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愛在微觀中(一)

愛在微觀中(一)

【愛在微觀中(一)】 夫妻相處,我們往往忽略了對方的長處、優點,以及對自己的好;卻總是看到配偶不妥當的地方。像對方說話聲調過高,就認為在責備自己;或者請求對方幫忙倒垃圾、洗碗,對方沒有馬上回應你的要求時,就立即批評對方不合作。我們總是把焦點對準配偶沒有做或做得不好的事情上,卻很少留意對方已做到或做得好的事;特別是配偶在你還沒有發出請求時已經主動做了,那是多麼令人感到暖心啊。所以,夫妻相處之道,一個很重要的要點,就是能否細察配偶每天為我們所做的美事。 我以自己為例,丈夫每天會為我沖一杯滋潤的薑蜜,這是一件美事;當我要求丈夫幫忙處理一些事情時,他總是很少會拒絕,也不會對我板著臉,這都是很美的事。還有每當我看到他照顧我母親的細心,每天哄老岳母吃飯,為她蓋被子等等;他身為女婿,照顧岳母就像待自己母親一樣,我覺得這真是難得的美事。難得的是他甘心樂意地為我做了,所以我欣賞和感謝他。 每天我都細心觀察丈夫為自己所做的事,例如丈夫知道我喜愛喝甘蔗汁,所以每當經過賣甘蔗汁的地方,都會主動買一瓶回家,給我驚喜。他知道我愛吃乳豬,當他在燒臘店看見有掛著的乳豬,就會買給我。我的棉花棒或其它用品快用完,他時常會為我增添。這些看似細微的事,都在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我們是否總會忽略或忘記,你有沒有在對方為自己所做的小事上給予感恩的讚許? 我鼓勵夫妻們每天在共進晚餐、晚餐後或臨睡前,向對方為你今天所做三件美事逐一陳述和致謝。你的配偶聽後或許會感到很驚訝,原來他所做這些事你都有細心留意。如果夫妻彼此每天都向對方說:「很感謝你今天為我做了三件美事…幫忙做了家務、修理物件、幫我購物等等。」有些事情可能每天都在重複做,但是無論如何,稱讚的話總不嫌多。當配偶今天為你做了三件美事,那怕只是幫忙洗碗、熄掉爐火、摺叠洗淨的衣服等等,都可以向他/她說聲:「謝謝!」 總而言之,配偶所做的美事,你都不要吝嗇自己給他的稱讚。希望大家可以嘗試去做,每天細心觀察配偶為你做的美事,最少找出三件美事給予稱讚。這樣在你們的婚姻關係上,一定會很不一樣喔!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北溫與我

北溫與我

【北溫與我】 幾十年前的一個初秋, 我從香港首次來到溫哥華, 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乘飛機. 首次搭飛機, 當然興奮, 而首次踏足北美, 更是興奮. 校巴把我與一眾同學由機場送往北溫, 那是我們高中學校之所在. 還記得經過史丹尼公園駛進獅門橋時, 那種震撼感仍歷歷在目, 彷如昨天。 在北溫讀了一年書, 也在那裡住了一年, 其後因升學原因, 也遷離了北溫. 之後的幾十年, 就相繼在香港及溫哥華兩地牧養教會. 期間當然也有再踏足北溫, 但多僅是與家人到山上滑雪或到著名鐵線橋及其附近郊野山徑漫步. 這些都沒有帶來我有真正「回到北溫」的感覺. 直到最近開始在北溫一教會展開牧職, 才有了這種感覺. I’m Back. 鐵線橋及其附近郊野山徑改變不大(雖然近年重修後的鐵線橋已然完全失去了它的魅力, 可惜), 而對我而言, 北溫整體來說也變化不大, 我覺得變化最大的, 是北溫的兩座雪山。 記得當年初到貴境, 學校當然知道同學們來自香港, 應該未見過雪, 於是到步幾天後就帶我們上松雞山(Grouse Mountain)去. 大家初見厚厚積雪, 當然雀躍不已. 在那個年頭, 山上全年有雪, 溶雪的水亦成為大溫重要的水資源. 情況就如終年河水不斷的約但河, 河水源自北面長年積雪的黑門山。 當然, 今日在初秋上到北溫山頭, 你不會見到任何雪的縱影. 氣侯的變化令山上全年大多時間都沒有積雪. 除了大溫人口增多之外, 山頭沒有積雪也成為此地夏天容易出現供水短缺危機的原因之一, 於是現在市政府每年夏天都限制市民一星期只能在某兩天早上一段時間內淋澆前後園草地。 氣候的變化, 影響深遠, 更威脅人類社會的生死存亡, 而種種氣候變化又主要因人類的污染及短視而起. 可惜, 關注的人, 仍屬少數, 去年西方電影「不要抬頭」(或譯「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就以極盡譏諷手法來說及人類對面前之滅世危機的漠視與冷待。 往事只能回味. 舊日終年山頭積雪的北溫, 已成過去. 那魅力非凡的鐵線橋, 只能從相片中回憶。 童年時仰望的繁星天空, 我已從此不能再次目睹(希望有一天我能在天之涯海之角得再一睹星塵密布的的廣闊天空); 沒有垃圾膠樽的沙灘, 沒有被污染的食物水源, 也漸漸絕跡於世間。 因此, 希望我(也希望你) 能多點抽空去欣賞一下沙灘夕陽, 行行山徑或公園, 雖已褪色, 但肯定仍有可觀之處, 亦肯定會繼續褪色下去, 因此要把握現在。 更希望我(也希望你)能盡點心力, 去愛護、去保護天父所造的這個世界. Do what I can do, and do what you can do. 誠心所願。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電台見證 - 張崇基〔眾樂樂 (1)〕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張崇基〔眾樂樂 (1)〕

