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m.org Admin
患難情: 探病

患難情: 探病

【患難情: 探病】 過去進出醫院的次數並不多,大都是為了探病。最近一次探病,卻使我銘記於心。 今年(2010年)暑假的時候,太太因病入了急症室,由於病情的緣由,我無法在病房中陪着她,我站在急症室的門外,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每逢有人開門出入的時候,我都會盡量爭取那數秒的時間往內看,盼望能看見太太,又希望她能看見我,知道我沒有離開。 當診斷她的醫生出來時,醫生要我先回家。我告訴醫生,我希望我太太知道我在外邊,好讓他放心。醫生還是勸我先回家,我無奈,只好聽命。回到家後,一進睡房,望見太太的枕頭,擔憂的心情便一湧而上,眼淚也一湧而出,自己最辛苦最難受的便是無法在她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在她身邊(事實上,也許當時她最需要的人是醫生,而不是我)。當時我很希望在她身邊陪伴,與她分擔,但我無能為力,那種心痛,實在難以言喻。 在房中盡量宣泄心中的難受,但似乎無法平靜下來,於是打開電腦,把我心中要對太太說的話打出來,自己一邊打,眼淚一邊在流,電腦的鍵盤滿是淚水,終於打到累了,淚也乾了,才停下來,回到房間一躺下便睡着了。 離開醫院時,知道探病時間是下午四時至八時半。自己想想,若她要等那麼久,會否很難受?於是一早便收拾一些她要用的物品,七時多便拿到醫院,在她病房門外等待。我不是要等到下午四時,我只是希望有醫生或護士出入時,可以請他們把這些物品送給太太,最少她知道我來過。 當天我轉交物件給她後並沒有離開醫院,到了九時多,她的主診醫生從病房出來,問我有什麼事,不問還好,一問之下我便痛哭起來(真的是痛哭)!醫生站在那裡,很有耐性地告訴我太太會好的,不用擔心,醫生安慰我說太太需要休息,很快我便可以見她,醫生問我要不要社工給我一點輔導,我沒有回答。 再過一天,我一早也是帶了一些東西給她,也是為了讓她知道我來過。醫生說我下午可以探她了,那幾個小時真長!終於到了與太太重逢的一刻,我還記得她剛走出病房,我走過去抱着她便不斷地哭,她問我發生什麼事,似乎完全不認為是與她有關,我只是說了一句「掛念妳!」探病時,醫院方面要見我,原來真的安排了一位社工來輔導我,可能醫生擔心我過分擔心吧!我告訴社工我不需要他的輔導,因為能見到太太便是最好的輔導。 太太在醫院前後住了十天,頭幾天的病情仍未穩定,我只有多加鼓勵,要她給醫生多一點時間,她自己也要多一點耐性,我盡力安慰她,告訴她我會陪她走這一段路,一定會陪她走到底。如今,太太已出院,病情也已穩定並在好轉中,自己終於放下了心頭大石。繼十多年前生我女兒之後,這次是太太入院最長的時間,但這兩次太太住院,我的心情完全不同。 自己回想這件事,很體會到《馬可福音》中所說二人成為一體的意思(10章7節)又想起很多婚禮的誓詞中會提到的「無論是健康、是疾病、都會愛對方」。自己不想太太有病,但高興自己能守承諾,沒有置身度外,卻是感同身受,又記得有人說:「患難見真情」,我也真的完全「真情流露」。 經過這次的病,我更珍惜太太,我們的關係也更穩固,我們比以前更談得多,談得更深,我要出門時,難捨之情更深,離別之苦也更痛。但這種痛,我完全樂於接受,因為有情才有痛,有痛因為有情。既然如此,就讓我的一生又有情又有痛,總比無情無痛的人生更美,因為我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也要做一個「有情人」。「患難見真情」,人生路不易走,但若能結伴而行,不單可以走得更容易,而且也會走得更美!我們不要求患難,但一定要有真情,中國人有一句話說「情比金堅」,有情人可以帶給生命無窮的力量,願天下有情人一生蒙福,共行人生路,不單走得好,也可以走到底! ~反思~ 順境時能同步前行固然是一件美事, 但在逆境中能並肩同行更顯寶貴。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 : 蔡廉明 (對年青人的使命)

從事電影工作的監製蔡廉明,曾在不驚意下得到被認可的成就!然而,同是位青年工作者的他,在其構思上都不忘對青年人的關愛,特別是香港的年青人。這段期間,他除了處理個人腦腫瘤的健康問題外,他更探索主給他前行的使命。而在「聖經中的比喻」環節裡,藍志誠牧師將分享” 十個童女”。

