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 : TV1710 三十五載,感恩路 (HD粵語)
恩雨之聲走過三十五載,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困難,也收穫數之不盡的恩典。這一路上的同工、義工、董事、支持者們,一直與恩雨同行;每一位就像拼圖中的一塊,聚合拼出最美麗圖畫。
恩雨之聲走過三十五載,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困難,也收穫數之不盡的恩典。這一路上的同工、義工、董事、支持者們,一直與恩雨同行;每一位就像拼圖中的一塊,聚合拼出最美麗圖畫。
【難分真與假】 有一次我和太太去探訪一個朋友, 我留意到他廳中一個玻璃櫃的四條支撐鋼條柱中有一條微微彎了, 我「看不順眼」就冒昧地請朋友容我去嘗試修正之。 修正成功後仍不忘再三向朋友表達歉意, 說我就是這麼一個容易「細心眼」的人。他也說曾來他家作客的人雖多, 卻沒有哪個會留意到那條彎了的幼鋼條。 看電影, 我很容易就留意到一些鏡頭是假的。兩個(或多個)在互動對話中的演員, 其實其中一個根本不是真的在現場。於是, 一個對著鏡頭說話時, 另一個就被「映後」, 即從背後拍攝他, 而非從正面, 因為「映後」的他或她根本就不是真的那演員, 而是「替身」(更多僅是「替頭」) 。而縱或有同時對著鏡頭的, 也是用剪接方式把其中一個在後期制作中加上去的, 他或她根本不在現場(留心看, 是不難見到剪接痕跡的) 。你瞞得人(很多人不會留意到如此細節), 但瞞不了我。 我懷疑很多電影中很多所謂同場對話甚至有互動動作的演員, 可能在整個拍攝期間, 根本沒有見過對方, 而是一個在天南拍, 一個在地北拍, 然後加在一起。 為何要如此? 我不知道, 可能原因之一是檔期出問題, 不能同時拍攝吧。我也聽過有個案, 是兩個演員有嫌隙, 拒絕同場出現, 於是導演唯有用高超拍攝及剪接技術把他們弄在一起。 沒有問題? 對我, 是有一點問題, 因為我不喜歡在看電影時有被「欺騙」的感覺。 於是這種技倆一旦被我發現, 一般我就會立即「轉台」或「轉戲」。我接受一些「冒充」情況, 如動作電影的替身或一人分飾二角色等, 但上述「冒充同場」, 我無法接受(再說, 這只是我個人的執著) 。而更大問題, 是此類電影愈來愈多….. 唉, 有時也慨嘆自己為何如此「細心眼」。 以上「冒充同場, 欺騙觀眾」是小事, 無傷大雅, 根本很多觀眾看不出來(除了個別一些特別細心眼的麻煩人之外) 。但世界新聞或公共媒體(特別是一些被強權操控的媒體) 愈來愈多刻意的假報導、假圖片、假新聞, 就會對人作出思想洗腦, 令人蒙在鼓中過生活, 影響無疑就大很多。 筆者絕不是鼓勵你以後在看電影時要多加留意有否「冒充同場」的角色(又或你受本文影響, 從此看電影也不禁分心去留意這種細節, 結果心情有所影響, 在此聲明, 筆者一概不負此責任…… ),但卻由衷鼓勵你, 能在此虛謊橫行(而胡亂相信虛謊者又極眾)的亂世中, 能用多點智慧去辨明真偽, 分別真假, 以免落得蒙在鼓中過活的境況。根據聖經預言, 也特別是耶穌所說的末世預言, 在末後日子世間會有很多迷惑人的人或事物, 被迷惑的也包括基督徒在內, 我們實不可不防, 不可不避。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在恩雨之聲已然踏進三十五載,我們都以感恩的祭來獻上給成就這事工的主基督!是次的感恩分享有嘉賓、牧者以及同工訴出心底的話,更期待著你一同的參與,使我們的工作能更廣更遠的祝福他人!
