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 : TV1704 挑战得可能
历奇教练黄镇昌,透过绳索、独木舟种种不同历奇活动,让参加者走进一个不能掌控的环境,从而突破自我。他也带着孩子环台踏单车,成为一时佳话。他的历奇人生,处处充满挑战,也充满著各种可能。
历奇教练黄镇昌,透过绳索、独木舟种种不同历奇活动,让参加者走进一个不能掌控的环境,从而突破自我。他也带着孩子环台踏单车,成为一时佳话。他的历奇人生,处处充满挑战,也充满著各种可能。
【恩典】 恩典,是白白的,不必付代价。 若有条件,若要付代价,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在罗马书3章23 -24节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 因基督耶稣的救赎, 就白白的称义。」 这段经文指出两件事实, 第一: 世人都犯了罪, 亏缺了神的荣耀。神创造人, 把祂的形象赐给人, 叫人在情感、思想、生活、行为、都像祂一样。 但我们虽然明明知道神,却离弃了神,定意拒绝祂,反对祂,打到祂,结果是在情感、思想、生活、行为上, 都有短处、缺点、 错失、 亏缺了神的荣耀。 第二: 基督耶稣的救赎。我们虽然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基督耶稣因着爱的缘故,要拯救我们,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付出了生命的重价,完成了救赎的工作,就宣告说:「凡信靠祂的人,就可以白白的称为义人,不再是罪人了。」 这是恩典, 是白白的恩典,是不必付代价的恩典。如上面圣经所说:「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以弗所书2章8-9节说: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本乎恩典) , 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 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 免得有人自夸。」这段经文有三个重要的字,把真理说得十分清楚。 第一个字是恩:恩,就是恩典, 是白白的,不必付代价。罪得赦免,我们不再是罪人,被称为义人, 都是白白的恩典, 不必付代价的恩典。第二个字是信: 信, 得到恩典的条件是信;信乃是接受,不信就是不肯接受。 信就是愿意欢喜的接受, 就可以得着恩典。第三个字是夸: 夸, 我们没有什么可以自夸。基督耶稣的救赎是白白的恩典,是不必付代价的恩典,完全白白赐给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大声向世界宣告:「我不再是罪人, 我是一个义人, 我不必下地狱, 我一定上天堂! 」这不是自夸, 只是夸基督耶稣的恩典 ! 罗马书11章6节:「 既是出于恩典, 就不在乎行为. 不然, 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 」 我们常有一个思想:「 人尽力行善便好了, 何必一定要靠基督耶稣的恩典呢? 」 但是我们在过去已经有许多过失。 至于将来, 我们的过失可能更多。 天父已经应许了:祂有恩典,我们可以白白的得到恩典,不必付代价的恩典,为何不愿意接受,为何不欢欢喜喜接受呢 ? 有一位牧师在理发时, 对理发师说 : 「世人应该接受基督耶稣的恩典。 」 理发师说: 「不必靠耶稣的恩典, 我只要尽我的力量行善, 不就够了吗 ? 」 理发完了, 牧师说: 「让我帮帮忙, 替你的顾客理发, 可以吗? 」理发师坚决回答说: 「不可以。 」 牧师说:[我只要尽我的力量, 不就够了吗? 」 理发师说 : 「就是尽你的力量, 还是不够, 你一定不能满足顾客的心意。」「 照样, 你就是尽了你的力量, 还是不够,你一定不能满足神的心意。 」牧师这样回答他。 是的,我们的最好,仍不能拯救我们。我们实在是非常有限,不能达到神完美的标准。神的[最好] , 就是神儿子耶稣基督在各各他山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才能救我们。这就是恩典,是白白的恩典,是不必付代价的恩典! 文: 麦希真牧师 [幸福人生]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 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作为食物银行经理的李乐萍,她感到在社群中的互助及关怀是上主要她参与的事。面对着不同民族及背景的服侍群体中,她深体会看似必然的事,事实却未必然;今天她是分享这段个人朝圣之旅。节目中,尚有郑智斌牧师分享”浮萍的人生”。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是主耶稣来到世上开始传道的第一个信息﹗「悔改」在这个命令中所指的是一个转向 – 当人的心意开始回转归向上帝的时候,生命就找到意义,奇妙的事情就会陆续发生…
【感恩节】 加拿大的感恩节是在十月份第二个星期一,节日的由来是人们庆祝丰收,感谢上帝过去一年给予他们的恩施,风调雨顺,有好的收成。当天我和外子会邀请几个单身朋友到家里过节,感谢及庆祝过去一年上帝赐予的恩典和祝福,烤火鸡是主菜,南瓜批是甜品,大家吃得开心,而脸上和心里也流露着对神感恩的心。 其实要感恩不单只在感恩节那一天,而是每一天。帖撒罗尼迦前书5:16―18″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不住的祷告容易做到,但常常喜乐,凡事谢恩,就有点难,因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一些无法控制的事在这纷乱的世代不断发生,新冠肺炎就是个例子,谁料到一场瘟疫令世界翻天覆地,夺去无数生命,又令经济陷入衰退,物价指数飙升,影响实在深远。原来神并无应允我们的人生路天色常蓝,花香常漫,常晴无雨,常乐无痛苦,但神却应许我们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得息,试炼得恩勗,危难有赖。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当每天积极喜乐地生活,学习数算神的恩典,明白每件事的发生总有着祂的美意,纵然遇到困难,我们可以依靠祂,只要有祂的同在,就有力量去面对和解决。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懂得感恩的人对生活的各方面都会满意,对未来感到乐观,健康状况也良好。让我们一同向上帝献上感恩!哥林多后书9:15 “感谢神,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 文: Sally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郭嘉芙是一位粤语儿歌唱作人。她明白孩子成长的需要,大学修读心理学,最后以儿童音乐教育与孩子同行,更帮助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孩子。音乐梦并不易行,她是怎样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呢?
