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 : 情緒的醫治
服侍主有多年的羅懿信牧師,萬料不到自己竟成了情緒病的患者。昔日鼓勵病友的他,又可以如何幫助自己呢?是次,羅牧師將曾隱藏於內心的思緒及病情中的轉化都坦言於訪談中,冀能有助於他人,而耶穌基督仍是那位醫治他及施恩的主。
服侍主有多年的羅懿信牧師,萬料不到自己竟成了情緒病的患者。昔日鼓勵病友的他,又可以如何幫助自己呢?是次,羅牧師將曾隱藏於內心的思緒及病情中的轉化都坦言於訪談中,冀能有助於他人,而耶穌基督仍是那位醫治他及施恩的主。
溝通的藝術(一) 今天想跟大家談談「溝通的藝術」。首先我們來瞭解什麽是溝通呢? 如果根據一般心理學家或坊間教大家的方法都是說溝通是想透過一些訊息來表達我們想對方明白我們的心意。一般來說是會有三個元素的: 1. 說話的內容-你想讓對方知道的訊息或重要事情。 2. 傳遞的方式 – 例如現在很多時候會是用手機﹐可能是用短信﹐Whatsapp …很多類似這些功能﹐方式去傳遞。 3. 傳遞者的態度 – 昨天我跟一位朋友用餐時﹐她告訴我﹐一次﹐她致電她丈夫時﹐或許他正在忙態度十分煩躁似的說:「甚麼事? 快說!」太太其實只是想關心問候幾句﹐但當聽到一句:「快說!」後﹐便立即答道:「沒事了!」這正是傳遞者的態度…其他的兩位朋友就說道:「但當你丈夫致電給你時很溫柔呢!」那位太太就開心了。 這就是說話的態度… 溝通的比重很多時候訊息只是佔比例7% 即例如你問一句:「吃過了晚餐嗎?」當你說一堆的話﹐對方只是吸收到7%﹐ 但對方很注重你的語調﹐例如: 「有甚麼事呢? 你說吧! 我現正在忙。」跟 「甚麼? 快說!」這兩個語調必會有很不同的效果﹐對嗎? 還有加上身體語言: 以鬆容臉和以一張憎懧的臉來面對對方﹐效果亦會很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訊息﹐表情寬容或不悅都會影響對方吸收你的信息﹐若是表情不佳的話﹐可能一句也沒有聽到﹐又或是之前聽過的﹐很快便忘記﹐因為你那個表情令對方很不舒適。 當人感到不舒適的時候﹐甚麼事都會忘記﹐因此身體語言是很重要的。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Jessie的丈夫被刺傷,經過一年治療才能出院,而且留下嚴重的後遺症。這宗流血事件不但傷害了Jessie丈夫的身體,更傷她的心,甚至無法上庭當面指證造成傷害的人。她如何走出一連串的困境呢……
新計劃 新的一年, 大家有什麼計劃? 筆者計劃今年多認識耶穌, 看祂的生平, 和祂所接觸的人, 看看有什麼屬靈導引幫助筆者的生命. 今天讓我們看看耶穌所稱讚的迦南婦人, 請參考 (太15:21-29): 耶穌為什麼去推羅西頓, 這些非猶太人之地? 事實上, 很可能是耶穌刻意要走進非猶太人的地域, 就是為了這個迦南婦人的女兒! 可是當婦人第一次向主呼求, 耶穌卻一言不答. 婦人第二次求祂, 耶穌更說了一句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不可拿兒女的餅, 丟給狗吃]. 狗是猶太人對外邦人的蔑稱, 耶穌說祂奉差遣, 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 即救恩要先臨到以色列, 而[餅]指的是救恩, 因此這句話,在婦人的耳中實在是很大的侮辱! 但是婦人仍不氣餒,繼續求耶穌幫助, 婦人說:[ 掉在桌子下面的碎渣,可以給狗吃], 即這份救恩也會從猶太地,掉到猶太地以外. 外邦人也可以得到碎渣。 這婦人是外邦人, 沒關係; 耶穌既是從神那裏來,普天下的人都當有機會蒙受神的恩典. 外邦人是狗,沒關係; 以色列家也是犯罪的人 ,不過他們首先蒙恩罷了! 耶穌讚賞這迦南婦人的信心, 因為她是真正了解耶穌此行的目的, 了解耶穌的心! 超然的信心,得到了超然的結果! 婦人堅信耶穌是主,具有醫治能力,必會拯救向祂求救的人, 即使遇到挫折,甚至別人看為的侮辱,也不動搖,結果她的女兒得着醫治。 我們向神禱告, 即使祂沒有即時回應,甚至遇到挫折,我們要學那迦南婦人的信心,堅信主的應許.也要相信耶穌主動去外邦地, 也是同樣主動去找尋我們, 就是耶穌曾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 就給你們開門] (太7:7) 神必然會把最好的賜給祂的兒女, 願我們在新的一年, 學習以信心來渡過! 參考崇真會{靜思恩言}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羅國威本身是建築師,本著基督信仰經營生意,致力為顧客及員工提供一個感受到愛的地方,亦令到員工有同樣想法。他希望藉著職場平台與神同行,實踐神給予的使命。
一位以色列的君王,在他晚年時寫下了他對人生境遇的智慧書卷「傳道書」,是次傾談誠邀了謝慧兒博士分享這聖經書卷中談到人生中的得失事宜,從而領受當中的真智慧。謝博士乃從事多年神學教育的工作者。
感恩 多謝!唔該!這些說話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們,當別人給予東西,無論是有形的,例如禮物,或是無形的,例如關懷、鼓勵、支持等等都要說‘多謝’;當別人為自己做事,例如為自己服務 (開門、讓路等等) 或為自己解決了問題等等,就要說‘唔該’,這不單是禮貌,更是表達自己感激之意。反思今天,我們有否常常發自內心說‘多謝’ 、‘唔該’ 去感激曾經為我們付出的人?特別在感恩節有否送心意卡給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或用其他方式表達感恩的心? 聖經路加福音17:11―17講述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馬利亞和加利利。當祂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麻瘋的病人求祂醫治,但當他們被醫治好,只有一個撒馬利亞人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並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耶穌問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今天我們被神恩典覆蓋,是否也像那九個被醫治好了,就忘記謝恩的人一樣,沒有歸榮耀與神,感謝祂賜予的一切一切。在17:19耶穌向那個撒馬利亞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 原來相信神,靠著祂得拯救、醫治而又懂得感恩的人,他得的恩典會更多更多。 所以我們應凡事謝恩,為得到的謝恩,是神賞賜的祝福;為得不到的謝恩,深信神美好的旨意。從今天開始,每日最少想一件感恩的事,在禱告中向神說‘多謝’,這是活出生命的動力源頭,然後將這份感恩的心表現出來,去幫助別人,讓他們也嘗到主恩典的滋味;善用恩賜,造福他人。 我們一生都充滿上帝的恩典,你有否感知而好好把握,走在祂恩典之路上? 文: 加拿大生命關顧事工成員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