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種的信心】鄧倩兒 (電台見證)
鄧倩兒是位確診乳癌的病患者,在醫療的路上她經歷了上主給她的醫治與安慰,更甚的是她也經歷了神的另一保護,免進入異端邪教中。有如芥菜種的信心,讓她帶著上主所賜的信心在人群中見證主大能的福音。
鄧倩兒是位確診乳癌的病患者,在醫療的路上她經歷了上主給她的醫治與安慰,更甚的是她也經歷了神的另一保護,免進入異端邪教中。有如芥菜種的信心,讓她帶著上主所賜的信心在人群中見證主大能的福音。
⟪愛妻須知:給她這三種感覺⟫ 作為丈夫的你,是否知道妻子感到被愛和幸福,需要哪三種感覺嗎? 第一,安全感。丈夫不明白為甚麼妻子總說自己沒有安全感。請問:你去哪裡有跟她説嗎?你每月賺多少錢有跟她説嗎?你是否有些事隱瞞沒有告訴她?若她問你,你會無故發怒了嗎?試問這樣能讓她有安全感嗎?當妻子離開父母,冒著生命危險為你生孩子,她其實只需要得到你的肯定和實在的安全感。當家庭需要做甚麼選擇,不妨跟她商量,聆聽她的意見;絕對不要做背叛她的事(否則會有陰影存留)。當她被好好對待,才有能量對你溫柔;當她有充足的安全感,她才能踏踏實實的跟你過日子。 第二,重視感。妻子非常在乎自己是否你心中的「惟一」。當你遇到任何事情或要做甚麼決定時,你是聽你媽媽的話,把你的耐性和愛心都給了你一家老少,卻惟獨忘了陪伴你身邊的妻子嗎?你對她如此不重視,她又怎能有安全感和被重視的感覺呢?女人的需要很簡單,只要你把她放在第一位,她會把這份愛加倍回報給你和你的家人。你的理想她願意支持,有了這樣的賢內助,家裡才有中心,你才沒有後顧之憂。 第三,信念感。你的妻子在最絕望時,有沒有感到跟你在一起既不被重視,又缺乏安全感,對你失去信心?她每想起你的時候,是否每件事都讓她非常失望難過,覺得自己愛錯了人、嫁錯了人?未來的日子跟你過一天是一天,沒有了信心,又如何會快樂呢?其實大多數妻子並不稀罕收到很貴重的禮物,能夠得著你給予的安全感、重視感和信念感,她就會覺得自己活在幸福裡,浸泡在幸福裡;那種確定的幸福,甚麼都比不上這三種感覺,若你已給妻子這些安全感,一切都美好了。 各位丈夫,你們願意為你所愛的太太付出這一切,讓她們感覺是最幸福的女人嗎?有觸動就要行動,從今天開始,給予太太這三種被愛的感覺吧。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鄧穎曦,一出世就失去健康。跟從父母移民到新西蘭生活、讀書、就業、結婚;可是婚後一年間經歷一個又一個親人的離世。她如何將"失去”變成”獲得”更強的信心和生命力呢?
⟪盡心愛神的意志⟫ 神的旨意是很明顯和清楚的。「愛祂」就是我們做人最大、最終和最合神心意的使命。其餘的, 不論多重要, 多高尚和多迫切,也是次要。 不錯,神往往用次要的東西來操練我們,又用這些來讓我們享受人生。但是這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登峰造極,能夠因為單單的愛祂而愛萬人和萬物。 有沒有想到, 若神要我們盡心,盡性, 盡意和盡力去愛祂時,祂已經預先、現在、和永遠也是同樣地盡心,盡性, 盡意和盡力愛著我們? 聖經約翰一書四章19節這樣說: 「我們愛, 因為神先愛我們」。當神盡了自己去愛我們時, 那愛是何等大和奇妙! 詩篇103篇11節這樣說: 「天離地何等的高, 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 也是何等的大。 」 羅馬書八章32節也說: 「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 ? 」 所以當我們愛神時,是回應著祂的愛去愛。只有在祂的愛裡去愛時,才可以稍為在愛的真諦中愛祂和愛別人, 祂就藉此算我們是盡了心的了。 昨天晚上,心靈有點疲倦,甚至不安。今早五時醒來, 更不安了。 我懼怕自己會離開神,又怕在人生最後的一剎那, 不能堅持到底而失落。但是神的愛,豈似人的愛那麼動盪和脆弱? 聖靈的亮光, 使我在黑暗中, 看見光明,我便用神已經給了我的意志去回應。我向神委身,用立志跟隨祂的一點點心志和力量,去提醒自己神是愛,神是愛著我, 神是愛我便愛到底,而且神能保守我。 我在那時候決定, 就是死, 就是生毒瘤,或是落在人生什麼負面中,我也要跟隨神, 因為有神同在便是 天堂。奇怪, 這一點點的心志,使我能夠在不安和迷惘中,可以很穩重地思念神的慈愛和祂自己,不知不覺便再入睡了。 起床時,如雨後斜陽一般,全人都清醒,重新得力地享受著神的同在 ! 文 : 李乃光醫生 (宣教士,摘自其著作「神山一段虹」)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田國英成長於破碎家庭,父母離異,由祖母撫養;因重男輕女,管教嚴苛,國英最終離家出走。後來在新西蘭感受到上帝及身邊人對她的愛,也找到了另一半,並在新冠疫情期間舉行婚禮。
人稱馬仔的馬穎章,自小已有著天賦的繪畫天份,因家庭有所變遷而全然歸向主的他,想不到今天成了位沙畫的藝術家,結合了其使命與生命來進入人群中,成為別人得福的渠道!
