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 : TV1715 志業 (HD粵語)
李念恩是一位護士,在加拿大溫哥華出生及成長的華人。他對東區市中心的流浪漢及濫藥者有特別負擔,願意以醫護專業服侍弱勢群體為他的志業。
李念恩是一位護士,在加拿大溫哥華出生及成長的華人。他對東區市中心的流浪漢及濫藥者有特別負擔,願意以醫護專業服侍弱勢群體為他的志業。
【略談歷史記載的一些真與假】 在今日盛行網絡資訊的世界中, 常會出現一些假資訊、假新聞, 以至假圖片、假短片, 誤導人們。 虛假謊言, 絕不僅是現代社會的專利。在中西方的歷史記述中, 有虛假失實記載, 亦常有發生。筆者記得小時候讀中國歷史, 就常讀到夏桀與商紂甚為殘暴不仁, 這兩個亡國之君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詞。但筆者近年閱讀多了, 就發現不少史學家對紂王(夏桀的史料太少, 難以追溯) 的功過有了一些新的評價, 例如有人認為紂王當年巡行江, 淮, 齊, 魯各地, 以及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南方, 對長江及淮河等地的開發與發展其實也有頗多貢獻。而後世對他暴虐無道的記載, 有可能是一種特意誇大, 藉以突顯出後來亡商始周之周武王的偉大。 當然, 筆者也不會全然相信這些評價, 一切有待更多史料去作稽考或證實, 不過也不會排除其中的可能性。正如常有人說, 「歷史是由勝利者寫下來的」, 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 勝者用權力去渲染或誇張一些史實的記載, 或奉承者(今日俗稱之擦鞋者)透過揣改一些歷史來討好勝利者、當權者或其開創的國度, 其實是很容易發生的事, 因此難怪「研讀歷史」之範疇本來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辨別、考究史實記載真偽的功夫, 而不能盡信史書之所載。讀歷史, 本來就要讀者自己用智慧可作一些分析與分辨。 但無論如何, 即使紂王確有其一定的政蹟與貢獻, 而非一味的昏庸無道, 但他頗為暴虐的治國方式,他的不聽勸諫及生活奢華, 應是難以推翻的史實。 (當然, 也要註明一句, 近年一些「有心人」想透過一些粗糙「考證」來揣改一些古遠歷史事件或人物功過, 以企圖達至一些政治目的, 是另外一種情況, 不在此細述。) 對比之下, 筆者不得不說聖經記敘之真實可貴。例子眾多, 只舉兩個。「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太一5-6);在這「耶穌家譜」中, 記有「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猶太人何等的尊崇大衛這昔日開國君王, 以至從聖經時代到今天, 大衛之星都是猶太國度的表徵。但大衛王昔日所作的醜事惡事, 仍清楚的記載了下來, 被千古「誦讀」。舉一反三, 我們大概可明白猶太人對史料真實的重視, 一切以事實為依據, 不容揣改。錯事, 永遠都是錯事。 另一事例, 是在耶穌復活的那早晨, 首先知道耶穌已復活的, 是一些婦女, 亦是由她們去把這消息告訴其他門徒(參太廿八1-10) 。以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而言, 猶太婦女「通告消息」之權威性或可信性明顯低於男性。若整件復活事件都是虛構偽造出來的, 聰明一點、稍為了解當時民情民生的「作者」也不會寫到是由婦女傳出消息的。因此, 福音書既記載是一些門徒婦女首先知道耶穌復活, 也由她們把消息傳出去, 只能更證明一切都是事實, 絕非虛構(當然, 這僅是多項證明耶穌確然復活之證據的其中一項) 。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二千多年前主耶穌基督降生人世,是主奇妙救贖的開展。是次聖誕專輯;頌恩旋律四位成員將與我們在疫情稍減之時,分享他們聖誕的情懷,傳上一份基督賜的平安。節目中,多首悅耳、盼望的詩歌也同賀基督降生的恩情!