邱鳳茵的丈夫罹患癌症,她陪伴丈夫經歷病痛,走完生命最後階段。作為照顧者,她也曾疲乏軟弱,甚至生氣抱怨;但是丈夫生命的改變,以及對神的信靠,反而讓她看清楚甚麼才是最重要的。
【唱山歌】 山歌是中國民歌體栽一種,是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它的內容廣泛,結構短小,曲調爽朗、情感質樸、高亢、節奏自由。山歌,主要分佈在高原、山區、漁村、丘陵及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間歌會上為了自娛自樂而唱的節奏自由、旋律悠揚的民歌。 我也有幾次唱山歌的經驗,但情境不同,感受更不同。記得30多年前到泰北短宣住在無水無電的小村落,每天清晨起來,在霞霧初昇時,望着高聳入雲的山丘,和遍山紅紅的聖誕花,在群山擁抱下,我們短宣隊員都情不自禁地大聲朗誦和高歌詩篇121篇:「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在讚歎神創造偉大之同時,更覺人類的渺小。那時正值聖誕節日,有一個晚上我們在天上星星閃耀下,摸黑到山上的村落報佳音,就好像當日耶穌降生時,天使天軍報喜訊一樣,唱“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到各山嶺去傳揚,越過山崗到各地方,到各山嶺去傳揚,說基督已降生。」真是歡喜快樂的唱山歌。 有一年在南非探望宣教士時,因那裡地大物博,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城鎮時,都要攀山越嶺,路程遙遠艱辛,但平安到達目的地時,卻又是一個歡愉心情,舉頭看着這些大山小山,不期然便想起詩歌和神的話語:「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以賽亞書54:10) 想起山,印象最深刻是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都是和唱山歌有關的。開場時是女主角Maria在群山擁抱的大草原自由自在的唱歌跳舞主題曲“音樂之聲”,「群山因為音樂充滿生氣,我的心中充滿了音樂…」歌聲柔美,繞樑三日;當Maria為情所困,很迷惘的離開做保姆的大户人家,返回修道院去逃避自己的感情時,修道院院長唱的那首歌“Climb Every Mountain”(攀登每一座山) 給她亮光和指引。 「攀登每一座山,走過高山低谷,踏遍每條崎嶇小徑。攀登每一座山,涉水每條小溪,追尋每一道彩虹,直到找到你的美夢。這美夢需要你獻出全部的愛,獻給生命中的每一天,直到生命的終結。」 到完場時,再用「攀登每一座山」的音樂做背景,Maria和家人又再次成功攀山越嶺去逃避納粹黨,走向自由之地。 院長最後在修道院與他們離別時說,引用詩篇121:1,你不會孤獨無助的,記住,上帝說,你要向山舉目,你的幫助是從我,造天地萬物的神而來。 是的,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只要勇敢前進,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夢想都能成真!古代「愚公移山」的比喻,寓意只要有恆心,不畏艱難,堅持不懈,鐵柱也可磨成針,愚公也可以移山。如院長說,高牆並不是建造來將難題拒之牆外,我們必須面對問題,憑着信心,上帝會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有著部份牙買加血統的創作歌手曾路得,從小便有著濃厚的音樂感,以歌唱及音樂成為生命的抒發。她自言不是職業歌手,但卻參與近代基督教歌曲的創思。這是她回顧上主引帶的早段,見證了神對她的計劃!「與年幼子女談性」專輯,續分享第五輯。
【婚禮上父母之言一】 最近很多朋友嫁女或者娶媳婦(新抱),見到他們遮蓋不住的開心和喜悅,我也替他們高興,並為一對新人獻上誠懇的祝福。其中一位準新娘的做法,令我很感動和暖心。她要向每一位看著她長大的親戚和叔叔阿姨們親自送上喜帖和邀請。因爲這種事一般都是父母代辦的。她的這個舉動感動了我,所以我決定放棄自己外遊的行程,選擇留下來參加她的婚宴。分享她新婚的喜悅及她父母對她的勉勵和祝福。當天,我們一桌老朋友都是看著她長大的叔叔阿姨,大家都像自己嫁女兒一樣的高興。 通常在婚宴上,除了一對新人分享對父母感恩外,父母也會憶述孩子兒時的趣事、送上勉勵和祝福、分享夫婦相處之道的經驗等等。我對新人父母的肺腑之言特別留心聆聽。在聽過的衆多「父母之言」中,有幾篇令我產生了共鳴,很想與大家分享。 其中一篇是:一位父親在婚禮上說給女婿的話,父親對女婿說: 第一個抱她的人是我,而不是你; 第一個親她的人是我,而不是你; 第一個愛護她的人是我;也不是你; 可是,陪她一生的人,我希望是你,而不是我。如果有一天你不愛她了,不要打她,不要罵她,也不要背叛她。你跟我說,我帶她回家。如果你是男人,請善待你的女人,因為她是別人最珍貴的女兒。花錢的時候在娘家,賺錢的時候卻在你家。娶她就要愛她,更不要嫌棄她。因為她除了自己的父母,誰都不欠。 另外一篇是: 「在這莊嚴而熱烈的婚禮上,作為父母的我們,想對兩個孩子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我們不要求你們多麼富貴,但希望你們能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家庭有責任的人;二是我們不要求你們在物質上如何來孝敬我們,但希望你們能常回家看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婚姻生活中,能以理性和智慧處理好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善於創造、磨合、正面建設、維護、完善你們的婚姻,做到白頭偕老,恩愛一生!」 我這次先與大家分享這兩篇短短的「父母之言」,下次再分享另一篇的「父母之言」。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在加拿大愛民頓市投身醫護專業的兩位女士 – 社區護士梁玉蓮和在加護病房工作的郭爾琦,她們在新冠疫情肆虐時仍堅守崗位,照顧染疫病人;疫情雖可怕,但沒有減少她們對病者的醫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