的資源,要好好善用,使更多人認識基督教的信仰。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缺裂情: 得罪

缺裂情: 得罪

【缺裂情:得罪】 「我沒有興趣與你說話。」自己的手還放在對方的肩膀上,聽到這番話,突然手好像僵硬了一般,有一股寒氣由手心湧至心中。眼望著對方轉身離開,僵硬的手也隨着放下。心中很酸也很痛,不斷在問:「為什麼?」 事實上,自己也不是毫無頭緒,也正為此,自己曾用電郵設法與他相約一個時間會面,希望能有機會冰釋前嫌,又可以給我一個道歉的機會。自己鼓起勇氣走到對方旁邊,一隻手搭在對方的肩膀上,「收到我的電郵嗎?」想不到得到的答覆使我冰冷了好一會。 自己回想過去半年多,心中也明白對方有什麼不滿的地方,也清楚自己有什麼不是之處,記得自己曾對他說過,等我平靜下來的時候,我會向他解釋的。想不到為時已晚,自己責怪自己,「活該!得罪別人,便該得到如此的下場!」 自己過去兩個月一直不敢再找對方,心中想起往年如何把杯詳談中國夢,同步並肩上工場。還記得一次與他分享自己工作上的難處,不是一般的難處,甚至是會令人誤會的難處,記得他說,他明白我的難處,還投我信任的一票,當時我真的有點受寵若驚,慶幸世上仍有知音人。時至今天,我們猶如陌路人,怎會不難過,不痛心?我惱恨自己當天為何不說清楚,為何語氣那麼硬,為何態度那麼差?後悔,可能已悔之太晚!心痛,也可能無補於事! 記得一位要好的朋友曾比喻友情如同一個玻璃球,很好看,很珍貴。若不小心摔在地上碎了,再補回原狀也會有裂痕。自己只有認命,人生中少了一位知己,少了一位朋友,是婉惜、也是教訓! 不久前,在一間教會內看見台上背景的窗框,是由很多不同顏色三尖八角的碎玻璃拼成的,當光從窗外射進室內,那些窗框美極了。更觸動我的是這些碎玻璃拼出來的是一個彩色的十字架!人會因自己的錯而失去朋友,但自己仍有一點希望,希望靠着愛可以失而復得。想起耶穌在十架上說的一句話:「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自己提醒自己,人會得罪我,朋友也會犯這樣的問題,但我要學習寬恕。誰會喜歡犯錯?誰會高興見到朋友受傷?人犯錯總有原因,原諒別人卻不需要有理由。人得罪我,我生氣,這是合情合理;人得罪我,我寬恕,這是超乎常理。自己受了「不被寬容」的報應。便學會要「多多寬恕」的功課。別人的得罪會打碎玻璃球,自己的寬恕可以使玻璃碎片變成彩色玻璃,人的愛便如陽光透過彩色「碎」玻璃射進室內,展示美麗的色彩。 人不會十全十美,人也會失言失行,能被人寬恕是人生中的福氣。正如《詩篇》32篇1節所記:「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要有寬恕的福氣,不可以強求;但寬恕別人使人得福,卻要力爭。經一事,長一智;失去了(希望只是暫時)一個朋友,使我更珍惜仍有的朋友;得罪了一個朋友,我更謹慎自己與朋友的相處。 在我有生之年,我依然期盼得到對方的寬恕,我會再次鼓起勇氣,把我的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希望能有機會得到他的寬恕,尋回他的友情!或許對方心已死,再不以我為友;但我的心不可以死,更不可以以對方為敵。總而言之,朋友可貴,寧可忍受「不被寬恕」之痛,也不可放棄「重建友誼」的盼望。朋友,我在等,等下一次交談的機會,等再一次詳談的可能。等,我會,希望你給我一個機會⋯⋯ 後記 不久前,在一次聚會中,我所得罪的朋友走到我身邊,他的手搭在我的肩上,溫柔地對我說:「有空一起吃午餐嗎?」他聲音不大,但他自己也想不到他這句話的震撼力有多大。我連想也沒有想便一口說好,當天便與他約好了日期和時間。與他見面的一天,我真誠地向他道歉,他告訴我他也很難受,不希望失去我這個朋友。因為是在公眾地方,我好不容易才強忍着淚水,把我要說的話說完,跟着我們談了過去,道出近況,也說到將來。心中的感恩一言難盡,謝謝他給我的機會,我沒有放棄,他也沒有放棄,因為我們是朋友,有經得起考驗的友情。 ~反思~ 朋友失而復得固然是一件美事, 但若能保持不失是一件更美的事。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台 恩雨同路人 梁永善牧師. 葉漢浩博士 (服侍民眾的領袖 -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 : 梁永善牧師 & 葉漢浩博士 (服侍民眾的領袖 –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今年的九月份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辭世,在位七十年的女王於其追悼及葬禮的儀式上,都顯出甚被其國民敬重及愛戴。同在英倫的梁永善牧師及葉漢浩博士都有深刻的體會;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感受到她是一位名副其實服侍民眾的女王,榮耀了上主!「與年幼子女談性」專輯,續分享第三輯,由朱偉東牧師主講。

