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兩個維繫夫妻關係的秘訣(2)

兩個維繫夫妻關係的秘訣(2)

【兩個維繫夫妻關係的秘訣(2)】 上期與大家分享了可以讓夫妻關係愛火常新和維繫親密關係的其中一個秘訣 —「恩情儀式」及其特徵。大家有同感和實踐嗎?你們的家庭有什麽特別的儀式呢? 我的家庭很注重生日、結婚紀念日和特別事件的慶祝。我們會預早安排好當天的「約會」,可能在家慶祝,也可能是在餐廳或飯館慶祝,也可以是家庭旅行(豪華遊或是逍遙遊)。無論是哪種形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我們都樂在其中。「恩親儀式」令我們一家人非常享受和珍惜這段溫馨的時刻。 我和丈夫之間也會經常做一些「恩情儀式」。例如:他每天早上為我泡製一杯熱騰騰的薑蜜,我則為他預備好吐司麵包和煉乳;他會把西瓜切成小塊放在冰箱裏,方便我隨時可取吃,我也會特意去給他買最喜愛的白糖糕;他會為我熬「番薯糖水」,我則為他煮他喜歡的美味食物。 黃維仁博士(親密之旅的創辦者)提出了特別能促進親密關係的「每日恩情七儀式」,如果夫妻願意主動積極去做,必定能增進牢不可破的婚姻關係。 1. 當你每天早晨張開眼睛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對自己所愛的人展露出微笑,然後給他一個擁抱? 2. 離開家門時候,詢問對方今天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或代禱的嗎?然後給對方一個擁抱,説聲再見及叮嚀凡事小心(take care)。 3. 日間給對方一個問安、鼓勵的電話或者短訊。 4. 回到家時,給對方一個擁抱,同時關心地問對方今天有沒有令人高興的事,有甚麼感受? 5. 吃晚飯的前後時間問問對方有什麼需求?可以為對方做些什麼 ? 6. 給對方一個「存款」,表達欣賞和感謝對方爲自己做的其中一兩件事。 7. 晚上睡覺前,給對方一個擁抱,或一起禱告,彼此代禱和祝福對方有個好夢。 這個「每日恩情七儀式」的行動計劃,不單止可以實行在配偶身上,也同時可以應用在你的孩子、親人中加以實踐,快把握機會去嘗試。以上的「恩情儀式」,不僅可以幫助你們親上加親,甜甜蜜蜜,還能讓彼此的親密關係更上一層樓。 作者:簡朱素英(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牧師也賭博?

牧師也賭博?

【牧師也賭博? 】 今日入不入? 不入的話,明天會否更貴? 抑或價錢會稍跌? 過去幾次都看不準,今日會否又看錯? 這是很多人常有的「入市」疑惑,而說的不是買股票,而是價錢飄忽,天天不同的汽車燃油。當然,做牧者的,也一樣要面對如此含有「賭博」意義的難題。當然,如此難題,在買房子、買車子,以至去超市買生果蔬菜,也都要天天遇上。於是,筆者個人常有奇妙的被迫天天「參與賭博」的感覺。 作為牧者,今時今日,在講台上講道也時有遇上類似疑難。一些稍為敏感的話題(時移世易,今日所謂「敏感話題」的範疇,幾乎是毫無邊際的),牧者就要小心講解。這些都是當日神學院沒有教的東西,要牧者自己去探索,甚至,去碰釘子。而常常完全不涉敏感話題的講道,就大概是一些「離地」的講章,遠離社會,遠離現實,也遠離會眾。紅線在哪裡?會眾的接受程度如何?如何講得中立而中庸?這其中,也隱隱然有「賭博」的影子。因此,作為會眾的,不妨也在這方面記念你的牧者,求主賜牧者智慧,也求主賜會眾有較大的接納程度。 一個會眾或一對夫婦沒有如常地出現於教會聚會中一兩個星期,而又沒對牧者或其他會眾交代原因,牧者應否關心一下?這其中,也可以有不同反應。「因事而不回教會聚會一兩個星期,本是平常,但這個牧者(或關顧部部長)就致電來問長問短…」;或「因事而不回教會聚會一兩個星期,牧者(或關顧部部長)連個電話也不打來關心一下」。於是牧者就要憑經驗、憑對此會眾的認識、憑聖靈感動,去決定致電關心與否。作為會眾的,也不妨在這方面記念你的牧者,求主賜牧者智慧,也求主賜會眾更多有正面心態,來電,是出於關心,而沒有其他動機。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平安

