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福氣的起源

福氣的起源

【福氣的起源】 究竟怎樣解讀中國人的 [福] 字! 原來部首的示是指神 ,旁邊的一口田是指一人在園中,加起來就是 [福] 字。當人 認識神,就能得著福氣。 正如神學家巴刻曾經這樣說: [我們所關心的,應該是擴大對神的認識,不只限於關於神屬性的教義,而是擁有這些屬性的永活神…如何做到呢?如何把關於神的知識變成對神的認識呢?其中的規則是必須的,但很簡單,就是把所學習到關於神的每一項真理變成在神面前默想的材料,進而向神禱告和頌讚。] (参考巴刻”認識神” p.17) 不知大家 有沒有興趣像筆者一樣,在今年参考以下經文,按神的性情來禱告? 相信會對大家認識神有莫大的幫助: 1. 神是醫治人的神 (出15:22-26) 2. 神是聖潔的神 (利 11:44-45) 3. 神是誠實真確的神 (民23:19-20) 4. 神是獨一無二的神 (申4:35-39) 5. 神是完全的神 (申32:3-4) 6. 神是偉大的神 (代上29:10-13) 7. 神是不可猜透的神 (伯11:7-12) 8. 神是那全能的神 (伯22:21-27) 9. 神是美善的神 (詩34:8-10) 10.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詩46:1-3) 11. 神是伸冤的神 (詩94:1-2) 12. 神是滿有憐憫及慈愛的神 (詩103:8-13) 13. 神是幫助和賜福於人的神 (詩115:9-13) 14. 神是保護人的神 (詩121:1-8) 15. 神是善待萬人的神 (詩145:3-10) 16. 神是可親近的神 (詩145:17-19) 17. 神是可倚賴信靠的神 (箴3:24-26) 18. 神是公平的神 (賽30:18-21) 19. 神是大能和仁慈的牧人 (賽40:9-11) 20. 神是公義可畏的神 (但9:4-7) 21. 神是忌邪施報的神 (鴻1:2-8) 22. 神是個靈 (約4:23-24) 23. 神是不偏待人的神 (羅2:6-11) 24. 神是賜各樣安慰的神 (林後1:3-7) 25. 神是又真又活的神 ( 帖前1:9-10) 26. 神是人所不能眼見的神 (提前 6:15-16) 27. 神是永不改變的神 (…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 : 陳來榮醫生 (身教及言教)

來自新加坡的陳來榮醫生因著年少時的艱辛,特別對人有關懷和體恤。曾有十多年在中國雲南培訓當地醫生的他,今天已在新加坡大學教學多年,他有著一個獨特的教學方式來建立下一代的生命及自己的兒女,給現代父母一點啟迪。中華文化系列【一脈相承】,續分享 “少典”下篇。

