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 : 曾路得 (主導引的音樂路)
有著部份牙買加血統的創作歌手曾路得,從小便有著濃厚的音樂感,以歌唱及音樂成為生命的抒發。她自言不是職業歌手,但卻參與近代基督教歌曲的創思。這是她回顧上主引帶的早段,見證了神對她的計劃!「與年幼子女談性」專輯,續分享第五輯。
有著部份牙買加血統的創作歌手曾路得,從小便有著濃厚的音樂感,以歌唱及音樂成為生命的抒發。她自言不是職業歌手,但卻參與近代基督教歌曲的創思。這是她回顧上主引帶的早段,見證了神對她的計劃!「與年幼子女談性」專輯,續分享第五輯。
【婚禮上父母之言一】 最近很多朋友嫁女或者娶媳婦(新抱),見到他們遮蓋不住的開心和喜悅,我也替他們高興,並為一對新人獻上誠懇的祝福。其中一位準新娘的做法,令我很感動和暖心。她要向每一位看著她長大的親戚和叔叔阿姨們親自送上喜帖和邀請。因爲這種事一般都是父母代辦的。她的這個舉動感動了我,所以我決定放棄自己外遊的行程,選擇留下來參加她的婚宴。分享她新婚的喜悅及她父母對她的勉勵和祝福。當天,我們一桌老朋友都是看著她長大的叔叔阿姨,大家都像自己嫁女兒一樣的高興。 通常在婚宴上,除了一對新人分享對父母感恩外,父母也會憶述孩子兒時的趣事、送上勉勵和祝福、分享夫婦相處之道的經驗等等。我對新人父母的肺腑之言特別留心聆聽。在聽過的衆多「父母之言」中,有幾篇令我產生了共鳴,很想與大家分享。 其中一篇是:一位父親在婚禮上說給女婿的話,父親對女婿說: 第一個抱她的人是我,而不是你; 第一個親她的人是我,而不是你; 第一個愛護她的人是我;也不是你; 可是,陪她一生的人,我希望是你,而不是我。如果有一天你不愛她了,不要打她,不要罵她,也不要背叛她。你跟我說,我帶她回家。如果你是男人,請善待你的女人,因為她是別人最珍貴的女兒。花錢的時候在娘家,賺錢的時候卻在你家。娶她就要愛她,更不要嫌棄她。因為她除了自己的父母,誰都不欠。 另外一篇是: 「在這莊嚴而熱烈的婚禮上,作為父母的我們,想對兩個孩子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我們不要求你們多麼富貴,但希望你們能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家庭有責任的人;二是我們不要求你們在物質上如何來孝敬我們,但希望你們能常回家看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婚姻生活中,能以理性和智慧處理好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善於創造、磨合、正面建設、維護、完善你們的婚姻,做到白頭偕老,恩愛一生!」 我這次先與大家分享這兩篇短短的「父母之言」,下次再分享另一篇的「父母之言」。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在加拿大愛民頓市投身醫護專業的兩位女士 – 社區護士梁玉蓮和在加護病房工作的郭爾琦,她們在新冠疫情肆虐時仍堅守崗位,照顧染疫病人;疫情雖可怕,但沒有減少她們對病者的醫護情。
【人生】 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人生好像浮萍,到處漂泊;人生好像客旅,疲倦孤單;人生好像一場夢,好夢惡夢,都是假的;人生好像一場戲,忠奸角色,上場下場,最後曲終人散,一片零落﹗ 有些話是比較積極的。 魯迅說﹕ 「路是人行出來的,人生是奮鬥,奮鬥,再奮鬥。」 祈克果說: 「絕望是罪,若人是專心在一件事上,是可能的;那麼,他的人生必能達到至善。」 人生,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看看兩位偉大人物的自解﹕ 第一位是摩西。他寫了一 篇詩。就是詩篇90篇,其中第9節說﹕[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 偉大的民族英雄摩西很長壽, 共活了120歲. 他的人生是多姿多彩的. 第一個40年, 住在埃及皇宮. 第二個40年,逃亡到沙漠, 隱居牧羊. 第三個40年, 東山再起, 靠神的幫助, 帶領反覆多變,屢次失敗的希伯來民族, 脫離埃及的奴隸生活, 重獲自由。 摩西回顧自己一生,也觀察了整個希伯來民族的發展, 就清楚了人生的意義: 如果是活在神震怒之下, 就如同一聲嘆息! 另外一位 偉大人物是大衛。 他也寫了一篇詩, 就是世界文學上著名的聖經詩篇23篇 [牧人之詩]: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 你的竿都安慰我。] 大衛的一生令人羨慕, 又令人嘆息。 他本來是一個卑微的看羊青年,善於彈琴,是個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神也與他同在。