平安

【平安】 猶太人見面或道別最常說的是”平安”Shalom,既是問候,也是祝福。若問我生活了那麼多年,現在追求的是甚麼?擁有更多財富?每天大魚大肉?住更大的房子?通通不是,而是追求平安。明白到世上物質不重要,死了帶不走,足夠應付日常所需便可。平安是什麼?一般人認為”平安”是平靜安穩,沒有危險,身心健康,無病無痛,心無掛慮。但試問現今世界,有瘟疫、戰爭、饑荒、天災、物價高漲…等等問題,能有平安嗎? 耶利米書29:11「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原來神是平安的源頭;平安是神所賜的意念,在祂裡面有真平安,縱然面對逆境,不如意的事,仍可以用平常心面對。怪不得我所認識的主內弟兄姊妹,患有重病的、或生活艱難的、或有遭遇不幸的,在他們的言談、生活表現中,看不出憂愁苦困,每天還是好好的過,這實在令還未信主的覺得奇怪,他們那種悠然自得的力量是從那裡來?教會一位弟兄服待患老人癡呆症的妻子十多年,眼見妻子身體日漸衰退,但他毫無怨言繼續服待。每天他讀聖經、禱告,尋求神的心意。耶利米書29:12―13「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他倚靠上帝,深信祂的信實和恩慈,供應他每天的需要,讓他能經歷祂的引導,在祂裡面得到力量及平安。他說神特別恩待他的妻子,有一次因她失平衡跌倒,頭破血流要送醫院,在疫情期間她得到醫護人員快速的診治,傷口癒合理想,又讓他一直陪伴。他說這麼多年若不是神賜他平靜安穩的心,處變不驚,他不敢想像日子怎樣過,這是他從神得到平安的最好見證。 怎樣才得到神所賜的平安?多讀聖經、禱告、多親近神,尋求祂的心意、倚靠祂,深信祂的信實、慈愛、不怉怨、不妄求、凡事心安理得、盼望屬靈的事、不追求屬世的事。約翰福音 14:27主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團友情 : 護照 (下)

團友情 : 護照 (下)

