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與安靜
【聆聽與安靜】 今日社會充斥很多嘈音、雜音,矛盾和混亂,很多人都困惑不已,無所適從,很多時只能掩蓋耳朵,甚麼都不想聽,不要想;又有許多悶氣,無從發洩,活在迷茫的日子裡。原來人類都渴望有人聆聽他們的內心世界,與人有溝通分享,但渴望、期望常常變為失望。 Simon & Garfunkel 創作 “The Sound of Silence” 是發現人與人之間不懂溝通,特別是情感上的溝通。歌詞中提到「人們對話沒有透過交談,人們傾聽沒有透過耳朵來聽,人們寫的歌曲從沒有用聲音分享,皆因沒有人敢去打擾沉默的聲音。」 盧雲 (Henri Nouwen) 也曾說:「沒有一個獨處的地方,我們的生命將處於危機中…… 沒有沉默,言語也失去其意義;沒有聆聽,說話再不能癒合,沒有距離,親密關係就無法復原。」 作為一個好的音樂治療師,首要條件是要觀察力強,善於聆聽,懂得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聽和看,才能了解病人身心靈的需要,才能對症下藥。 聆聽和靜默 (安靜) 有很密切的關係,它們的英文字 LISTEN & SILENT,分享同一組的六個字母。聖經中也有句話「默默靜聽 (BE SILENT & LISTEN)」(民數記27:9) 說明其重要性。懂得聆聽先要學習安靜,所以應是先安靜後聆聽。 Silent 是安靜、沉默、心無雜念、集中、緘默、無聲等;Listen 是聆聽、聽從、傾聽、遵照,用心去聽。 在我們的文化裡,都不太習慣安靜聆聽自己,或是用心聆聽他人,你有試過真實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嗎?你又有幫助別人敏銳他內裏的聲音嗎?其實,聆聽是很不容易做的事情,要作一個好的聆聽者,首先要懂得如何安靜。音樂譜中能不能沒有休止符呢?詩篇中能不能漏去 “細拉” (靜默、暫停) 呢?照樣,人生也不能沒有安靜;只有在 silent 裡,我們才可以聆聽到自己的心語,別人的呼喊和上帝對我們說話和指示。 在軸上旋轉得最快的車輪,它的中心有一個地方,是一無動靜的;在我們最忙碌的生活中,只有在靈裏的安靜才能與神單獨親近;在安靜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到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腓4:7);才能得到 “平靜安穩” (賽30:15);只有在安息中,才能聽見神微小的聲音。聖經上說,“神給人安靜” (伯34:29) ,這是得力的來源。 一個好的聆聽者,能善解人意,細心觀察,他們能靜心傾聽,細心理解,並在適當時提出簡要問題而作出幫助,卻不會急於提出解決方案;打開心窗聆聽對方,讓交談之間留有靜默的空間;節制自己的回應,學習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這是每個輔導員、治療師和受教者的禱告:「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以賽亞書50:4) 文: Ruby Chan,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一場三個人的婚禮
【一場三個人的婚禮】 朋友告訴我一場感人的婚禮,聽後很有感動,在這裏與大家分享。 這是一個特別的婚禮(主角是有三個人)。主禮牧師問站在他前面新娘的妹妹說:「你願意這位大哥哥(新郎)成為你最好的朋友嗎?」新娘的妹妹開心地回答:「願意。」 牧師再問 :「你會永遠關心這位大哥哥,和他一起去釣魚,分享那些無聊的笑話嗎?」新娘的妹妹又開心地回答:「是的。」 然後,牧師向新郎也發出同樣的問題,新郎的回答也是確實和肯定的。 牧師隨後在眾人面前宣佈:「你們是永遠的好朋友。你們可以彼此送上擁抱了。」 接下來,站在主禮牧師前的女主角,換上了一位穿著婚紗的女士,她當然就是新娘啦。新娘和新郎在牧師的帶領下,在上帝和所有來賓的見證中,分別宣讀了神聖的婚約誓言,並彼此承諾: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與疾病,一生都愛護和珍惜對方,從今時直到永遠。牧師便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為他們祝福,宣佈他倆在人在神前結為夫妻。 原來新娘的妹妹患有唐氏綜合症,她和姐姐自少一起相伴成長,感情深厚;姐姐願意一輩子照顧妹妹。新郎對新娘一見鍾情,深愛著對方;並且愛屋及烏,對這位有缺陷的妹妹也很照顧,常當起做大哥哥的責任。新郎對新娘真誠深愛,盼望與她結為夫婦,一生一世照顧她,於是決心與她分享和分擔人生一切喜與憂。他不單承諾一輩子照顧她,也願意同時照顧她的妹妹。新郎的求婚方式很特別,他不僅握著新娘的手,同時也向新娘的妹妹發出「一個」問題:「你願意我一生一世照顧你嗎?」妹妹開心答應了這位未來姐夫。 這場特別的「婚禮」就是這樣牽涉了三個人。 對於很多夫妻來説,不要説照顧智障的親人,就連與配偶家人住在一起都極之困難。所以這個新郎的行為特別讓我感動。愛屋及烏,你做得到嗎?愛屋及烏代表著對配偶極高的愛。在選擇伴侶時,不要盲目地只顧及愛情,也要看看對方如何看待你的家人。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電視 : TV1630 我的甜點故事
