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不平安的平安夜

不平安的平安夜

【不平安的平安夜】 聖誕歌曲中,以『平安夜』歌曲最膾炙人口,百聽不厭。它給人一種很平安和恬靜的感受和充滿了一種屬天的安寧。但對於作詞家“莫爾”神父(Mohr),和作曲家“格雷伯”(Grubr) (根據實事和軼事的記載),在創作這首歌時有很不寧靜的經歷。神使用一位默默無聞的鄉村小教堂的神父和一位名不經傳的業餘作曲者,為世人創作了這首流芳百世的聖誕名曲。『平安夜』的來歷本身就是一個神蹟。 據説在1816年的聖誕前夕,在奧地利某小村教堂的管風琴壞了,原定的聖誕音樂無法使用,Mohr必須另寫一首詩歌來作慶典之用。那天他心裏愁煩,在探訪村民途中,從小山坡俯視幽靜小村時,見到燈光點綴在黑夜中,在皚皚雪地裡顯得寂靜。這景象使莫爾聯想到耶穌在伯利恆誕生時,那個神聖寧靜的晚上。莫爾飛奔回家,把蘊藏腦海的詩景寫成『平安夜』的歌詞:『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靜享天賜安眠、靜享天賜安眠』;他馬上請好朋友格雷伯,一位音樂老師和詩班指揮,為這首歌譜上用吉他伴奏的曲子應急。因為風琴受破壞使他寫出很漂亮的『平安夜』的歌詞。 『平安夜』的曲作者“格雷伯”也有一個很不平靜的日子。據說當Mohr請Grubr為『平安夜』作曲時, Grubr剛有喪子之痛(他唯一的兒子因病突然去世),他和妻子都陷在極度痛苦中,雖然答應Mohr為『平安夜』譜曲,但因思念兒子的傷痛而把事情忘卻了。 在聖誕慶典的日子,格雷伯特別觸景生情,又常見妻子偷偷哭泣,令他心情更加鬱悶;在悲傷中,他拿起吉他彈琴解悶;發現莫爾早前給他『平安夜』的歌詞,邊讀邊覺得有一股清泉暖流,進入他孤寂冰冷的心田,神溫柔又慈祥的話語,安撫着他久久不能癒合的傷痕,神獨生兒子在馬槽裡誕生的景象重現眼前,他開始譜寫「平安夜」的曲子,沉浸在對樂曲的編排和構思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 格雷伯的妻子,被那優美的旋律吸引,也忘記了心裡的愁苦,主光照她不要沉溺在孩子的去世而憂傷難過;她彷彿看見兒子在天堂裡跟着天使一起快樂地跳舞歌唱,她感到無比的快樂。在救主誕生那夜,他們夫婦在飄揚的樂曲旋律當中擁抱,心靈得到徹底的釋放與解脫,和前所未有的喜樂與平安。 主耶穌誕生的日子,正是猶太人被羅馬帝國統治的黑暗時代;在這個惶惶終日、沒有盼望的日子裡,天使卻在靜寂的晚上向牧羊人報佳音傳喜訊:「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訊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2:10 -14) 平安夜,不論我們心靈經歷怎樣的人生變故與風雨滄桑,只願耶穌的愛,不離不棄,永遠陪伴在你們身旁!讓我們安靜下來,傾聽那來自心底的『平安夜』歌聲,思想兩千年前那個晚上,在伯利恆降生的嬰孩主基督對人類、對歷史、對你、我的個人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平安信息。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愛的接觸

