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感恩!感恩!

【感恩!感恩!】 2020年10月對身居加拿大的華人可以說是特別的日子,10月1 日是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 ,這意味著深秋己經來到,要作好準備迎接嚴冬,尤其是喜好室外種植及園藝工作者,就耍為來年準備忙碌。從另一角度看,炎夏已經過去,相信今年家居後園種植會是大豐收,原因在於疫病隔離,各人很多時候都留在家裡,有比較多的時間去整理家居及園林工作,這是因生活形態改變帶來估計不到的美事。眼看親手勞碌的成果,除了欣然享受,也應該感恩。這不禁使我聯想到舊約聖經記載猶太人一連七天的住棚節,群聚在秋天收成以後,一起到聖殿感恩及慶祝豐收,然後準備過冬。10月12 日是加拿大感恩節長週末,傳統上是感謝大自然賜予豐收的恩典;同時也是觀賞楓葉的時間,到處可以見到各樣紅色楓葉及快將掉下來落黃葉,組成很美的圖像,成為感恩節期自然界的點綴。神創造宇宙萬物,祂雖然好像沉默隱藏;我家居高層大厦,於秋高氣爽的天氣在露台向外遙望,不禁讚嘆神的偉大創造實在無法推諉。 美境當前很自然會感恩,可是身處逆境也要同樣感恩。惟有與神結連,才能夠靠著主的恩典去面對一切。神是應許的主,祂的話語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119:105) 人生經歷如同過山車,忽高忽底。祂會指引我們的方向,雖然有時知而行難,神卻不會放棄我們,不論我們如何軟弱,祂仍然多方面加恩典加力量給我們堅忍到底,「神所賜的平安,不如世界所賜。我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27) 10月份加拿大各省份不同的社區,經歷半年之久的限聚令,導致居民失去積極的社交生活,也失去親人支援系統;我認識一些不同年紀人士,他們被困家居一段時間以後,作息及飲食不定時,精神及腦力出現有點反常。喚醒要正視的問題:面對無了期的限聚令,如何可以延緩長久獨處帶來的衰老?特別是腦力衰老? 細胞衰老是身體正常的運作,最重要的是新陳代謝過程,需要足夠的因素培植。大約40年前。我經歷腦震盪,昏迷差不多三個月才慢慢復原,自此以後非常重視「腦保建」,並不是著重延長壽數,只是祈望在有限的日子下活得精彩。身體是聖靈的殿,腦細胞是「用進廢退」,意思是腦細胞多用多思考有進展,若是無所事事,減少思考,很容易衰退。疫情開始以來參加了很多精神健康講座,很認同「腦保健」的必需,歸納與大家分享: • 常動腦,從事能刺激大腦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如玩牌、下棋、數獨、填字遊戲、彈奏樂器 • 控制「三高」、正確地選擇日常餐單及飲食時間 • 注意個人睡眠衛生,早睡早起,作息定時 • 適量運動如步行、「腦保健舞」(不同形式的長者舞),最好定時有陽光照射。 • 留意情緒及生活壓力,提昇個人快樂指數 • 聽力矯正確保自己和他人溝通順暢 感謝神給我們今天新生活形態!不要問為何?因著信,我們積極接受今天,作可以作的,無疑地去承受轉變,大家一起靠神加油。以馬內利!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被忽略的休止符