忘年情: 馬先生

忘年情: 馬先生

【忘年情: 馬先生】 認識馬先生是在一個查經班,當時我是負責帶領每一次的查經,他是其中一位參加者。起初對他的印象是「嚴謹」,每次查經他都會坦率地表達他的意見,又會直率地提出他的疑問。他的表情、他的語氣,每每反影出他嚴謹的做人態度。對於他提出的問題,無論我如何作答,他總會有新一輪的問題。有時候會欣賞他的提問,但有時候又會擔心他連綿不絕的發問會否影響查經的進度。記得有一次他不斷地發問,以致我無法繼續查考下去,我只好請求他容許我暫時不作答。日後我會登門拜訪,那時再嘗試回答他的問題。感激他當時沒有窮追猛打,讓我這年輕小伙子得以下臺,繼續查下去,順利完成該次的查經。 事隔不久,我打電話給馬先生相約見面,他也很爽快地應允。見面當天,他給我的印象是「友善」。他熱情地招呼我坐下,不單有茶水,也有美點。他與我先談及家中事,最後回到他信仰上的問題。他表示他仍未信神,因為他對《聖經》的記載有很多不解之處,也有很多難以接受的內容。我細聽他的問題,也用心去解答。最後離開的時候,我們沒有不歡而散,反而有點意猶未盡。 自此以後,他查經的態度有了很明顯的改變,他給我的印象是「虛心」。他聆聽比提問更多,有時望見他那種全神貫注的樣子,雖然他已七十歲,心中覺得他很可愛,過了不久,聽到他信主的消息,心中的喜悅難以言喻。在他受洗的一天,我特意抽空去觀禮。他分享中提到我的時候,心中的感覺是既溫暖又激動,自己感激他以我為友,大家雖然年數相差二十年,但那種交情是超越了年齡的差距。 與他除了在查經班中見面外,又會常收到他的電郵,電郵中不單有他的分享,也有他的問候。他每年在冬天時也會回港探望女兒和外孫。若我適逢在港,他也會很渴望大家可以一聚。一次由於我聚會較多,抽不出更好的時間,唯一的時間是晚上十時半在我住的酒店見面。我很尷尬地提出我的情況,他卻一口答應。當我見他和太太出現的時候,心中的感覺再一次是既溫暖又激動。記得當晚自己很累,由於時差也由於剛領會完畢,他見我滿臉疲態便勸我休息。我實在不好意思,要他這麼晚跑到我這裏,但談了一會兒便要他回去,總有點說不過去。但是,他沒有半點難為,只顧念到我的需要,我祇有兩個字「難得!」 每次與他見面,他會向我分享他的爺孫樂,給我看他的家庭照,又會與我談論人生,向我分享教養之道。他對我的開放與接納,使我感覺到自己生命中多了一份依靠、多了一位知己。 自己親眼目睹馬先生的改變,很深體會《哥林多後書》5章17節中所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又體會到《羅馬書》6章4節中提及洗禮時,指出信的人「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為馬先生的改變我感恩不盡,為了他對我的接納我無言感激。這一段忘年之交,這一份忘年情,會伴我一生,我會努力地活;馬先生,你也要好好地活。讓我們在人生中一同留下美好的回憶、正面的影響。一同努力,我的朋友,「嚴謹」、「友善」、「虛心」的馬先生! ~反思~ 人生相遇不是偶然, 要珍惜每一位進入我們生命中的人, 讓他們可以帶着美好的回憶離開。 文: 徐武豪博士 [摘自著作「豪筆留情」] 。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漫談紫色…..

漫談紫色…..

【漫談紫色…..】 不知從哪時開始了,在香港九龍區有一個地鐵站(現稱港鐵站)成為了很觸動香港人以至普世華人神怪的一個地方。這已是一個很敏感的港鐵站名。既然敏感,當然不宜在此去談它了。 這裡只是要說,該個港鐵站內的牆壁,是紫色的。我已久未到過該站,或許已轉了顏色,不過一年前左右,它仍是紫色的。 用紫色,大概因為這港鐵站名,帶有皇室色彩,特別是英國皇室。英國皇室愛用紫色,是眾所周知的事。其實,不單英國如此,自古至今,紫色,或很接近紫色的藍色,都跟皇室及尊貴脫不了關係。對於為何如此,沒有歷史定論。但一般估計,是因為在古代,紫色或藍色都是很難提煉出來的顏色。在自然界萬物中,能提煉出紅黃白黑綠色顏色染料的物質多得很。但紫或藍卻很少,你能數得出的紫色或藍色食物有多少? 當然,有是有的,不過不多,如藍莓便是。但即使有,能否從中提煉出染料,又是另一個問題。藍莓的藍是很難提煉用於染料的,特別是可染在布疋或衣服上的染料。因為少有,難提煉,於是在物以罕為貴的原則下,紫色藍色就漸漸成為皇室或尊貴的專有顏色。其中,當然包括中國在內。你大概知道明清帝都北京有個紫禁城吧。 當然,也有史家不大贊成以上解釋,而認為原因只是紫色或藍色本身就有著一種難言的尊貴氣質,因此為皇室貴族所愛用。 古代近東,紫色或藍色染料更難找,但常居迦南西北海岸、善於航海及通商的腓利基人卻能從一種貝殼中提煉出紫色染料來,成為這地的著名特產。一些考古學家甚至相信「迦南」(Canaan)這字本身就源自該種特別貝殼。後來,整個地中海沿海諸國之皇室貴族都愛用上紫色或藍色作染料。使徒行傳十六章十四節提到使徒保羅在腓立比遇到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的人,素來敬拜神」,後來她及她家人都受洗信主。一般聖經學者都相信,她成為後來初成立之腓立比教會的重要奠基者。她賣的不是普通布,而是紫色布疋,我們可以推算,她是個頗有錢的商人,經營貴重布疋。而且她本是推雅推喇的人,卻來到腓立比作經營。從小亞細亞來到馬其頓,由亞洲遠道來到歐洲作經營,可見她本領與膽色不凡,這種人對推動初期教會工作,必有一番作為。 一個有錢財而又肯為主作事奉的人,可以在神家成就不少美事。所以不要輕易把錢財視為萬惡,重要的,是如何作財「主」,而不是作財「奴」。話題推得遠了,回說「紫色」。耶穌被追拿及被審訊之夜,他被戴上荊棘冠冕,被穿上紫色外袍,因為人們要以此來嘲諷這位「猶太人的君王」。當然,冠冕與紫袍,都象徵著王者。你聽過「紫色的袍」這首歌嗎? 牆壁,是紫色的。對我個人而言,有著一種很奇異的感覺。 人間可能有苦難,人間可能會發生一些我們無法全然了解的事情,但作為信徒,我們應相信,在苦難中,神與人同在,受苦之基督與人一同承受苦楚。 無論世事世情如何,我們當要確信,基督是王者,他掌管明天。他才是真正的至高君王。   文: 禤浩榮牧師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電台 : 李瀚斌 (謙卑是福)