愛的接觸

【愛的接觸】 一連四次與大家分享了「五種愛的語言」,這是幸福婚姻的要訣。不經不覺已分享了四點,這次和大家講最後一點。希望大家掌握這五點要訣,好好在婚姻關係中發揮果效,締造幸福的婚姻。 1. 身體的接觸(Physical Touch) 一般人會將「身體的接觸」直接聯想到性行為,這裡所謂的肢體接觸,性愛只佔一小部分。其實夫妻間牽牽手、摟摟抱抱、攬攬錫錫、搭肩攬膊等親愛的動作都是一種身體接觸,而這些小舉動都可能讓夫妻間感受到關愛而增進夫妻感情。所以緊緊的擁抱、深深的親吻,走在街上突然牽起他的手,都能讓對方感到滿滿的愛,也能感到和你身心靈結合一起。 對於喜歡身體接觸的人,頻繁的肢體接觸能讓他們感到被寵愛,例如說摸摸對方的臉頰、摸摸頭、觸碰他的手指,這種肌膚之親都格外有意義;當你在和配偶說話時,可以把手放在他的肩膀或大腿上,讓他更有安全感。不過,要避免的事情,就是拒絕肢體接觸。如果你把對方的手揮開或推開,對他們來說是格外受傷,這點要注意。 你試試找出你個人、配偶、孩子,甚至家人愛的語言是什麽?找到後便有行動實踐出來,相信你們的關係必定更上一層樓。學習了解自己和配偶的「愛之語」,明白每個人習慣的被愛方式是受到成長環境、生命階段而有所不同。但是怎麼知道自己有哪一種的愛之語呢?蓋瑞‧巧門說,除了透過愛之語測驗,也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得到而有所了解,那包括自己習慣表達愛的方式、最常抱怨的事物,以及對另一半最常提出的要求。如果自己習慣用某種方式表達愛,例如喜歡送禮物、經常透過言語肯定他人,這表示你也希望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或回應自己。 因此透過觀察,了解自己習慣表達愛的方式,就較容易發現自己的愛之語。此外,你最常抱怨的事物,時常向對方提出的要求,也能反映內心的需求,例如妻子經常向丈夫抱怨相處時間太少,可能正顯示她渴望有精心的時刻,希望和丈夫有更多相處的時間。 朋友們,讓我們細心操練這「五種愛的語言」: 1. 肯定的言語。 2. 服務的行動。 3. 真心的禮物。 4. 精心的時刻。 5. 身體的接觸。 讓這「五種愛的語言」,成爲你婚姻中的一部分,每天自然而然的做出來,這不但讓你的婚姻得益處,其實也影響你的下一代看在眼裏,默化在心裏,將來在孩子的婚姻裏,也會實踐這種增進婚姻關係的和諧幸福模式,讓他們也擁有幸福和美滿的生活。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基督再來的奧秘

聖經中十大奧秘之(十): 基督再來的奧秘

【聖經中十大奧秘之(十): 基督再來的奧秘】 基督再來是神救恩的大奧秘分述如下: I. 基督再來的保證 (彼後3:1-2),三重保證﹕ a. [先知預先所說的 ] (但7:13) b. [救主的命令] c. [使徒所傳給你們的] 在新約的27卷中有24卷提及基督的再來,只有3卷未提到,皆是很短的個人書信: 約翰二、三書、腓利門書。若不信主再來就等於否定新約27卷中的的24卷。 II.末世時代有人譏誚對基督再來的信仰 (彼後3:3) 信徒要儆醒等候基督再來 (彼後3:11,14,提後4:1-2,帖前5:1-11,23,林前15:58, 羅13:11-14,路21:34-36,太24:42-51,25:1-13) III. 基督再來的預兆 • 科學方面﹕知識增加,交通便利 (但12:4) • 大自然方面﹕地震, 飢荒 (太24:7) • 政治軍事方面﹕熱戰、冷戰 (太24:6),國際與種族衝突(太24:7) • 教會方面﹕受逼迫 (太24:9),假先知迷惑人(太24:9-11),福音廣傳 (太24:14) • 社會方面﹕罪惡增加 (太24:12,啟9:1-4,17:1-4),繁榮(啟18) • 以色列人方面﹕復國 (太24:32,路21:24,結37:21,賽43:5-10) • 中東方面﹕戰爭 (啟9:13-19),聖殿重建 (啟11:1-2) 教會被提 (帖前4:16) 教會被提的時間﹕在啟示錄本身裏面,似乎有相當清楚關於教會被提時間的提示,在大災難的中期。大災難的前三年半可稱為[災難的起頭] (太24:8), 而後三年半才是真正的大災難。而教會是在當中的時間被提的,其理由分述如下: 啟示錄 10-12 章的內容,正符合新約各卷所說教會被提時的情形。其互相符合之處不下十點之多: • 第七位天使吹號 (啟10:7) 對照 [號筒末次吹響] ( 林前15:52),[神號吹響] ( 帖前4:16) • 大力天使呼聲 (啟10:1-3) 對照 [天使長的聲音] (帖前4:16) • 天上的聲音(啟10:4)對照 [有呼叫的聲音] (帖前4:16) • [不再耽延了] (啟10:6 小字) 對照 [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 (希10:37) • 神的奧秘 (啟10:7) 對照 [這奧祕何等豐盛] (西1:27) • 佳音 (啟10:7)顯然是主再來的佳音 • 第七位天使吹號時,聖徒在天上得賞賜 (啟11:15,18) 對照 (林前 4:5, 3:13-15) • 婦人(以色列人)的孩子被提 (啟12:5)是兼指基督升天與教會被提,因二者在經歷上合一,但此處特指教會,因啟示錄是指示末世的事,[鐵杖轄管萬國]也是兼指基督與教會…

