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 – 年輕人⟫
⟪恩情 – 年輕人⟫ 在自己已過半百的人生中經歷了不少高高低低,起起落落。回想過去,有欣慰莫明的時刻,也有悔不當初的片斷。我常提醒自己要好好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以致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在「起」的時候要珍惜,在「跌」的時候要反省。曾有人說:「人生最昂貴的老師便是人自己的經驗,因為人生的經驗便是生命,而生命無價! 」 上週末有機會在一個大學生的聚會中分享,在分享中送了兩句電影中的對白給他們:「人生可喜的是人生不用重頭再來,人生可悲的是人生不能重頭再來。」自己語重深長地提醒他們要珍惜生命,善用時間。在三天的相處中,無論是三餐或聚會的前後都會有學生向我「請教」,我會用心聽,也會用心講。有時候聽到他們一些痛苦的經歷,心中也會絞痛難受; 聽到他們分享未來的大計,又會為他們雀躍萬分,為何? 因為自己也曾年輕,年輕的時候也曾有人好像我如今一般,在聆聽,在鼓勵。中國人有一句話:「得人恩時千年記。」這個「記」不但是要對施恩的人存感恩的心,更要學傚對方的榜樣,對其他人多施恩,多幫助,不要忘恩! 《創世記》12章2節中神對亞伯拉罕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 ,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自己很早便讀到這節經文,也深深體會神賜福亞伯拉罕是要他使他人得福。自己受恩於人,也要施恩與人。 又記得在中國與一群學生有數天的時間相聚,除分享《聖經》的道理外,在居住的地方有一片竹林,內中有石桌石椅,每天下午空閒的時候,我便坐在林中,學生在林外排隊,一個跟一個地進入林內與我交談。他們有些會高談闊論,有些會低頭飲泣; 有些會談及他們的宏圖大計,有些又會談到他們的婚姻大事。自己一邊在聽,一邊在感恩,心想自己是誰,這些年輕人居然願意向我傾心吐意。自己一邊在聽,又一邊在祈求,心想自己一生中可能與眼前的年輕人只會見這一次面,我該說什麼話可以在這一次的見面對他們有正面的幫助。事隔幾年,有好幾位年輕人仍與我保持聯絡,其中也有已成家立室的。在竹林內開始的友情,能延續下去,能親眼目睹這些年輕人的成長,只有感恩! 大約二十年前,在加拿大認識了一群年輕人,其中一位回到香港工作。一次回港,她要我見她的一位朋友,原來是她心目中的對象,後來更與他組織家庭,生了兩位可愛的女兒。自己為她美滿的家庭而高興,自己更高興的是她在教會中愛教會中的年輕人,在她身上我看見一位充滿愛心的大姐姐。當她要與年輕人分享一些專題,她又會打長途電話給我,與我討論要講的內容,希望對這些年輕人能有最大的幫助。自己好像看見竹林中的我,感受到同樣的心情。一年前回港,她相約了一群年輕人在我聚會後與我有一段交談的時間,我雖然已很累,但義不容辭,爽然赴約。當晚談了接近兩小時,當我與這些年輕人交談時,眼見她站在旁邊,露出滿足的神情,自己心中便好像看見一位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為她感恩! 聚會后,我把我的《人生「徐」筆》送給這些年輕人,他們又要求來一張合照,這張照片存在我隨身的電腦中,有空便會看看,回味當晚的情景,心願這些年輕人日後可以好像愛他們的導師去愛比他們年輕的一代。中國人有一句「冤冤相報何時了」,我要加一句「恩情相傳不要停」,人世間的冤仇不要代代相傳,人際間的恩情卻要延綿不絕。自己相信在自己人生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偶然的,自己在學習為人之道外,也要把握愛人的機會。 「蒙福是為了賜福」,「蒙恩是為了施恩」,我們受了別人的恩惠,不一定可以回報對方,但若可以效法對方向他人施恩,這也是回報之一。冤冤不相報,恩情不可斷,我們不忘恩,便可多感恩! 不單自己感恩,別人也會為我們感恩,有恩情的人生,雖不能重頭再來,也不用重頭再來! ~ 反思 ~ 人有不好的習慣, 也會有不好的傳統, 不好的習慣與傳統宜斷不宜續; 人要有愛的表現, 有情的交往, 這種有愛有情的生命必要代代相傳。 文 : 徐武豪博士 [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