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 – 電視見證 TV1760 (HD粵語)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鄧穎曦,一出世就失去健康。跟從父母移民到新西蘭生活、讀書、就業、結婚;可是婚後一年間經歷一個又一個親人的離世。她如何將"失去”變成”獲得”更強的信心和生命力呢?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鄧穎曦,一出世就失去健康。跟從父母移民到新西蘭生活、讀書、就業、結婚;可是婚後一年間經歷一個又一個親人的離世。她如何將"失去”變成”獲得”更強的信心和生命力呢?
⟪盡心愛神的意志⟫ 神的旨意是很明顯和清楚的。「愛祂」就是我們做人最大、最終和最合神心意的使命。其餘的, 不論多重要, 多高尚和多迫切,也是次要。 不錯,神往往用次要的東西來操練我們,又用這些來讓我們享受人生。但是這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登峰造極,能夠因為單單的愛祂而愛萬人和萬物。 有沒有想到, 若神要我們盡心,盡性, 盡意和盡力去愛祂時,祂已經預先、現在、和永遠也是同樣地盡心,盡性, 盡意和盡力愛著我們? 聖經約翰一書四章19節這樣說: 「我們愛, 因為神先愛我們」。當神盡了自己去愛我們時, 那愛是何等大和奇妙! 詩篇103篇11節這樣說: 「天離地何等的高, 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 也是何等的大。 」 羅馬書八章32節也說: 「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 ? 」 所以當我們愛神時,是回應著祂的愛去愛。只有在祂的愛裡去愛時,才可以稍為在愛的真諦中愛祂和愛別人, 祂就藉此算我們是盡了心的了。 昨天晚上,心靈有點疲倦,甚至不安。今早五時醒來, 更不安了。 我懼怕自己會離開神,又怕在人生最後的一剎那, 不能堅持到底而失落。但是神的愛,豈似人的愛那麼動盪和脆弱? 聖靈的亮光, 使我在黑暗中, 看見光明,我便用神已經給了我的意志去回應。我向神委身,用立志跟隨祂的一點點心志和力量,去提醒自己神是愛,神是愛著我, 神是愛我便愛到底,而且神能保守我。 我在那時候決定, 就是死, 就是生毒瘤,或是落在人生什麼負面中,我也要跟隨神, 因為有神同在便是 天堂。奇怪, 這一點點的心志,使我能夠在不安和迷惘中,可以很穩重地思念神的慈愛和祂自己,不知不覺便再入睡了。 起床時,如雨後斜陽一般,全人都清醒,重新得力地享受著神的同在 ! 文 : 李乃光醫生 (宣教士,摘自其著作「神山一段虹」)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田國英成長於破碎家庭,父母離異,由祖母撫養;因重男輕女,管教嚴苛,國英最終離家出走。後來在新西蘭感受到上帝及身邊人對她的愛,也找到了另一半,並在新冠疫情期間舉行婚禮。
人稱馬仔的馬穎章,自小已有著天賦的繪畫天份,因家庭有所變遷而全然歸向主的他,想不到今天成了位沙畫的藝術家,結合了其使命與生命來進入人群中,成為別人得福的渠道!
⟪愛⟫ 最近回香港探望八十多歲的母親,上一次與她相聚至今已相隔四年多。雖然我們每星期也通電話,但想不到今次親眼看見她,察覺到她體力上衰退很多,背部側彎很厲害,走路時步伐緩慢,容易疲倦,此外聽力也退減了,幸好頭腦還清晰,仍堅持照顧同住的弟弟起居飲食。可能這是新冠疫情的後遺症,因她是個好動,社交活躍的人,疫情嚴重時她的活動空間受到限制,慣常的生活拍子被打亂,身心也受影響。 逗留個多月的日子裡跟她相處真不容易,首先我承認有潔癖,她的衛生標準與我相差很大,例如碗碟清洗不夠徹底,廚房滿佈油漬,以往每年也回香港為她進行大清潔,但今次的油漬是積存了四年,故此情況令人嘔心。我樂意為她服務但她的反應卻很大,認為我太辛苦,返娘家不需要做苦工,故此每天大清早趁她出外運動時便開工。另外她將電視的音量調校至最大,所以無法陪伴她欣賞電視節目,因我耳朵受不了,甚至覺得頭有點不舒適。我們很少出外,因天氣太熱,一大清早氣溫已達攝氏30度,人也溶化了,不過偶然會外出,但每次也帶來驚喜和憤怒。媽媽從來沒有方向感,而香港這幾年也有些變化,所以每次我們總是迷路,浪費很多時間才找到目的地,每次總在這事上爭拗。驚的事是她遺失了錢包,不知道在那裡遺失,裡面有八達通咭、老人咭、門匙、少量現金,於是立即為她報失及補領;喜的事幾日後巴士公司通知領回失物;憤怒的事她不依從道路規則,紅燈過班馬線當平常事,完全不理會周圍環境,有幾次要及時制止她停步因有車輛從轉角處駛入。此外她整日說她的陳年往事,由兒時到最近發生的事,不斷不斷的重覆又重覆,像個人肉錄音機,我要有極大的耐心來聆聽。當我靜下來思想與媽媽在生活上各種的磨擦而領悟到其實大家都疼愛關心對方,只是表達的方式及態度有欠妥善。 聖經有許多寶貴的話語提醒作兒女要孝敬父母,體貼對方,溫柔相待,但知識歸知識,行出來確實不易,所謂知易行難。感謝神,祂親自教導和勸勉我,使我再一次經歷祂的同在。在某日的靈修祂用哥林多前書13:4-7向我說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輕易發怒,…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對於 “恆久忍耐”,我問神忍耐的能力從何而來?