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 : 永恆的復活盼望
傳頌了二千多年的主基督受害、被釘死及至復活的事,都是基督徒每年記念耶穌的重要日期;當中就是神救贖全人類的史實。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蔓延下,這個復活節更顯得其意義重大。是次,林志輝牧師除了分享復活節對我們現今的意義外,更分享到這全球的疫情如何與復活的基督連上關係,人的真平安都可在當中尋得。
順服
受苦日-在你裡頭的彼拉多 今天便是受苦節, 筆者今早靈修的經文提到彼拉多這位判耶穌釘十字架的官, 很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 彼拉多是福音故事中的一位政治人物。他是羅馬猶太省的第五任首府,他於公元26-36年在提比略皇帝的統治下任職。根據一世紀猶太歷史學家的說法,他是一個僵硬,頑固和殘酷的人,他是那種故意冒犯猶太人的宗教敏感性以觸發他們的人。 彼拉多的工作很簡單:收稅並維持和平,但他為了報仇,曾經在一場和平抗議中屠殺了數百名猶太人.但耶穌看上去卻與眾不同,他好奇為什麼耶穌會被自己的人民移交給了他,他們惡毒地攻擊耶穌自稱為王. 但對彼拉多來說, 耶穌不是激進的聖戰分子,也從未舉起武器, 只是一位從未違反羅馬法律的老師而已. 可是,政治對彼拉多而言比正義更為重要,他的前途比真理更為重要, “無罪” 判決有可能在這節日期間引發另一場暴亂,相反將這個政治上充滿煩惱的決定,委派給這些宗教的暴徒,似乎在政治上更為權宜之計,他們的決定無關緊要,彼拉多的目標是平息現時的騷亂並保留他的工作。因此,他將耶穌交給了他的子民,將其釘在十字架上。筆者在想我們和彼拉多有什麼不同? 我們知道信耶穌會對我們想要維護的舒適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 認真對待耶穌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爆炸性的影響。它會改變我們的工作重點,破壞我們的日程,弄亂我們的生活。問題是:我們真的知道嗎?筆者曾經問過一個無神論者,為什麼他沒有認真考慮基督。他的回應使筆者感到羞愧。 “如果你真正跟隨耶穌,你的生活應比現在的遠遠不同。那麼,如果你不真正相信耶穌,那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誠然, 信耶穌應遠比我們現在所願意犧牲的多,為什麼我們會如此? 我們究竟是活著彼拉多的人生, 抑或是基督的人生? 文: Grace Hui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視 : 九十三 , 不言休
在香港出生成長,現居加拿大的阮眉,乃粵劇曲藝界名宿,更擅於填詞。已屆高齡九十多歲的她仍然充滿活力, 永不言休, 以粵劇曲藝祝福更多人。
平安康泰
預苦期 – 你看見什麼呢? 舊約時代先知以賽亞曾提到家居隔離:「我的同胞們,進你們的屋子裏去吧!關上門,暫時躲藏起來,直到上帝的怒氣消失。」(賽廿六:20) 疫症肆虐下的預苦期,這節經文特別有感受。 預苦期第四周的主題是喜樂,同時也強調基督的醫治,而我們正面對肺炎疫症威脅,這肉眼看不見的病毒竟然弄到全世界翻天覆地,一切日常活動、生活秩序等都被顛覆。有些人不怕上帝,以為肉眼看不見的就不存在,但病毒告訴他們不然;也有些人即使只是相信眼所見的,也是用選擇性的眼光看事物。 十六世紀初德國某城市發生瘟疫,當地的基督徒不知道應否留下來還是出走,馬丁路德當時寫信回覆一位教會領袖Johann Hess:「很明顯,要是基督或祂的母親現在患病,我們都會多麼盡力去幫助,但是卻忘記基督曾經說過:「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你既然要侍奉基督,受祂差遣,那麼,你面前就有一個患病的鄰居,到他那裏服侍他,你必然會在他身上看見基督。」 胡金榮醫生,2003年還是香港中文大學醫科畢業班學生,在沙士疫情時寫了一篇文章「肺炎中你看到耶穌嗎?」文中說到疫症初期有些信徒在危機中顯得反智,甚至迷信;又把聖經的經文斷章取義和曲解,因此他的反應是:我看不見耶穌。然而,當他見到一些師兄師姐因救病人而自己也受感染,有幾位更賠上了生命,他又見到一些基督徒聚集一起禱告,甚至吸引未信者參加;又有一位就讀醫學院一年級的姊妹在校園推行「星語祝願」的活動為醫護人員及病人打氣,因此及後他寫道:我看見耶穌 – 天使的面容在未信者身上;我看見耶穌-小子的星語祝願。在文章末段,他問:「你看見什麼呢?」 復活的主曾經向許多人顯現,經常第一句問候的話就是:「願你們平安!」今天的境況,我們也應彼此問候在主裡平安! 文: 王靄達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台 : 長者的關愛
在年青時服侍過年青人,及至年長後來服侍長者的廖廣源,他的工作一直都在認識及了解人的需要。今天,當他自己也走進了黃金歲月之際,他更深明白這群體的需要。是次他將分享長者的心理及靈性的需要,有助我們去關愛及敬重曾努力地建立過下一代的一群。
無條件的愛
這兒有上帝賣嗎?(二) 前文提要:曾經有一個小男孩奔走各商店求買上帝,最終給他「買」到了。故事的發展也引伸了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這世上還有神蹟嗎? 神蹟。在聖經裡有很多神蹟的歷史記錄。但是,今日的人說科學發達已沒有神蹟了。那麼,我們就看看上面故事的情節: • 那位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醫生所說的只是以派特魯普的財政狀況根本無法支付相關的醫療費用,那就是說是一件沒可能的事。 • 五歲的邦尼,跑了整天去買上帝。到處被驅趕,同時他肯定非常疲倦,可是他依然走到第二十九家店舖。是誰給他毅力與體力? • 隱世富豪 / 雜貨店。既是隱世,誰知曉。對於神蹟,人總是以為一定要有超自然的力量的出現才算是神蹟。可是,今天的人無論智商與才能都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加上科技的發達,很多難度高的事情,人已有能力解決。其間只需要的是:將相關的事串連起來。神蹟就是如此將邦尼與老頭連在一起。 整個故事的重點是愛。一個孤兒因撫養他的叔叔受傷,他走遍大街小巷去尋找上帝。一個隱世富豪被一個五歲小孩的愛所感動,同樣付出了無價的愛。昔日,尼尼微城罪惡滔天,神尚且不降所說的災。今天,上帝仍然在這紛亂的世代中坐著為王,當恐懼、不安、為前景憂慮等等負面情緒籠罩著我們時,深信「神蹟」會隨時出現!因為愛我們的上帝 ,是有恩典 、有憐憫的 神 、不輕易發怒 、 有豐盛的慈愛。尼尼微城, 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 並許多牲畜 、神都愛惜;何況現今這億億萬萬人!神豈不是更愛惜嗎? 續完 文:楊景釗, P. Kwok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視 : 打工的老闆
開設工廠多年的夏少薇,無論在香港還是多倫多都一直堅強面對生意逆境。自從她接受基督信仰後,在面對媽媽離世及工廠大火或其他困難,她不再靠自己,而是依靠神給她力量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