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 : 張家齊牧師 (“死”別狂傲)
從南非宣教十多年後返回加國的張家齊牧師夫婦,沒想到卻再要踏上一條更嚴峻的考驗。然而,從太太確診患癌到回返天家,這段小路上竟讓他們實見主應許的真實、上主得了榮耀!節目中,仍有江錦培牧師在「聖經中的比喻」環節裡分享「撒種」。
從南非宣教十多年後返回加國的張家齊牧師夫婦,沒想到卻再要踏上一條更嚴峻的考驗。然而,從太太確診患癌到回返天家,這段小路上竟讓他們實見主應許的真實、上主得了榮耀!節目中,仍有江錦培牧師在「聖經中的比喻」環節裡分享「撒種」。
【恩慈的味道】 小時候跟母親回鄉探親,行程一點也不輕鬆。母親用麻繩袋和擔挑大包小包、長途跋涉、大汗淋漓才返到鄉間。當時,我真的不喜歡 回鄉之旅,太辛苦了。可是見到姨媽, 緊握我雙手說 “妳母親帶回來的東西,是一輩子最珍貴的味道 ! ” 我才明白, 當時中國農村真的很窮困, 母親是希望親手為家人,及時送上一些必需品 ! 她是超級母親,除了照顧一家九口外,還呵護鄉間親人的貧乏。 成長路上,母親在我生命中,留下 許多美麗的回憶。兒時,孩子們調皮反叛,她從不放任溺愛,反而敏銳地糾正過來。長大後,每當我遇上工作不如意,她耐心聆聽、活潑開解。她做的冬瓜粒湯和鹽煎雞翼, 令我放下不少煩憂。即使移民到多倫多,我仍愛回港探望母親 ! 感謝天父,在我的成長路,賜下一位超級母親, 讓我嘗到上一輩恩慈的味道 。信主後,我經歷上帝的恩慈。祂的恩典何其多、祂的慈愛 何其美 !人生不同的轉捩點,上帝帶我走過許多崎嶇路,我醒察人的不足有限,真的沒有甚麼可自誇 。我亦親身看到,不信的家人和朋友,奇妙信主的經過和改變。神的大能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在神沒有難成的事」!(路1:37節) 聖經的說話,每天激勵我,祂的說話不會落空,神的恩慈天天不改變 ! 所以,我們要為神的愛感恩,亦以恩慈待人,以至配得 稱為神的兒女。 文: 東尼叔叔 (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移民溫哥華的李小碧,人生路上遇到不少挑戰。首先是一家人在異鄉適應生活,最困難是面對丈夫在交通意外中無辜慘死;突如其來的苦難帶來極深的傷痛,從中卻體會到上帝莫大的恩典。
【神的公義】 我們常常聽見人說: 「神是慈愛的」。在我們想像中: 神十分慈愛,好像一個慈祥的老祖父, 無論求他什麼, 他都說: 「好!好!好! 」 是的, 神是十分慈愛的; 但我們不能忽略, 神也是十分公義的。公義的意思: 就是公平,公正, 公道。羅馬書2章6節 描寫說: 「 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正如一位公義的法官, 兒子犯了國家法律,他雖然十分慈愛,卻不會徇私, 而是會照著國家法例來判決. 神比最公義的法官更公義, 我們若犯了罪, 祂雖然慈愛, 也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甚至我們流淚, 痛哭的悔改, 也不能解決我們的罪. 欠債的人悔改,仍要還錢;殺人的人悔改, 仍要坐牢或接受死刑. 神是慈愛的,但在執行法律時, 祂是公義的,公平的, 公正的, 公道的! 所以聖經那鴻書一章三節有一句很嚴厲的話: 「神萬不以有罪為無罪。」 我們犯了罪, 罪的報應就落在我們身上, 或遲或早,或在今生, 或在來生, 罪的報應必定追上我們。 有一天丹拿探長到一個鄉村地方遊覽,看見一個農夫手拿一支大鐵釘,看來看去。 丹拿探長也湊近去看看, 農夫說: 「這是從死人的骨頭裏找到的。 」他還把從田野裏掘出的骷髏指給探長看。 探長一看, 心裏想: 「這是一宗謀殺案! 