大衛惹起當時掃羅王的嫉妒, 因而追殺他, 逃到曠野,東藏西躲,有十年之久。大衛堅定地信靠創造的主宰, 最後登上皇位。當他登位以後,又行差踏錯,犯了姦淫,殺人之罪。但他仍然信靠創造的主宰, 忍受罪惡帶來的痛苦, 最終得著赦免, 掙脫了罪的纏繞, 重新做人, 得到完美的結局。 大衛觀察自己一生, 看清楚如果活在神的眷佑下, 人生就如同躺臥在青草地上, 安歇在水邊,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神與我同在。人生是否有意義, 視乎是否有了這位永恆創造主在的同在。人生的起點有神同在, 終點也有神同在, 這樣的人生就有了永恆的意義了。 曾經有人問一位大學生:[你為什麼這樣用功讀書?] 他答:[要畢業.} 那人又問:[畢業以後,又怎樣呢?] 他說: [畢業才可以戴方帽子, 人生得意事, 豈不是金榜題名?] 那人非常囉嗦, 又問:[帶了方帽子, 又怎樣呢 ?] [當然是結婚, 也許有子女, 便教育他們.] [以後又怎樣呢?] [當然老了.] [老了又怎樣呢?] [當然要死!] [死了, 又怎樣呢?] 他愕然不知所對 ! 這個大學生的人生觀, 被問幾個 [又怎樣呢?] 就問得答不出來。可見人生若沒有認識神, 沒有得到永恆的價值, 實在是貧乏, 空虛, 沒有意義。 親愛的朋友, 你的人生究竟如何? 願你的人生, 不是一聲嘆息, 願你的人生有神同在, 享受在青草之地, 靜水之邊, 常在神恩典之中! 文: 麥希真牧師 [幸福人生]…
基督徒是沒有例外的要面對著死亡這生命終結的階段,但卻可帶著肯定的盼望。曾關嘉儀師母在很短的時間內,從知道曾湛光牧師患上癌症到回歸天國都只有兩個多月;沒想到她竟說是上主給她見證主的機會,而今天她是滿有信心地面向明天來祝福他人!「與年幼子女談性」專輯,續分享第四輯。
【善用資源】 神賜予人智慧,人同時利用祂給予的資源去研發新科技,互聯網的誕生是其中一種。今天互聯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發揮很大作用,縱使足不出戶,亦能從四方八面的資訊得知天下事,此外還能透過它與外界接觸,彼此互動。這種科技若被不正確使用,受害的是全人類:例如經常聽到個人資訊在網上被泄露、網絡犯罪,網絡欺凌、黑客入侵進行勒索,網上騙案…等等。反之若被正確使用,全人類也可享受它帶來的方便和好處:例如可在網上參加不同的課程而大大增加學習機會、購物更方便、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等等。不過我認為最大的好處是利用互聯網傳福音,使更多人認識耶穌基督。以下個案就闡明善用互聯網可拯救人的靈魂。 因新冠疫情教會舉辦的啓發課程要作出調整,(啓發課程是在輕鬆,無拘束的環境下探索生命真義和基督教信仰真理的課程),以往九星期實體的聚會由2020年開始改為在網上進行;以往只能邀請住在加拿大安省教會附近的朋友參加,現在已衝破地域界限,邀請達至世界各地。今年一位住在南半球患有末期肺癌的女士,她原居地是無神論的國家,遠在幾十年前神安排她移民到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定居,雖然身邊的基督徒親戚朋友向她傳福音,但不為所動。直至她患上肺癌,大家都為她送飯送湯、不停的慰問、代禱,並透過住在安省的親戚鼓勵她參加啓發課程。第一次在網上見她臉色是黑的,可能是一連串的電療及化療影響、她不斷咳嗽、臉上沒有笑容。她坦言自己是個醫護人員,信的是科學,工作關係已看慣生死,所以她已有心理準備面對死亡。經過二次聚會,組員的見證分享及不斷為她禱告,奇妙的事發生了。在第三次聚會結束前她願意決志信主,接受主耶穌基督為她的救主。之後在網上看見她的笑容,感受到她心裡有一份平安,奇怪是她臉上散發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光彩。因病情惡化,已未能在網上再與她見面,聽說她已進入臨終安養院。在短短幾星期的相聚,讓我們在她身上經歷神的掌權、祂的美意、安排及慈愛。這位朋友在神志清醒及體力還能支持的情況下參加啓發課程,這絕不是偶然發生的事,是神對她的呼召、憐憫及很多人為她代禱的結果,神也許沒有醫治她的肉體,但神已醫治她的心靈,讓她找到永生的盼望。 所以不要輕看神給予我們豐富的資源,要好好善用,使更多人認識基督教的信仰。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從事平面及商品設計的馬子恆,沒有人相信他能獨力創作一個仿真機械人,結果他憑信心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他計劃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卡加利,因為碰上新冠疫情,他再踏上 “人若能信,凡事都能” 的信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