【年終回看】 年近歲晚,通常我會做兩件事:聖誕節前的默想、及回看今年發生的重大事情。對我來說:回看可檢討自己在主裡的信心。過去一年震撼我心的有很多,其中最深刻的包括: 1. 2022年 2月 24日至今仍未結束的俄烏戰爭。各方都有傷亡,同時引發世界性的不安、供應危機、及經濟的恐慌,要到何時才結束? 2. 2019冠狀病毒病死亡數字到2022年3月7日竟然超過600萬人。而在4月13日新冠狀病毒病例超過5億人。疫病不斷變種及蔓延,對人的禍害要延伸到幾時? 3. 2022年 9月 8日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與世長辭,主懷安息,結束她在位超過七十年的忠心服事。英國要即時迎接新的君主。 4. 2022年是「恩雨之聲」35週年,自年初至年終都有不同的慶典及籌款活動,「恩雨之聲」持守著成為福音夥伴的異象,繼續堅持為主作工。 回看帶給我不安、憂慮、恐懼、不捨、感恩等複雜的情緒。 今天的不安及失去,會有「如果…那麼會..?」等否定現實的意念擁現。在看不見曙光之際,甚至於在生命的極限中,可能看不到現今情況的過去,甚麼時候神才全然得勝?在絕望和灰心中不能看透的事物;就好像一幅刺繡,若果只看底面的話,肯定是一片零亂,雜亂無章,沒有可能明白刺繡的圖畫;不過,當翻過來看正面的時候,才能觀賞刺繡美麗的圖像。 路加福音 24:25-26 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然後進入他的榮耀嗎?」這經文是記載耶穌死後復活當日,與兩位門徒在往以馬忤斯路上同行。他們因為所認識的耶穌被捉拿、受審、釘死及復活,臉帶愁容。就像現今,周圍境況帶動不安的情緒,看不見神在我們中間,神藉著人不能預料的人和事,證明祂的同在。 神是掌權的神,就算是無言無語,神在世的大能確實無可推諉,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從「恩雨之聲」35週年「回看」,事工適時地不斷轉型及擴展,見證神的恩典浩瀚。在最艱難的時候神有適切供應,呼召不同人選在不同時段參予和堅持。神更藉著事工廣傳,將福音及愛帶到世界不同角落。 十二月重要的節日「聖誕節」,記念神愛子耶穌降世為人,順服父神的旨意,甚至於死,就是要拯救世人從罪得釋放,人只要相信基督代替他付上罪的刑罰,便可以脫離罪的綑綁,相信神是公義、有愛、有憐憫、必持守應許,神時刻同在同行。耶穌是最初的開始也是末後的終結,祂會再回到世界作王,祂是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求神幫助信徒有信心地活每一天,忠心地祈禱、讀經,勝過一切的慾念。雖然活在不可預期的實況、恐懼、絕望中,因袮同在的應許,在任何光境中靜心觀看,極可能在不同角度都可看見袮。哈利路亞!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聖誕佳節,你會孤身一人在異鄉度過?家人朋友歡樂慶祝? 還是安靜簡單地休假?如果準備一份禮物送給一個人,你會送甚麼,送給誰呢?讓我們一起Jam歌,輕談,過聖誕。
【不離不棄】 最近 看了一齣真人真事的福音電影首映禮“愛Plan B”,故事震撼感人。一對夫婦在夏威夷一次旅行中,妻子突然遭到過濾細菌入侵腦部,導致四份一的左腦受損,情况危殆,醫生束手無策,病情稍為穩定後,便帶病飛回加拿大治療。在漫長的十多年中,康復之路長遠又艱辛;妻子腦細胞受嚴重損害,影响她的認知、記憶、說話和活動能力。但神提醒丈夫40多年前在婚禮的承諾:「是福、是禍、生死與共,疾病相扶,直到見耶穌的面。」他便義無反顧的照顧妻子的起居生活,對她不離不棄。電影放映完,他們夫婦還親身上台述說神的大愛,令人感動不已。 在他們的經歷中,有一首歌曲幫助他們很大,“You Raise Me Up” ,帶給他們鼓勵,鼓舞着他們在愛中繼續前進。 「當我失落的時候,噢,我的靈魂,感到多麽的疲倦;當有困難時,我的心背負著重擔,然後,我會在寂靜中等待,直到你的到來…。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頂端;讓我能走過狂暴怒海;當我靠在你的肩上,我是堅強的;你鼓舞了我…讓我能超越自己…。」是的,當我失落、疲倦難受時,只有主耶穌的愛,讓我們可以跨過高山,走過幽谷。 還清晰記得另一個發生在我們教會的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很多年前,一對青年準備結婚作婚前檢查時,發現未婚妻患了末期血癌,他們不但要將婚禮取消,還要面對治療和死亡的恐懼,和雙方家人無形的壓力和分手的可能性…。感謝神給弟兄對未婚妻不離不棄的愛,讓病者找到了合適的骨髓移植,最後他們結了婚,在教會中忠心事奉主。 主耶穌在世上的父母,約瑟和馬利亞,也曾經歷這種矛盾的心情:「…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太1:18-19) ,在兩難之間,約瑟對馬利亞不離不棄,得神的啓示,將妻子娶過來,完成了救贖大計。 “祢的愛總是不離不棄” 是一首我很喜歡的歌曲,每次心情不佳,聽到這首歌,都令我心情舒暢,心得安慰,感覺如釋重負,知道不論天旋地轉,滄海桑田,都不能叫我和主的愛隔絕。 「沒有一個憂患,耶穌不能擔當,沒有一個痛苦,耶穌不能背負,我要向高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你而來,滿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你名的人。你的愛總是不離不棄,憐憫如江河湧流,在我敵人面前擺設筵席,使我的福杯滿溢,你的愛總是不離不棄,時刻將我環繞,你必永遠記念與我所立的約,使我領受豐盛的恩典。」 夫妻的愛,就好像上帝和教會(信主的人) 的關係,我們這些罪人,常常得罪神,傷了主耶穌的心,但我們的神却是一位守約施慈爱的神,沒有一個憂患他不願意擔當,没有一個重擔他不願意背負,衪的愛總是不離不棄,衪愛你就愛你到底。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恩雨三十五周年雲彩見證集第三輯中,我們選取了不同代表性的環節與大家分享,當中有喬宏夫婦之【信仰問題解答】,邱清泰博士之【情感輔導室】,李陳永鈿師母之【少年十五十六時】,譚品立牧師之【談天說地】,小金子之【真情真我】及葉萬壽之【男性萬漫談】。不同取向的分享讓我們重溫昔日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