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愛行天下 - 你健康嗎?

⟪你健康嗎?⟫

⟪你健康嗎?⟫ 有智慧去維持血糖、血脂、血壓指數,選擇健康飲食,生活有律,及定期有三五成群的活動,這就是健康嗎?健康的定義如何界定?試從世衛組織運作原則中兩項去看: • 健康是一種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整狀態,而不是限於沒有疾病或虛弱。 • 讓所有人受益於醫學、心理和相關知識對充分實現健康至關重要。 換言之健康定義包涵身、心、社三方面處於安寧狀態中,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有云:「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上 、中、下醫是涉及全人的健康。個別體質有先天及後天的環境、社會、飲食、精神等因素影響全人健康。最理想都是預防勝於治療。 近年來,疫病、天災、人禍、社區、及國際間動盪的情況,非人所能控,實在使人心有不安。那麼如何可以在身、心、社三方活得健康?以下經文給我肯定。 約翰福音六47「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 人雖渺小,生活在世時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在紊亂的心中,人很容易自製偶像去倚靠,人手作的不能持久的依附,也未必帶來安全感;同樣所有生物在世有生就必有死,換言之一切都有時限。在萬變中唯一可以有不變的倚靠,就是接受創始承終的全能神為個人救主,因著信,扣定信者在世的位份,是所望的實底。眼看危機四伏的情境下,不論是生或死,永恆不變的神必與信祂的人同在同行,這就是「永生」 。信徒並不是沒有艱難苦楚,信徒不會長生不老,也不會萬事如意,若然信徒能忠於所信,全心全意與神建立緊密關係,不靠己意力求改變。想當年,我曾因意外幾乎喪生,也曾處於擾亂不安的社區中,及活在雞犬不寧的家,我無能作什麼,只可接受當前光境,默默地禱告、倚靠主以靜制動、忍耐、等候,讓神擴張我心境上承受空間,有可靠的依附去面對當時困擾。至今我相信只要有順服的心,接受身、心、社一切挑戰,神旨超越眾望。這樣,專一的信靠全能神,在任何光境下的依附,這依附可使人排除因不見未來誘發憂鬱及焦慮,信的人有肯定的身份,且有安全感,不再是孤單作戰,要剛強壯膽地信靠順服,看來不明朗光境下,不會躺平也不自毀,有永生的盼望可重尋平靜安寧,遠離憂鬱及焦慮,有動力去生活,以致在身、心、社三方面,可以得到釋放而活得健康,同時讓身邊群體在信徒身上看見主光。榮神益人!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愛行天下 - 我家種植的無花果

⟪我家種植的無花果⟫

⟪我家種植的無花果⟫ 中學時,老師帶我們攀登鳳凰山。 這是一個很難忘的經歷。 上山較為輕鬆, 同學們拉拉扯扯 、互相嬉戲。 可是行到中段路徑 ,梯級開始嚴峻、兩邊只有峭壁和山坡, 我們變得 小心翼翼 。有些體格弱少的同學, 覺得很累, 就說 : 「太累了,我爬不上,好想回家 !」 老師立即上前鼓勵 ,「 山上的風景是很美麗的, 再堅持一點,便可以看到 ! 」之後,老師安排身體強健的學生與他們同行。終於到了山頂, 我們都極為疲累,但稍作休息、便察覺到 山上的風景大不同 ! 空氣特別清新 ,小草更嫩綠, 視野可俯瞰 山脈峽谷。 一望無際的大海, 盡入眼簾 。 眼前的風景,令人真的振奮和歡欣 ! 我很感激這位老師, 登山之旅 讓我看到不同視野。當人遇到困難, 若可堅持不放棄, 稍作休息、慢慢修復 ,便有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景象 ! 我相信不少人的人生,都有間歇的休止符,是需要休息、 沉澱和恢復心靈上的疲累 。 就如聖經中的以利亞,他逃避耶洗別追殺,在羅騰樹下祈禱求死。 神讓他沉睡,又供給他食物吃喝、躺下休息。這樣,以利亞再有力氣走了四十畫夜 ! 到了何烈山,就進了一個山洞,以利亞在絕望中向耶和華申訴,「因為 以色列人… 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列上19:14) 。 然而。耶和華回答說,「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 (列上19: 18)。 其實,耶和華早已在以色列人中預備不少人, 與以利亞同行。耶和華幫助敬畏祂的人,重新得力 ! 記得小學時, 母親巳鼓勵孩兒上主日學, 當時我對聖經的故事感到有趣。 可是出來工作後, 為自己的目標忙碌 , 逐漸忽略了與上帝建立關係。 可是,上帝卻在我的人生賜下 不同休止符, 在我事業失意、 健康出問題 、家人離世的時刻, 去學習真正的停下來 ! 安靜在祂的面前,稍作休息、身心重新得力。上帝是我的倚靠、是我的高山,祂是何等的穩重、 滿有恩慈、 高聳壯麗 ! 走在耶和華的山上, 我更知道天之高、地之大,人的渺小。 登山過程中, 每向前走上一程 ,祂幫助我看得更遠和更廣闊的可能 ! 你又有否經歷過人生的休止符? 請安靜下來,在上帝的面前傾訴、等待和相信 ! 因為祂,就是我們的高山和最穩妥的依靠。 文:東尼叔叔(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愛行天下 - 人生休止符