【團友情 : 護照 (下)】 從警察局返回程中,陪我去備案的導遊才告訴我,全團團友都沒有休息,他們一方面為我懇切禱告(他們事後告訴我,好幾位為我流淚禱告),另一方面他們又替我與灑店交涉,要求賠償我的損失。一踏入酒店,看見他們都坐在大堂當中在等我,我一見他們,真的有點回到家中的感覺,又如同一個受了欺負的小孩投入父母的懷抱一般。 他們在酒店已訂了一個小小的會議室,他們聆聽着我細說這一晚的經歷。他們的眼神,他們的提問,深深表達了他們的關懷與着急。討論完後,決定第二天到加拿大領事館申請臨時護照,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離開會議室前,好幾位團友把以色列幣,美金塞進我手裏,一邊說:「帶在身邊。」一邊說:「一切小心。」那種溫暖,由手心湧進心間。他們又有人建議兵分兩路,由頂樓到最低一層,搜查每一道樓梯,看看有沒有機會找回我的手提包。最後雖然一無所獲,但他們的努力、盡力、已幫了我很多,也鼓勵了我,讓我不再徬徨,因為我知道這不再是我一個人的事,而是眾人的事了。 一早起來,我要求他們繼續原定的行程,他們要求我要一路報平安。導遊把她的手機給了我,以便我滙報辦護照的進展。我送他們上旅遊車後,便乘坐酒店安排的車,由耶路撒冷到特拉維夫辦理申領臨時加拿大護照的手續。一路上打了數次電話給他們報告進展,自己很怕會影響他們的心情,也實在着急,希望早些辦妥手續。大使館中午12時便關門,我在11時55分備妥他們一切的要求,在12時5分完成一切手續。 自己報平安後便急切與他們會合,終於在1時多在老城(不應稱舊城)的獅子門(Lion’s Gate) 內與他們會合,又再次感受到那種回到家中與親人一起的感受。 結束了半天的行程,回到酒店,他們不斷安慰我不用擔心,有團友表示要買回一部電腦給我,有好幾位團友對我肯定地表示日後有任何需要,只要告訴他們,他們一定會盡力而為。他們一浪接一浪(一個接一個不足表達我的感受)的安慰、建議,使我應接不暇,我也忘記了對誰說「謝謝」,對誰說「我會做的,放心」。最難忘的便是一位團友說:「你今天多了很多父親母親。」也有人說:「如今你可以明白你的兒女為何覺得你的千叮萬囑是何等的煩吧!」我記得我當時沒有太大的回應,但我心中沒有「煩」的感覺,卻有點「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感受。我感激他們對我的愛護,我也必定會繼續如此愛護我的家人。我辦妥一切後,致電太太報告所發生的事,她知我失去了很多重要的物件,但我也得到很多更寶貴的東西,便是這些團友的友情,失去的物件可能不會再見,但得到的友情卻一生不會忘記。他們是我的好朋友,如今是更好的朋友。《箴言》提到:「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17章17節)對我來說是何等的寶貴,何等的真實。 記得第一天出發時,一位有讀我專欄的團友說,我這次行程後要寫一篇「團友情」,這便是我要寫的一篇,送給你們每一位!團友們,謝謝您們的情,一生難忘,畢生受用。日後若有機會再與你們出外旅遊,這將是我的榮幸。謝謝! ~反思~ 患難見真情,雪中可送炭; 朋友有難,要拔刀相助; 朋友告急,切勿袖手旁觀。 文: 徐武豪博士 [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團友情: 護照 (上)

團友情: 護照 (上)

【團友情: 護照 (上)】 數年前,一對夫婦邀請我在他們家中帶領一個查經班,那位太太表示,他們有一群已退休的朋友,有信的也有未信的,很希望學習《聖經》的道理。我雖然很忙,她的誠意打動了我,便應允了,也自此結交了一群一生難忘的好朋友。 大概去年,他們提及有沒有可能由我帶他們去聖地以色列一次。我實在忙不過來,想也不敢想,加上他們是一群較為年長的人仕,自己也不敢負此重任。或許是我的心太軟,竟然最後又一次應允了他們。這次特別的行程終於在十月成行。懷着興奮的心情,也肩負着尋重的責任,帶着他們踏上這期待已久之旅,心中求的,只是無驚無險,平安去,平安回。 一路上也算是一路平安。我們有一位很好的導遊,也有很好的天氣。到了最後的三天,我們終於進入耶路撒冷,自己曾到過以色列,知道這將是他們整段行程最難忘的三天,想不到⋯⋯ 當大家在酒店登記後,各人進入自己的房間,我照例巡視一下酒店的環境,以便指引他們所要去或能去的地方。大概巡視了十分鐘左右,回到自己的房間,突然發現我的手提包與放在桌上的電腦不翼而飛。當時心中自知不妙,馬上到酒店保安處要求幫忙,擾攘了近兩小時,卻一無所獲。當地的警察也到場調查,事情很快便傳遍團友間。大家都很關心我,有些人嘗試重複思考整個過程,希望能提供一些線索。原本安排到耶路撒冷的夜市購物也因而告吹。自己心中很不安,本以為自己要照顧他們,如今反要他們操心。 在失去的物件中,最重要的是我的護照。沒有護照便無法返回加拿大。在兩星期後我要到中國與香港,有一連串的聚會,若沒有了護照,怎麼辦? 當晚一方面與酒店商量,一方面又要去警察局備案,腦海中不斷思想不能回加拿大的後果,愈想愈煩惱。對發生的遭遇,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如何找回護照,又是一籌莫展。經過數小時後,我最後要接受現實 —— 護照沒有了。 未完..待續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