年少時好動跳皮的李瀚斌,接納了老師的建議學習音樂來陶冶性情,想不到今天成了一所美國學院的音樂總監。從學業到工作,他學懂了謙卑倚靠上主來走充滿挑戰的路途,這是他不變的座右銘。節目裡尚有環節「聖經中的比喻」,由朱志輝牧師分享「天國的價值」。

疫苗成效知多少?

疫苗成效知多少?

【疫苗成效知多少?】 2022年08月26日新聞宣告多倫多爆發腦膜炎, 3人受感染1人死亡,年齡介乎20至30歲,值得注意是:患者在沒有提供兒童疫苗接種的國家出世 。因此多倫多公共衛生局鼓勵20至36歲成年人,應盡快接種腦膜炎球菌病疫苗(若果過去未有接種)。 世界不斷被污染,細菌繼續滋生,多年來不同地區有不同流行的傳染病。因此,胎兒出生以後,便要開始在依據出生地區的免疫計劃,接種疫苗;例如下呼吸道感染、結核、麻疹、百日咳、破傷風、腦膜炎及…等,保障兒童對傳染病有全面保護,可以健康成長。 傳染病傳播途徑可以從空氣、母體、身體接觸、食物、及血液傳染。傳染病傳播速度快,患者確診以後,自然需要適切治療,同時有關方面如疫病委員會要鑑別病菌的來源或誘因,進行抑制病毒漫延及提昇群體的免疫力。疫苗是由少量死亡或弱化的細菌製成,提昇接種者的免疫系統,保護身體不因為病菌入侵成病。 近來我的家庭醫生,除了堅持要我準時做體檢,還再三勸導要分期接種新冠疫苗、蛇(帶狀皰疹)針、肺炎針、破傷風針、感冒針…等。使我感到好像返老還童,像未入學的兒童要接種那麼多疲苗。今天的長者,有些疫苗需要在一定期限後,重新接種更新的疫苗,確保身體不受疫病侵襲。 疫苗與體檢都是個人健康防衛措施,保護身體不再受昔日流行病感染,體檢是檢視個別身體狀況,如果有任何異常發現,醫生盼能病從淺中醫,務求使人可以活得精彩。人以為有完備計策能掌控人生,可是聖經雅各書4章14節說:「其實明天怎樣,你們並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本來是過眼雲煙,轉瞬之間就消逝了。」 就算人計劃如何完善,人生的不確定性和短暫性是不容忽視,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可能轉瞬即逝。 「你們倒不如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各書4章15節 疫苗與體檢對身體健康是正確的,但不能確保人生無痛無疾。從神的角度看:人類因為罪的原故與神隔絕,惟有認識神才明白如何回復與神的關係,清楚憑人意去掌握就未必可行。人生充滿不能估計的事情 ;要做可以做的防衛,同時接受人的有限及沒有甚麼可誇,在世上人的計劃必須在神的允許才可進行。神是那位賜永恆生命的主宰,無論處境如何,不要問「為什麼」或在這問題上困擾,因為在世的生命人不能掌握。先要學習認識敬畏神、後認識自己更多。只要信靠指引人的神。箴言3章5節:「你要一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只有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箴言1:7)。願神給人知識可以在世上有限的時段活得更精彩,阿們! 文:胡孔雪儀 恩雨生命關顧熱線: 1-888-321-9288/lifecare@sobem.org 恩雨代禱區連線https://sobem.org/team/prayer/#member

App 下載區

SOBEM App 下載區 Icon

社交媒體

訪問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 Visit our Facebook Page   訪問我們的 YouTube 頁面 Visit our YouTube Channel   發電郵給我們 Email us