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觀的探討】李盛林牧師/博士 (電台見證)
人的成長都有著家庭背景的深厚影響,故此家庭體制都在不同時代塑造著社會的群體。李盛林牧師/博士在是次的家庭專輯中,將分享兩個不同的家庭軸心系統、與及猶太人及現代華人家庭特質,從而帶出反省來祝福下一代。
人的成長都有著家庭背景的深厚影響,故此家庭體制都在不同時代塑造著社會的群體。李盛林牧師/博士在是次的家庭專輯中,將分享兩個不同的家庭軸心系統、與及猶太人及現代華人家庭特質,從而帶出反省來祝福下一代。
田嘉禾早年與家人移居到滿地可後,便選擇了護理的工作為職業。在新冠疫情爆發其間,目睹過生命如草芥,更深層體會人的有限,而在病人中的服侍便成了基督給予他的恩惠及使命。
早年參與新聞媒體工作的李思韻,在多人的鼓勵下參選,更成功的當上市議員一職。從當義工到關注人群的需要,神讓她續步走上主委派她的工作:一份艱難的差事。但終於承諾是她骨子裡的領受。節目中,還有鄭智斌牧師分享「何處是我永恆的家鄉」。
林佰軒是早年從馬來西亞到加國唸書的學生,他的努力使他在事業上有所成,回報了母親;但金錢沒有給予他喜樂,直至遇上主耶穌。一個致命的胃癌更讓他明白,真平安只有在基督裡。於「使命人生在營商」環節裡,陳國雄博士續分享終結篇。
伍子明與黃桂艷是一對早期定居愛民頓的夫婦,安居多年後,伍子明確診患上罕見的環境敏感症,而太太黃桂艷在差不多同期也患上癌症。在他們這難明的危機中,卻經歷了天父給予的平安與信靠。於「使命人生在營商」環節,陳國雄博士續分享 – 創意營商。
蔡少琪在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國貿易事宜,他見證著八十年代中國經濟的騰飛,可想不到一節聖經竟把他生命的價值改轉過來。今天他是香港建道神學院院長,他生命不同階段的領會也在訪談中。在「使命人生在營商」環節,續分享 – 新經營模式。
陳定業與張吳玉華的兩位父親,都在疫情期間感染病毒,兩人在不同境遇的考驗下,他們是如何將事情交託呢?從禱告到行動,他們都分別經歷了上主帶領的奇妙,這一份祝福是生命最美的境界!
未到十歲已移居加國的溫雋元,想不到現在於一個粵語的群體中服侍。他十多歲時已選擇一生作有永恆價值的事,深體會在罪惡中爭戰的真實,直至他在主愛中領受完全的釋放。從老師到牧師,這是他走上的路。
曾作過老師,也當過老闆的唐鉅宏,都嗜過生命裡高低不同的際遇。在成與敗、得與失當中,他體會了相信主的預備是能叫人不會疑惑。今天他與家人在卡加里生活學習,也是滿有信心的前行。陳國雄博士在「使命人生在營商」環節中將分享 – 開放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