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恩典

恩典

【恩典】 恩典,是白白的,不必付代價。 若有條件,若要付代價,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在羅馬書3章23 -24節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 因基督耶穌的救贖, 就白白的稱義。」 這段經文指出兩件事實, 第一: 世人都犯了罪, 虧缺了神的榮耀。神創造人, 把祂的形象賜給人, 叫人在情感、思想、生活、行為、都像祂一樣。 但我們雖然明明知道神,卻離棄了神,定意拒絕祂,反對祂,打到祂,結果是在情感、思想、生活、行為上, 都有短處、缺點、 錯失、 虧缺了神的榮耀。 第二: 基督耶穌的救贖。我們雖然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基督耶穌因著愛的緣故,要拯救我們,替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付出了生命的重價,完成了救贖的工作,就宣告說:「凡信靠祂的人,就可以白白的稱為義人,不再是罪人了。」 這是恩典, 是白白的恩典,是不必付代價的恩典。如上面聖經所說:「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以弗所書2章8-9節說: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本乎恩典) , 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 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 免得有人自誇。」這段經文有三個重要的字,把真理說得十分清楚。 第一個字是恩:恩,就是恩典, 是白白的,不必付代價。罪得赦免,我們不再是罪人,被稱為義人, 都是白白的恩典, 不必付代價的恩典。第二個字是信: 信, 得到恩典的條件是信;信乃是接受,不信就是不肯接受。 信就是願意歡喜的接受, 就可以得著恩典。第三個字是誇: 誇, 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自誇。基督耶穌的救贖是白白的恩典,是不必付代價的恩典,完全白白賜給我們。所以我們可以大聲向世界宣告:「我不再是罪人, 我是一個義人, 我不必下地獄, 我一定上天堂! 」這不是自誇, 只是誇基督耶穌的恩典 ! 羅馬書11章6節:「 既是出於恩典, 就不在乎行為. 不然, 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 」 我們常有一個思想:「 人盡力行善便好了, 何必一定要靠基督耶穌的恩典呢? 」 但是我們在過去已經有許多過失。 至於將來, 我們的過失可能更多。 天父已經應許了:祂有恩典,我們可以白白的得到恩典,不必付代價的恩典,為何不願意接受,為何不歡歡喜喜接受呢 ? 有一位牧師在理髮時, 對理髮師說 : 「世人應該接受基督耶穌的恩典。 」 理髮師說: 「不必靠耶穌的恩典, 我只要盡我的力量行善, 不就夠了嗎 ? 」 理髮完了, 牧師說: 「讓我幫幫忙, 替你的顧客理髮, 可以嗎? 」理髮師堅決回答說: 「不可以。 」 牧師說:[我只要盡我的力量, 不就夠了嗎? 」 理髮師說 : 「就是盡你的力量, 還是不夠, 你一定不能滿足顧客的心意。」「 照樣, 你就是盡了你的力量, 還是不夠,你一定不能滿足神的心意。 」牧師這樣回答他。 是的,我們的最好,仍不能拯救我們。我們實在是非常有限,不能達到神完美的標準。神的[最好] , 就是神兒子耶穌基督在各各他山十字架上,為我們捨命,才能救我們。這就是恩典,是白白的恩典,是不必付代價的恩典!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感恩節

感恩節

【感恩節】 加拿大的感恩節是在十月份第二個星期一,節日的由來是人們慶祝豐收,感謝上帝過去一年給予他們的恩施,風調雨順,有好的收成。當天我和外子會邀請幾個單身朋友到家裡過節,感謝及慶祝過去一年上帝賜予的恩典和祝福,烤火雞是主菜,南瓜批是甜品,大家吃得開心,而臉上和心裡也流露著對神感恩的心。 其實要感恩不單只在感恩節那一天,而是每一天。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不住的禱告容易做到,但常常喜樂,凡事謝恩,就有點難,因為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一些無法控制的事在這紛亂的世代不斷發生,新冠肺炎就是個例子,誰料到一場瘟疫令世界翻天覆地,奪去無數生命,又令經濟陷入衰退,物價指數飆升,影響實在深遠。原來神並無應允我們的人生路天色常藍,花香常漫,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但神卻應許我們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得息,試煉得恩勗,危難有賴。既然是這樣,我們就當每天積極喜樂地生活,學習數算神的恩典,明白每件事的發生總有著祂的美意,縱然遇到困難,我們可以依靠祂,只要有祂的同在,就有力量去面對和解決。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懂得感恩的人對生活的各方面都會滿意,對未來感到樂觀,健康狀況也良好。讓我們一同向上帝獻上感恩!哥林多後書9:15 “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患難情: 探病