綻放的色彩

綻放的色彩

【綻放的色彩】 今年多倫多夏秋四處可看到绣球花盛放,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和白色,做成很美的景象。有經驗的種植專家分享:绣球花的颜色並不固定,颜色會隨着土壤的酸碱性進行改變,神的創造真奇妙,花朵的顏色竟然反影它所承受的土壤狀況。踏入初秋,是年前辛勞種植的收成期,在市場上可見很多本地農場或果園的收割,感謝神豐厚的供應!美麗花卉所綻放的夏天色彩,漸漸換上新裝的樹葉美景。因氣溫驟然下降,楓葉及其他樹葉由翠綠轉為紅、橙、黃、綠,交織成另一幅景觀。景觀的美很在乎觀賞者欣賞的角度,樹葉所展示的美麗色彩期很短暫,很快便掉下成為廢料。人要配合眼前的轉變去做可以作的工,收割後便要準備泥土過冬。就算是野地的百合花、被栽種的綉球花、及秋葉所展示的美無可比擬,大自然如期循環不息地轉變,只可看到的是神在大自然背後的力量。 馬太福音六28-29「 何必為衣服憂慮呢?試想田野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不勞苦,也不紡織。但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最威榮的時候所穿的,也比不上這花中的一朵。」 樹葉轉變令我不期然想到人生的歷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成長背境,才會形成今天的我,有如綉球花被後天影響,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會綻放不同的色彩。隨著年歲消逝,人生的角色不斷轉變,一度綻放的光彩,難免好像快要落下的樹葉漸漸褪色。外形及體能老化,推測未來固然不可知,偶然身體會力不從心,加上與身邊人際關係同樣在變化中,人心很容易掉落深谷,聖經提醒我們當倚靠神的幫助。 羅馬書十二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不要像世俗的觀感去看「現今一 切」,倒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現今」的英文字 present, 很有意思,現今就是一份禮物,每日都是從神而來的禮物,每晚能平卧在床上睡、每早張開眼睛、不自覺地呼吸、能活動…全是創造主的恩典。從習以為常的心態調較,視野會改變。神的信實與慈愛不會因外在因素改變,因著神對人在罪中的拯救,每個人承認自我不能從罪中得救贖;相信耶穌基督代替我的罪受刑罰,交出生命的主權,讓耶穌入居心內,作生命之王。從這一刻開始,經歷神掌管的生命,便逐漸學習持守聖經的教導。 時間巨輪不斷前進,有人將人生比喻作「春夏秋冬」四季,現在看來褪色的生命,有秋葉紅、橙、黃、綠色彩補足,人生雖然有很多事情失控,肯定的是亙古不變,神是我們倚靠,就有耶穌基督賜予的平安。持續不斷在聖經更新學習、認識短暫寄居的世界,在心底深層認定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在「當下」的人生階段活得更精彩,綻放神在人生命賜予的色彩,珍惜神所賜的每一天,也將從神來的祝福傳承給後代子孫。感謝創造主賜給的「現在」,成就神在我們生命中的使命,榮耀主名!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