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人生⟫ – 電視見證 TV1765 (HD粵語) #指引 #共享車 #斜槓人
在奧克蘭居住的傳道人張仲賢兼職做共享車司機,他喜歡與車上的人交談,了解他們的故事;他還參與各種義務工作。是甚麼原因令他願意做「斜槓人」?
在奧克蘭居住的傳道人張仲賢兼職做共享車司機,他喜歡與車上的人交談,了解他們的故事;他還參與各種義務工作。是甚麼原因令他願意做「斜槓人」?
⟪以神為樂⟫ 從荃灣去屯門只有一部公共車, 而且每半小時才一次。一連兩天, 我都是剛剛地追不上!本來這次回香港的任務, 已經是又愁苦又沉重, 加上這遭遇, 便變得更黑雲滿佈了。但是何竟後來卻如天堂一般呢? 兩星期前, 得知家姊身體不好, 於是匆匆從加拿大趕回香港。姊姊從來都不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 而且又不與人合作, 所以去醫院醫院看她時, 心中總是又淒涼又惆悵。就是在這樣心情下, 神讓我學習單單以神為樂。 香港很久未曾試過颱風去了又回來。接著而來的, 又是另一颱風!前一晚, 雷電交錯,把我喚醒。我是獨自住在哥哥的32層高的家裡。於是便起來, 坐在大廳中欣賞雷雨。遠近的電光把荃灣海峽照得如白晝, 但一剎那又歸回夜雨迷離,只看見遠遠的燈光, 時閃時暗地,任風吹雨打。雖然好幾次, 迅雷來得不及掩耳, 卻仍是深深地感到神的同在而平靜安息。 所以當獨自已倚在海旁等後車子時, 便慚愧自己竟然那麼快便忘記了以神為樂。於是便開始默想神, 默想祂的恩典, 恩情和恩惠。慢慢城市的街道竟猶如花園小徑一般。我開始單獨地與主耶穌共享人間的樂園。 在公車上, 一首詩詞便自然地完成。雖然在樂而忘形之下, 超過了兩個車站才知道下車, 那段回程卻是平白地多了好些享受呢! 「颱風雨後,霧雲低蓋,獨倚欄旁悵望,匆匆橫渡太平洋,何故愁如千百浪?人間幽谷,崇山峻嶺,立志跟隨不放,豈知甦醒愛時,今日恩情尤以往。」(調寄鵲橋仙) 文: 李乃光醫生 ( 宣教士, 摘自其著作「神山一段虹」)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董事會副主席林志輝牧師今期分享重點﹕ 晃眼間2023年已接近尾聲,回顧我們身處的世界,各地各處、各行各業,在這一年裡都遇上種種困難和挑戰。 對恩雨之聲而言也沒有例外,但我們仍然看得見神的信實與供應…
林銘康及家人在移居加國後,都因生活需要而作了不同的工作,這是神在當中給予他們很好的體驗。江曉雯是位歌唱的導師,回想她到加後得著最大的竟是心靈的擴闊,她更分享她的歌曲【給孤單的我】來作激勵!
⟪愛夫須知:讓他感到被尊重⟫ 對妻子來說,能得到丈夫的「愛」,比甚麼都重要。但是對丈夫而言,得到妻子的「尊重」,則是最重要,因爲他們寧可感到孤單和不被愛,也不願意感到「不稱職」或「不被尊重」!請妻子們思考這兩個負面的經驗:在世上感到孤單和不被愛,抑或感到不稱職和不被尊重。如果要讓你們去選,你會怎樣選擇?你寧可感到……? 有調查顯示,男性對於「尊重」和「肯定」的需要,尤其是來自「他所愛和重視的妻子」,有四分之三的男性寧可感到不被妻子所愛,也不要感到「不稱職」或「不被她尊重」。簡單來說,若必須選擇,男性寧可要感覺到有「來自妻子的尊重」,而寧願放棄「妻子愛他的感受」!因爲當丈夫感到「不被尊重」,就會覺得「不被愛」;他們會將這兩件事畫上等號。換個角度來看,妻子若能以「丈夫需要被愛的方式」來愛他,最重要的就是必須確保「他感覺到妳的尊重」。 另外有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丈夫認為(每五人中有四人),他們在衝突中經常感到「不被尊重」。婚姻專家艾默生・埃格里斯博士分析,在關係衝突中,當妻子感到「不被愛」,她的反應通常是「哭」;而丈夫對感到「不被尊重」,通常的反應則是「憤怒」。不公平的是多數人認為,當女人與男人發生衝突時,女人崩潰痛哭是理所當然;男人若生氣、憤怒,他的行為則是失當或缺乏自製。 「婚姻」原是希望夫妻雙方將「另一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若丈夫知道妳選擇尊重他,也就是選擇信任、感激、欣賞、相信和尊崇他,這對他是非同小可的事,還會感受到自己被你所愛。因爲男性需要是「無條件的尊重」。