⟪人生休止符⟫

⟪人生休止符⟫ 中學時,老師帶我們攀登鳳凰山。 這是一個很難忘的經歷。 上山較為輕鬆, 同學們拉拉扯扯 、互相嬉戲。 可是行到中段路徑 ,梯級開始嚴峻、兩邊只有峭壁和山坡, 我們變得 小心翼翼 。有些體格弱少的同學, 覺得很累, 就說 : 「太累了,我爬不上,好想回家 !」 老師立即上前鼓勵 ,「 山上的風景是很美麗的, 再堅持一點,便可以看到 ! 」之後,老師安排身體強健的學生與他們同行。終於到了山頂, 我們都極為疲累,但稍作休息、便察覺到 山上的風景大不同 ! 空氣特別清新 ,小草更嫩綠, 視野可俯瞰 山脈峽谷。 一望無際的大海, 盡入眼簾 。 眼前的風景,令人真的振奮和歡欣 ! 我很感激這位老師, 登山之旅 讓我看到不同視野。當人遇到困難, 若可堅持不放棄, 稍作休息、慢慢修復 ,便有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景象 ! 我相信不少人的人生,都有間歇的休止符,是需要休息、 沉澱和恢復心靈上的疲累 。 就如聖經中的以利亞,他逃避耶洗別追殺,在羅騰樹下祈禱求死。 神讓他沉睡,又供給他食物吃喝、躺下休息。這樣,以利亞再有力氣走了四十畫夜 ! 到了何烈山,就進了一個山洞,以利亞在絕望中向耶和華申訴,「因為 以色列人… 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列上19:14) 。 然而。耶和華回答說,「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 (列上19: 18)。 其實,耶和華早已在以色列人中預備不少人, 與以利亞同行。耶和華幫助敬畏祂的人,重新得力 ! 記得小學時, 母親巳鼓勵孩兒上主日學, 當時我對聖經的故事感到有趣。 可是出來工作後, 為自己的目標忙碌 , 逐漸忽略了與上帝建立關係。 可是,上帝卻在我的人生賜下 不同休止符, 在我事業失意、 健康出問題 、家人離世的時刻, 去學習真正的停下來 ! 安靜在祂的面前,稍作休息、身心重新得力。上帝是我的倚靠、是我的高山,祂是何等的穩重、 滿有恩慈、 高聳壯麗 ! 走在耶和華的山上, 我更知道天之高、地之大,人的渺小。 登山過程中, 每向前走上一程 ,祂幫助我看得更遠和更廣闊的可能 ! 你又有否經歷過人生的休止符? 請安靜下來,在上帝的面前傾訴、等待和相信 ! 因為祂,就是我們的高山和最穩妥的依靠。 文:東尼叔叔(特約自由寫作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愛行天下 - 用傷痛譜出生命樂章