陳靜曦患有大腦麻痺症,不能正常走路,父母遍尋中外治療,都不能改變她崎嶇的成長路。但是一家人堅定的基督信仰,卻幫助靜曦在甜點製作上找到另一片天,她透過教授甜點製作,分享信仰,發放正能量。
聖經中十大奧祕之(四) – 復活的奧秘
【聖經中十大奧祕之(四) – 復活的奧秘】 聖經記載主耶穌從死裏復活, 成為復活的[初熟]果子 (林前15:20), 意思就是說, 祂先復活,將來屬祂的人也要復活 (15:22-23), 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奧秘 ! 1. 基督復活的預言 [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詩16:10;徒2:27)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 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伯19:25) 2. 基督復活的預表 a. 初熟節 – (利23:10) 這一章記載以色列人的七個節期, 預表神救恩計畫的七個步驟 : (1) 逾越節 : 基督受死 (2) 除酵節 : 基督除罪 (3) 初熟節 : 基督復活 (4) 五旬節 : 聖靈降臨 (5) 吹角節 : 基督再來 (6) 贖罪日 : 以色列人全家得救 (7) 住棚節 : 新天新地 b. [亞伯拉罕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 (以撒) ] (來11:19) c. 贖罪的 [活鳥] (利14:1-7) – 那隻被殺的鳥預表主的死 , 活鳥預表主復活 d. 亞倫的發芽之杖( 民17:8, 來9:4) – 這杖有三方面的意義 : (1) 表示證據 (民17:5,7) – 發芽之杖證明摩西與亞倫是神所揀選的, 照樣基督的復活證明祂是神所預備的救主 (2) 表示能力 – [因從死裏復活] 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羅1:4) (3) 引導 – 摩西賴此杖引導以色列人過曠野。開花之杖預表復活之主引領其民 3. 信徒復活的預言 [睡在塵埃中的, 必有多人復醒, 其中有得永生的, 有受羞辱永遠被憎惡的] (但12:2) [復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逆風而行】第三回:疫情下,仍有神蹟
【[逆風而行]第三回:疫情下,仍有神蹟】 疫情困擾了我們一年多的時間,全球的確診已達七千二百萬的人士(截至撰寫時),的確是非常龐大的數字。我們天天留意新聞報導,已經感到一點疲倦,有像抗疫疲勞。不是我們已不緊張,而是漸漸有點絕望。有信徒會問,神為何不工作;不出手;不動指頭,讓人痊癒;不用神蹟。 不是神蹟呢? 「從沒想過會變成一個緊密接觸者,要家居隔離。」一位受導者無奈地說。在這十四日他足不出戶,失去自由 。他質疑那位接觸他的確診者為何帶著病徵也不防範,連累他人。同時他經歷前所未有的十四天獨處思考人生:「如果我今天死去,會有遺憾嗎?」他從未嚐過死亡滋味如此接近,今天要重新思想生命的孰輕孰重、優次與珍惜,好像預備自己的遺書。當死亡近時,會帶給我們很多反思,反省自己一生,反省自己當下與神的關係。這十四日過後,他沒有事,沒確診。他對我說這經驗,是好像在陰間的經驗,死裡逃生。我們一直活在忙碌當中,我們沒時間去反思。 「已經做足防疫,我還要受這疾病,難道一生都要被惡運包圍?」一位受導者在視像中痛恨地說。一天他的伴侶確診新冠肺炎,自己也開始擔心起來,於是立即到醫院做測試。自測試一刻開始,這九小時等待結果是人生從未試過的痛苦煎熬。他固然害怕確診,更痛恨這病毒害人不淺,質問誰之過。這份感受剛巧扣上他的人生腳本,怒責上天對他的人生不公平。最終他無奈確診,被關在隔離病房,失去近距離接觸家人。幸好他遇上一位樂觀的確診同房,並肩面對,因而發現自己在相比之下,原來是一個很焦慮的人。同時,他收到家人朋友傳來不絕的問候和關愛,所以並不孤單。這經歷令他明白生命未必一味厄困,有失有得,苦盡可甘來。 什麼是苦難?什麼是神蹟? 神蹟不一定要天崩地裂,也不一定分開紅海。有次耶穌跟門徒在海上,遇上風浪。一般人認為神蹟在祂平靜風浪時開始,其實神蹟卻在祂睡覺時已經開始。因為神蹟是主耶穌的同在,祂的同在會帶來的真正的平安。只是當時門徒未發現。 很多人卻以為神蹟是要求神要完成自己想成就的事 。其實,祂的同在已經是神蹟的開端。 很久以前有部電影叫「衰鬼上帝」(Bruce Almighty)。當中有一幕,有人問一個窮困又單親的黑人母親什麼是神蹟,她說她可以一天打三份工去養活一家人,已經是神蹟。神蹟原來可以這麼平凡。 我們作為信徒,現時可能在生活、經濟、信仰遇上種種挑戰,但可否想過,神蹟已陪隨著我們,因為主耶穌正是那以馬內利,與人同在的主? 文:伍詠光 (香港心理及家庭治療師, 前突破輔導中心主任)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