孤獨感

孤獨感

【孤獨感】 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孤獨感在人類生活中相當普遍,每4位接受研究者就有3位有中度至高度的孤獨感,這與性別無關。研究領導人傑思堤 (Pilip Jeste) 表示,研究結果相當值得注意,因為這些「孤獨者」過去並不被認為是孤獨的高危群組,他們不僅沒有外在身體疾病,也沒有憂鬱症、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他們看去是正常人一個。研究團隊也將人的孤獨感與年齡進行比對,並做出曲線圖,結果顯示在人的生命中有三個孤獨高峰期,分別是20歲下旬、50歲中旬與80歲下旬。不過曲線圖也指出,只要度過20歲下旬、50歲中旬的高峰期後,孤獨感就會開始下降。撰寫研究報告黎伊(Ellen Lee) 認為,孤獨感在成人的人生中十分普遍,這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增加某些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例如抑鬱症、焦慮症、失去自尊心,此外長期孤獨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患癌機率高三倍,這問題不容忽視。研究領導人傑思堤建議,人應該用另一種角度來審視孤獨感,孤獨感並不代表社會孤立,有些人單獨一個人也不感覺孤獨,但有些人可能在人群中,在狂歡派對中也覺孤獨。 那麼基督徒如何處理孤獨感? 1) 恆切禱告:將自己的境況向神表白。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7鼓勵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羅馬書12:12「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當我們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身邊有神的同在,自然孤獨感就會消失。 2) 多讀聖經:神的話語是人生的指南針,這本生命手冊不單豐富人的生命,也是治病的良方。詩篇 119:105「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3) 要仰望神的應許和信實:詩篇42:5詩人問自己為何憂悶煩躁,後來他找到答案,就是要仰望神,因祂會鼓勵、支持我們。(應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 4) 瞭解產生孤獨感的原因:是否和與生俱來的性格有關、缺乏自信或是經歷過一些傷痛,不愉快的事情而產生這種感覺。知道原因後就積極面對,解決問題。 5) 愛惜自己:愛惜生命,有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充足睡眠、規律的飲食、適當運動、培養興趣與嗜好等。 6) 參加團體活動:參加教會小組、社區義工服務等等來擴闊社交圈子,建立新的人際關係,認識一些可說知心話的朋友,若偶感孤獨亦有傾訴對象。 7) 幫助別人也是減輕孤獨感的方法:助人為快樂之本,他人得到幫助,他們開心,自己也產生一份滿足感,這有助於抵禦孤獨感的侵襲。 也許還有許多許多方法消除孤獨感,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改變自己,倘若你覺得無法做到,不要忘記,那位大有能力、滿有慈愛的天父上帝一直在你身邊,你只要倚靠祂,祂必與你同行,走出孤獨的陰霾。以賽亞書 26:3「堅心倚賴袮的,袮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袮。」 部份內容取材自星島日報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