【被忽略的休止符】 當我上音樂心理課程的第一天,教授要我們搜集「音樂」和「聲音」的定義。 根據韋伯斯特字典,音樂是一種有結構的形式和有節奏的模式,再加上樂器聲或人聲的音響,組合而成的一種藝術。 伊高(Eagle),一位音樂治療先袓,把音樂定義為:在時間流程中,出現有系統的聲音和寂靜之組織。 另一位音樂治療始祖基氏登(Gaston),他闡述音樂的多種功能和特性,例如它是一種有組織,有結構的藝術;是一種具有非語言溝通的功能,能刺激人的各種感覺,觸動感情和情緒,牽動人的心靈和生理心理的反應。 美國作曲家John Cage認為音樂包含聲音和寂靜,它們之間的整合就是作曲。但寂靜絕不是空虛的,它是等待,暫停這兩個現象的連結。 原來,寂靜無聲也是聲音的一種。 什麽是「音樂的聲音」(The sound of music) ?在聲音中,就是利用樂器或歌聲,運用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和聲,加上無聲的休止符,在時間及空間中去創造獨特的「音樂語言」(The language of music)。所以,音樂是一種用聲音做表現手法的藝術,一種聲音的科學技巧。 在我數十年教琴生涯中,發現很多年輕初學者,都犯同樣的錯失,就是不理會穿插在樂章裡的休止符,彈完所有音符便了事,不明白樂曲是由音符和休止符所組成的,缺一不可。休止符是一個沉默的聲音(a silent voice),它不是停止而是一個等候,等候下一個音符的進來。 在生活中,發覺有些人不能有「休止符」的存在,在靜寂無言,在等候中,他會顯得坐立不安。寂靜等候是那麽令人難受,「休止符」是那麽令人忐忑不安的嗎? 我們活在一個節奏急速的城市,很多時候都忙得不能讓自己停下來。一首旋律快捷的歌曲,也要有適當的休止符,歌曲才悅耳,同樣地,我們的生活也應有足夠的休息,暫停和等候,才能活得精彩。 聖經中也題到安靜的好處: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箴言14:30) ;寧可在安靜之中聽智慧人的言語,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傳道書9:17) ;明哲人卻靜默不言(箴言11:12)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傳道書3:7) 。 主耶和華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15) ;「你們要休息(要安靜) ,要知道我是神!」(詩篇 46:10);「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31) 原來懂得安靜、暫停、等候是一種智慧,一個聰明的生活方式,能用安靜來作工,用等候來服事,也是使心靈重新得力的秘訣。 在生命的曲譜中,除了抑揚頓挫,高低跳躍的音符外,還要加上適時的休止符,才可以組成優美動聽,繞樑三日的樂章。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上好的福分

【上好的福分】 今年德國漢堡美術學院 推出一項特別的獎學金,名為 「Doing for Nothing」是指停止做某一些事情反為更重要 ! 該計劃的概念來自全球疫情後,不同國家推出禁足令,社會活動相繼减少,帶來人們對未來生活認真的反思 ! 這種反思,影響我們在疫情後,對人生的價值觀 有新的看法。因為有許多人及事,平日可能被忽略或不關心,但經歴過一些考驗,更要珍惜、渴望及欣賞。 聖經中,主耶穌基督曾提醒馬大,如何將首要之事放在首位,避免次要之事無休止的干擾!路加福音記載,當耶穌到馬大家中作客,馬大忙於接待,心煩意亂。然而,見到妹妹馬利亞,只坐在主面前聽道,心有不甘,向主埋怨。馬大請求耶穌,吩咐馬利亞來幫助她。可是,耶穌回答馬大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41-2) 究竟馬利亞選擇了甚麽“上好的福分”呢? 我相信,主耶穌是想提醒馬大,熱心服待主是一件好事,可是忙亂會釋放出批評、計較及沮喪感。 上好的福分,應學效馬利亞,優先空出時間給主耶穌。靜下來用心耹聽,思考主的說話。因此,將基督的話放在首位,是一件 “首要的事” ! 就像今天,全球正處於一個新常態,更多人留在家中。體驗意料不及的事情,自己的渺少,反觀造物主的信實及慈愛,常存不變!而聖經的說話,滿有真理、發人心醒 ;塑造人合乎神心意的言行,榮神益人。 所以上好的福分關鍵是,人若存着渴慕神的心及願意被塑造,這樣心靈、生活及內心 會得着完全的滿足、穩穩妥妥、安寧、喜樂和力量!沒有人可誇口自己不受干擾,可是能夠選上神的話,是 “上好的”,而且是 “一件不可少的” 福氣,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替及奪去的。 「上好的福分」不只是給馬利亞的,也是給每一個人。祝福大家,選上神的話,愛讀愛聽,彼此激勵、付諸實行,擁有着那份無與倫比的好福氣! 文:東尼叔叔(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仰望神

【祈禱與失業】 疫症期間, 很多人都面對失業的困境, 就讓我們在這裡舉起禱告的手, 為以下的情況祈禱, 大家一齊來參與: 1. 為不同時間長短的失業,所帶來種種的情緒反應祈禱,如:放假休息、積極搵工、苦惱焦急、意志消沈、喪失希望等。 2. 祈求在各個失業的階段,能有同行者適切關心,如:陪同悠閒、留意空缺、定時安慰、關懷鼓勵、重燃盼望等。 3. 求神開路,在過程中能:參與義務工作、進修提升能力、得到經濟援助、並有同理傾訴對象等。 4. 特別祈求在整個過程中:不失自我尊嚴、不失生活規律、不失家庭和諧、不失團契關係、不失對神信靠等。 5. 求神給基督徒有正確的工作觀:工作是回應神的召命,能發揮所長、供養生活、貢獻社會、榮耀上帝! 阿們!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