祂回應說:”從愛而來,它是持久忍耐的來源;至於”又有恩慈”,愛使人的心性良善而仁慈,因而以慈愛待人;”不輕易發怒”,就是不隨便發怒,凡事包容,凡事忍耐”。我又向主說有些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祂問:”妳愛妳母親有多深?是否像主耶穌在十字架犧牲的愛那麼深?” 此時我無話可說,羞愧地向神求助,以基督之愛為榜樣去愛我的母親,因我深知單靠自已的力量做不到也做不好,唯有依靠神,仰望祂,支取力量,努力去做到最好。 文: Sally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 / 1-888-321-9288 / 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無猜情 – 最好的朋友⟫ 昨天陪女兒去參加她的一位好朋友的鋼琴演奏會,在路上,她提起這位好朋友(她說,不僅僅是朋友,而是最好的朋友 Best Friend )。我問她,甚麼時候開始與對方成為最好的朋友,她說, 是十一年前,即她4歲的那一年!聽罷,我心中為她感到欣慰,能從那麼小的年紀便有最好的朋友,而且維持了十一年之久。我們雖然在五年前搬了家,轉了教會,女兒仍然視對方為最好的朋友,保持來往,也保持著兩人之間的友誼。 由於二人是好朋友,不單兩個家庭的距離因此拉近了,為了她們,兩家也一同出外旅遊,在2003年,我們便一同去了迪士尼樂園,拍下不少難忘的照片,她們二人也真的處身於樂園之中。原來,旅行最重要的,不是去甚麼地方,而是與誰去。眼見她們二人結伴同遊,那種喜悅,感染到身邊每一個人。記得當我女兒太累時,吵着要坐手推車(stroller),我與太太都不太願意擔此重責,想不到她這位最好的朋友自動獻身,為我女兒推車。眼見她個子小小,忠心耿耿地一邊推車一邊還陪我女兒說話,真是好朋友,一言難盡! 由於二人是好朋友,見面的機會也特別多,常常有機會在旁留意她們的交談(不是偷聽,是旁聽),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她們,便是「兩小無猜」。我很羨慕她們這種「無猜」的交往,自己雖然一把年紀,也不斷努力學習這種「無猜」的友情。 她們之間「沒有猜疑」,從沒有聽見一方懷疑對方會有任何自私或不良的動機。雙方所說的話,他們不會猜想背後還有甚麼未說的話,他們聽一句算一句。我想,猜疑別人真的很辛苦,不能真誠相待,處處步步為營,若是如此的交往,真是痛苦。自己為女兒高興,真是得一知己,死而無憾(當然自己不希望女兒因此而亡)。 她們兩人各有所長,但彼此之間「沒有猜忌」。我女兒的朋友彈得一手好琴,我女兒彈琴方面比較有點勉強而彈之。每當她的朋友有任何表演,她聽罷都會為對方鼓掌,為對方高興,真是一點也看不出有任何妒忌。當我女兒做了一件快事(例如,第一次當花女)與她朋友分享時,對方有是感同身受,願語細聽其詳。我在旁聽着他們的交談,真的為她們高興(我也沒有猜忌)。 她們之間「沒有猜測」,有時候看見她們會彼此對望,然後露出會心的微笑,又或做出不同的表情,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這種「無聲勝有聲」,全因二人的彼此了解所致。對方喜歡甚麼甚至在想甚麼,從對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可以知道。這種默契,這種會議,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看見她們有這種關係,心中只是為他們祝願,唯願她們的友情能一直維持下去,而且愈來愈深。 看見她們,我沒有辦法不想起《聖經》中的愛篇,便是《哥林多前書》13章4至8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在她們身上我看見了愛的不同表現,她們之間沒有嫉妒,沒有自誇,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又有恩慈,又為對方求益處。她們雖是「兩小無猜」,但事實上是很多成年人的榜樣,更是許多成年人所羨慕的。但願更多成年人可以「返老還童」,多建立這種「兩小無猜」的友情,「無猜疑」,「無猜忌」,「無猜測」,人生之路便會更易走,人生便會更精彩。就讓我們一同追求這種「無猜」的生活。 ~反思~ 人往往隨着年齡的增加而變得複雜, 人也活得越來越累, 人要學習也要努力保持赤子之心, 以致人可以活得更輕鬆。 文: 徐武豪博士 [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416-788-3322/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 https://lifecare.sobem.org/
在多元族裔電視台工作的李立本,深體會了在北美的生活文化,擴闊了其空間與視線。是次訪談,他細說多年的工作及生活體驗,重要是在耶穌帥領下的信心,都不斷地更新著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