⟪愛⟫ 最近回香港探望八十多歲的母親,上一次與她相聚至今已相隔四年多。雖然我們每星期也通電話,但想不到今次親眼看見她,察覺到她體力上衰退很多,背部側彎很厲害,走路時步伐緩慢,容易疲倦,此外聽力也退減了,幸好頭腦還清晰,仍堅持照顧同住的弟弟起居飲食。可能這是新冠疫情的後遺症,因她是個好動,社交活躍的人,疫情嚴重時她的活動空間受到限制,慣常的生活拍子被打亂,身心也受影響。 逗留個多月的日子裡跟她相處真不容易,首先我承認有潔癖,她的衛生標準與我相差很大,例如碗碟清洗不夠徹底,廚房滿佈油漬,以往每年也回香港為她進行大清潔,但今次的油漬是積存了四年,故此情況令人嘔心。我樂意為她服務但她的反應卻很大,認為我太辛苦,返娘家不需要做苦工,故此每天大清早趁她出外運動時便開工。另外她將電視的音量調校至最大,所以無法陪伴她欣賞電視節目,因我耳朵受不了,甚至覺得頭有點不舒適。我們很少出外,因天氣太熱,一大清早氣溫已達攝氏30度,人也溶化了,不過偶然會外出,但每次也帶來驚喜和憤怒。媽媽從來沒有方向感,而香港這幾年也有些變化,所以每次我們總是迷路,浪費很多時間才找到目的地,每次總在這事上爭拗。驚的事是她遺失了錢包,不知道在那裡遺失,裡面有八達通咭、老人咭、門匙、少量現金,於是立即為她報失及補領;喜的事幾日後巴士公司通知領回失物;憤怒的事她不依從道路規則,紅燈過班馬線當平常事,完全不理會周圍環境,有幾次要及時制止她停步因有車輛從轉角處駛入。此外她整日說她的陳年往事,由兒時到最近發生的事,不斷不斷的重覆又重覆,像個人肉錄音機,我要有極大的耐心來聆聽。當我靜下來思想與媽媽在生活上各種的磨擦而領悟到其實大家都疼愛關心對方,只是表達的方式及態度有欠妥善。 聖經有許多寶貴的話語提醒作兒女要孝敬父母,體貼對方,溫柔相待,但知識歸知識,行出來確實不易,所謂知易行難。感謝神,祂親自教導和勸勉我,使我再一次經歷祂的同在。在某日的靈修祂用哥林多前書13:4-7向我說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輕易發怒,…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對於 “恆久忍耐”,我問神忍耐的能力從何而來?祂回應說:”從愛而來,它是持久忍耐的來源;至於”又有恩慈”,愛使人的心性良善而仁慈,因而以慈愛待人;”不輕易發怒”,就是不隨便發怒,凡事包容,凡事忍耐”。我又向主說有些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祂問:”妳愛妳母親有多深?是否像主耶穌在十字架犧牲的愛那麼深?” 此時我無話可說,羞愧地向神求助,以基督之愛為榜樣去愛我的母親,因我深知單靠自已的力量做不到也做不好,唯有依靠神,仰望祂,支取力量,努力去做到最好。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