婚姻專家指出,男女的需要大不相同,對妻子來說,得到丈夫的「愛」,比甚麼都重要;但對丈夫而言,得到妻子的「尊重」才是最重要。 作為妻子,你願意為自己所愛的丈夫付出這一切,讓他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男人嗎?有觸動就要行動,從今天開始,給予丈夫「被尊重」和「被愛」的感覺吧!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在紐西蘭出生和成長的何建豪,經歷了多次人生高低起跌,才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警務工作。在漫長的等待中,他學懂跟隨神的帶領;面對工作上的挑戰,他同樣倚靠神的恩典度過。
⟪睹物情 – 留念⟫ 我兒子有一個習慣,便是保留「舊物」。它的存貨真是層出不窮,一件又破爛又不合身的衣服,一本小學時補習用過的課本,一幅沒有人看得懂的「名畫」(是他自己小時候畫的),一支寫不出來的筆,真是應有盡有。不單房間內,在土庫還有幾箱的存貨,在箱上還寫上了兩個字:「Derek’s Memories (為偉軒的回憶)」。他的存貨,對我來說是草,對他來說卻是寶。 記得數年前搬家的時候,他為求保「貨」,用了很長的時間向我道出一些物件背後的故事。當我見他說得手舞足蹈,口沫橫飛時,我再沒有反對他保留這些物件。為什麼?一個如此有情的人,為何要他變得無情,還是由他吧!「物輕情意重」,很多事情事物並不在乎他的客觀價值,而是在乎他的主觀意義。在我的書房內便有一塊雲石,上面刻著「真誠的友誼,在於情感的永恆。」這塊雲石是中學一位最好的朋友送給我的,至今已近40年, 一直放在我書房內。 自從我移民加拿大後,他也去了美國,大家的關係疏遠了,見面的機會也非常的少。隨著年日的過去,大家之間的感情也沒有40年前的濃,但昔日的情仍然珍貴,所留下的美好回憶也沒有隨著年日而消逝。我很珍惜中學時代與他的一段友情,每次看見這塊雲石,都帶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每一次的回憶都有一種無悔與慶幸的感覺,覺得在我人生中能有這樣一位朋友,難得;與他一起共度的時間,值得。如今大家「天各一方」,但那份真誠的友誼,永遠不忘! 我又存留了一條毛巾,是我兒子出世時在醫院用過的一條毛巾。當出院的一天,我向護士索要這條毛巾,毛巾不大,又不是新的,護士問我原因,我祇是說:「留念」,她便應允了。是的,留著是為了紀念。1992年11月8日,我的兒子出生了,這是我與太太的第一個愛情結晶品,這是我第一次在醫院的產房,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 怎可以不拿點紀念品紀念一番呢!兒子出生的醫院已不在了,但這條毛巾 一直在我家。 「留」著是為了記「念亅,還記得我早上出外回家,一進門便看見太太穿好衣服坐在廳中,她見面的第一句便是「去醫院!」還記得在產房內有一部機器量度太太的陣痛,每次圖表顯示陣痛時,自己的心也會痛一痛。還記得兒子出生後,護士要從他的腳抽血作為驗血之用。每次看見他腳上的膠布,心中不知有多難受。一條小小的毛巾,帶給我不少的回憶。 《聖經》中提及埃及的法老王問雅各他一生的年月日有多長,雅各的回答是:「又少又苦」(創世記47章8-9節)。這句話令我感觸良多,雅各當時130歲,為何說少呢?雅各一生用盡手段,奪長子名份 ,騙岳父羊群,可以說是得心應手,為何是苦呢? 人生中原來長壽不一定是福,富有也不一定會足。人若在人生中無情無義,自私自利,再長的年日,再多的財富,也祗是「又少又苦」,是禍不是福。人要有情以致有所念,今日之情將是明日所念。要把情放在物中,才會睹物思情;沒有種那有收,願意人在家中、在心中都有很多值得留念的人、事、物,以至值得回憶,可以欣慰的日子「又多又甜」。 文: 徐武豪博士 [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John Laudon(劉諾生), 一位從加國到香港的外國人,承傳了父親對無助者的關懷,服侍了不少的港人。曾是Citybeat樂隊成員的他,今天已是位有名的音樂總監,但仍不忘上主給他獨特的使命來活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