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愛行天下 - 美德的智慧

⟪美德的智慧⟫

⟪美德的智慧⟫ 聖經創世記11章12,39節這樣說:「在那裏同著我們有一個希伯來的少年人,是護衛長的僕人,我們告訴他,他就把我們的夢圓解,是按著各人的夢圓解的… 」法老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 現今,那間大學有 “解夢學” 這科目? 從前的智慧,可以是今時的愚蠢;怎知今天的智慧,也不會是將來的愚蠢? 但是,神竟然可以用我們的愚拙,去成就祂在我們身上的智慧,如約瑟一般。 聖經哥林多前書1章22至25節又這樣說:「 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人,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 當我初在加拿大執業時,常常看見神智慧的神蹟!一天, 有一位年青的病人,手臂上生了一小塊皮膚病 ; 我不知為甚麼那麽 “手多”,用一根針去刺他,這絕對不是我日常的操作,也不是醫學書所提議的。但那一刺,便轟動了溫哥華的醫學界!他一點痛的反應也沒有, 我忽然想起讀書時的點點知識,就是痲瘋病是沒有知覺的!果然因此證實了他是患上痲瘋病,於是立刻入院治療。他說從來未曾見過那麼多醫生去看他,報紙也把這作了新聞。我也因此得到大學皮膚系主任的來信讚賞! 但是更大的智慧神蹟, 還是從神而來的美德:「為什麼醫生還沒有來? 」 在走廊中,我已經聽到那男人粗野地質問!那時,我正在長洲醫院做替工。一來因為他們需要醫生,二來這醫院能方便在建道神學院修讀的神學生,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在夜間當值,但因為是為了服侍人才去作醫生,所以常擁有一種宣教士憐憫的情懷,在推動著我,這也是我很樂意在那裏事奉的原因。曾經有一位急救車的護士問我是否基督徒,因為他常常看見我很快速地來到急症室診症,這次也不例外,不過依然聽到那男仕在埋怨。 我先把床邊的布幕關上,免得那粗漢虎視眈眈地加給我壓力。床上躺著一位十多廿歲的青年男子,動也不動地癱瘓著!「我的兒子暈倒了大半天,你們還沒有給他醫治,死了你們要負責任! 」 那爸爸在幕外恐嚇著。 我當然在祈禱,因為知道唯有神才可以拯救我們脫離那人無理的野蠻,但是同時,心中又有憐憫,因此心中不但沒有對那人憎惡而反唇相稽,反而有恩慈和平安去為他兒子診症。 但是半天也找不出原因,而這青年人依然沒有反應地動也不動。正在納悶的時候,忽然間,一道恩光使我大悟,心想這人一定是吸了毒品,在父親嚴厲之下[詐死] 。於是我大聲喝道 : 「你一共吸了幾多口? 」「不過三口吧! 」那青年一時衝口而出,說起話來。這對話都被外面的人聽到。於是那惡漢,只有遷怒於自己兒子身上,又兇又羞地把孩子帶走了! 文:李乃光醫生 (宣教士,摘自其著作「神山一段虹」)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愛行天下 - 化知識為智慧

⟪化知識為智慧⟫

⟪化知識為智慧⟫ 宋代詩人蘇軾這樣說:「人生識字憂患始」。事實上,知識是可以叫人死:同一句說話,可以是智慧,亦可以是愚拙! 「是你們猶太人,把耶穌釘了十字架!」如果是彼得或保羅說這句話,是大智大慧,但當那領隊的基督徒,向本地的導遊同樣地說這話時,卻立即產生莫大的尷尬和不愉快,我也有同樣的錯誤! 1966年,我正在當實習醫生。那時當值產科,而那醫院有好些從英國來的醫生。他們都是不滿當時英國多方面的衰落,而遷徙過來的。有一次,在等待嬰兒出生時,無事可作,我與其中一位,談及英國的近況:「都是你們英國自己不 “生性” …… 」我不經大腦地直言。他沒有出聲回應,我們當時都是戴上了面罩的,所以我也分辨不出他的表情。我接著更一番理論,用當時最流行的 “披頭四” 作例,大言大智地把青年人不重視知識和學術,只重視音樂的弊病,淋漓盡致地全傾倒了出來。豈知道這樣一言,只是讓我在實習完結時贏得一個 “不尊重長輩” 的評語! 宣教士,名符其實,是要宣言教義的。雖然用生命去宣揚是最好和最有效,但大半的時間,也是需要用言語去作的。就如聖經雅各書3章2節這樣說:「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所以我們很需要從天上而來的智慧,而言語的智慧,又必須先有信望愛的委身,和屬靈美德的心境,才可以在這 “險惡” 的世代,實踐出來! 文:李乃光醫生 ( 宣教士,摘自其著作「神山一段虹」)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