【患难情: 探病】 过去进出医院的次数并不多,大都是为了探病。最近一次探病,却使我铭记于心。 今年(2010年)暑假的时候,太太因病入了急症室,由于病情的缘由,我无法在病房中陪着她,我站在急症室的门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每逢有人开门出入的时候,我都会尽量争取那数秒的时间往内看,盼望能看见太太,又希望她能看见我,知道我没有离开。 当诊断她的医生出来时,医生要我先回家。我告诉医生,我希望我太太知道我在外边,好让他放心。医生还是劝我先回家,我无奈,只好听命。回到家后,一进睡房,望见太太的枕头,担忧的心情便一涌而上,眼泪也一涌而出,自己最辛苦最难受的便是无法在她需要人陪伴的时候在她身边(事实上,也许当时她最需要的人是医生,而不是我)。当时我很希望在她身边陪伴,与她分担,但我无能为力,那种心痛,实在难以言喻。 在房中尽量宣泄心中的难受,但似乎无法平静下来,于是打开电脑,把我心中要对太太说的话打出来,自己一边打,眼泪一边在流,电脑的键盘满是泪水,终于打到累了,泪也干了,才停下来,回到房间一躺下便睡着了。 离开医院时,知道探病时间是下午四时至八时半。自己想想,若她要等那么久,会否很难受?于是一早便收拾一些她要用的物品,七时多便拿到医院,在她病房门外等待。我不是要等到下午四时,我只是希望有医生或护士出入时,可以请他们把这些物品送给太太,最少她知道我来过。 当天我转交物件给她后并没有离开医院,到了九时多,她的主诊医生从病房出来,问我有什么事,不问还好,一问之下我便痛哭起来(真的是痛哭)!医生站在那里,很有耐性地告诉我太太会好的,不用担心,医生安慰我说太太需要休息,很快我便可以见她,医生问我要不要社工给我一点辅导,我没有回答。 再过一天,我一早也是带了一些东西给她,也是为了让她知道我来过。医生说我下午可以探她了,那几个小时真长!终于到了与太太重逢的一刻,我还记得她刚走出病房,我走过去抱着她便不断地哭,她问我发生什么事,似乎完全不认为是与她有关,我只是说了一句「挂念妳!」探病时,医院方面要见我,原来真的安排了一位社工来辅导我,可能医生担心我过分担心吧!我告诉社工我不需要他的辅导,因为能见到太太便是最好的辅导。 太太在医院前后住了十天,头几天的病情仍未稳定,我只有多加鼓励,要她给医生多一点时间,她自己也要多一点耐性,我尽力安慰她,告诉她我会陪她走这一段路,一定会陪她走到底。如今,太太已出院,病情也已稳定并在好转中,自己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继十多年前生我女儿之后,这次是太太入院最长的时间,但这两次太太住院,我的心情完全不同。 自己回想这件事,很体会到《马可福音》中所说二人成为一体的意思(10章7节)又想起很多婚礼的誓词中会提到的「无论是健康、是疾病、都会爱对方」。自己不想太太有病,但高兴自己能守承诺,没有置身度外,却是感同身受,又记得有人说:「患难见真情」,我也真的完全「真情流露」。 经过这次的病,我更珍惜太太,我们的关系也更稳固,我们比以前更谈得多,谈得更深,我要出门时,难舍之情更深,离别之苦也更痛。但这种痛,我完全乐于接受,因为有情才有痛,有痛因为有情。既然如此,就让我的一生又有情又有痛,总比无情无痛的人生更美,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要做一个「有情人」。「患难见真情」,人生路不易走,但若能结伴而行,不单可以走得更容易,而且也会走得更美!我们不要求患难,但一定要有真情,中国人有一句话说「情比金坚」,有情人可以带给生命无穷的力量,愿天下有情人一生蒙福,共行人生路,不单走得好,也可以走到底! ~反思~ 顺境时能同步前行固然是一件美事, 但在逆境中能并肩同行更显宝贵。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笔留情」] 。 恩雨生命关顾热线: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祷区连线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从事电影工作的监制蔡廉明,曾在不惊意下得到被认可的成就!然而,同是位青年工作者的他,在其构思上都不忘对青年人的关爱,特别是香港的年青人。这段期间,他除了处理个人脑肿瘤的健康问题外,他更探索主给他前行的使命。而在「圣经中的比喻」环节里,蓝志诚牧师将分享” 十个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