贏得第十二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的張崇基,從小熱愛歌唱,及後到加拿大讀書,更接受了正統的音樂訓練,在加入香港樂壇後近30年,再回到多倫多。節目中,他會分享以前在多倫多的日子,與及近期回流多倫多的近況,與及侄兒出生一天便離世的感受。中華文化系列【一脈相承】,續分享中華民族的本源。

喜樂的心

喜樂的心

【喜樂的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三月公報,全世界患上抑鬱症的人愈來愈多,估計全球抑鬱人口多達三億,每年超過80萬人因抑鬱症而自殺。到現時為止,抑鬱病已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頭三位。現時每4個人中,便有一人在一生中某階段出現精神或行為上的失調問題。抑鬱症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疾病,引發許多其他疾病,帶來沉重的醫療開支。雖然抑鬱不是什麼短期奪命的疾病,但卻像流感般普遍,不管你是否是基督徒,若不及早以正確的態度去處理,將會導致身心靈受損,影響一切正常生活。 從聖經中,我們看見不少神的僕人都經歷大小不同程度的憂鬱和情緒低落。摩西肩負帶領百萬計的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的重任,身心靈承擔極大的壓力,以致他對神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他甚至向神求死,免得再面對自己的苦情。(民11:11、15)以利亞因事奉上的孤單、挫敗和恐懼而心靈下沉,因此灰心失望地向神求死。(王上19:4)耶利米因見到自己同胞犯罪,屢勸不聽,又清楚知道神的刑罰快要臨到,所以他也時常憂傷哀哭,情緒低落,故被稱為「哀哭的先知」。還有約伯、以賽亞、以西結、哈巴谷,甚至我們的主耶穌,都多次經歷憂傷痛苦。由此可見,屬神的人有時也免不了因環境而來的的壓力,而帶來情緒上的憂鬱和心靈的困倦。 情緒疾病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主要由三個因素所組成:(1)性質 Nature 包括個人生理結構、化學和遺存成因。(2)培育 Nurture 包括環境、處境和教育。(3)個人選擇 Personal choice 。對於生理和遺存因素,我們未必可以控制或避免,但是後天環境、教育和個人的選擇,我們則擁有某程度的自決權,可以調控和防範,特別是個人揀選接受神的安慰。 面對心靈的重壓和憂慮,聖經的教導是:無論我們遭遇什麼事情,神的愛絕對不會改變。「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賽54:10)要緊記我們是天父的兒女。而且父神的慈愛不受阻隔。保羅勸勉我們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羅8:35)神又是樂意承擔我們的憂慮重壓的神。「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賽53:4)只要我們藉禱告祈求,向神傾訴,神必定看顧施恩。正如神聽見夏甲的苦情,看見利亞的苦情,應允哈拿的禱告,憐恤她們。但在我們這方面,要有決心將憂慮重擔交托神,「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 5:7)這是個人決擇。 另一方面,神亦顧念人身體的需要,當以利亞自覺工作失敗,因懼怕而逃命,灰心求死之餘,神派天使兩次給他食物,讓他有足夠的休息。所以,若身體有足夠的休息和飲食上的補充,這會有助我們面對情緒的低潮,不要忘記身體也會影響心靈。當然,有時神也會藉著醫生和藥物來治療我們情緒上的創傷,請不要忽略。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 17:22) 文: 杜嘉明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