⟪用傷痛譜出生命樂章⟫

⟪用傷痛譜出生命樂章⟫ 人生充滿苦難,悲歡離合,生離死别,我們會如何面對呢?是悲天憫人、怨聲載道、逃避現實,還是積極面對,衝出消極頹廢? 在音樂世界裡,有些音樂家面對家破人亡,心靈交瘁,痛不欲生,卻沒有放棄生命,心裡信靠神,用心靈創作偉大詩歌,用苦痛譜出生命樂章,這些音樂不但名留千古,還使人心靈得到安慰。 世界著名的作曲家 J. S. Bach (巴哈),著作甚多,有 “音樂之父” 之稱,一生中有兩段婚姻,共有20個孩子。在他有生之年,經歷兩次喪妻之痛,10個孩子在幼年夭折。面對這些巨變,心裡傷痛,仍然創作那麼多留芳後世的偉大音樂;祕訣在那裡?因為在他創作的每個曲譜裡,開始時總會寫上 “Jesu, Juva (Jesus, help me)”;結尾時也寫上 “Soli Deo Gloria” (Glory to God Alone),他祈求神帶領他的創作。巴哈的音樂就是一個 “敬拜”,一個讚美神的祈禱文,“Worship is the best solace (敬拜是最好的慰藉)” 。 說到遇到大苦難卻仍然心靈有平安的,莫過於「我心靈得安寧」(It Is Well With My Soul) 的作者 Horatio Spafford (史帕福),他可說是現代版的約伯。他曾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師,商人和愛主的基督徒。一次芝加哥的大火,將他的投資全部被燒毀;他一生中發生了兩次家庭慘劇,五個年輕的孩子在兩次不同的海難中喪生,只剩下太太一人。Spafford 財散人亡,在乘船去接妻子回家,來到四個女兒溺斃的海域附近,觸景生情,悲慟不已,卻受聖靈感動,寫下感人肺腑,賺人熱淚的詩詞:「有時享平安,如江河平又穩,有時憂傷來似浪滾!不論何環境,主已教導我說:“我心靈得安寧,得安寧” 。」這首詩非但沒有停留在人生的悲哀與苦難的主題上,卻著重在講述基督的救贖及主再來的盼望。當他寫這首詩時,他經歷神的愛和安慰,和難以形容心裡的平靜安穩,所以在結束這首詩時,他仍然肯定的說:“It is well with my soul!” Joseph Scriven (斯克利文),在經過兩次婚姻悲劇後,才寫出這首感人的詩歌「耶穌恩友」(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他在愛爾蘭時與一位姊妹相愛,在婚禮的前夕,未婚妻騎馬從橋上經過,要與河對岸的 Scriven 相見時,她的馬突然受到驚嚇大聲嘶叫,將她從馬背上摔下直接墜入河中,立刻就消失在急流河水的漩渦之中;Scriven 目瞪口呆看著這位未婚妻葬身河水中!在此悲劇後,他移居加拿大安省,在一個小鎮牧會;後來與當地的一位主裏的姊妹羅絲訂婚。羅絲按照他所牧養的教會的教導重新受浸,本來身體衰弱的她,在浸入冰冷的湖水過程中着涼,轉化為肺炎,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回天乏術,四個月後便離世。Scriven 又一次嘗到與心愛的人天人永訣的錐心之痛。他在主面前流淚傾訴自己的疑惑和困擾,神的大愛澆灌了他,解答了他所有的疑問!後來他便寫成這首詩歌「耶穌恩友」,有人問他怎樣寫出這樣優美的詩歌時,Scriven 輕聲答道:“The Lord and I did it between us”。 這三位音樂人都曾經歷過與摯愛親人永別的痛苦,但神赐他們屬靈的眼光,看透苦難的奧祕,化悲傷為力量,創作永垂不朽的詩歌,他們經歷苦難而寫成的動人歌曲,是沒有咒詛,只有祝福和感恩。 願我們在艱難時刻,確實知道耶穌會陪伴我們,因為祂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因為「你是叫我們多經歷重大急難的,必使我們復活,從地的深處救上來。」(詩71:20) 文: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