患難情: 探病

【患難情: 探病】 過去進出醫院的次數並不多,大都是為了探病。最近一次探病,卻使我銘記於心。 今年(2010年)暑假的時候,太太因病入了急症室,由於病情的緣由,我無法在病房中陪着她,我站在急症室的門外,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每逢有人開門出入的時候,我都會盡量爭取那數秒的時間往內看,盼望能看見太太,又希望她能看見我,知道我沒有離開。 當診斷她的醫生出來時,醫生要我先回家。我告訴醫生,我希望我太太知道我在外邊,好讓他放心。醫生還是勸我先回家,我無奈,只好聽命。回到家後,一進睡房,望見太太的枕頭,擔憂的心情便一湧而上,眼淚也一湧而出,自己最辛苦最難受的便是無法在她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在她身邊(事實上,也許當時她最需要的人是醫生,而不是我)。當時我很希望在她身邊陪伴,與她分擔,但我無能為力,那種心痛,實在難以言喻。 在房中盡量宣洩心中的難受,但似乎無法平靜下來,於是打開電腦,把我心中要對太太說的話打出來,自己一邊打,眼淚一邊在流,電腦的鍵盤滿是淚水,終於打到累了,淚也乾了,才停下來,回到房間一躺下便睡著了。 離開醫院時,知道探病時間是下午四時至八時半。自己想想,若她要等那麼久,會否很難受?於是一早便收拾一些她要用的物品,七時多便拿到醫院,在她病房門外等待。我不是要等到下午四時,我只是希望有醫生或護士出入時,可以請他們把這些物品送給太太,最少她知道我來過。 當天我轉交物件給她後並沒有離開醫院,到了九時多,她的主診醫生從病房出來,問我有什麼事,不問還好,一問之下我便痛哭起來(真的是痛哭)!醫生站在那裡,很有耐性地告訴我太太會好的,不用擔心,醫生安慰我說太太需要休息,很快我便可以見她,醫生問我要不要社工給我一點輔導,我沒有回答。 再過一天,我一早也是帶了一些東西給她,也是為了讓她知道我來過。醫生說我下午可以探她了,那幾個小時真長!終於到了與太太重逢的一刻,我還記得她剛走出病房,我走過去抱着她便不斷地哭,她問我發生什麼事,似乎完全不認為是與她有關,我只是說了一句「掛念妳!」探病時,醫院方面要見我,原來真的安排了一位社工來輔導我,可能醫生擔心我過分擔心吧!我告訴社工我不需要他的輔導,因為能見到太太便是最好的輔導。 太太在醫院前後住了十天,頭幾天的病情仍未穩定,我只有多加鼓勵,要她給醫生多一點時間,她自己也要多一點耐性,我盡力安慰她,告訴她我會陪她走這一段路,一定會陪她走到底。如今,太太已出院,病情也已穩定並在好轉中,自己終於放下了心頭大石。繼十多年前生我女兒之後,這次是太太入院最長的時間,但這兩次太太住院,我的心情完全不同。 自己回想這件事,很體會到《馬可福音》中所說二人成為一體的意思(10章7節)又想起很多婚禮的誓詞中會提到的「無論是健康、是疾病、都會愛對方」。自己不想太太有病,但高興自己能守承諾,沒有置身度外,卻是感同身受,又記得有人說:「患難見真情」,我也真的完全「真情流露」。 經過這次的病,我更珍惜太太,我們的關係也更穩固,我們比以前更談得多,談得更深,我要出門時,難捨之情更深,離別之苦也更痛。但這種痛,我完全樂於接受,因為有情才有痛,有痛因為有情。既然如此,就讓我的一生又有情又有痛,總比無情無痛的人生更美,因為我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也要做一個「有情人」。「患難見真情」,人生路不易走,但若能結伴而行,不單可以走得更容易,而且也會走得更美!我們不要求患難,但一定要有真情,中國人有一句話說「情比金堅」,有情人可以帶給生命無窮的力量,願天下有情人一生蒙福,共行人生路,不單走得好,也可以走到底! ~反思~ 順境時能同步前行固然是一件美事, 但在逆境中能並肩同行更顯寶貴。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 : 蔡廉明 (對年青人的使命)

從事電影工作的監製蔡廉明,曾在不驚意下得到被認可的成就!然而,同是位青年工作者的他,在其構思上都不忘對青年人的關愛,特別是香港的年青人。這段期間,他除了處理個人腦腫瘤的健康問題外,他更探索主給他前行的使命。而在「聖經中的比喻」環節裡,藍志誠牧師將分享” 十個童女”。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