」 便取了鐵釘, 拾起了骷髏骨, 找著那家人。探長與死者的妻子詳細傾談, 問起她丈夫的時候,老太婆說:[我丈夫35年前醉酒死了, 埋在遠遠的田莊。] 探長向她指出事實說: 「你丈夫不是醉酒死的, 是你害死的。」 接著, 把大鐵釘拿出來, 老太婆臉色大變, 最後承認確實在35年前, 用酒灌醉丈夫, 然後把大鐵釘釘入他的太陽穴中, 殺死了他。 這公義的報應要等三十五年後才來到, 但神的公義報應, 即使今生未到, 但當人離開世界後, 亦不能逃脫。 因為神是公義的神。 聖經說得很清楚: 「神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又說: 「神萬不以有罪為無罪。」 這樣, 人是絕望的嗎? 不, 讓我們一同思想約翰一書1章9節, 一段十分奇妙的經文: 「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 是公義的, 必要赦免我們的罪, 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 神是公義的, 應當是 ‘必要審判’ 我們的罪;為何說: 神是公義的, 必要 ‘赦免’我們的罪呢? 我們就不能不感謝替我們受死的耶穌基督了! 俗語說: ‘欠債還錢!’ 但是, 有一位愛我們的好朋友,他替我們全部清還了, 在法庭受審時, 公義的判決一定是:…
柬埔寨近日驚現的網絡電話詐騙及綁架案件,都揭示了世代的昏暗與罪惡。兩位正在當地服侍的姊妹盧潔香及何明恩,在是次節目中除了分享她們在當地的體會,更看到福音就是這地方更迫切的需要。而在「聖經中的比喻」環節裡,趙善基牧師分享「失錢的比喻」。
【夫婦恩愛的秘訣——珍珠時刻(上)】 「親密之旅」創辦人黃維仁博士談到維繫夫妻關係的兩個秘訣,分別是「恩情儀式」和「珍珠時刻」。上兩個月,我與大家分享了可以讓夫妻愛火常新,並維持親密關係的「恩情儀式」。這次將繼續跟大家分享可以提升主動化解衝突動力的「珍珠時刻」。希望大家能結合這兩個秘訣,嘗試在夫妻或家庭生活中多加應用和實踐。 甚麼是「珍珠時刻」呢?黃維仁博士說:「人生每一個溫馨的時刻都像一顆珍珠,而我們的人生就是由一顆一顆的珍珠串連而成的。當你從外地回到家時,媽媽已為你煮了美味的食物,然後臉帶微笑地看著你……。這愛在不言中的一刻,便是「珍珠時刻」。 一對新婚的夫妻,由於家庭經濟情況不穩定而需要努力打拚。日間,夫婦二人辛苦工作,晚上回到家,泡個熱水澡後,夫妻倆躺在沙發上,靜聽倆人談戀愛時愛聽的情歌,回憶著兩人初相識時,彼此依偎相擁的甜蜜情景……,那一個時刻,就是「珍珠時刻」。 當你早晨看到還在酣睡中年幼兒子和女兒,粉紅的小臉上帶著天使般滿足的微笑。你被此刻的美、此刻的真、此刻的善所吸引。那一個時刻,就是「珍珠時刻」。 當你參加校友重聚的活動,與昔日的同學和老師相聚一堂,回味著過去學生時代一起唱歌、遠足、吃路邊攤,彼此相愛,彼此激勵等甜美的時光,那些溫馨、快樂、喜悅、心連心的感覺……,都是「珍珠時刻」。 夫婦二人曾經去過的旅遊景點,你們在那裏認識、定情、求婚等場地,這些點點滴滴或每一幅漂亮的照片,都留給彼此很多及甜蜜的回憶。我認識一對夫婦,他們在英國相識和熱戀,雖然現在已移居多倫多,但是每年仍然會到英國度假,回憶以前的美好和難忘時光。因為那裡有他們寶貴的「珍珠時刻」回憶。有關「珍珠時刻」,這次先分享到這裏,下個月再與大家分享「珍珠時刻 」的下半部。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陳天信曾患皮肌炎,甚至有生命危險;但是他經歷了神的愛,認定自己是神兒女的身份,故此對人生充滿盼望。神也帶領和祝福他的婚姻,與太太靠著神的力量努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