天父的寶貝

天父的寶貝

【天父的寶貝】 在我的音樂治療師生涯中,與自閉症人士有頗多的接觸。我的畢業論文是和一個自閉兒童有關,運用不同樂器去強化他手指肌肉機能,掌握寫字的技巧;在實習期間,在智障學校中遇到不少自閉人士,用音樂與他們溝通,建立關係。 近十多年期間,有機會到中國作音樂治療教學培訓,在一間智障中心接觸不少的自閉兒童和年青人。更詫異和感動的,是認識一位令我非常佩服的老師,她育有一對雙胞男孩,但他們都是有智障的自閉兒,有語言障礙,不能與人溝通,更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在痛苦中,她很堅強,忍辱負重,與丈夫分隔兩地多年,帶着兩個兒子到城中;為了幫助兒子,她唸了關於特殊兒童的課程,甚至當上智障中心的主管,扶助其他特殊兒童,因為她相信這些智障青年都是「有潛能和可訓練之材」,只要我們肯用愛心和耐性去幫助他們,我也親身目睹這些少年的改變。 自閉症(autism),中國稱之孤獨症,是一種由腦部發育障礙所導致的疾病,其特徵是有情緒、言語表達、社交和溝通障礙,對刻板行為與重複性動作有明顯的興趣。大多數自閉兒言語很少,甚至沒有語言,有的雖然發聲,但是卻無法與人交流,他們有時無緣無故尖叫、或發出别人不能理解的“話”,或者自言自語。有人說:語言的盡頭是音樂出現的地方,對自閉兒而言是很真實的,因為音樂是一種非語言溝通的最好橋樑,可以讓他們在無壓力的環境下去自由表達情感和喜惡,如樂器演奏或唱歌等。唱歌能刺激與提高他們使用聲音的動機,繼而提升言語溝通能力。 曾聽過一個名「圓夢先鋒樂隊」(Dream Achievers Band) 的音樂會,印象深刻,樂隊是由三位有自閉症的美國華人青年所組成的,女的是完全沒有語言能力,但卻是彈琴天才;另外兩男可以彈奏不同樂器,但不愛說話,其中一位少時很怕聲音,自己不唱歌也不讓別人唱歌,但經過鍛鍊後,他們在樂隊中不但又彈又唱,還是司儀和主音歌手,演奏時也樂在其中呢!還記憶猶新,在智障中心聽到自閉青年很有自信唱的兩首歌:「…世界有我會更美好,沒有人能像我,神的眼中我是寶貝,在世上我就是唯一,我是如此特別在神的眼中,沒有人能取代我。」;「…在天父的花園裡,你我同是寶貝,園丁信心呵護,不讓你傷心,刮風或下雨,應許從不離開你,天父的小花,成長在祂手裡。」,讓聽者無不動容。 有人說,殘疾人不是無能的人,他們只是有着別於普通人的特殊的需要(no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but people with different abilities);也有人説,「閉」這個字是天才被困在門内,只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得時,「才能」才會衝門而出,天生我才必有用。 世界就好像一幅大拼圖,每個人都是一塊小拼圖,有不同的形狀、顏色和其獨特性,若失去一塊,都不能完成整幅圖畫。我們都是上帝的傑作,每個人有不同才幹和智能,每個單獨的個體不能自我併湊成最終的產品,因為每一個在神眼中無分彼此,都看為重要。 神愛世人,衪所造的,各適其用,因為神不偏待人,每個人都是祂眼中的瞳人。 文: Ruby Chan, 音樂治療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愛在微觀中(二)

愛在微觀中(二)

【愛在微觀中(二)】 上個月與大家分享我們應每天細心觀察配偶為自己所做的事,可能只是一件小事,我們都可以在細心微觀中看得到。我們除了細心觀察配偶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外,自己也要細心想一想:我每天能否也為配偶做三件美事呢? 在我的生活中,我特別重視每天的晚餐。我會為丈夫和孩子做一頓美味的晚餐,讓他們吃得開心快樂。我會做丈夫喜歡吃的餸菜,或者學做新菜式讓他品嚐,這些都是特別為他而做,我覺得這是一件美事。如果你知道配偶喜歡吃甚麼,你可以刻意買給他吃。例如我丈夫喜歡吃白糖糕,每當我經過麵包店看到有白糖糕時,我一定會給他買,因為我不會做。或者你知道丈夫喜歡吃某種糕點,你可以學做,並每隔一段時間,就為他做一次,也是一件美事。 假如我是一個喜歡挑剔丈夫的人,今天我想為丈夫做的一件美事,就是不再對他過份挑剔。剛開始可能需要強忍著,但是慢慢可能就成為一種習慣;本來要挑剔的事,也可能不再介意了。或者可以選擇在適當的時間,在對方情緒平穩時才向對方表達。倘若當時說出來並沒有很大效用,那就寧願不說;等到對方情緒平伏才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而不是宣洩或挑剔對他的不滿。如果我們能每天勒住自己的舌頭,看到配偶做了自己不喜歡或不滿意的事情時,不馬上論斷或批評,這樣已經是為他做了一件美事了。 我們不單要求配偶在自己身上做很多的美事,或者幫忙自己處理很多的事務;我們也要讓配偶知道,自己也很樂意花心思時間為他做一些美好的事情。男性若感到自己被尊重,或知道妻子願意為自己做點事,他一定會心存感激。當配偶心存感激的時候,自然對你的愛意會加添,還會多一份尊重和愛護;這樣豈不是一件大好的美事! 總的來説,無論作妻子還是丈夫,我們都可以這樣「愛在微觀」中實踐。每天除了在配偶身上去發掘、細心觀察他為這個家、為你及兒女所做的美事;同樣地,你也可以將心比心,為你的配偶和家人做三件美事,這在夫妻相處之道是一種潤滑劑。我盼望大家能努力實踐在你們的家庭和夫妻生活中。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